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斑鳩葉長什麼樣圖片
斑鳩葉如下圖:
(1)斑鳩的圖片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中葯化學成分
黃毛豆腐柴莖皮中含無羈萜(friedelin),3β-無羈萜醇(friedelan-3β-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羽扇豆烯-3-酮(lupene-3-one),胡蘿卜(甾醇)甙(daucosterin),柚皮素(naringenin),香草酸(vanillic acid),硝酸鉀、氯化鉀和氟化鉀。 莖含三萜酯:二十八碳酸羽扇豆醇酯(lupelo octacosanoate),二十九碳酸羽扇豆醇酯(lupeol nonacosanoate),三十碳酸羽扇豆醇酯(lupeol melissate)及香草酸(vanillic acid)。
中葯化鑒定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粗粉紅2g,加水20ml,於60℃水浴濕浸1h,濾過。濾液進行以下試驗:
①取濾液2滴,置點滴反應板上,加10%醋酸鋁試液,即產生黃色沉澱(檢進黃酮類)
②取濾液1滴,滴於濾紙上,噴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干後置紫外光(365nm)下檢視,顯黃綠色熒光(檢查黃酮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斑鳩占
B. 大家好,請問這是什麼鳥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是斑鳩,具體品種為珠頸斑鳩。
珠頸斑鳩 ,俗稱「野鴿子」。體長30厘米左右,和鴿子大小相似。通體褐色,頸部至腹部略沾粉色。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頸部兩側為黑色,密布白色點斑,像許許多多的「珍珠」散落在頸部,為本種最為顯著的特徵,因而得名「珠頸」斑鳩。
C. 請問這是什麼鳥叫什麼
圖片中的鳥是珠頸斑鳩(Streptopelia chinensis),如下圖:
D. 這是什麼鳥
圖片上的鳥類為:斑鳩
斑鳩,身體細長、飛行迅速的獵禽廣布於舊大陸的溫帶和熱帶地區。環頸斑鳩是馴養的斑鳩變種,現在在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有新大陸野生種群;本屬約15種、分布於非洲、歐洲和亞洲。中國有5種,幾乎遍及各省區。
斑鳩在中國為常見種。上體羽以褐色為主,頭頸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額部和頭頂灰色或藍灰色,後頸基兩側各斑鳩有一塊具藍灰色羽緣的黑羽,肩羽的羽緣為紅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為藍灰色;尾的端部藍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頦和喉粉紅色;下體為紅褐色。雌雄羽色相似。棲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區,主要在林緣、耕地及其附近集數只小群活動。秋冬季節遷至平原,常與珠頸斑鳩結群棲息。飛行似鴿,常滑翔。鳴聲單調低沉。警惕性甚高。覓食高粱、麥種、稻穀以及果實等,有時也吃昆蟲的幼蟲。巢築在樹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樹枝搭成,結構簡單。巢形為平盤狀,外徑約30×40厘米,內徑約8.0×8.5厘米。每窩產卵2枚。卵白色,卵徑33×24毫米。孵化期約18天,雛期約18天。斑鳩形態美麗,而且數量較多,是有觀賞價值的獵禽。
E. 斑鳩是什麼樣子的
東北網11月3日電 近日,一個新發現讓嫩江高峰林場鳥類環志站的工作人員驚喜萬分。原來,他們剛剛捕捉並環志到了一隻灰斑鳩。此前,鳥類學家從未在我省發現過這種鳥類。
據高峰林場鳥類環志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只灰斑鳩體長317毫米,翅長181毫米,體重189.2克。此次發現的是一個有3隻個體的小鳥群。根據大家的回憶,這三隻小鳥極有可能是一個「三口之家」。兩只大鳥可能就是在林場附近產卵並孵化出幼鳥。因為在整個夏天,大家曾多次看到這三隻灰斑鳩在環志站附近覓食、停歇。不過由於該鳥外形與普通的家鴿十分相似,大家並沒有刻意捕捉、觀察。10月3日,當工作人員捕到其中一隻後,才發現這是在我省從未出現和紀錄過的灰斑鳩。為這只灰斑鳩進行環志後,工作人員隨即將其放飛。但是這個灰斑鳩家庭並未迅速離去,而是在附近繼續停留到10月6日才離開。
據了解,灰斑鳩在國外主要分布於歐洲、中亞、南亞、朝鮮半島;在我國分布於新疆、內蒙、陝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福建、遼寧和吉林等省區。
F. 斑鳩和布穀鳥的區別是什麼
一、形態不同:
(1)布穀鳥(大杜鵑)體長約32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雄鳥上體純暗灰色;兩翅暗褐,翅緣白而雜以褐斑;尾黑,先端綴白;中央尾羽沿著羽乾的兩側有白色細點;頦、喉、上胸及頭和頸等的兩側均淺灰色,下體余部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鳥上體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三、分布范圍不同:
(1)布穀鳥分布於中國西部和南部、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
(2)斑鳩鳥產於我國雲南、貴州南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及安徽黃山也有分布。
G. 斑鳩的外形特徵
斑鳩在中國為常見種。上體羽以褐色為主,頭頸灰褐,呈葡萄酒色;額部和頭頂灰色或藍灰色,後頸基兩側各有一塊具藍灰色羽緣的黑羽,肩羽的羽緣為紅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為藍灰色;尾的端部藍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頦和喉粉紅色;下體為紅褐色。雌雄羽色相似,非常可愛。
它的體長為24-29厘米,翼展為47-55厘米,體重為85-170 g(3.0-6.0盎司) 。
H. 這是什麼鳥啊
這是珠頸斑鳩
珠頸斑鳩 (學名:Spilopelia chinensis),又名鴣雕、鴣鳥、中斑、花斑鳩、花脖斑鳩、珍珠鳩、斑頸鳩、珠頸鴿、斑甲,是分布在南亞、東南亞地區以及中國南方廣大地區的一種常見的斑鳩。。
主要以植物種子為食,特別是農作物種子,如稻穀、玉米、小麥、豌豆、黃豆、菜豆、油菜、芝麻、高粱、綠豆等。
習性
珠頸斑鳩圖集
珠頸斑鳩圖集
常見留鳥。喜在村落及農田附近活動。5-7月繁殖。用小樹 枝在樹杈上搭建極為簡單的平台巢。每窩產卵2-3枚。幼鳥孵出後,親鳥嗉囊能將食物消化成食糜並分泌一些特殊成分形成「鴿乳」,用於喂養幼鳥。珠頸斑鳩有多種叫聲,常為反復的「咕咕-、咕咕-」,連續而低沉。在久雨初晴時和久晴欲雨時鳴叫特別頻繁。喜歡生活在開闊地及稀疏的樹林中,房前屋後有它們較多的蹤影,常飛到地上、旱田或小溪邊覓食,生性膽小,人若靠近,則常轉身以背相向。除晨昏覓食外,平時都棲息在跨空電線、樹林中。晚上一般成對或單只棲息在桂花樹、樟樹等常綠或有較多橫向干枝的樹枝上。繁殖、飼養管理與其它鳩鴿科鳥類相同。
珠頸斑鳩與同屬其它斑鳩一樣,一般不會群居,而是單獨或成對出現。它們是溫馴的鳥類,但是突然的雜訊會使它們驚起。它們的飛行姿勢與鳳頭鳩類似,著陸時尾巴會上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