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面魚和耗兒魚的區別
沒有區別,是同一種魚。耗兒魚,俗稱馬面魚。
屬硬骨魚綱、鯰目、革魨科、甲鯰屬、綠鰭馬面魨種。分布於東海、黃海及渤海,也見於朝鮮、日本海及太平洋西北部。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較長大,背緣稍隆起和斜直,腹緣稍隆起,側視近三角形。吻長大,尖突。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圓突,稍大於眼徑鼻孔小,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附近。口小,前位。上下頜齒楔狀,唇較厚。鰓孔較大,中側位,斜裂,位於眼後半部下方,下端與眼中央相對,上端與眼後緣相對,鰓孔長等於或稍大於眼徑,鰓孔至少有1/2以上在口裂水平線之上。
胸鰭短圓形,側位。腹鰭合為1短棘,由2對特化鱗組成,連於腰帶骨後端,不能活動。體藍灰色,幼魚散有一些雲狀暗色斑紋,成魚斑紋不明顯。第一背鰭灰褐色,第二背鰭、臀鰭、胸鰭及尾鰭綠色。
(1)四川人說的耗兒魚是什麼魚圖片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生活在外海底層,棲息於水深50~120米的海區。適溫范圍在13~20℃,以14~17℃為最適溫度。喜集群,在越冬和產卵期間有明顯的垂直移動現象,一般白天起浮,夜間下沉。
雜食性,主食橈足類、等足類和介形類等浮游甲殼動物,兼食軟體動物和珊瑚等。產卵前後均大量攝食,而在產卵盛期則少食或不食。晝夜間主要在下午到上半夜攝食,而在下半夜到上午則較少攝食或不攝食。
『貳』 耗兒魚的學名是什麼
地方名: 馬面魚、象皮魚、孜孜色、皮匠刀、麵包魚、燒燒魚、扒皮魚、羊魚、老鼠魚、迪仔、沙猛。
學名:綠鰭馬面魨
體較側扁,呈長橢圓形,與馬面相象,一般體長10~20厘米、體重40克左右。頭短、口小、牙門齒狀。眼小、位高、近背緣。鰓孔小,位於眼下方,鱗細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第一背鰭有2個鰭棘,第一鰭棘粗大並有3行倒刺;腹鰭退化成一短棘附於腰帶骨末端不能活動,臀鰭形狀與第二背鰭相似,始於肛門後附近;尾柄長,尾鰭截形,鰭條墨綠色。第二背鰭、胸鰭和臀鰭均為綠色,故而得名。
『叄』 耗兒魚是什麼魚
耗兒魚,學名綠鰭馬面魨(file fish),又稱馬面魚、象皮魚、孜孜色、皮匠刀、麵包魚、燒燒魚、扒皮魚、羊魚、老鼠魚、迪仔、沙猛。
暖水性中下層魚類。20世紀80年代以來是中國海洋捕撈中產量居第二位的重要經濟魚類。分布於東海、黃海及渤海,也見於朝鮮、日本海及太平洋西北部。
(3)四川人說的耗兒魚是什麼魚圖片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體甚側扁,長橢圓形。頭側視呈三角形,上緣斜直,吻長,尖突。口小,前位。上、下頜分別有牙2行和1行,呈門齒狀。鰓孔較大,側位。
鱗細小,上有數行小刺,直接生在基板上。背鰭2個,第一背鰭有2鰭棘,第一鰭棘始於瞳孔上方。臀鰭和第二背鰭相對,同形。兩腹鰭退化,合成一短棘,連於腰帶末端,不能活動。尾鰭圓形。體藍灰色,第二背鰭、臀鰭和尾鰭綠色。
『肆』 耗兒魚長什麼樣子
學名:綠鰭馬面魨,地方名:馬面魚、象皮魚、孜孜色、皮匠刀、麵包魚、燒燒魚、扒皮魚、羊魚、老鼠魚、迪仔、沙猛。
在中國大陸基本都叫耗兒魚,已經形成了一種俗稱。隨著捕撈量逐年增加,目前的250g以上的耗兒魚已很難見到。
其實,成年耗兒魚並不像耗子那麼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耗兒魚主要用於製作魚干,魚油和豬飼料。2000年以前,沿海市場還經常能見到500g甚至1000g以上的耗兒魚(象皮魚)。只是近十年來,耗兒魚市場逐漸往內地遷移,使得500g以上的成年耗兒魚在市場幾乎絕跡。每年市場消化掉大量的幼年耗兒魚(象皮魚),使得該物種資源越來越少。
『伍』 耗兒魚是海魚還是淡水魚
耗兒魚是屬於海魚。
耗兒魚主要產至東海,主要生活在外海的底層,喜歡集群。
耗兒魚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說馬面與或者是麵包魚,他是生活在中下層的魚類。這種魚它主要分布在東海、黃海以及渤海等等,當然,在日本海以及太平洋的西北部都是可以見到他的身影的。
耗兒魚沒有頭的原因
因為它的頭部已經佔了身體的50%,也就是說它的頭部是非常的重,而且再加上人們需要運輸,那麼這時候光他的頭部,就要增加非常多的費用,所以人們都會選擇將他的頭部斬掉,而且他的頭部肉非常的少,並且要煮很長時間,不然沒法吃。
他身體上的肉卻不一樣,非常的鮮嫩,煮兩分鍾就可以吃了,關鍵是他的身上只有一根大刺,並沒有折磨人的小刺。
『陸』 四川人最喜歡的耗兒魚,有哪些簡單的做法
四川豉香耗兒魚兒,名氣雖然很大,但是做法也簡單!
非常感謝大家閱讀小編的美食文章。
『柒』 耗兒魚是什麼魚
耗兒魚,學名綠鰭馬面魨,是鯰目、甲鯰屬魚類。
綠鰭馬面魨,又稱馬面魚、耗兒魚、扒皮魚、老鼠魚等。是硬骨魚綱、鯰目、革魨科、甲鯰屬魚類。體甚側扁,長橢圓形。頭側視呈三角形,上緣斜直,吻長,尖突。口小,前位。體藍灰色,第二背鰭、臀鰭和尾鰭綠色。眼小、位高、近背緣。鰓孔小,位於眼下方,鱗細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尾柄長,尾鰭截形,鰭條墨綠色。
(7)四川人說的耗兒魚是什麼魚圖片擴展閱讀
生物學特性:
生活在外海底層,棲息於水深50~120米的海區。適溫范圍在13~20℃,以14~17℃為最適溫度。喜集群,在越冬和產卵期間有明顯的垂直移動現象,一般白天起浮,夜間下沉。雜食性,主食橈足類、等足類和介形類等浮游甲殼動物,兼食軟體動物和珊瑚等。產卵前後均大量攝食,而在產卵盛期則少食或不食。
『捌』 耗兒魚和無頭魚有什麼區別
耗兒魚就是無頭魚沒有區別。
」多年的魚名叫耗兒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又叫馬面魚。也就是北方常說的「無頭魚」、「剝皮魚」。
耗兒魚和其他的魚有些不同,它和帶魚一樣是一種深海魚,生活在幾千米深的大海中,而巨大的強壓導致了它們被漁民打撈上來後就會直接「暴斃身亡」,因此漁民會將打撈上來的魚直接處理後用冰冷藏。
耗兒魚非常的有特點,它的頭非常的大,頭部、內臟和皮加起來差不多佔全身重量的50%,而且它頭部的肉極少,沒有食用價值,另外它的皮也非常的厚,不易煮熟,更不好處理,這樣一條魚可食用的也僅有50%的部分,還增加了運輸成本。
所以漁民都會將耗兒魚在第一時間處理干凈,他們稱之為「三去」,也就是去頭、去皮、去內臟,這樣一來,處理干凈的魚不會輕易的腐壞,還能減少運輸成本,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超市中看到耗兒魚不僅被冰凍,而且沒有頭、沒有皮的原因。
基本信息
體甚側扁,長橢圓形。頭側視呈三角形,上緣斜直,吻長,尖突。口小,前位。上、下頜分別有牙2行和1行,呈門齒狀。鰓孔較大,側位。鱗細小,上有數行小刺,直接生在基板上。背鰭2個,第一背鰭有2鰭棘,第一鰭棘始於瞳孔上方。臀鰭和第二背鰭相對,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