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是什麼魚,什麼種類,是淡水魚,還是海產,主要分布在什麼地方
這是鮨科 Serranidae 石斑魚屬 Epinephelus 魚類
下圖為 鞍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俗稱 龍躉、龍膽石斑、深海野生大石斑魚、槍頭石斑魚、倒吞鱟、鴛鴦鱠、紫石斑魚
是石斑魚類中體型最大者,故也被稱為「斑王」。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紅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波斯灣除外)。鞍帶石斑魚也會出現在河口。台灣東北部海域有產。這個品種的魚最大可以成長至約2.7米(9呎)長,440公斤重。
鞍帶石斑魚通常居住在沿珊瑚礁區的洞穴或岩縫中,以小鯊魚及小海龜等數種海洋生物為食。
⑵ 請問石斑魚生活在海的那個部位,如淺海、中海、深海等它生活的海水溫度是多少
石斑魚喜棲息在沿岸島嶼附近的岩礁、砂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一般不成群。棲息水層隨水溫變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於水深10-30米處,盛夏季節也會在水深2-3米處出現;秋冬季當水溫下降時,則游向40-80米較深水域。適溫范圍為15-34℃,最適水溫為22-28℃。適鹽范圍廣,可在鹽度10‰以上海域生存。為肉食性兇猛魚類,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
⑶ 這是什麼石斑魚價格怎麼樣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是東星斑
鮨科鰓棘鱸屬的一種魚類。東星斑顏色鮮艷,很適合飼養在兇猛魚的混養缸。石斑是很兇猛的掠食者,會吞掉任何它能吞掉的魚。也會吃掉觀賞用的蝦及其他甲殼類動物。
⑷ 石斑魚生長在什麼地方
石斑魚因常年生活在深海中,釣上以後,由於海面和海底氣壓相差極大,魚鰾內外氣壓一旦失去平衡,輕則白肚朝天,重則五臟六肺全都擠出魚嘴,不久即死,降低了經濟價值。漁民經過摸索,待上鉤的石斑魚一離開海面,立即用細針從肛門刺入魚鏢放出氣體、放入活水艙中,待返岸後放養於水池或網箱內,以供活魚出口。由於產量有限,年產量高時有5噸,少時僅2噸左右,主要出口日本和港澳地區。1987年,象山縣採用人工試養石斑魚並獲得成功,石斑魚的產量有所提高。
石斑魚,系鱸形目,鰭科,因其魚身上有花色條紋和異色斑點,故名。石斑魚主要產地在象山漁山島周圍海域,是寧波著名特產,也是馳名中外的名貴魚種。
石斑魚,俗稱岩頭魚,品種很多,有赤點石斑魚、青石斑魚、寶石石斑魚、六帶石斑魚、雲紋石斑魚、縱帶石斑魚等等,漁山島一帶所產以赤點石斑魚居多。
石斑魚生活習性很怪。從不跟其他魚類混游在一起,喜歡單獨地生活在數十米深、水質清澈的海底暗礁叢中,難以用網捕撈,只能用鉤釣。生性兇猛,喜吞食魚類和蝦類。捕撈期為4-11月,以端午至中秋這段期間為旺季。
⑸ 石斑魚是什麼
石斑魚是海魚的一個種類,它有好多品種,我特意找了一些圖片給你看看,有東星斑,老虎斑,老鼠斑,龍膽石斑等等……
⑹ 國外一漁夫剛捕的魚被巨大石斑魚搶走,大西洋巨石斑魚到底長什麼模樣
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很多人都喜歡吃魚,因為魚蛋白質含量比較高,備受大家的喜愛。大部分的魚都是需要捕撈的,國外的一漁夫好不容易捕撈上的魚,卻被巨大石斑魚搶走了。那麼大西洋巨石斑魚到底長什麼模樣呢?
這種魚雖然丑,但是因為身體的構造比較特殊,所以總能夠吃飽肚子。人類一般不喜歡這種魚,因為它們外邊不好看,而且會突然的襲擊人們捕撈上來的魚。不過也有的人喜歡吃,巨石斑魚的長相不好看,但是吃起來的口味還是不錯的。這種魚身上的斑點太密集,導致很多人都不怎麼喜歡,特別是一些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了可能真的受不了。巨石斑魚一般分布在我國的南海和東海南部,大西洋和其他地方也有,巨石斑魚的嘴巴非常的巨大,讓人看一眼就覺得非常的丑。對於這種魚你是否見過呢?你覺得它們長得丑嘛?你吃過嗎?
⑺ 深海大石斑有幾個部位組成
【龍躉】
學名中巨石斑魚,別名豬羔斑,為暖水性海洋底層魚類,屬鱸形目,石斑魚科,石斑魚亞科,石斑魚屬。它體呈長橢圓形,側扁,口較大,魚頭部、體側及各鰭均散布著很多青黑色斑點,為大型名貴食用魚類。在天然海域,成魚一般體長60厘米~70厘米,最大體長可達2米,體重一般在30千克~40千克左右,大者可達100千克~160千克以上。據記載,1999年7月,香港漁民在東沙群島曾活擒一頭母龍躉,體重180千克,被視為龍躉王。
龍躉為底層肉食性魚類,喜棲息在礁盤內的海域中,最深可達60米左右,以底棲甲殼類及小魚小蝦為食。它游泳速度雖不快,但因其身體構造較特殊,故往往以突襲方式來捕食,令獵物猝不及防。人工養殖可採用新鮮雜魚及小蝦,切成片投喂,有時添加海水魚類粉狀配合飼料。
種群分布
龍躉魚大多生活於熱帶、亞熱帶的珊瑚礁海區。除了在我國西沙、南沙群島及海南島南部外,國外在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南至澳大利亞,北達日本南部等海域也有分布。龍躉在大海中不輕易露面,有經驗的漁民往往用延繩釣、手釣或底拖網捕獲它。特別是超過150千克的大龍躉,據說它已有四五十年的海上生活經驗,所以就更難捕到,偶爾捕獲便成為罕見之物。
經濟價值
龍躉魚是海洋中的一種名貴魚類,它肉質美味,營養豐富,味道好於一般石斑魚,能做多種海鮮佳餚,目前貨源稀少、售價昂貴,在廣州市場,每公斤批發價高達190元左右,酒家食肆更賣到200多元,但仍受人們青睞。
龍躉為原野生魚種可進行人工養殖,目前在廣東深圳人工繁殖種苗和成魚養殖均已先後獲得成功。據介紹,龍躉人工養殖生長速度快,利用水泥池進行工廠化養殖,放養規格為體重22克、體長1.2厘米的魚種,經過360天的養殖,平均每尾體重增到1830克,體重絕對增重量為1808克,在海水魚類的養殖品種中,這樣的生長速度是極其迅速的,增重效果明顯。據養殖試驗顯示,經過1年的養殖,龍躉每尾可達1.5千克~2千克,第二年便可達到12.5千克~15千克。當年養殖,最小的個體為750克,最大的個體達到2500克,且70%的魚體重均介於1500克~2000克之間,規格較為整齊,所以龍躉養殖經濟效益是相當可觀的。因此,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和資源條件,積極研究發展龍躉魚的養殖。
據觀察,龍躉在大海中不輕易露面,有經驗的漁民採用延繩釣、手釣 或底拖網方可捕獲。龍躉是海洋中的一種名貴珍饈,它的肉質鮮,營養豐富,為海鮮中的名品。它的葯理功能也不俗,能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冠 心病爭心血管疾病。
⑻ 海里石斑魚長啥樣
1.珍珠龍膽(虎龍斑)
珍珠龍膽又稱龍虎斑或珍珠斑,為肉食性魚類。其肉質細嫩厚實,富有彈性,無肌間刺,味道鮮美,口感比起老虎斑和龍躉更好吃。該魚最適水溫24-30℃,因其雜交優勢,遺傳繼承了老虎斑抗異性強和龍膽生長速度快的優點,可在池塘、網箱、工廠化等模式養殖,是目前國內人工育苗和養殖量最大的石斑魚品種,約占石斑魚產量的70%左右。
2.青斑(斜帶石斑)
斜帶石斑又稱點帶石斑,與馬拉巴石斑的色澤和外形相似,常被混為同一種魚,因其體色都呈青褐色俗稱青斑。兩者區別之處是前者斑點為紅色,後者斑點為黑色,在台灣養殖界斜帶石斑稱為紅點青斑,馬拉巴石斑稱為黑點青斑。只要水溫等生態條件適宜,斜帶石斑一年四季均能產卵,而馬拉巴石斑產卵期較短,因此近年斜帶石斑已取代馬拉巴石斑成為福建和台灣最主要養殖品種。
棕點石斑也稱褐點石斑,身體黃色至淺褐色,以金黃色最靚。其眼後方腦部凹陷,口大具發達的輔上頜骨;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牙,兩側牙細尖,可向內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體兩側各有五塊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垂直排列,全身布滿密集的細小褐色斑點,在斑紋上的斑點顏色較深,尾柄的後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紋。棕點石斑較適宜的生長水溫為25-32℃,生命力強易於包裝運輸。老虎斑肉質鮮美,口感優於青斑,市場價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3.老虎斑(棕點石斑)
棕點石斑也稱褐點石斑,身體黃色至淺褐色,以金黃色最靚。其眼後方腦部凹陷,口大具發達的輔上頜骨;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牙,兩側牙細尖,可向內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體兩側各有五塊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垂直排列,全身布滿密集的細小褐色斑點,在斑紋上的斑點顏色較深,尾柄的後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紋。棕點石斑較適宜的生長水溫為25-32℃,生命力強易於包裝運輸。老虎斑肉質鮮美,口感優於青斑,市場價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4.龍膽(鞍帶石斑)
鞍帶石斑俗稱龍膽石斑,是石斑魚類中體型最大者,可謂大哥大和巨無霸,故也被稱為「石斑之王」。據史料記載,目前發現最大的龍膽2.7m長,600kg重,在澳洲昆士蘭,鞍帶石斑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5.東星斑(豹紋鰓棘鱸)
豹紋鰓棘鱸色澤有藍色、紅色、褐色及黃色等,體型比一般石斑魚瘦長,頭部細小。身體及頭部自橄欖色至紅褐色,頭、身及奇鰭布滿細小藍點。胸鰭紅色,尾鰭後緣有不明顯深色帶。其顏色鮮艷,藍色的眼睛中有烏黑的瞳仁,身上的幼細花點形似天上的星星,故俗稱「星斑」,「東」因它產自南海東部的東沙群島。
東星斑肉質白而鮮嫩,營養豐富,價格昂貴,屬名貴高檔食用魚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其適宜生長水溫為22-29℃。
6.老鼠斑(駝背鱸)
老鼠斑體長最大可達1750px,重量大約3.5kg。幼魚體型優美,色彩靚麗,可作為觀賞魚。長成後味道鮮美,是售價最高的石斑魚,有「斑中之皇」的美譽。其生長適宜水溫為21-30℃,自魚卵孵化至長到500g上市約需2年時間。
7.紅斑(赤點石斑)
赤點石斑體呈紅褐色或棕褐色,頭和背部顏色較深,腹部較淺。其體側無縱帶和橫帶,頭部及體表密布橙紅色斑點;背鰭最後數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餘各鰭棕褐色無顯著斑點。尾鰭圓形,上半部黃色,下半部褐色。
因魚身具有象徵中國文化的吉祥紅色,紅斑是中式喜宴中頗受歡迎的高價位石斑魚;在日本瀨戶地區有「夢幻之魚」的美稱,香港筵席上「清蒸海紅斑」為名菜佳餚。赤點石斑生長水溫適應范圍15-32℃,適宜的生長水溫為22-28℃。
8.油斑(雲紋石斑)
雲紋石斑體呈淺褐色或棕色,身上布滿了雲狀的白色斑紋,標准體長為體高2.6-3.0倍。體側有6條蟒蛇狀暗棕色斜橫帶,第一與第二條斜向頭部;其餘各條橫帶均自背部伸向腹緣,並於腹部下方分叉;橫帶內具有淡色斑,體側和各鰭上皆無斑點。尾鰭圓形,頭部於眼下方具有3條暗色細紋。
9.假油斑(褐石斑)
褐石斑頭部及體側呈灰褐色,體側橫帶及斑塊常不明顯,僅有淡灰色小點呈線狀或斑駁狀散布,臀鰭下緣和尾鰭下角具有白色裙邊。幼魚淡黃褐色,體側具有6條不規則的暗棕色橫帶,橫帶中另分布淡色斑塊。
10.土斑(青石斑)
青石斑常被誤認為是青斑,而將兩者混為一談。青石斑俗稱土斑,體背棕褐色,腹側淺褐色,體色可隨環境變化而改變。頭部及體側下半部散布著橘黃色斑點,其餘部位分布灰白色小點。體側有5條深褐色垂直條紋,第1和2條緊相鄰,第3和4條位於背鰭與臀鰭之間,第5條位於尾柄上。各鰭均為灰褐色,背鰭和臀鰭邊緣及尾鰭後緣有明顯黃邊。
⑼ 石斑魚的圖片
石斑魚的圖片:
石斑魚一般呈橢圓或長橢圓形,側扁;頭長大於體高;背鰭鰭棘部強大,與鰭條部相連,背鰭鰭棘7~11根,鰭條10~21根;臀鰭鰭棘3根,一般第2根最為強大,臀鰭鰭條數7~13根;胸鰭寬大,位低,一般呈圓形。
腹鰭位於胸鰭下方;口大,兩頜齒內行齒傾倒;體被小櫛鱗;側線達尾鰭基部;尾鰭圓形、截形或凹型。不同種類的石斑魚體型差異較大, 30%以上的石斑魚種類體長可達1m以上,超大體型者可超過2m。
(9)石斑在什麼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石斑魚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中國沿海分布的石斑魚類有11個屬65種,包括光齶鱸屬、下美屬、駝背鱸屬、石斑魚屬、鳶屬、煙鱸屬、纖齒鱸屬、九棘鱸屬、側牙鱸屬、鰓棘鱸屬和貧鱸屬。
主要分布於東海、台灣海峽和南海,其中常見種類有斜帶石斑魚、豹紋鰓棘鱸、駝背鱸、青石斑魚等。
台灣海峽尤其是澎湖列島海域,不僅有黑潮支流的加溫效應,且多有淺灘、峽谷、海島、礁石,珊瑚礁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石斑魚類棲息,其石斑魚種類較東海、南海更為豐富。
石斑魚類通常可在特定的礁區定居較長的一段時間,這種定居習性及較長的生活史等特徵使得石斑魚類易受到過度捕撈的影響。
⑽ 石斑魚產地有哪些地方
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我國石斑魚的主要產地為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香港、台灣、海南等地。
我國沿海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海域多有出產,是大中型暖水性海產重要經濟魚類,分布於福建沿海的石斑魚有12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且較為常見的種類有赤點石斑魚、鮭點石斑魚、雲紋石斑魚和網紋石斑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