Ⅰ 14次閱兵分別是哪幾次
1949年,開國大閱兵是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舉行的。
1950年,第一個國慶節閱兵朱德總司令檢閱了部隊。
1951年,諸新兵紛紛登場受閱部隊共13348人。
1952年,第四次國慶閱兵。歷時1小時05分。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後的首次閱兵。
1954年,5周年大閱兵國防部長彭德懷檢閱了部隊。
1955年,實行軍銜制,換裝大閱兵。受閱部隊共10344人。
1956年,大雨振軍容共有11929人接受檢閱。
1957年,受閱人數最少,外國來賓最多。
1958年,民兵方隊規模空前。
1959年,「逢十」大閱兵。
1984年,改革開放再閱兵。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檢閱了受閱部隊。
1999年,世紀大閱兵。
2009年,甲子大閱兵。
2015年,勝利日大閱兵。
2019年,70周年大閱兵。
(1)大閱兵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閱兵包括閱兵式和分列式。有時只進行一項。閱兵式是閱兵者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的儀式。分列式是受閱部隊列隊從檢閱台前通過,接受閱兵者檢閱的儀式。
早在公元前,中國周朝和古埃及、波斯、羅馬等國已有閱兵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多次舉行盛大的閱兵,接受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的檢閱。
上級首長檢閱和本級首長檢閱。當上級首長檢閱時,由本級軍事首長任閱兵指揮;當本級軍政主要首長檢閱時(由1人檢閱,另1名位於閱兵台或者隊列中央前方適當位置面向部隊),由副部隊長或者參謀長任閱兵指揮。
Ⅱ 閱兵儀式多久舉行一次
國慶閱兵每五年或十年組織一次。閱兵規模最大,展示的武器裝備最先進;建軍節和抗日戰爭紀念日閱兵規模可適當控制,形式可以更加靈活,可以每一至歷咐嘩兩年安排一次;其他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反侵略活動紀念日根據需要臨時確定。
以下這6次國慶閱兵最具有代表性:
1、1949年建國大閱兵:開國大典中的最美樂章
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盛大閱兵。首都30多萬人參加了開國大典,陸海空三軍部隊1萬多名官兵接受了檢閱。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閱兵比較肢行頻繁,從1949年—1959年十年間,每年都舉行了國慶閱兵,後來受「文革」等原因的影響,此後中國連續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1984年時,根據鄧小平的提議,恢復了國慶閱兵。到1999年的國慶50周年閱兵,期間又相隔了15年。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屆閱兵次數中,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是1959年國慶閱兵,這也是新中國第十一次國慶閱兵,參加的人數達到了七十萬人,受閱部隊的裝備中新式的大炮、坦克、殲擊機等武器,都是由我國自行製造。
Ⅲ 2009國慶大閱兵兩個老軍人的照片的原圖 高清的
左側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原副司令林虎將軍,右側的看不清,林虎將軍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副團長。曾擊落擊傷敵機各一架。後任軍區空軍飛行技術檢查主任、空軍師長。1958年指揮部隊空戰,一次擊落台灣空軍飛機兩架、擊傷一架。後歷任軍區空軍軍訓部部長、空軍副軍長、空軍指揮所主任、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空軍學院副院長、空軍副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曾獲三級解放勛章。出席該慶典,他實至名歸,這是老兵應有的榮譽。
Ⅳ 幫忙給一下閱兵式的詳細流程圖吧,謝啦~
新華網消息 (孫瑞博)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有13次國慶閱兵在首都舉行,距離今天最近的上一次國慶閱兵已是十年前的國慶50周年大閱兵。十年前的傳媒業
遠沒有今日的發達,大多數民眾都是通過國慶當天電視直播和媒體隨後的報道才逐步了解閱兵的情況的。十年後傳媒業的迅猛發展,尤其是網路媒體的躍升,讓幾天後的國慶60周年閱兵已經清晰得展現在人們面前。
閱兵時間、地點
國慶慶典的時間和地點毋庸質疑是10月1日上午10時、天安門廣場。1984年和1999年的兩次慶典都是在上午10時開始的,1999年慶典的開始由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北京市委書記的賈慶林同志宣布。由此推斷,這次的程序和開始時間也不會相差太多。
升旗儀式
隨後禮炮將響起,1999年慶典的上是由56門禮炮交替鳴放,本次慶典可能會延續這一程序。在禮炮聲中,國旗護衛隊官兵將在慶典活動中第一個出場,踏著禮炮聲護送國旗至天安門廣場升旗處,進行升旗儀式。
根據新華社之前的報道,伴隨第一聲炮響,國旗護衛隊隊員將托槍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出發,到達國旗桿基座後列隊站好、放下槍。這時,最後一聲禮炮剛好結束,護旗行動全程的時間共4分20秒。同一篇報道中還指出國旗護衛隊行進過程中將邁出正步169步,寓意"從1840年至今169年的不平凡歷程,中華民族不畏艱難,滿懷信心,走向未來";升旗時間則是47秒,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留意一下。
按照1999年的程序,升旗儀式之後,閱兵領導人將乘閱兵車輛出天安門,過金水橋,閱兵總指揮匯報後,閱兵式開行進行,領導人依次檢閱各方隊。閱兵式結束後,領導人將發表講話,隨後閱兵分列式進行。
按照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聯合指揮部新聞發言人高建國少將23日下午在新聞發布會上的介紹,閱兵式和分列式,這兩個步驟總時間約66分鍾。
一般而言,在分列式中各方隊將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本次閱兵將有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受閱。據新華社報道,大部分方隊的"編隊等式"是25×14+2=352,也就是排面25人,前後共14排,再加上2個領隊,總數為352人。30個裝備方隊包括坦克、各類步戰車、各類火炮、各種導彈、各種保障裝備方隊。大部分裝備方隊的"編隊等式"為4×4+2=18,也就是正面4輛裝備,縱深4輛裝備,領隊2輛裝備,總數為18輛。
徒步方隊
按照歷次閱兵的慣例,首先走過天安門接受檢閱的是徒步方隊。本次閱兵的14個徒步方隊由陸、海、空、二炮、武警和後備力量6大陣容組成。
陸軍陣容由3個方隊組成,分別是陸軍學員方隊、步兵方隊和特種兵方隊。海軍陣容由3個方隊組成,分別是海軍學員方隊、水兵方隊和海軍陸戰隊方隊。空軍陣容由2個方隊組成,分別是飛行學員方隊和空降兵方隊。第二炮兵陣容由二炮學員方隊組成。武警陣容由武警方隊組成。後備力量陣容由2個方隊組成,分別是女民兵方隊和預備役方隊。另外還有三軍女兵方隊。這些信息都已見諸於公開報道。
在陸軍陣容中,特種兵方隊是第一次在國慶閱兵中亮相,他們由北京軍區某集團軍特種兵大隊組成。海軍陣容的海軍學員方隊和水兵方隊都是第14次參加國慶閱兵,他們分別由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和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組成。第二炮兵徒步方隊也是首次參加國慶閱兵。此外,武警方隊的隊員還包含關注度很高的雪豹突擊隊成員,預備役方隊將是通過天安門的唯一劈槍方隊,本次閱兵亮相的女兵包含三軍女兵方隊和後備力量陣容中的女民兵方隊。這些都是閱兵徒步方隊中可供留意的地方。
裝備方隊
根據本次國慶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房峰輝的介紹,將有30個裝備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展出的裝備主要是國產現役主戰裝備,重在集中反映中國特色武裝力量體系建設的主要成果。而《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中指出,我國軍隊的武器裝備以二代為主體、三代為骨幹,由此可見此次閱兵將主要展示我國研製的三代裝備。因此,徒步方隊後的30個裝備方隊應當會展示我軍自主研製的現役三代裝備。
作為此次閱兵的核心,對於30個裝備方隊所展示裝備的公開報道很少,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更多是媒體的推斷和網友的希望。
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聯合指揮部新聞發言人高建國少將23日的介紹讓我們的了解有所具體化:30個裝備方隊包括坦克、戰車、火炮、導彈和有關的保障裝備。陸軍展示的新裝備主要有各類戰車、火炮、防空導彈、直升機、無人機和衛星通信等;海軍展示的新裝備主要有反艦導彈、岸艦導彈、艦空導彈、陸戰隊戰車和殲轟機等;空軍展示的新裝備主要有預警機、殲擊機、新型雷達、空降兵戰車和地空導彈等;第二炮兵展示的新裝備主要有常規導彈、核導彈和巡航導彈。這次展示的裝備100%是國產裝備,近90%是首次參閱。
根據各個媒體的推測,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主戰坦克,99式應當出現在閱兵式上,而且按照慣例將組成裝備方隊的頭陣。據該型坦克副總設計師王哲榮介紹,99式的綜合性能處於世界第三代坦克的前三位。今年早些時候99坦克還曾在"和平使命--2009"聯合演習中與俄羅斯主戰坦克同場獻技,它出現的理由很充分。另外作為與99式高低搭配的96式坦克也應當現身。
據中新網猜測被軍事愛好者與99式坦克並稱為中國的"陸戰五虎"86A步兵戰車、122履帶式火炮、紅箭-8導彈發射車、100毫米輪式突擊炮可能同時亮相。
其中至少有一點值得商榷,在1999年閱兵中,紅箭-9導彈發射車就對外亮相,本次閱兵沒有理由使用較早的二代反坦克導彈型號,因此紅箭-9反坦克導彈有可能出現在本次閱兵之中。
綜合人民網、中新網、《三聯生活周刊》的報道,中國的VN1型8×8輪式步兵戰車、新型兩棲步兵戰車、155毫米自行榴彈炮也都很有可能在本次閱兵中亮相。高建國少將23日還提到了空降兵戰車,因此我新型空降兵戰車也有望出現在閱兵裝備方隊。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有熟悉二炮部隊的消息人士稱,本次大閱兵,中國將向世界公開展示5款最新型國產導彈。報道中表示軍迷們期待在閱兵上看到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軍迷們甚至還希望看到反艦型東風21導彈。
在2008年的珠海航展上,航天科工集團C系導彈悉數亮相。23日下午高建國少將表示海軍展示的新裝備主要有反艦導彈、岸艦導彈、艦空導彈等。因此有理由相信航天科工集團C系列導彈將在本次閱兵出現。
據《廣州日報》的報道,在2008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國第四代先進超視距空空導彈SD-10A亮相,可配備殲-10戰機。《環球時報》稱其整體技術達到世界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可能在本次閱兵中亮相。
從開國大典到1999年世紀大閱兵,還從沒有一輛後勤裝備走過天安門。但是據《京華時報》報道,10月1日,後勤裝備方隊將參加國慶閱兵。後勤裝備方隊由北京軍區某裝甲師抽組,受閱裝備代表著我國後勤裝備建設的最新成果。如野戰主食車能在一個小時內完成800人份的主副食加工。新型手術車安裝了遠程衛星系統,可在數千公里外進行遠程專家視頻會診。
在閱兵分列式的各個環節猶如運行的齒輪環環相扣,精確進行的時候,一支空中力量將在首都的上空集結……
據新華社的報道,9月21日北京上空按國慶當天受閱程序,成功進行了閱兵前唯一一次天安門上空全編隊預演。報道中稱空軍有關部門介紹,這次預演的組織指揮和實施方法,出動飛機數量、梯隊和中隊間隔、梯隊總長和通過天安門時間等,與正式受閱完全一樣。
那麼綜合已有的報道和21日當天空軍演練的實況便可以推斷出國慶空中閱兵的大體情況:10月1日,上百架飛機將在預定時間從北京周邊7個軍用機場起飛,到達空中編組點後,開始編隊飛行。在11時左右,空軍預警機作為領隊機第一個准時通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擔任護衛機的空軍八一表演隊飛機拉著彩色煙霧飛越天安門廣場。
從21日的空軍演練大家可以看到在他們身後的是預警機編隊。據媒體報道,目前中國空軍已擁有"空警-2000"、"空警-200"等預警機。至於這次的領隊機和預警機編隊的機種,相信明眼人可以一目瞭然。而空軍八一表演隊駕駛的殲七輕型殲擊機則早已不是秘密。
1999年國慶閱兵,受閱的空中編隊混編了空、海、武裝直升機等7個機種17種機型。中國獨立研製的第一種戰斗轟炸機殲轟-7"飛豹"、"轟油-6"空中加油機、首次公開亮相的陸軍航空兵武直-9編隊成為是次閱兵亮點。現在他們仍是我軍的空中主戰裝備,相信此次閱兵會與公眾再次見面。
有幾點值得關注的是,首先,在殲擊機梯隊中殲-10和殲-11可能占據其中兩席之地。根據媒體的表述,殲-10是我國第一種自行研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其誕生令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第三代戰斗機的國家。殲-11則是我國在引進的俄羅斯戰機基礎之上進行國產化,並進行了記載航電設備和武器系統升級的第三代重型殲擊機,可以與殲-10形成高低搭配。另外,作為我國空軍的現役主力機種,我們也有理由盼望在10月1日目睹它們。
在殲擊機梯隊之後的是搜救、運輸直升機梯隊,在去年那場令整個中國銘記的大地震中,各方都認識到了直升機在搜救和運輸中的巨大作用。中國研製的現役中型運輸直升機直-8應當亮相。
搜救、運輸直升機梯隊後的偵察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直-9和直-11都具有可能。直-9在1999年閱兵便公開亮相,引起轟動,而直-11在2002年完成首飛,去年其在珠海航展亮相兼具軍民型號。
位於空軍閱兵隊列末尾的教練機梯隊,K-8教練機的呼聲應當最高。K-8噴氣教練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種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級/基礎噴氣式教練機,可承擔飛行員的基礎訓練及部分高級特技訓練任務。該機型是我國首個向國外輸出飛機整機及生產線的機種,曾於2002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目前,K8飛機已出口亞非十多個國家達250多架,占據了中級教練機國際市場70%的份額。此外,媒體已披露中國戰斗機女飛行員將駕教練機拉煙飛過天安門,這也是一大亮點,相信會在當天吸引大家的注意。
空中梯隊在飛過天安門上空後,將在解編點解除飛行編隊,各自前往指定機場。
空中閱兵式結束後,國慶慶典進入群眾遊行,整個閱兵也宣告告一段落。
Ⅳ 中國每多少年舉行一次閱兵儀式分別舉行了多少屆了
中國在1949年到1959年期間1年舉行一次閱兵,1960年到1984年的24年期間未舉行國慶閱兵。1984年恢復國慶閱兵,1999年、2009年各舉行了一次國慶閱兵指首碼。2015年舉行了一次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2017年舉行了朱日和閱兵。
1949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共舉行了16次閱兵,其中舉行了14次國慶閱兵,1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閱兵,1次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
中國舉辦過閱兵儀式的具體年份如下: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84年、1999年、2009年、2015年、2017年。
(5)大閱兵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根據全國政協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
從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至二零零九年建國六十周年,共舉行了十四次國慶閱兵。一九四九年至一芹世九五九年建國十周年,共舉行了十一次國慶閱兵。此後,連續二十四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
直到一九八四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央決定恢復閱兵,並於一九八四年國慶三十五周年時舉行大型的國慶閱兵式。一九九九年,黨中央決定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世紀閱兵式,慶祝祖國五十年華誕。
閱兵是展現武裝力量建設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
一般而言,閱兵包括兩部分,一是閱兵式,即閱兵者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唯哪;二是分列式,即受閱部隊列隊從檢閱台前通過,接受閱兵者的檢閱。
Ⅵ 20世紀初北京罕見老照片:寺院香火旺盛,圖八感恩節大閱兵
大鍾寺院落,拍攝地:北京通縣(1917-1919)
大轉經筒,拍攝地:北京,時間:1917-1919年
帶著行李的合影,拍攝地:北京通縣,拍攝時間:1917-1919年
擔砂漿,拍攝地:北京,時間:1917-1919年
單孔拱橋,拍攝於:1917-1919年,拍攝地:北京
島上的宮殿一角。拍攝地點:中國北京;拍攝時肢絕間: 1917-1919
地獄雕塑,拍攝地:北京碧雲寺,時間:1917-1919年
第三輯_頁面_感恩節大閱兵,拍攝地:北京紫禁城中和殿,拍攝時間:1917-1919年321
第咐前三輯_頁一戰勝利慶典,11月13日,外交官們,拍攝地:北京,拍攝時間:1917-1919年_009
電線桿下的兩個婦女,拍攝於:1917-1919年,拍攝地:衡飢清北京
時間(19)北京(39)通縣(2)Ⅶ 哪年閱兵最好看
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閱兵,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大排為前導;接著是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共一萬六千四百人,由東向西行進。空軍十七架飛機從天安門上空飛行受閱,其中有四架是攜彈飛行。
一九五零年第二次國慶大閱兵,朱德總司令在閱兵式上發布命令,就朝鮮戰爭爆發、台灣的局勢,要求人民解放軍做好戰斗准備。此次閱兵最壯觀的景象是騎兵部隊的一千九百匹白馬以六路縱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一九五一年第三次國慶閱兵,受閱部隊最前列的方隊是正在軍事學院受訓的身經百戰、功勛卓著的高級軍官。本次閱兵還首次出現民兵拆冊大隊。
一九五二年第四次國慶閱兵,公共安全專家部隊首次參閱。本次閱兵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手裡拿著新式的武器。還有乘坐一百六十輛摩托車的摩托化步兵方陣。
一九五三年第五次國慶閱兵,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出現在tian~an-door觀禮台上。火箭炮兵方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隊伍中。
一九五四年第六次國旅歷宏慶閱兵,出現了傘兵部隊的方隊,但並沒有跳傘。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則是最後一次接受檢閱。
一九五五年第七次國慶閱兵,為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的第一次閱兵,部隊官兵穿著新制式軍服,佩戴軍銜、領章,軍容煥然一新。
一九五六年第八次國慶閱兵,是十三次國慶閱兵中唯一一次在大雨中進行的。應邀參加C.P八大的五十多個國家的工人黨代表參加了觀禮。閱兵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
一九五七年第九次國慶閱兵,國產噴氣式轟炸機、殲擊機第一次接受檢閱。
一九五八年第十次國慶閱兵,最引人注目的是解放軍在開國後創建的軍事學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軍、海軍等軍事學校的將校學員們。
一九五九年第十一次國慶閱兵,參加典禮的各界群眾是前十一次國慶閱兵中人數最多的一次,達七十萬人。受閱部隊的裝備中最新式的自動步槍、大炮、坦克、高速噴氣殲擊機,都由我國自行製造。
一九八四年第十二次國慶閱兵,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裝備最新、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閱兵。受閱部隊的武器裝備全部是國產現代化兵器,壓軸的海軍導彈部隊方隊、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方隊和戰略導彈部隊方隊尤為引人注目。其中戰略導彈部隊是首次向全爛含世界亮相。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第十三次國慶閱兵。參閱軍種全,兵種多。這次參閱的陸、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裝,代表了我國武裝力量構成的所有成分。這次國慶大閱兵規模宏大,場面壯觀。參閱部隊都是精銳之師,這樣的規模和陣容,在我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Ⅷ 2009年國慶大閱兵
這是胡錦濤,唯皮散他不是總理,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有現場直播錄音及圖片為證:
——「主席同志,受閱部隊准備完畢,請指氏您檢閱!閱兵總指揮房峰輝」
——「開始!」握羨
「同志們好——」「首長好!」「同志們辛苦了——」「為人民服務!」胡錦濤主席的親切問候和受閱官兵的響亮回答,響徹十里長街。
Ⅸ 國慶節閱兵資料
伴隨第一聲炮響,國旗護衛隊隊員將托槍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出發,到達國旗桿基座後列隊站好、放下槍。這時,最後一聲禮炮剛好結束,護旗行動全程的時間共4分20秒。國旗護衛隊行進過程中將邁出正步169步,寓意「從1840年至今169年的不平凡歷程,
首先走過天安門接受檢閱的是徒步方隊。本次閱兵的14個徒步方隊由陸、海、空、二炮、武警和後備力量6大陣容組成。
陸軍陣容由3個方隊組成,分別是陸軍學員方隊、步兵方隊和特種兵方隊。海軍陣容由3個方隊組成,分別是海軍學員方隊、水兵方隊和海軍陸戰隊方隊。空軍陣容由2個方隊組成,分別是飛行學員方隊和空降兵方隊。第二炮兵陣容由二炮學員方拿州純隊組成。武警陣容由武警方隊組成。後備力量陣容由2個方隊組成,分別是女民兵方隊和預備役方隊。另外還有三軍女兵方隊
在陸軍陣容中,特種兵方隊是第一次在國慶閱兵中亮相,他們由北京軍區某集團軍特種兵大隊組成。海軍陣容的海軍學員方隊和水兵方隊都是第14次參加國慶閱兵,他們分別由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和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組成。第二炮兵徒步方隊也是首次參加國慶閱兵。此外,武警方隊的隊員還跡明包含關注度很高的雪豹突擊隊成員,預備役方隊將是通過天安門的唯一劈槍方隊,本次閱兵亮相的女兵包含三軍女兵方隊和後備力量陣容中的女民兵方隊。
30個裝備方隊包括坦克、戰車、火炮、導彈和有關的保障裝備。陸軍展示的新裝備主要有各類戰車、火炮、防空導彈、直升機、無人機和衛星通信等;海軍展示的新裝備主要有反艦導彈、岸艦導彈、艦空導彈、陸戰隊戰車和殲轟機等;空軍展示的新裝備主要有預警機、殲擊機、新型雷達、空降兵戰車和地空導彈等;第二炮兵展示的新裝備主要有常規導彈、核導彈和巡航導彈。這次展示的裝備100%是國產裝備,近90%是首次參閱。
上百架飛機將在預定時間從北京周邊7個軍用機場起飛,到達空中編組點後,開始編隊飛行。在11時左右,空軍預警機作為領隊機第一個准時通過天安門廣消咐場上空,擔任護衛機的空軍八一表演隊飛機拉著彩色煙霧飛越天安門廣場。
有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受閱。大部分方隊的「編隊等式」是25×14+2=352,也就是排面25人,前後共14排,再加上2個領隊,總數為352人。30個裝備方隊包括坦克、各類步戰車、各類火炮、各種導彈、各種保障裝備方隊。大部分裝備方隊的"編隊等式"為4×4+2=18,也就是正面4輛裝備,縱深4輛裝備,領隊2輛裝備,總數為18輛。
Ⅹ 求關於60周年國慶大閱兵所有的資料 圖片 視頻 音樂 節目 主要人物等
又是個金秋的十月,又是個裝滿收獲的季節。在經歷走過來的數次磨礪後,祖國以其堅強不屈的脊樑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們自豪,我們驕傲,我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而歌唱。
曾看到有位網友寫過這樣的詩句:「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聖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的脊樑!」 詩句朴實簡練,卻抒發了共和國的兒女們對祖國母親的心聲,唱出了兒女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母親而自豪的贊歌。
走過六十個春秋,追憶烽火歲月。我們有過苦難,我們經歷過磨礪,我們有過苦澀的追求,我們都挺過了,我們都走過了,祖國的脊樑堅強了;我們有過夢想,我們有過豪情壯志,我們也有過無數快樂和喜悅,我們都擁有過,我們都經歷了。我們為有一個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們為祖國有一個堅強的脊樑而驕傲。
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脊樑,就不會站立行走;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脊樑,則只能屈服在別人的腳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國家,才會有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動力,才會有不被任何困難所嚇倒的勇氣。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月,是祖國經受磨礪的日子。雪災、4·28撞車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災人禍似乎接踵而來,祖國在忍受著痛苦,也在為那些離去的兒女們流淚、心痛。可祖國依然挺立著,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祖國依然堅強著,一個具有中華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國比任何時候都堅強。災害災難,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毀我們美好的家園,可以讓我們失去善良的家親。但是,動搖不了兒女們的意志,壓不垮我們祖國的脊樑。脊樑看似平常,但它卻是支點。它不僅是一個人站立的支點,也是一個民族雄起的支點,更是一個國家昂首前進的支點。脊樑有時看不見,但卻能感受的到,它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樑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堅強的祖國脊樑在,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勇氣。
有人說,多災興邦。每一次災難,會讓我們每一個人變得更加成熟,會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堅強,我們為有一個不甘屈服、永遠堅強的祖國而自豪。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祖國,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揚眉吐氣,才能擔負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人類文明譜寫輝煌的篇章。過去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苦澀,但也有歡喜。29屆奧運會在中華大地上舉辦。這是人類一次最偉大的聚會,也是中國人百年夢想,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國。半個多世紀之前還被罵作「東亞病夫」中國人,而今已邁步跨入體育大國的行列,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舉辦奧運史上最好的體育盛會。 奧運期間,中華兒女抱著對奧運精神的尊重、崇尚與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世界友人手拉手、心連心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大地上共同發揚壯大了奧運精神,譜寫了「新奧運」的美妙篇章!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成功,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一個歷盡磨難而又奮發自強的民族經過改革開放,已邁步跨進了一個追求科學、和諧、進步、和平的現代文明的國家。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悲傷,但也有驚喜。從災難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經受過挫折磨礪的國家必將是奮起的國家。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在偉大建設實踐進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讓我們信心百增,看到了組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趨增強。中華民族和中國的脊樑已不是彎曲的,而是頂天立地,驕傲地挺立著堅強的脊樑。
當時間的腳步跨入2009年,祖國六十年的歷程是永遠聳立在我們心中的豐碑,是激勵我們永遠前進的火炬!「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這雄壯的國歌,不正唱出了我們偉大祖國堅強不屈的脊樑嗎?讓我們以航天精神為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去築成我們新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