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野洋姜圖片來幾張看看長什麼樣子
1·洋姜株:高2~3米,有很多分枝,莖上有剛毛,葉卵形互生,葉面粗糙,葉柄發達。花為頭狀花序,發生於各分枝先端,花盤直徑有3厘米左右,花序外圍的舌狀花序為黃色,中間為筒狀花序,能育性低,不能結實,栽培上多用塊莖繁殖。根系發達,深入土中,根莖處長出許多匍匐莖,其先端肥大成塊莖,塊莖呈犁狀或不規則瘤狀,凸起部分有芽,皮黃白或淡紫紅色,肉質皆白色。塊莖一般重50~70克牞大的100克以上,每株有塊莖15~30個,多達50~60個。
2·圖片:
② 洋姜是什麼
洋姜是菊芋。
菊芋,學名:Helianthus tuberosus(L. 1753),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種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塊狀的地下莖及纖維狀根。莖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剛毛。葉通常對生,有葉柄,但上部葉互生;下部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
原產地:
原產北美洲,經歐洲傳入中國,現中國大多數地區有栽培。耐寒抗旱,塊莖在-30℃的凍土層中可安全越冬。早春幼苗能忍受輕霜,秋季成葉能忍受短期-4--5℃。
溫帶18-22℃,光照12小時,有利於塊莖形成。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除酸性土壤,沼澤和鹽鹼地帶不宜種植外,一些不宜種植其他作物的土地,如廢墟、宅邊、路旁都可生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洋姜
③ 洋姜長什麼樣子
洋姜如下圖:
形態特徵
洋姜的植株根、莖、葉、花和果實五部分組成。
根莖:直立,株高2~3米。扁圓形,有不規則突起,地下塊莖是不規則的多球形、紡錘形,皮紅、黃或白色。其品種按塊莖的皮色而分。
葉:葉基部對生,莖上部互生,長卵圓形,先端尖,葉面粗糙,葉背有柔毛,邊緣具鋸齒,綠色,葉柄上有狹翅。
花:頭狀花序多個,生於枝端,黃色,外圍舌狀花,不易結實,管狀花黃色。
果實:瘦果楔形,有毛,上端有2~4個具毛的扁芒。
備種
繁殖方法以塊莖繁殖,秋冬收獲塊莖後,選擇20-25克大的塊莖播種,或砂藏備種。也可於春季土壤解凍後挖取大小適當的塊莖播種。
播種
播種於春季進行。穴播或溝播。種植株行距為50厘米見方。植穴挖鬆土壤施基肥後播種,但基肥不宜過多。播種深度約10厘米。播後覆土平穴。
田間管理
播種後約1個月左右出苗。齊苗後適當追肥、澆水。然後中耕除草,並培土成低壟,不太乾旱時可不用再澆水,直至塊莖膨大時再澆水,以「見干見濕」為原則。如莖葉生長過於茂盛時,宜摘頂,促使塊莖膨大。菊芋極少見病蟲為害,可以不使用農葯,極乾旱時有可能發生蚜蟲,噴水可消滅。
收割
秋霜後收獲。收挖後清洗去泥土上市。在閑散地種植的,如需繼續種植,可在採挖時選留小塊莖埋在土中,翌年出苗後及時間苗、補苗。
④ 跟生薑長得很像的植物叫什麼
跟生薑長得很像的植物叫菊芋。
菊芋又名洋姜、鬼子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部葉是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有長柄,長10-16厘米,寬3-6厘米,基部寬楔形或圓形,有時微心形,頂端漸細尖,邊緣有粗鋸齒。
有離基三出脈,上面被白色短粗毛、下面被柔毛,葉脈上有短硬毛,上部葉長橢圓形至闊披針形,基部漸狹,下延成短翅狀,頂端漸尖,短尾狀。
(4)洋姜的葉子長得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菊芋塊莖的生長膨大要求肥沃、疏鬆、保水、熱狀況良好的環境,一般在3月上中旬組織機械和耕牛對大田進行一次全面耕整,深度要求在25 cm左右。
底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為菊芋生長期內提供充足的養分。一般667㎡施優質腐熟有機肥1000~1500 kg,或者餅肥100~150 kg,最好是施用腐爛的油菜稈、麥草等渣肥。
租用大田種植,面積大,有機肥有限,667 ㎡可施用硫酸鉀肥25~40kg。施肥後翻壓將廂面整平,待土壤疊實後播種。
⑤ 這是什麼植物,塊莖很像生薑,葉子有點像美人蕉,開花是單獨發的,和葉子是分開的
菊芋
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種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塊狀的地下莖及纖維狀根。莖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剛毛。葉通常對生,有葉柄,但上部葉互生;下部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頭狀花序較大,少數或多數,單生於枝端,有1-2個線狀披針形的苞葉,直立,舌狀花通常12-20個,舌片黃色,開展,長橢圓形,管狀花花冠黃色,長6毫米。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個有毛的錐狀扁芒。花期8-9月。
栽培技術
除草
菊芋出苗後,要及時補苗,結合補苗進行1次除草。中耕除草 一般播後30-40天中耕鬆土,深度6厘米左右,結合中耕進行除草。第2次中耕在現蕾以前,結合除草進行,為塊莖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
施肥
整地施基肥:秋季採收後整地,畝施土雜糞肥5000千克,70%撒施,30%播種時集中溝施;另施硫酸鉀15千克,深耕30厘米,耕後整平作畦以備播種。基肥可配施翠姆顆粒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菊芋的生長期需追施兩次肥:第一次在5月下旬前後,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促使幼苗健壯多發新枝;第二次在現蕾初期,每畝追施硫酸鉀15千克,追後澆水。
培土
中耕培土:春天出苗後或雨後要及時除草,並結合中耕進行培土。
澆水
菊芋的苗期、拔節期、現蕾期和塊莖膨大期是澆水的4個關鍵時期,一般可在4月中旬澆出苗水,5月下旬澆拔節水,8月中旬澆現蕾水,10月中旬澆塊莖膨大水。菊芋雖然抗旱,但土壤水分充足時能大幅度提高產量。中部半乾旱地區降水正常年份不發生嚴重乾旱時,一般不需澆水。若遇夏秋連旱,應在8月中下旬澆1次現蕾水,旱地利用集蓄雨水進行補灌,一般能增收54.6%。
摘蕾
在塊莖膨大期要摘花摘蕾,以促使塊莖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