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蒿長什麼樣圖片
青蒿圖片:
菊科蒿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氣。主根單一,垂莖單生,高可達150厘米,上部多分枝,下部稍木質化,葉片兩面青綠色或淡綠色,無毛;裂片長圓形,基部楔形,葉柄基部有小形半抱莖的假託葉。
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外層總苞片狹小,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背面綠色,無毛,花序托球形;花淡黃色;花冠狹管狀,花柱伸出花冠管外,瘦果長圓形至橢圓形。6-9月開花結果。
(1)中葯青蒿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青蒿散生於低海拔、濕潤的河岸邊砂地、山谷、林緣、路旁等,也見於濱海地區。
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北部)、緬甸、印度(北部)及尼泊爾等;在中國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南部)、陝西(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部)、貴州、雲南等省區。
春、秋兩季均可播種,青蒿屬短日照植物,其開花對日照長、短相當敏感,秋季播種會因營養生長時間過短,植株還矮小時便接受秋季短日照而開花結實,引起產量下降。
因此,選擇春季播種容易掌握。青蒿種子無休眠現象,播種前不需特殊處理,但要特別注意種子的凈度,根據種子凈度不同,一般每畝需種子30-100克。
在播種前,應及早滅茬並進行精耕細作,暴曬土壤,清除殘留物,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並殺死地下蟲源。
2. 青蒿是什麼
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一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縱棱線。葉子互生,莖中部的葉子二回羽狀分裂,線形小裂片。夏季開花,頭狀花序半球形,多數,成圓錐狀,花管狀,外面為雌花,內層為兩性花。
中葯青蒿,為菊科植物黃蒿Artemisia annua L.的乾燥地上部分的地上部分。花蕾期採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曬干。古名「菣」(qìn)。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是一種廉價的抗瘧疾葯。青蒿莖圓柱形,上部分枝,長30至80厘米,直徑0.2至0.6厘米;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棱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卷縮易碎,完整者呈三回羽狀深裂,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有清涼感。以色綠,葉多,香氣濃者為佳。
3. 青蒿圖片
青蒿圖片: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氣。主根單一,垂直,側根少。莖單生,高30-150厘米,上部多分枝,幼時綠色,有縱紋,下部稍木質化,纖細,無毛。葉兩面青綠色或淡綠色,無毛。
基生葉與莖下部葉三回櫛齒狀羽狀分裂,有長葉柄,花期葉凋謝;中部葉長圓形、長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5.5厘米,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有裂片4-6枚,裂片長圓形,基部楔形,每裂片具多枚長三角形的櫛齒或為細小、略呈線狀披針形的小裂片。
花柱伸出花冠管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30-40朵,孕育或中間若干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於花冠,頂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長圓形至橢圓形。花果期6-9月。
(3)中葯青蒿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青蒿怕濕,應選擇排水良好、疏鬆的沙土或輕粘土栽培。如果栽培地過濕,易導致基生葉腐爛和病蟲害滋生。移栽前,結合深翻深耕,施有機肥1500-200克或氮、磷、鉀復合肥60千克。
採取壟作栽培,壟高20-30厘米、兩壟之間溝寬50-60厘米,株距50厘米左右,選擇雨後陰天移植,5月前完成移栽。
移栽成活後及時中耕除草。雨後或灌溉後,在沒有雜草的情況下,也要進行中耕。幼苗期中耕宜淺,植株長大後可稍深。
4. 茵陳蒿和青蒿有什麼區別
一、葉子區別
茵陳蒿的葉子很柔軟而且皺縮,把它的葉子展平後葉片呈1到3回羽狀分裂,葉子長1到3厘米,寬大約1厘米,小裂片呈線形、卵形或是倒披針形,全緣。
青蒿含陰氣多,又能芳香外達,也就善清骨蒸勞熱。《神農本草經》記載它主「留熱在骨節間」。骨蒸一般是由於陰血虛少,陽氣又陷入陰分進行煎熬,使人感覺著熱從裡面發出來,治療如果單純升提陽氣,用一些陽葯,可能對陰血更加傷害;如果單純滋陰,陽氣陷在裡面出不來,將來還會消耗陰血,所以必須尋找既能滋陰又能散邪的葯物,青蒿無疑是非常適合的。
《本草新編》:「青蒿,專解骨蒸勞熱,尤能泄暑熱之火,泄火熱而不耗氣血……因其體既輕,而性兼補陰……青蒿能引骨中之火,行於肌表,而沙參、地骨皮只能涼骨中之火,而不能外泄也。」著名的青蒿鱉甲湯就是治療「治療溫病夜熱早涼 熱退無汗熱自陰來者」,吳鞠通本人說是從小柴胡湯變化來的,用青蒿來代替柴胡引邪外出(可能是擔心柴胡傷陰)。
因為青蒿含陰氣較足,和茵陳蒿比起來就偏於血分,所以又常被用來涼血止血。總之青蒿是散熱而不傷陰。
5. 艾草和青蒿的區別圖片
艾草和青蒿的區別:
1、生長地區別:艾蒿學名艾草,別名蕭茅、冰台、遏草、香艾等,常生長在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可以在草原見到它。而青蒿學名蔞蒿,主要生長在低海拔、濕潤的河岸邊砂地、山谷、林緣、路旁等地。
3、氣味區別:艾草會散發出一股特有的清香味,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的艾條或干艾葉就是那種味道;而青蒿的味道有一股普通青草的味道,另外夾雜著一股淡淡的臭味,所以通過聞氣味也能分別它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艾草
6. 黃篙和青篙是不是—樣
不一樣,但共同屬於菊科蒿屬的兩種植物。
中葯青蒿,為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annuaL.的乾燥地上部分。花蕾期採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曬干。古名「菣」(qìn)。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是一種廉價的抗瘧疾葯。青蒿莖圓柱形,上部分枝,長30至80厘米,直徑0.2至0.6厘米;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棱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卷縮易碎,完整者呈三回羽狀深裂,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有清涼感。以色綠,葉多,香氣濃者為佳。
7. 青蒿的介紹
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一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縱棱線。葉子互生,莖中部的葉子二回羽狀分裂,線形小裂片。夏季開花,頭狀花序半球形,多數,成圓錐狀,花管狀,外面為雌花,內層為兩性花。Artemisia carvifolia 含揮發油,也含艾蒿鹼 ( abrotanine, C21H22N2O)及苦味素等。入葯,但非中葯「青蒿」之正品。中葯「青蒿」之正品,中葯青蒿,為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的乾燥地上部分。花蕾期採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曬干。古名「菣」(qìn)。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是一種廉價的抗瘧疾葯。青蒿莖圓柱形,上部分枝,長30至80厘米,直徑0.2至0.6厘米;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棱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卷縮易碎,完整者呈三回羽狀深裂,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有清涼感。以色綠,葉多,香氣濃者為佳。重慶酉陽享有「世界青蒿之鄉」的美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產基地,也是全球青蒿素高含量的富集區,平均青蒿素含量高達8‰,全球八成的原料青蒿產於重慶酉陽,其青蒿生產種植技術已通過國家GAP認證,酉陽青蒿也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8. 蒿草長什麼樣功效是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150厘米以上,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直徑3.5-4毫米。全株可入葯,味苦。別稱:草蒿、蒿子草、三庚草、白染艮、細葉蒿、草青蒿、草蒿子、牛尿蒿。
喜濕潤、忌乾旱,怕漬水,光照要求充足。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150厘米以上,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植株有香氣。主根單一,垂直,側根少。莖單生,高30-150厘米,上部多分枝,幼時綠色,有縱紋,下部稍木質化,纖細,無毛。
青蒿葯用價值很高,夏末秋初拔出洗凈曬干供葯用。清虛熱用莖葉、熬膏用子與根。青蒿素來源於傳統中葯青蒿草,已有2000年的歷史。由於它起效快並且沒有其它抗瘧葯那樣的副作用,因此抗瘧效果非常顯著。此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已知的青蒿素抗葯性的病例。而復方又可以更進一步減少抗葯性產生的機會,並提高療效。
青蒿素的衍生物可生產很多系列葯品。青蒿素主治瘧疾、結核病潮熱,治中暑、皮膚瘙癢、蕁麻疹、脂溢性皮炎和滅蚊等。全草入葯,洗凈鮮用或曬干制葯。
抗瘧作用
抗菌作用
抗寄生蟲作用
解熱作用
免疫作用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