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古將相出寒門全詩
自古將相出寒門全詩有兩個版本。
版本一
激揚文字照古今,
懸梁刺骨夜讀人。
從來紈絝無偉男,
自古將相出寒門。
——商州閑人
釋義:激揚文字從古至今都一直存在,讀書人部分晝夜,晚上用繩索等吊具綁其頭部(頭發),使其固定在一個空間位置(懸空)地刻苦學習。愛貪玩的富家子弟不會成為成功的男兒,從古至今將軍和相爺都是苦讀出來的。
版本二
自古將相出寒門,
兼濟天下渡慈航。
善小無為福緣盡,
興盛何時三世昌?
——秦魯子
釋義:
從古至今成名的將軍男兒都出自貧寒之家,他們都兼濟天下為自己的責任,解救困難的人。很小的事情不去做,人的負責就會散盡,什麼時候才能家族昌盛興盛?
(1)自古幾班出什麼的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西部文學》雜志社群詩歌接龍(游戲聯賽)中有一首筆名商州閑人的寫過版本一這首詩,後來《西部文學》主編秦魯子按最後一句續寫了版本二。
將相出寒門
【拼音】[ jiàng xiàng chū hán mén ]
【解釋】將:將帥;相:宰相;寒門:貧寒人家。將相和宰相出自於貧寒之家。指貧寒之家出人才。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你道窮民到老是窮民,卻不道將相出寒門。」
【釋義】你說窮人到老了一直都是窮人,他們從來都不知道將相大多出身在貧寒的家庭。
B. 一麥九穗,秀出班行什麼意思,出處
一麥九穗(一莖九穗)一顆麥子普通只結一穗,而一個麥子結了九穗,這是比喻天降祥瑞.出處:《後漢書》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論曰:皇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於縣舍,有赤光照室中。欽異焉,使卜者王長占之。長辟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是歲縣界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因名光武曰秀。明年,方士有夏賀良者,上言哀帝,雲漢家歷運中衰,當再受命。 東漢劉秀出生時鄰縣里忽顯祥瑞,啥祥瑞?一麥九穗。大家知道普通麥子只生一穗,忽然來了個一麥九穗不是祥瑞是啥?「其你異其狀,遂名秀,以記其異也」。 秀出班行
【拼音】:xiù chū bān háng【解釋】:秀出:高出,引伸為才能出眾,優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為官的位次,後也指同列、同輩。才能優秀,超出同輩。【出處】:唐·韓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秀出班行,乃動帝目。」【近義詞】:出類拔萃【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在同輩中最為傑出
C. 什麼班出什麼
荊門龍泉中學的文科實驗班高三(21)班的徐茜以裸考667分的優異成績摘得全省文科狀元。
這個班出了省狀元,還有七位上清北:學霸班是如何做到全員優秀的
徐茜近照
此外,該班的38名學生全員過高分投檔線,平均分607分,644分以上6人,全部被北大簽錄,另外兩名學生通過強基計劃被北大和清華錄取。
該班各項成績為龍泉歷史之最也在全省名列前茅。
這個班出了省狀元,還有七位上清北:學霸班是如何做到全員優秀的
龍泉中學文科班高三(21)班為何這么優秀?
該班的班主任孔蘋莉說,一個成功的團隊是成功的基礎,高考打的是整體仗,講究的是「全局觀」。
所以,高三(21)班這次的好成績主要是得益於該班良好的班風,整個班級達到了一種「非常和諧」的狀態。
雖然這個班的學生雖都有著良好的學習基礎,但是如果「單打獨斗」是無法將各自的潛能發揮到最大化的。
一個優秀的集體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巨大而無形的精神力量,時時刻刻都對學生產生著強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勵學生在學習上奮發努力,精益求精,從而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學有所得、得有所用、用有所獲。
這個班出了省狀元,還有七位上清北:學霸班是如何做到全員優秀的
一般來講「學霸班」的都具有如下特質:
有正確的輿論導向
正確的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級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熏陶和激勵的作用。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會形成正確的輿論去影響制約每名學生的心理,規范他們的行為。
因此一個好的班級中,班主任必然是時刻關注著班級集體輿論的變化,經常引導學生對班級學習生活中的些現象進行議論、評價,形成「好人好事人人誇,不良現象人人惡」的氛圍,弘揚正能量,使不正之風沒有立足之地,在班級內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
這個班出了省狀元,還有七位上清北:學霸班是如何做到全員優秀的
有明確的班級奮斗目標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集體不僅是教育的對象,而且是教育的主體。」
一個好的班級一定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集體里的每一個人都知道為之而奮斗,不會迷失方向。
學霸班的班主任一定會在搞好班情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班級奮斗目標。目標一旦確定,會牢牢把握,把它變成全班同學的自覺行為、努力方向。
這個班出了省狀元,還有七位上清北:學霸班是如何做到全員優秀的
有濃厚的學習氛圍
學生的基本任務是學習,班內充滿濃厚的學習氛圍對於全班學生的學習心理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因此,一個學霸班之所以整體能考出好的成績,在於班級中學風濃厚。
學霸班的學風會讓學生把學變為樂、把樂變為勤、把勤變為會、把會變為博。
在集體的影響下,每個人都能夠「樂學、勤學、會學、博學」。
這個班出了省狀元,還有七位上清北:學霸班是如何做到全員優秀的
甚至在很多學霸班中,學校和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每一堂課、每個章節、每個學期、每個學年、整個學段都會讓該班學生參與進來,一起制定出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並讓學生們了解掌握這些學習目標,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重視學生的自我教育
學霸班給人的感覺是「人人想學、人人勤學、人人會學、人人博學」。
從這一意義上講,是因為他們都有著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這也得益於優良的學風,而優秀的學風必須依靠學生自身的教育,這樣才能把學風建設與學生的自我教育結合起來,從日常行為習慣抓起。
學霸班的自我教育內容是:
讓自我保持對學習的濃厚興趣,能主動不斷地學習;
讓自我學習勤奮,以較強的意志力完成學習目標;
讓自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自我注重多方面知識的學習。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教育」如果缺乏之前提到的「良好輿論」、「明確的奮斗目標」和「濃厚的學風」的建設,那麼就很難讓學生貫徹下去。
能否做到「學生自我教育」的一貫性和穩定性也是「學霸班」和「普通班」的區別所在。
這個班出了省狀元,還有七位上清北:學霸班是如何做到全員優秀的
寫在最後的話:
一個集體的優秀,不單是因為其成員都是優秀的個體,還在於這個集體用一種氛圍、一種無形的力量對身處其中的每個人的「感召」,讓每個人的目標都是「變得更優秀」。
在一個好的班集體的「感召」下,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會受到更好的支配,學習目標、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精神、學習紀律、學習方法、學習成績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也自然會不斷提高。
D.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什麼典故嗎它的出處是哪
「自古英雄出少年」典故很多,比如少年將軍霍去病,東吳孫權,精忠岳飛,白衣羅成,少年丞相甘羅等等,一般是指霍去病。
典故:
1.霍去病:中國歷史中最年輕的戰神,17歲便大破敵軍,比舅舅衛青更為神勇
2.《滿江紅·怒發沖冠》宋代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3.孫權:
孫權,字仲謀,孫堅之子,孫策之弟,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後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
「自古英雄出少年」出自一首詩
《詠情》
作者未知
東南雙飛千萬年, 天各一方心相連。
今生情盡空悲切, 來生再續未了緣。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紅顏惹人憐。
今生情盡空悲切, 來世再續未了緣。
(4)自古幾班出什麼的圖片擴展閱讀:
少年中國說
梁啟超-節選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婦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號景桓,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十七歲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
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3歲。
E. 「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典故
出自少年行——霍去病 下句是破馬長槍定乾坤
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西漢王朝的驃騎將軍、大司馬,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天才、常勝將領。
(英雄不問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結晶,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於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親不敢承認的私生子、母親又是個女奴,看起來霍去病是永無出頭之日的。
然而奇跡降臨在這個家庭。
大約在霍去病剛滿周歲的時候,他的姨母衛子夫進入了漢武帝的後宮,並且很快被封為夫人,僅次於皇後。霍去病的舅舅衛長君、衛青也隨即晉為侍中。衛氏家族從此改變了命運。
——這時候恐怕沒有人想到被改變命運的不僅僅是衛青和霍去病,被改變命運的還有多年來漢匈之間的攻守易形。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武功頗盛的帝王,而當時的漢王朝,邊境不穩,時時遭受匈奴人的侵擾。作為游牧民族的匈奴,幾乎把農耕為生的漢朝當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庫房,燒殺擄掠無所不為。而面對這樣的局面,長城內的國家卻從秦以來就無力從根本上改變,勝利的時候極少,更多的時候只能寄希望於以和親以及大量的「陪嫁」財物買來暫時的相對平安。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希望改變這樣的形勢,而他很快就在身邊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衛子夫的弟弟衛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衛青拜車騎將軍,和另三員將領各率一支軍隊出塞。在這一次出兵過程中,四路大軍出塞三路大敗,尤其離譜的是老將李廣竟然被匈奴所虜,好不容易才逃歸。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領兵的「騎奴」衛青,出上谷直搗龍城,斬敵七百,成為真正的「龍城飛將」。
衛青的軍事天才使漢武帝刮目相看,他從此屢屢出征,戰果累累。
(橫空出世)
在衛青建功立業的同時,霍去病也漸漸地長大了,在舅舅的影響下,他自幼精於騎射,雖然年少,卻不屑於象其它的王孫公子那樣呆在長安城裡放縱聲色享受長輩的蔭庇。他渴望殺敵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漢武帝再次籌劃了一場大規模的對匈反擊戰(即歷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戰)。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武帝遂封他為驃姚校尉隨軍出征。
在戰場上,霍去病再三請戰,衛青便給了他八百騎兵。霍去病憑著一腔血氣驍勇,率領著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賓士數百里尋找敵人蹤跡,結果他獨創的「長途奔襲」遭遇戰首戰告捷,斬敵二千餘人,匈奴單於的兩個叔父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騎兵則全身而返。大喜過望的漢武帝立即將他封為「冠軍侯」,贊嘆他的勇冠三軍。
霍去病的首戰,以這樣奪目的戰果,向世人宣告,漢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將橫空出世了。
(戰神無敵)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用兵天份嘖嘖稱奇,也許是為了再試探一次霍去病的天賦和勇氣,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讓他獨自率領精兵一萬出征匈奴。這就是河西大戰。
19歲的統帥霍去病不孚眾望,在千里大漠中閃電奔襲,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迴戰。六天中他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猛進,並且在皋蘭山與匈奴盧侯、折蘭王打了一場硬碰硬的生死戰。
在這場戰斗中,霍去病和他的部下迎戰以逸待勞的匈奴軍隊,完完全全是以從上到下都視死如歸的決心奮勇拼殺。
最終,霍去病取得了酷烈的勝利,一萬精兵僅有三千人回師長安。而匈奴更是損失慘重——盧侯王和折蘭王都死於戰陣,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做了俘虜,斬敵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利品。
在這一場血與火的對戰之後,漢王朝中再也沒有人質疑少年霍去病的統軍能力,他成為漢軍中的一代軍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漢武帝決定乘勝追擊,展開收復河西之戰。
此戰,霍去病成為漢軍的統帥,而多年的老將李廣等人只作為他的策應部隊。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戰的公孫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馬」還不如兩年前的長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沒有起到應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將李廣所部則被匈奴左賢王包圍。
霍去病遂再次孤軍深入,並再次大勝。
就在祁連山,霍去病所部斬敵三萬餘人,俘虜匈奴王爺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共計六十三人。
經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漢王朝收復了河西平原。曾經在漢王朝頭上為所欲為、使漢朝人家破人亡無數的匈奴終於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從此,漢軍軍威大振,而十九歲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的戰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發生的時間在秋天。
兩場河西大戰後,匈奴單於想狠狠地處理在敗陣的渾邪王,消息走漏後渾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漢朝。
漢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黃河邊受降。
當霍去病率部度過黃河的時候,果然匈奴降部中發生了嘩變。面對這樣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帶著數名親兵就親自沖進了匈奴營中,直面渾邪王,下令他誅殺嘩變士卒。
我們永遠也猜想不出此時的渾邪王心裡都在想些什麼。那一刻他完全有機會把霍去病扣為人質或殺之報仇,只要他這樣做了,單於不但不會殺他反而要獎賞他。然而最終渾邪王放棄了,這名敢於孤身犯險不懼生死的少年的氣勢鎮住了他。
霍去病的氣勢不但鎮住了渾邪王,同時也鎮住了四萬多名匈奴人,他們最終沒有將嘩變繼續擴大。
河西受降順利結束,而今天的我們卻只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像,那個局勢迷離危機四伏的時候,那位十九歲的少年是怎樣站在敵人的營帳里,僅僅用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就將帳外四萬兵卒、八千亂兵制服的。
漢王朝的版圖上,從此多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並入漢王朝。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面對外虜的受降,不但為飽受匈奴侵擾之苦百年的漢朝人揚眉吐氣,更從此使漢朝人有了身為強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
元狩四年(公元前117),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大戰」。
這時的霍去病,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漢軍的王牌。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能力無比信任,在這場戰爭的事前策劃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單於,結果由於情報錯誤,這個對局變成了衛青的,霍去病沒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對手,而是碰上了左賢王部。
然而這場大戰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巔峰之作。
在深入漠此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里,以一萬五千的損失數量,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大約是渴望碰上匈奴單於,「獨孤求敗」的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帶。
就在這里,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這是一個儀式,也是一種決心。
封狼居胥之後,霍去病繼續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羅斯貝爾加湖),方才回兵。
從長安出發,一直奔襲至貝爾加湖,在一個幾乎完全陌生的環境里沿路大勝,這是怎樣的成就!
經此一役,「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從此成為中國歷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終生奮斗的夢想。
而這一年的霍去病,年僅二十二歲。
(縱死猶聞俠骨香)
在完成了這樣不世的功勛之後,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頂峰:大將軍大司馬。
然而僅僅過了兩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歲的大將軍霍去病就去世了。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謚封景桓侯。
霍去病生為奴子,長於綺羅,卻從來不曾沉溺於富貴豪華,他將國家安危和建功立業放在一切之前。
漢武帝曾經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第,霍去病卻拒絕收下,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短短的八個字,因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歷朝歷代保家衛國將士們的心裡。
霍去病少言多行,從不說空話。漢武帝曾經想親自教他孫吳兵法,他回答道:「打仗應該隨機應變,而且時勢變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適了。」
霍仲孺當初不願做胎中霍去病的父親,衛少兒也就從來不曾告訴過他自己的身世。當他立下不世功勛之後,他終於知道了前因後果。就在他成為驃騎將軍之後,他來到了平陽(山西臨汾),向當年拋棄了自己的父親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沒有盡孝。」霍仲孺愧不敢應,回答說:「老臣得托將軍,此天力也。」隨後,霍去病為從未盡過一天父親之責的霍仲孺置辦田宅,並將後母之子霍光帶到長安栽培成材。
少年將軍霍去病並不是完人,他曾經射殺李敢,也曾經御下嚴峻。然而再嚴峻他仍然是軍神,所有的士兵都嚮往成為他的部下,跟隨他殺敵立功。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比他的舅舅衛青還要壯觀。
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千載之後,世人仍然遙想少年大將霍去病的絕世風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國的壯志而熱血沸騰。
(附)
李白 《胡無人》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
王維《少年行》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F. 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全詩
全詩為:
揮淚別痴心,只怨情長天未憐。真愛永不悔,盼君憶我千百世。再續未了緣,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紅顏惹人憐;今生情盡空悲切,來世再續未了緣。
G. 「自古紅藍出CP」的下一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黑白天生是夫妻」。
出自《論以顏色配西皮的可能性》,是由網路貼吧網友編的順口溜。
P.S. 因該梗出自二次元作品,也有部分網友調侃「自古紅藍出cp,不是百合就是基」。
H. 「自古紅藍出cp」全詩是什麼
自古紅藍出CP,黑白天生是夫妻。
最是銷魂紅綠配,天然金紫成雙對。
生死相隨紅與黃,白紫一逢春滿堂。
千里緣牽白和綠,紅黑生而為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