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漫金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形容大水彌漫金山(這里指的「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水漫金山的本意是一個神話故事,原指城池被水淹沒,現常用來比喻局勢急轉直下。
水漫金山 (shuǐ màn jīn shān)
出處:《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水漫金山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近義詞:水滿金山
成語例子:福根《追老姚》:「暴風雨洗刷著河北平原,窯廠周圍像水漫金山,混濁的大水足有半人高。」
(1)金山的圖片里有黑山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成語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古代白蛇娘子與許仙一見鍾情後,就結為夫妻。法海和尚見到許仙面帶妖氣,就把他帶到金山寺藏到法座後,白蛇娘子帶領小青蛇來尋夫,法海不許。白蛇娘子無奈只好與法海鬥法,於是水漫金山,法海搬來天兵天將來對付白蛇,將白蛇壓在雷峰塔下。
金山又有「神話山」之稱,山上每一個古跡都有迷人的神話、傳說和故事。中國有名的古典神話故事《白蛇傳》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於此,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為這座名城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
小說《說岳全傳》中的岳飛到過的金山古跡「七峰亭」,景色宜人。章回小說《水滸》中「張順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潤州城(即今鎮江城)」一回對金山瑰奇風景,作了細膩生動的描寫。
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駐蹕金山,留下不少「御制」文物,有關乾隆在金山的民間故事傳說甚多,使金山更負盛名。
金山這座青螺般的小山,卻包孕著許多風流往事,具有無限的魅力,吸引了無數中外騷客和遊人。有人說「到了鎮江不去金山,等於沒到過鎮江」,此話自有一番道理,當你游覽金山之後,便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B. 鎮江金山寺里的白蛇青蛇真的假的
故事的地點你要看下歷史了樓主
來源:河南科技報
《白蛇傳》在我國家喻戶曉。它的發生時間和地點,歷來普遍認為在南宋時期的浙江杭州,距今800餘年。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所寫的白話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則使這一故事在南宋杭州定格。然而,1991年,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孟繁仁研究員在鶴壁市考察羅貫中在隱居地黑山寫《三國演義》《水滸傳》情況時意外發現,《白蛇傳》的故事起源於10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鶴壁黑山一帶,當地人把這個傳說叫《白蛇鬧許仙》。
《白蛇傳》的最早版本
在鶴壁市郊區黑山西南約5公里處的淇河岸邊,有一個百丈懸崖青岩絕,青岩絕上有一個直通河底的幽深洞穴白蛇洞。傳說洞中有一修煉千年、得道成仙的白蛇仙子。在黑山主峰西側不遠,有一許家溝村,許仙就住在這里。在黑山主峰南側,有一座依山傍水的金山嘉佑禪寺,寺中有一修行多年的老僧法海禪師。《白蛇鬧許仙》的傳說故事就發生在這幾公里的范圍內。
徐家溝村的牧童許仙在放牧途中遇到一受傷的小白蛇,就把它帶回家治療。許仙將小白蛇的傷治好後,放回草叢。這條小白蛇就是青岩絕白蛇洞中的白蛇仙子。為報答許仙的救命之恩,白蛇仙子與許仙結為夫妻,並為附近村民治病祛災,聲名遠播。白蛇仙子為村民治病,使附近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清。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蛇仙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了,香火不旺,法海自然就不高興。法海知道原因後,試圖破壞許仙和白蛇仙子的愛情。每年春天,白蛇仙子需要蛻皮一次。白蛇仙子在懷孕的第那一年春天,需要蛻皮現形,怕嚇著許仙,便讓許仙去趕會。法海從中作梗,讓許仙回家。許仙回到家中,看見床上有一條白蛇,當即嚇得昏死過去。為救丈夫,白蛇仙子盜來靈芝,救活了許仙。法海以「人妖不配」和「拯救許仙不被害」為由,將許仙留在金山寺。白蛇仙子向法海要許仙,法海一陣冷笑,說道:「大膽蛇妖,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蛇仙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把水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蛇仙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後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蛇仙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
傳說原型出於黑山
黑山又名墨山、金山,屬太行山余脈,位於鶴壁市淇濱區龐村鎮境內,古為翼州之地。這里峰巒疊嶂,淇水環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風景優美,是墨子、鬼穀子、羅貫中等歷史名人隱居之地。黑山還流傳著許多神界仙女和下界凡人成親的動人傳說。北魏左思《魏都賦》記載,連眉仙女配犢子的傳說就出自黑山。這一傳說的具體內容在清乾隆三年《湯陰縣志》中也有記載:「犢子牽黃牛,游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丑,後與連眉女結合,具去,人莫能追。」
當然,黑山一帶還流傳著《白蛇鬧許仙》的傳說。
孟繁仁研究員認為,鶴壁黑山一帶的徐家溝村、白蛇洞、金山寺和淇河,具備了《白蛇傳》故事所必需的各項構成要素,是一個天然渾成的統一整體。黑山一帶的青岩絕與金山寺僅距數里。近年從村裡井台、房基下拉回寺院的殘碑上記載有:「金山嘉佑禪寺者,誠此方古跡之福地也。宋朝初建,大元重修於至正庚子之年,奉敕乃重修而已矣。」金山寺中還有一龜馱龍盤碑,它是中原地區唯一的一通蒙漢文字聖旨碑。碑文記載了宋仁宗、元仁宗保護金山寺的聖旨。而馮夢龍《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所述的浙江杭州西湖一帶根本沒有金山寺,這就使法海的出處失去了依託,因此,只好從數百里以外的江蘇鎮江借廟敷衍。據杭州雷峰塔地宮的挖掘報道,雷峰塔原名黃妃塔、王妃塔,建於公元975年,是吳越王錢俶為慶賀愛妃黃氏得子所建,與《白蛇傳》故事無關。可見其雷峰塔之名,也是由黑山金山寺的雷峰塔移植而來,馮夢龍版本的白蛇故事處處顯露出移花接木、東拼西湊、人為雕琢的痕跡。
《白蛇鬧許仙》的故事與《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描寫的內容相比更具有合理成分。黑山傳說的主人公許仙是出生在徐家溝村的許姓少年,因救白蛇仙子而與之成親,因而被人們稱為許仙,人物出處及姓名來歷比杭州的許宣更真實。
白蛇仙子為報答許仙的救命之恩,以身相許,與他結為夫妻,這種知恩圖報的行為不僅符合我國民間的傳統道德,比馮夢龍所述白娘子為向許宣借傘而一見鍾情,更符合生活邏輯。
黑山傳說中的法海是與許家溝村相鄰的金山寺的和尚,對相距不遠的白蛇洞的「妖精」可能早有耳聞,因此,他對平日里就認識的許仙被「妖精」迷惑更加關注。又因白蛇仙子施葯看病,導致金山寺香火不旺,雙方產生了直接的利害沖突,才引起他對許白婚姻的干預。這比鎮江金山寺的長老法海「遙感」到二三百公里外的杭州人許宣「中妖」,並對與自己毫不相乾的許白愛情婚姻進行干預,更容易被人理解。
專家的考察讓我們確信,鶴壁黑山理所當然地是《白蛇傳》故事的起源地,美麗善良的白蛇仙子曾在鶴壁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但鶴壁並沒有像杭州一樣因《白蛇傳》而揚名。一方面是因為中原戰火不斷,經濟逐漸衰敗,另一方面是因為鶴壁的歷史文化太厚重,傳說則顯得微不足道。
白蛇傳說為何遠遷他鄉
馮夢龍一生主要活動在江南,鶴壁黑山一帶的傳說怎麼到了馮夢龍的筆下?鶴壁市文化局原副局長傅玉林對《白蛇鬧許仙》的傳說有10多年的研究,他認為這與宋室南遷有關。跟隨皇帝趙構南遷的文人、武夫,其中不乏傳說的痴迷者。岳家軍在這當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岳飛是湯陰人,湯陰距黑山10多公里,跟隨岳飛的將士中有不少黑山附近的人。這些人隨宋室南遷後,很可能把家鄉的傳說帶到江南。
趙構晚年禪位後,駐蹕臨安(今浙江杭州)德壽宮中,「喜閱話本」「命內當日進一帙。當意,則以金錢厚酬」。皇上有如此愛好,寵臣自然會樂意奉上。於是,他們就把自己鍾愛的《白蛇鬧許仙》傳說獻給趙構分享。聽膩了正統故事的趙構,對色彩奇幻、情節曲折的《白蛇鬧許仙》傳說十分喜歡。這就成為宋、元時期《白蛇傳》故事在杭州一帶廣泛流傳的主要原因。
明代才子馮夢龍也許是從傳聞中得到了這個傳說,便信手掂來,與當地《西湖三塔記》《雷峰塔》傳說進行嫁接、融匯、演變,最終演繹成《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馮夢龍在《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開頭,首先影射出故事的出處:「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傅玉林說:「這首詩的目的可能是間接地告訴人們,《白蛇傳》的傳說是和趙構一起從中原來的。」至於,為什麼把《白蛇傳》故事的發生地點從鶴壁黑山搬到杭州西湖,只有馮夢龍自己能說得清。
光陰似箭,倏忽千年。黑山的金山寺目前尚有部分留存,黑山的雷峰塔雖早已坍塌為廢墟,但遺址還在,而當年白蛇仙子在青岩絕修行的白蛇洞至今依然香火旺盛,人們稱白衣仙子為白衣菩薩或白衣娘娘。
馮氏版本中有黑山的影子
如果說黑山是傳說的起源地,《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一定有黑山的影子。傅玉林對兩個版本作了認真的比較,他說:「《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描寫的故事情節、人名、地名、景觀、方言等和鶴壁黑山一帶流傳的《白蛇鬧許仙》有著驚人的一致,好像馮夢龍就是以黑山傳說為底本寫成的。」
在《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故事的主人公叫許宣,而黑山傳說稱許仙,雖一字之差,但為諧音。馮夢龍稱白蛇為白娘子,黑山一帶稱白蛇仙子。
馮夢龍在描寫金山寺說:「山前有一亭,今喚作冷泉亭。」這與黑山北側的冷泉、冷泉亭、冷泉村正好相符。《魏書·地形志》有「魏德(縣)天平二年分朝歌置,有黑山、冷泉」的記載。清嘉慶《浚縣志》記載:「更有奇者,溫泉西涌,冷泉北流。」而鎮江金山寺前後並沒有冷泉亭或冷泉,可見,馮夢龍筆下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故事,顯然是從黑山一帶流傳的《白蛇鬧許仙》故事脫胎而來。
馮夢龍在小說中有一段描寫人們朝金山寺拜佛的情景:「時值春氣融和,花開如錦,街坊熱鬧,許宣問主人道:『今日如何人人去閑游,如此喧嚷。』主人道:『今日是二月半,男子婦人都去看卧佛。』」鶴壁金山寺廟會正好是農歷二月十五,且金山寺有卧佛殿。這「二月半看卧佛」又與黑山金山寺的廟會日相對應。
馮夢龍在《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的一些方言,如「饅頭並卷子」的「卷子」,「請燒竿子」中的「竿子」,「正沒擺布處」中的「擺布」「投幌子」「怨暢」等,都是黑山附近的方言。
黑山的金山寺建於宋嘉佑年間,即公元1056~1064年,而馮夢龍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時間是在明末清初,公元1574~1646年,金山寺的建成要比《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早500多年。
馮夢龍在《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並沒有註明白娘子是來自杭州西湖,則從白娘子的一段話中可以看出:「禪師,我是一條大蟒蛇。因大風而作來到西湖……」許宣呢?清明節上墳,許宣只在寺院里燒些紙錢。這從側面介紹了許宣也不是本地人。但馮夢龍在他們的家庭住址上留下了黑山的影子,白娘子的家住在杭州黑樓子,許宣的家住在杭州黑珠巷。這難道是巧合嗎?
當法海用金缽罩住白蛇後,馮夢龍寫道:「禪師又問:『青青是何怪?』白娘子道:『青青是西湖內第三橋下潭內千年成氣的青魚。』」這又與青岩絕上只有白蛇洞卻沒有青蛇洞相對應。可見,小青是《白蛇傳》傳說南渡以後新增的杭州「地方人物」。
不管是《白蛇鬧許仙》還是《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都把白娘子塑造成傳奇女子的形象,她溫柔賢淑,堅強能幹且漂亮,具有中國傳統觀念中女子的全部優秀品質,傾倒了歷代男女老少。《白蛇傳》另一個長盛不衰的原因,是因為它是雅俗共賞的,在屋前房後、旅途之中、廳堂斗室,在閑聊時,人們都喜歡講它也喜歡聽它。它隨遇而安,隨著大批的中原人外遷異地,《白蛇傳》的傳說也從中原傳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記者走進徐家溝村,雖然時值盛夏,但山巒、樹林、河流、村莊都被白茫茫的濃霧籠罩著,彷彿看見白衣仙子走來又走去,在清澈的淇水邊清洗草葯。記者和村裡的婦女談起古老的傳說,她們只是溫柔地甜笑。白蛇、許仙、水漫金山,好像這傳說如同平日里描花綉朵的手工藝品一樣,雖然美麗,卻習以為常了。
C. 金山文檔里出現請選擇勾選或取消勾選是什麼意思
打開電腦中WPS,新建文檔,點擊左上角【文件】依次找到【工具】【選項】如圖。
D. 鎮江金山與焦山各有什麼景點以及傳說故事
金山很小 是他免費公園的面積比較大 傳說除了白蛇傳還有梁紅玉擊鼓戰金山 蘇東坡好友佛印是主持 說岳全傳裡面岳飛在寺廟里住持叫他不要回去,不聽,結果風波亭
焦山有乾隆行宮 寺廟 三詔洞 全國第二大碑林 票價50左右 金山60 現在都是一票通 內部不在收門票
金山燒香便宜的2元一注 貴的百元以上也有 到金山燒香很多 信的人也很多 希望採納並且加分哦 都是自己寫的
E. 用金山衛士掃描垃圾時出現了這個,是什麼東西啊,圖中的第三項
尊敬的用戶您好:
該問題我們已經反饋至相關工程師,在此之前,您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嘗試解決該問題:
重新安裝金山衛士
下載安裝字體文件(例如「微軟雅黑」),可能會解決該問題
這個現象不會給您的系統帶來損壞,您可以放心使用
感謝您的支持
F. 急需400字民間故事
急需400字民間故事
牛郎織女的故事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白蛇傳
據史學家探源考證,《白蛇傳》的故事起源於北宋時期,發源地在今河南鶴壁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黑山又名金山。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中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犢子套黃牛,游息黑山中。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故事衍化為「白蛇鬧許仙」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也由「連眉女」衍變為白蛇。相傳,白蛇鬧許仙里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一位許姓老人從猛禽口中救生。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婚後,她經常用草葯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逐漸冷落。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十分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於死地,於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
G. 《白蛇傳》千年暗夜裡的妖精魅惑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又名《許仙與白娘子》。故事包括借傘,盜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祭塔等情節。 據史學家探源考證,《白蛇傳》的故事起源於北宋時期,發源地在今河南鶴壁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黑山又名金山。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中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犢子套黃牛,游息黑山中。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故事衍化為「白蛇鬧許仙」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也由「連眉女」衍變為白蛇。相傳,白蛇鬧許仙里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一位許姓老人從猛禽口中救生。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婚後,她經常用草葯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逐漸冷落。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十分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於死地,於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中有不少的佛教學說、封建禮教的影子。 《白蛇傳》的故事早期因為以口頭相傳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與細節。原來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貞被鎮壓到雷峰塔下就結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產子的情節,還有版本有後來白蛇之子得中狀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歡喜的結局。但這個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認為在南宋就已經具備了。 目前發現《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清代初年黃圖珌的《雷峰塔》(看山閣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創作流傳的戲曲,他只寫到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並沒有產子祭塔。後來又出現的梨園舊抄本(可能是陳嘉言父女所作,現存本曲譜已不全),是廣為流傳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節。 清朝乾隆年間,方成培改編了三十四齣的《雷峰塔傳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從《初山》《收青》到《舟遇》《訂盟》,第二卷是《端陽》《求草》,第三卷有《謁禪》《水門》,第四卷從《斷橋》到《祭塔》收尾。《白蛇傳》故事的主線綱架自此大體完成。而這出戲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時被獻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覽的招牌,使得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沒有人不知道《白蛇傳》的故事了。後來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說《雷峰塔奇傳》。嘉靖十四年,又出現了彈詞《義妖傳》,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經完全由單純迷惑人的妖怪變成了有情有義的女性。
H.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的白蛇傳
宋朝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
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
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
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8)金山的圖片里有黑山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
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
《白蛇傳》不但在國內流傳,在日本也有拍成的電影。法國漢學家儒蓮也曾將《白蛇傳》翻譯成法文。由於《白蛇傳》的故事早期以口頭相傳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與細節。
原來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貞被鎮壓到雷峰塔下就結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產子的情節,還有版本有後來白蛇之子得中狀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這個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認為在南宋就已經具備了。目前發現《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清代初年黃圖珌的《雷峰塔》(看山閣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創作流傳的戲曲,他只寫到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並沒有產子祭塔。
後來又出現的梨園舊抄本(可能是陳嘉言父女所作,現存本曲譜已不全),是廣為流傳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節。
人物介紹:
1、白素貞
白素貞,出生於四川成都青城山,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精。傳說為黎山老母弟子,為古代民間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白蛇傳》的主人公。白素貞在青城山和峨眉山修煉得道,法術高強。
她美貌絕世,明眸皓齒,傾國傾城賽天仙,集世間美麗優雅而高貴於一身。天性善良菩薩心腸,用岐黃醫術懸壺濟世造福黎民百姓,功德無量。
白素貞和許仙邂逅於西湖,而後一見鍾情,喜結連理。金山寺僧法海蠱惑許仙,離間其夫婦,許仙聽信讒言,棄家出走金山。白素貞至金山索夫,與法海發生爭斗致使水漫金山。
法海用強力拆散他們,把白素貞壓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後白蛇兒子許仕林中狀元孝感動天,白蛇終得出塔,歸位仙班。
2、許仙
許仙,字漢文,在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白蛇傳》或《白娘子傳奇》中的男主人公。在早期的傳說中,許仙名為「希宣贊」後來又有「奚宣」、「許宣」之名。
3、法海
歷史上真實的法海確有其人,雖然原型身份尚有爭論,但已經可以確定他是一位得道高僧,更有觀點認為他是一位對中國佛教發展有卓越建樹的唐代高僧。
歷史上名為法海的僧人有數位,名最著者為金山寺法海禪師。在影視劇中,法海則是一個被成功塑造的角色:無論是《新白娘子傳奇》中的老法海,還是《青蛇》中的酷法海。
都是劇中情節表現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給人留下了亦正亦邪、亦執著亦陰險、亦冷酷亦多情的多重印象,讓人不由得或深思、或糾結、或崇拜、或憎恨。
I. 徐克電影《青蛇》中,最後決戰的那個「金山寺」在哪啊
鶴壁金山寺
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龐村鎮。毗鄰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距鶴壁市中心5公里。是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遊區。2004年成立金山寺景區管理處,正式對其進行開發和建設。因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創始人墨子在此地居住多年,當地又有人稱金山為「墨山」。坐落於此的金山嘉佑禪寺始建於唐代,重修於北宋嘉佑年間,是一座佛教文化濃重的千年古剎。據史書記載,金山寺興盛時期,高僧雲集,僧人數百,廟產千頃,香煙繚繞五百里,寺內至今仍完好保存著被譽為豫北第一的大雄寶殿、獨具特色的卧佛殿以及其它建築群。金山名勝游覽區植物繁盛,冬季瑞雪覆蓋,怡靜宜人,春季萬物復甦,綠葉滴翠。金山寺晨鍾暮鼓,化人心靈。據專家考證,流傳千年的《白蛇傳》的傳說就誕生於金山,雷峰塔遺址、金山寺、淇河、許家溝村、青岩絕白蛇洞構成了傳說所需的相關要素。景區內有三步兩眼井亭,兩井雖相距咫尺,卻一眼苦澀,一眼甘甜。西山觀景亭被譽為「鶴壁第一亭」。金山風景旅遊區為人們靜化心靈、尋訪探秘、共結連理的最佳之地。
詳細文獻資料
金山,又名黑山、墨山。曰金山,因金山是由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爆發噴吐冷卻後的岩漿岩中,有大量的紅寶石、綠寶石和雲母,這些寶石非常珍貴,故稱金山;曰黑山,是因火山岩漿岩顏色蒼黑而得名;曰墨山,《浚縣志》載:相傳春秋戰國時期墨子曾隱居於此。
金山海拔257.6米,整個山脈面積約5500萬平方米,千古亘流的淇河自金山之西環繞金山向山之南流去。金山之北的永通河,自安樂洞東山口接淇河向東貫通,流向龍台、黃鹿廠、琶琶寺等。金山之東,「有溝,曰斷頭,深且更闊,在夏,則淫雨瀑流,勢若江湖,在冬,則雪霰盈溝」。金山可謂四面環水,是山青水秀的好地方。
北宋嘉佑年間,朝廷崇尚佛教,民眾一片響應,於是金山寺應運而生。「金山寺者,誠此方古跡之福地也。宋朝創建,大元重修,於至正庚子之年奉敕乃重修而已矣」。
穿過崎嶇的山路,當記者終於走近它時,發現正在重建中的金山寺巍峨龐大,依山而居,一派金碧輝煌。據這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重修金山寺,有關部門已投入3000多萬元。
我們試圖能在這里找出法海和白蛇兩位主角當年留下的痕跡,盡管鎮江的金山寺好像比其更讓人信服,但這些畢竟都只是傳說而已。
「水漫金山」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傳說。據說,金山寺里的確有一位高僧法海,但他並不像故事中寫的那樣是「菩薩面,蠍子心」的壞人,而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高僧,是唐朝大臣裴休的兒子。他來到金山時,山上的廟宇已經全部毀壞,又因為在潮濕的水邊,山上滿是雜草和毒蛇,這些蛇經常傷人,使得人們不敢上山。法海便在一個山洞裡住下,決心修復金山寺。每日披荊斬棘,不但把山上的雜草全部除完,還把毒蛇趕走了。後來才有了這座金山寺。這和故事中的老法海真是性格各異的兩個人。
把原本在金山上傷害人類的毒蛇說得如此善良,這不簡單是法海得罪了哪個書生、文人,故意把他編進故事,讓他「臭名」遠揚的,而是深含著那個時代某些人對宗教統治力量的反抗。這些文人也明白,單是為蛇訴說不能打動人,還是用愛情悲劇來表達吧�這果然起了作用,庄嚴的法海輸了,蛇勝利了�這就是文學的魅力�
專門研究金山的鶴壁市淇濱區文化體育局的王俊智對記者說,金山寺是佛教聖地。寺院東側,古時曾是道教聖地,群山環抱之中,仍有歷代寺廟古遺址。至今,當地人還稱道教遺址為「大廟圪道」、「二廟圪道」、「三廟圪道」、 「二樓坡」。現在遺址之上,還有龍王廟、玉皇殿。道教遺址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500米。
寺內有幢象徵民族團結的豐碑——大元皇慶元年仁宗皇帝命人勒石矗立的蒙漢文同壁聖旨碑。碑文中,直接呼名道姓的皇帝就有5位。據說,真正引發頒詔豎碑的竟是愛好興兵打仗的元武宗海山皇帝。
有一年,因為拓疆大戰,元武宗海山皇帝從千里以外的大都,風風火火趕到黑山。他顧不上喝口水,馬不停蹄,人不卸甲,又是聽稟報,又是探黑山,又是訪百姓,又是查根源。幾天下來,人瘦了整整一圈兒,經過反復思量,一條兩全其美的對策也想好了。
這時的海山,心情反倒輕鬆了,心勁兒也就懈怠了,成團成群的瞌睡蟲齊向他的大腦襲來。於是,海山皇帝摘盔卸甲,脫衣上床,想美美地睡一個好覺。忽聽一聲急報:「大汗到!」他來不及起身,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便來至床前。二人怒指他的鼻尖道:「蒙漢合一,大元才能長久,區區一個黑山都難處理,何談四海統一!」海山皇帝連連稱是,驚起拜謝,誰料卻是南柯一夢。海山皇帝慌忙起床,卻是不能,原來夜來風寒,感冒中風,得了個卸甲風病,半身不遂,動彈不得。
隨軍御醫立馬被傳來為皇帝醫治,由於治療及時,海山皇帝算是撿回來一條命,要不是治療及時,他非向老祖宗成吉思汗報到不可。但也沒徹底治好,留下個半癱後遺症。這下倒好,海山皇帝出師未捷身先病,常使英雄淚沾襟。眼看久治不愈,海山皇帝只好頒詔收兵,打道回京。一場神鬼皆驚的拓疆大戰,就這樣偃旗息鼓,半道夭折了。
眼瞅著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海山皇帝急忙把繼承人愛育黎拔力八達叫到玉德殿龍床前,交代了後事。高瞻遠矚的海山皇帝對接班人交代說,先帝托夢於我,蒙漢一家,民族應該團結,一致對外!黎民僧侶都是我大元的臣民,兄弟反目,相互殘殺,有啥好結果?算了吧,以往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給金山寺等寺院下道聖旨,好好安撫一下,都別再胡鬧了!
海山皇帝駕崩後,愛育黎拔力八達登基,遵遺囑謙稱元仁宗,改年號為皇慶。
元仁宗稱帝後的頭件大事,就是為金山寺頒發特詔。
蒙漢兩文同壁聖旨碑就這樣矗立在了金山寺。
數百年來,前往金山寺游覽觀光的歷代文人騷客、賢人志士們,每每駐足聖旨碑前,無不為該碑所折射出的民族團結精神而擊節稱道,感慨不已。
日月如梭,時過境遷。金山寺自1993年被鶴壁市淇濱區人民政府批准為佛教活動場所後,磬鍾再鳴、佛經重誦、遊客漸多、旅遊鼎盛,再度成為豫北名勝景區。
J. 淇濱區的風景名勝
淇河
淇河古稱淇水,歷史悠久,曾是商朝和春秋戰國時衛國的京畿之河;描寫淇河及淇河流域的古詩在1000首以上,其中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收錄有39首,占《詩經》收錄總數305首的12.8%;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中都曾提到淇河。
淇河大峽谷
淇河大峽谷位於大河澗鄉境內,全長約5公里,峽谷內河床寬10米~100米,河谷深15米~60米,河床呈「U」型,坡度大,淺灘與深槽交替出現,峽谷兩側岩壁較陡,有些近於直立。其中七里溝段景色秀麗,正進行旅遊開發。
天然太極圖
天然太極圖位於上峪鄉境內淇河南山段,淇河在這里由東向西形成鮮明的反「S」形流向,兩岸山地形成了兩條鮮活明亮的陰魚陽魚,酷似一幅陰陽太極圖。整個天然太極圖縱渾然天成:盪盪淇河水呈反S型環繞陰陽二魚,陰魚昂首向西,甩尾東北,陽魚仰面向東,擺尾西南。
牟山
牟山位於大河澗鄉西部,距淇濱區25公里,乘車沿壺台公路可直達山底。牟山主峰海撥763.5米,為鶴壁第一高峰。
沿淇諸山地
雞冠山
雞冠山位於大河澗鄉西南部,盤石頭水庫庫區,因山峰形似雞冠而得名。山上綠樹成蔭,四周峭壁直立如刀削一般,素有「小華山」之稱。雞冠山自然形成的奇特山峰長期以來不斷吸引著大批遊人前往游覽。
九龍戲鳳
九龍戲鳳位於鶴壁市淇河段七里溝與弓家莊的交匯處。淇河北岸,山峰陡峭,山勢峻拔,並排直立的九道山樑,酷似九條昂首的蒼龍。淇河南岸一座山峰如展翅高飛的鳳凰。中間淇河內有八個似縮頭縮尾的石鱉,水勢小時探出水面,水勢大時,沒入水中,時隱時現,時沉時浮,給人一種神幽莫測之感覺。飛翔的仙鶴,時常棲息在石鱉身上覓食戲水。相傳古時被玉皇大帝打入凡間的九個天神化為九條龍,正值被貶到人間化作鳳凰的仙女,他們相遇相戲相約,永世立在山峰頂端,祈求人間平安。
上峪火山地幔窗口
上峪火山地幔窗口位於上峪鄉境內,是中國迄今發現的3個「地幔窗口」之一。「地幔」物質是地球的地殼與地核之間2900公里厚的固體圈層,一般距地表70公里~80公里。地幔物質一般不易為人們所見,但此地幔窗口卻將地球深處的奧秘完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此處是一個距今已有300多萬年的古火山口,地幔物質裸露地表,地幔現象暴露較為完整。這里不僅有各種橄欖岩類的深厚包體,而且數千年的物質也隨處可見,從這里不僅可看到上地幔、下地幔到地表大約幾百公里到2900公里的地幔物質,還可以看到從地幔到地表各個地層物質,有被熔岩漿包圍的石灰岩,有被燒酥變成的石灰。
千年古檀
千年古檀位於大河澗鄉弓家莊村村前高坡石岸上。檀樹一般生長於南方,北方特別是中原地區十分罕見。
盤石頭水庫
盤石頭水庫位高度262米,庫容6.79億立方米,聚水面積13平方公里。
黑山
黑山又名金山,位於龐村鎮蔡庄村和後小屯村西。黑山因山上的玄武岩呈灰黑色而得名。主要由岩漿岩、火山等灰堆積而成,曾是一個較大的火山口。黑山動物化石較多,被地質學家稱之為「熱帶動物化石寶庫」。
金山嘉祐禪寺
金山嘉祐禪寺位於龐村鎮西北金山(黑山)。有專家考證,《白蛇傳》的故事源於鶴壁金山。雷峰塔遺址、金山寺、與之相距不足5公里的淇河、許家溝村、青岩絕白蛇洞構成了傳說所需的相關要素,至今在周圍村莊流傳著白蛇鬧許仙的美麗傳說。
寒坡洞位於淇濱區龐村鎮西南2公里處,西臨淇河,東靠大白線公路,佔地60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