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川貝母為什麼有的很苦有的酸酸的沒什麼味道
這屬於正常現象。真品川貝的氣味是帶著點苦味,但是並不難聞,反而讓人覺得心神比較清爽,有些沒聞過的,也許還會覺得有一點點腥味和酸味。
川貝母(Fritillaria praewalskii maxim ex Batal),百合科植物,川貝母生長在溫帶高山、高原地帶的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叢中,土壤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質潤泄散,降而微升。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
(1)川貝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川貝是一種百合科、貝母屬的植物,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後者習稱「爐貝」。產於中國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松貝的最大形態特徵就是「懷中抱月」。
懷中抱月的特點:此葯材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須根。質硬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⑵ 最近咳嗽買了川貝來燉雪梨,葯店裡面的川貝價格差別很大,而且看著也很不同,我將買的兩種發圖求鑒別
只能看圖說事沒法細究,上和下圖看著基本是的,只是因質量、加工、產出的小區域不同而貨色不同,也有用四川或周圍的品種來培植的,所以差別較大,你這個不是很好的,看什麼價了,其實效果差得並不多。
另外,現在也正在研究開發平貝的葯用價值;浙貝的清熱效果更好,比較適合體質較好,痰黃熱盛者;而川貝性略顯溫和,老少、虛實以及食療用都問題不大。川貝的品質無可厚非,但產量太少,價已虛高,物已稀為貴嘛!平貝與浙貝將很大程度上替代川貝同樣無可厚非。
⑶ 川貝植物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川貝植物如下圖:
(3)川貝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夏、秋二季或積雪融化後採挖。除去須根、粗皮及泥沙,洗凈,曬干或低溫乾燥。
川貝母商品主要來源於野生資源。新中國成立後,列為國家計劃管理品種。由中國葯材公司統一管理,1985年改為國家指導性計劃品種,以後則由市場調節產銷。為了適應醫療和市場需要,在利用野生資源的同時,進行了野生變家種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規模的生產能力。市場供應比較緊缺,屬於不能滿足需求的品種。
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於川貝母野生資源較多,收購增長較快,這個時期是供大於求。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收購與銷售均有所下降。
60年代中期,隨著農、副業生產的恢復及發展,川貝的購、銷迅速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年產30多萬千克、銷30萬千克)。70年代至80年代,資源缺少的問題就較為明顯,收購與銷售均有較大幅度下降。
據全國中葯資源普查統計,川貝母野生蘊藏量約100萬公斤,多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採挖困難,加之家種區域性強,生產規模小,所以短期內還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⑷ 川貝是什麼東西一般葯店就能買到嗎
川貝是一種中葯,可以在一般的中葯店裡買到。
川貝是一種百合科、貝母屬的植物,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
產於中國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松貝的最大形態特徵就是「懷中抱月」,懷中抱月的特點:此葯材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
(4)川貝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種植
種子繁殖:6~7月間採收貝母的種子,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種,用撒播或條播法,以條播為佳,播後覆蓋稻草。約3年後即可收獲。
鱗莖繁殖:7~9月間收獲時,選擇無創傷病斑的鱗莖作種,用條栽法,按行距20厘米開條溝,株距3~4厘米,栽後覆土5~6厘米。或在栽時分瓣,使大小均勻,分瓣宜直分,不能橫分,不能損傷內外表皮,隨分隨栽,斜栽於穴內,覆蓋細土灰肥約3~5厘米厚,壓緊鎮平。
隨時除草,不須中耕,一般施肥3次,第1次在栽種前施以腐熟廄肥;第2次在苗高3~4厘米時,施以腐熟的糞肥;第3次在3月間,當鱗莖生長時,施以糞肥與油餅。
⑸ 川貝是什麼樣 圖片
川貝植物如下圖:
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多年生草本,高15~25cm。鱗莖球形或圓錐形。莖直立,無毛,綠色或暗紫色。葉除最下部為對生外,均為互生或近於對生,無柄;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6~6.5cm,寬3~7mm,先端急尖。
花單生於莖頂;深紫色,略有黃褐色小方格,有葉狀苞片1,花被片6,長2.5~2.7cm,外輪3片近長圓形,寬6~9mm,內輪3片倒卵狀長圓形,寬10~13mm,蜜腺窩不很明顯;雄蕊6,花葯近基著,花絲有時密被小乳突;柱頭3裂,裂片外展,長0.5~1(~1.5)mm。
(5)川貝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川貝母主產於四川、西藏、雲南等省區;暗紫貝母主產於四川阿壩、青海等地;肅貝母主產於甘肅、青海、四川等省;梭砂貝母主產於雲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區。太白貝母主產於重慶、湖北,四川、陝西等省亦產;瓦布貝母主產於四川阿壩,後兩者為栽培品。
松貝: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徑0.3-0.9cm。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的須根。質硬而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⑹ 川貝圖片大全 川貝長什麼樣子_長江生活網
川貝為一種百合科、貝母屬的植物,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後者習稱「爐貝」。產於中國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松貝的最大形態特徵就是「懷中抱月」。
川貝母主產於四川、西藏、雲南等省區;暗紫貝母主產於四川阿壩、青海等地;甘肅貝母主產於甘肅、青海、四川等省;梭砂貝母主產於雲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區。太白貝母主產於重慶、湖北,四川、陝西等省亦產;瓦布貝母主產於四川阿壩,後兩者為栽培品。
(6)川貝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川貝母商品主要來源於野生資源。新中國成立後,列為國家計劃管理品種。由中國葯材公司統一管理,1985年改為國家指導性計劃品種,以後則由市場調節產銷。為了適應醫療和市場需要,在利用野生資源的同時,進行了野生變家種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規模的生產能力。市場供應比較緊缺,屬於不能滿足需求的品種。
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於川貝母野生資源較多,收購增長較快,這個時期是供大於求。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收購與銷售均有所下降。60年代中期,隨著農、副業生產的恢復及發展,川貝的購、銷迅速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年產30多萬千克、銷30萬千克)。
70年代至80年代,資源缺少的問題就較為明顯,收購與銷售均有較大幅度下降。據全國中葯資源普查統計,川貝母野生蘊藏量約100萬公斤,多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採挖困難,加之家種區域性強,生產規模小,所以短期內還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⑺ 中葯的川貝是什麼樣的
【性味】性涼,甘平
【歸經】入肺經、胃經
【功效】潤肺止咳
化痰平喘,清熱化痰
⑻ 怎樣辨別川貝真假
市場上一半以上的川貝都是假冒的!
貝母類葯材來源較多,而川貝由於葯效好且無法人工種植,導致川貝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致使一些惟利是圖的不法分子用其他與川貝外觀相似的貝母冒充川貝母銷售,導致市場上出現了眾多的混淆品和偽品,主要是小粒的平貝和浙貝,小粒的平貝和浙貝跟川貝中的松貝在外觀形態上較相似,如果消費者不了解川貝的話很容易受騙。因此,為了消費者利益,正確鑒別區分川貝母的真偽很重要。《蜀緣川貝行》誠意製作!
一,價格辨別法。平貝、浙貝等的價格極其便宜,批發只需要100多元一公斤,而川貝一斤都是一千以上,川貝中的松貝一般在2000左右一斤,市場價格會有波動。如果大家看到一千以下的川貝就不要考慮了,那肯定是偽品。此外,葯店的價格要偏貴一些,一般在5-10元一克左右。價格辨別法只是一個前提因素,消費者還是要掌握下面的外觀辨別法才能真正做到火眼金睛。
二,外觀辨別法。大家無論在網上還是葯店購買川貝,很多都是用挑選過的顆粒小的平貝和浙貝冒充的,小顆粒的平貝和浙貝與川貝中的松貝比較相似,有類似於松貝懷中抱月的特徵,但若看圖仔細辨別,還是非常容易辨出真偽。由於大多消費者並不了解川貝,買的是平貝和浙貝也並不知情。川貝母是灰白色的(但過白的川貝母大都是硫磺熏過的),而平貝與浙貝都顏色偏黃,商家都會用硫磺熏,這樣會把貝母熏得很白,浙貝和平貝才有賣相,但這樣會殘留高濃度的二氧化硫,對消費者的身體有很大害處。
三,川貝富粉性,用手指就可以壓碎。而冒牌的「川貝」都質硬,需要用工具才能壓碎。
川貝主產區是四川省阿壩州,按照性狀與產地不同分為松貝、青貝、爐貝,只有松貝具有「懷中抱月 」形態。小顆粒的平貝(東北主產)與浙貝(浙江主產)跟川貝中的松貝「懷中抱月」形態較為相似,不少商家利用這一點,用平貝和浙貝冒充川貝,下面的圖是松貝與偽劣品之間的區別。
⑼ 川貝長什麼樣的圖片
川貝植物如下圖:
(9)川貝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夏、秋二季或積雪融化後採挖。除去須根、粗皮及泥沙,洗凈,曬干或低溫乾燥。
川貝母商品主要來源於野生資源。新中國成立後,列為國家計劃管理品種。由中國葯材公司統一管理,1985年改為國家指導性計劃品種,以後則由市場調節產銷。為了適應醫療和市場需要,在利用野生資源的同時,進行了野生變家種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規模的生產能力。市場供應比較緊缺,屬於不能滿足需求的品種。
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於川貝母野生資源較多,收購增長較快,這個時期是供大於求。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收購與銷售均有所下降。
60年代中期,隨著農、副業生產的恢復及發展,川貝的購、銷迅速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年產30多萬千克、銷30萬千克)。70年代至80年代,資源缺少的問題就較為明顯,收購與銷售均有較大幅度下降。
據全國中葯資源普查統計,川貝母野生蘊藏量約100萬公斤,多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採挖困難,加之家種區域性強,生產規模小,所以短期內還不能滿足市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