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了什麼景象
「春風又綠江南岸」出自《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描繪了江岸美麗的春色,寄託了詩人浩盪的情思。其中「綠」字是經過精心篩選的,極其富於表現力。因為如下:
1、前四字都只從風本身的流動著想,粘皮帶骨,以此描寫看不見的春風,依然顯得抽象,也缺乏個性。
「綠」字則開拓一層,從春風吹過以後產生的奇妙的效果著想,從而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春風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這就寫出了春風的精神,詩思也深沉得多了。
2、這句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春風」實指皇恩。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
他希望憑借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這種心情,用「綠」字表達,最微妙,最含蓄。
3、「綠」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而這正是本詩的主旨。鑒於第一次罷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爭的尖銳復雜,對於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產生重里的顧慮。變法圖強,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詠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
由於變法遇到強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對派的猛烈攻擊,秀麗的鍾山、恬靜的山林,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這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希望早日辭官歸家的心願。這種心願,至結句始明白揭出。
(1)江南岸春色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泊船瓜洲》作於王安石晚期,但對具體的寫作時間長期以來都有爭議,具體主要有三種意見:
1、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府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後所作。
2、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
3、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鍾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2. 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整首古詩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此句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詩句。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以愉快的筆調寫他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次句『鍾山只隔數重山』,以依戀心情寫他對鍾山的回顧。
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借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綠』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表達了作者希望早日辭官歸家的心願,這種心願,至結句始明白揭出。
3.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全詩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以愉快的筆調寫他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次句『鍾山只隔數重山』,以依戀心情寫他對鍾山的回顧,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借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綠』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表達了作者希望早日辭官歸家的心願,這種心願,至結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強化政治色彩來解析《泊船瓜洲》詩的詩意,是很有代表性的。但這樣的解析,卻存在著無法自圓其說的自相矛盾處:詩人既想早日辭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於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辭官的想法,這二者猶如水火,是難以相容的。也有論者斷言,詩人此次復出還政,可謂春風得意,大喜過望,那所謂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戀鄉情緒,不過是虛晃一槍的矯情之詞而已,是不可以認真對待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骨子裡說的是對皇恩的感激,是對新法實施前景的樂觀描繪,是詩人內心的還朝施政喜悅的移情於景,詩的感情基調是歡快的,樂觀的。
上述兩論,是歷來解讀《泊船瓜洲》詩的論點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該詩作為政治抒情詩來解讀,是既不符合詩人作詩時特定的際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詩作自身建構的藝術形象的內蘊的。《泊船瓜洲》應是一首純粹的鄉愁詩,它的感情基調應是憂郁傷感的,是毫無輕松、喜悅、樂觀的色彩可言的。
詩人寫作此詩時,已是五十五歲的老人了。幾年來,圍繞著新法舊法,朝廷上無休止地爭論和攻訐,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艱難。因而本來就有些消極思想的王安石,在經歷了兩次因推行新法而罷相的坎坷遭遇之後,心力交瘁,對從政產生了強烈的厭倦感。罷官期間,他曾寫下了許多描繪自然風光、抒寫閑情逸趣的詩作。對於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兩次辭官而未獲准。因而他這次的上任,從心情上說,是十分勉強的。而在他上任以後,又多次請求解除宰相職務,並終於在復出後的第二年,如願以償地再度罷相,重又回到家鄉江寧,過起了舒心適意的隱居生活。從這次短暫的復出過程可以看出,重新還朝施政並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熱衷的,相反地他還把復出視為畏途而屢拒屢辭。顯而易見,在這樣的際遇心境下寫作《泊船瓜洲》,也就難免不在字里行間注滿憂郁、傷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難免不對即將遠離的家鄉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意了,他又怎麼可能會以「春風又綠江南岸」喻皇恩浩盪,抒發什麼如願以償的為復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從詩作本身看詩的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為全詩定下了憂郁、傷感的感情基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詩人對復出還政並無如願以償的喜悅,更無急不可待的熱切。相反,詩人還遠沒有到達京城,家鄉還未從視線中消失,內心裡就已真誠地發出了回家鄉的念頭,這思鄉之情還不深切真摯嗎?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時」送我而還?仕途險惡,吉凶難測,那「何時」二字是詩人發自肺腑的一聲沉重嘆息,蘊含了詩人對險惡仕途的擔憂,對施行新法前途的顧慮。詩意憂思深切,格調也十分蒼涼,是如聞其聲的一聲喟然長嘆,是詩人抑鬱消沉心態的真實自然的流露。
從結句定下的鄉愁沉重憂切的感情基調反觀,「京口瓜洲一水間」也不可能是在時間上強調船行之快來寫詩人心情的輕松愉快了,它與「鍾山只隔數重山」一樣,都是從空間上強調家鄉的山山水水離此時旅次江北瓜洲的詩人距離之近。此時詩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親切的「京口」僅一水相間,「鍾山」也只隔數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間距離上的近,卻反襯了詩人心理距離上的遠。因為家鄉雖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實遠。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還會越來越大,更何況這一去又不知何時才能回來,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這家鄉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還會更為悲觀地想到,將來還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鄉。詩人在這里運用了以近寫遠、相反相成的藝術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現了詩人憂惋深切、無可奈何的傷感心情,展現了詩人心靈深處的巨大的失落感、孤獨感。其實,一水長江,數重大山,相間相隔的空間上的距離也是很大的,詩人反以近寫之,也是為了強調詩人對家鄉的強烈依戀,是戀戀不舍的思鄉愛鄉眷鄉之情的自然流露,又何來輕松愉快的喜悅心情呢?
正因為這首詩的主旨是濃濃的鄉愁的抒發,所以詩的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論者所說的落在了對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繪上,它的語言重心不是「綠」字而是「又」字。而人們之所以特別欣賞「綠」的形容詞用作動詞對春天美景的生動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繪,原因就在洪邁的《容齋續筆》所記載的那一段膾炙人口的煉字故事上。其實王安石在這里並不是要刻意描繪江南春景之美麗,他把詩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綠」字上,他要表達的是「春風」尚且有情,還知道一年一度「又綠江南岸」,而詩人自己呢,卻不得不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離開江南的家鄉,違心地重登仕途。這一去,前途吉凶莫測,不知何時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個「又」字,融情於景,實在是詩人滿心難以排遣的無限鄉愁的真實寫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於景的層層鋪墊作勢,結句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抒寫鄉愁的淋漓之筆,才水到渠成地直瀉出來,把鄉愁的抒寫發揮到了極致。由此看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並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而是一首純粹的鄉愁詩。
4. 春風又緣江南岸全詩
泊船瓜洲
[ 宋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謚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封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宋徽宗時追封為舒王。故世人又稱王荊公、舒王。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游褒禪山記》。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5.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賞析
「春風又綠江南岸」不僅點出了時令已是春天,也不僅僅是描繪「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個「又」字,又深深地蘊含了詩人多年的企盼。
春風吹過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綠了多少回,如今春風依舊,明月依然,思鄉之情也在,可是詩人自己又身在何處?
再看句中的 「綠」字,它也不單單是今年吹綠了「江南岸」,而是年復一年,不止一次地「綠」遍千山萬水,就連整個江南都被染出了靈氣,卻終究難以染綠遊子此時的思鄉情結。
「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由 「春風又綠江南岸」觸動詩人的思鄉情懷自然引發而來,詩人滿目新綠,想起春風已經不止一次吹綠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久別的故鄉,不覺寄情於明月:皎潔的明月啊,你什麼時候才能陪伴著我回歸故里呢?再一次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
原詩:
《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釋義:
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鍾山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
和煦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鍾山下的家裡。
(5)江南岸春色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公元1070年(神宗熙寧三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同乎章事(宰相),開始推行變法。但是由於反對勢力的攻擊,他幾次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這首詩寫於熙寧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進京之時。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它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從詩題中我們又知道,詩人的立足點是在長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的是遠眺所見,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只隔一條江水,由此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鍾山也只不過隔了幾座大山,也不遠了,於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鍾山只隔數重山」。
前者寫的是所見,而後者寫的是所想,這一想,就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形象再塑空間。同時,「鍾山只隔數重山」不僅寫了瓜洲與鍾山之間並不遙遠的距離,也流露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濃濃的情懷。
6. 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象
「春風又綠江南岸」不僅點出了時令已是春天,也不僅僅是描繪「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個「又」字,又深深地蘊含了詩人多年的企盼。
春風吹過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綠了多少回,如今春風依舊,明月依然,思鄉之情也在,可是詩人自己又身在何處?
再看句中的 「綠」字,它也不單單是今年吹綠了「江南岸」,而是年復一年,不止一次地「綠」遍千山萬水,就連整個江南都被染出了靈氣,卻終究難以染綠遊子此時的思鄉情結。
「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由 「春風又綠江南岸」觸動詩人的思鄉情懷自然引發而來,詩人滿目新綠,想起春風已經不止一次吹綠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久別的故鄉,不覺寄情於明月:皎潔的明月啊,你什麼時候才能陪伴著我回歸故里呢?再一次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
7. 「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了什麼景象
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的景象就是春天,江南兩岸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江南兩岸,種著一排排的柳樹,春風拂過柳葉,生出了嫩綠的樹葉,使春天又增加了一部分生機,還有動物們也蘇醒了
8. 春風又綠江南岸是一副什麼樣的什麼樣的畫面
「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了江岸美麗的春色,寄託了詩人浩盪的情思。其中「綠」字是經過精心篩選的,極其富於表現力。這是因為:一、前四字都只從風本身的流動著想,粘皮帶骨,以此描寫看不見的春風,依然顯得抽象,也缺乏個性;「綠」字則開拓一層,從春風吹過以後產生的奇妙的效果著想,從而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春風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這就寫出了春風的精神,詩思也深沉得多了。二、本句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春風」實指皇恩。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借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這種心情,用「綠」字表達,最微妙,最含蓄。三、「綠」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而這正是本詩的主旨。鑒於第一次罷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爭的尖銳復雜,對於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產生重里的顧慮。變法圖強,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詠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於變法遇到強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對派的猛烈攻擊,秀麗的鍾山、恬靜的山林,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維《送別》:「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都是把草綠與思歸聯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希望早日辭官歸家的心願。這種心願,至結句始明白揭出。
春風又綠江南岸:暖和的春風啊,吹綠了江南的田野。
注釋:
①綠:吹綠,拂綠。
出自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泊船瓜洲》,原文:
泊船瓜洲
[作者]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9. 春風又綠江南岸是什麼景色
描繪了江岸美麗的春色,寄託了詩人浩盪的情思。
這句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春風」實指皇恩。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
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借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這種心情,用「綠」字表達,最微妙,最含蓄。
(9)江南岸春色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鍾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暖和的春風又一次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鍾山下的家裡?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鍾山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和煦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鍾山下的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