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有很美的油畫推薦
我爸爸臨摹的《早晨,寧芙的舞蹈》,我感覺真的很好看的,當然和原畫是比不了的,但是讓我印象很深刻。估計有個兩米多一些吧,當時是直接在牆上做了一大塊凸出來的(我到現在都不知道我爹怎麼做到的…其實我家不大)專門留給我爹畫畫,也就是說如果搬家這些都帶不走,其實家裡每個房間牆上都有我爹的畫,油畫也有國畫也有…並且都是和牆混為一體的!!一住就是十幾年,當時用機理紙做的白色邊框現在都掉膠了,油畫什麼的隨著時間竟然越來越像那麼回事了,房子舊了要搬家了,特地囑咐我爹不要把老房子賣掉因為自己有私心,我比我爹還捨不得這些畫雖然都是臨摹的。
㈡ 酒神祭的提香的油畫名作
【名稱】酒神祭
【類別】油畫 、 名畫
【年代】約作於1518~1520年間
【作者】提香
【規格】此畫約有175×193厘米大
【屬地】現藏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簡介】
威尼斯出現象提香這樣在色彩上如此熱情飽滿的繪畫大師,是有一定的社會基礎的。在16世紀,威尼斯雖然已建立了共和政體,但封建反動勢力仍很猖獗。人們在經濟優異的條件下,對自由與入世哲學的興趣日趨強烈。提香借希臘神話題材以表現人生的歡樂與享受,正符合一部分人在長期神學思想禁錮下產生的逆反心理。
1518年以來,提香畫了一些他一生中最富激情與肉感的神話題材作品,如《維納斯的祝宴》(1518年,藏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酒神與阿麗亞德尼》(1523年,藏倫敦國立畫廊)和這一幅約作於1518~1520年間的《酒神祭》(又名《酒神的狂歡》)。畫家借畫上諸神 的醉酒生活,表達出一部分人的心理慾望。形象大膽而放盪,色彩豐富多變,氣氛十分熱烈,它是對神學所宣揚的禁慾觀念的挑戰。
《酒神祭》描繪的是希臘神話傳說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羅馬神話即巴克科斯)的事跡。狄俄尼索斯是宙斯與塞墨勒的兒子。他首創用葡萄釀酒,把它獻給奧林匹斯山諸神。諸神歡欣。從此,每年春季葡萄發芽和秋收時節,人民都要與神 一起舉行酒神節。酒神因母親被宙斯以雷電殛死,自小失去母愛,受諸神收養,其間,曾換過好幾個扶養人。待到長大成人後,他變成一個勇猛善良而又貪玩的無拘無束的青年。在諾沙山受伊諾與瑞亞教養時期,曾受到山林畜牧神潘(人身、羊腿、頭長角)的兒子西勒諾斯(身體短粗,禿頂、扁鼻、一對馬耳,有尾巴)的保護。他們常坐著豹子拉的車四齣狩獵,故自小與潘族子弟薩提爾(一譯薩提羅斯)以及山林水澤女妖寧芙們十分友好。每當酒神節時,狄俄尼索斯就與這群無憂無慮的薩提爾、美麗而活潑的寧芙們喝得酩酊大醉,在山野里狂歡作樂。 畫上右角仰卧著的裸女即是寧芙仙女的醉態。左邊有兩個潘族兄弟正痛飲不止。兩棵樹旁的西勒諾斯在給躺卧在地上的一個仙女的盤子里斟酒。遠處的山坡上有一個已醉倒在地的薩提爾。這一切,與其說是狄俄尼索斯與眾仙狂歡,不如說是民間青年男女在郊遊中盡情痛飲的寫照。這里不無為畫家所歌頌的女性官能美的意欲,但主調仍然是健康的,它充滿為青年人生活中所獨具的歡樂節奏。
㈢ 維納斯和阿多尼斯的作品欣賞
油畫中描繪了獵人阿多尼斯正深擁著他熱愛的維納斯以作告別。但是維納斯緊拉著阿多尼斯,因為她預見到這次分離後阿多尼斯將不再回來。油畫前景中維納斯的陪同丘比特正在揮手與獵人告別。油畫背景中寧芙(Nymphs)和薩提爾(Satyrs)正在休憩。該作品斯普朗格在前景中投入了大量的手筆,詳細描繪了蝴蝶,青蛙和斑鳩。
該油畫斯普朗格表現了風格主義畫風,以展現裸體主題。該種風格在哈勒姆學院相當流行。
㈣ 有哪些享譽世界的裸體名畫
安格爾:《泉》
這幅畫是安格爾的得意之作。1856年象徵「清高絕俗和庄嚴肅穆的美」 的最傑出的作品《泉》的誕生,標志著安格爾藝術達到光輝的頂峰。《泉》也是西方美術史上描寫女性人體的優秀作品之一。
《泉》實現了安格爾對人體美與古典美完美結合的形式追求。在這里,他展示了人類普遍贊美的恬靜美、抒情美和純潔美。他描繪一位舉罐倒水的裸體少女,其肌肉因安格爾美麗柔緩的曲線而更具魅力,身軀略呈S型,婀娜多姿,雙目透出清純,雖然身體袒露,卻讓人覺得她如清泉般聖潔。
畫面左下角那朵含苞未放的雛菊下是她的象徵。頭頂上的綠葉,腳下明凈如鑒的潭泉,幽靜的山都增加了這幅畫的意境。從這幅畫里,人們感到的是一個寧謐、幽靜的抒情詩般的境界,心靈得到慰藉,感情得到升華的崇高境界。《泉》使人聯想到山泉,聯想到生命的源泉,聯想到少女的純潔。
謝謝閱讀!
藝術為生活添色彩。公眾號【瑞亞子】
㈤ 第五人格寧芙獎皮膚什麼時候上上幾款皮膚
酷家樂實時材質製作工具上傳的漫反射圖片由原先單圖上傳里的先傳一張貼圖再選擇一個材質分類的流程,改成了需要先選一個材質分類。
㈥ 一幅油畫的名字 上有水中仙子和一牧羊少年
英國拉斐爾前派畫家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的《許拉斯和山林水仙女》(Hylas and the Nymphs)。沃特豪斯這幅畫取材於希臘神話阿耳戈眾英雄遠航遇險的故事,是說英雄少年許拉斯在途中去河邊汲水而被眾水仙拉下水淹死。沃特豪斯描畫了仙女們從睡蓮池塘里探出潔白的身體渴望著他,這根本就不是拉人下水,分明是輕挽柔抱,脈脈情深,亦真亦幻,觀者會默然凝眸……
清清的月光照在他的臉上,照見了那絕秀俊美的面龐;水澤的寧芙(水仙女)立刻愛上了這年輕的異鄉人,於是從水中露出了她們美麗的胴體,拉住他提水壺的手臂——那是他未曾聽過的嬌媚的聲音,沒有見過的令人迷惑的眼神,還有那晶瑩如玉的珍珠。於是年輕的英雄被迷惑了,背棄了他的主人,寧芙們把他拉到了永遠冷靜清幽的世界。
充滿柔媚情懷的筆觸,美麗而又凄婉、甚至是冰冷的結局;誰也無法抗拒.它訴說的是一個充滿哀傷夢幻和誘惑魅力的故事。
㈦ 許拉斯和水澤仙女出現時期的風格和特徵
摘要 英國畫家沃特豪斯名作《許拉斯和水澤仙女》賞析
㈧ 誰一生畫了800多幅人物肖像油畫,堅持把古典唯美寫實進行到底
在西方油畫600多年的歷史上,很少有人像他那樣,一生執著於女性肖像和人體的描繪,執著於理想的唯美寫實,執著於學院派的創作理念。他一生創作了800多幅油畫,唯美典雅,美侖美奐。走進他的畫廊,彷彿置身於美的世界。他就是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1825年一1905年),法國十九世紀最重要的畫家之一、新古典主義和學院派的代表人物、唯美寫實繪畫的集大成者。
天賦異稟,少年成名。
布格羅執著於以唯美寫實的手法描繪女性形象,而且他每每追求一種極致的理想的美,這使他在創作中對自己有一種近乎苟刻的的要求,「不要有一絲一毫的細節上的瑕疵」。他不僅多產高產,而且每幅作品都力求優質經典。你隨便看到布格羅的一幅畫,都會為他極致細膩唯美的這描繪而嘆服。他的《寧芙與薩堤爾》、《仙女》、《春天歸來》、《維納斯的誕生》、《幸福的靈魂》等都被稱作是完美的人體藝術。
榮辱不驚,執著一生。
在19世紀中葉,布格羅油畫以極致描繪理想唯美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藝術品,他因此得到了殊多的榮耀和無數人的追捧。他獲得法蘭西藝術勛章和封爵,成為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終身教授和安格爾之後的學院派領袖等等。在無數榮耀面前他沒有倨傲凌人,驕狂坐大。
而當19世紀80年代印象主義油畫盛行一時寫實油畫遭到冷落時,他依然故我,執守著他的唯美寫實創作。以致於與他在藝術理念上大不相同的印象主義油畫創始人莫奈都感嘆地說:「你可以不喜歡他(布格羅)這個人,但你卻無法拒絕他的畫。他是19世紀法國最了不起的一位畫家」。
的確,布格羅的畫很美,美的讓人陶醉。欣賞布格羅的畫,是一種享受。
㈨ 希臘神話中寧芙女神是如何誕生的
Nymph(寧芙)
水妖精,美麗的水中女神,水精靈的代表,司掌水元素。 圖片為:Frederick Leighton 弗雷德里克·萊頓(英國 1830~1896) 於1880年的布面油畫 76.2×26.7cm 名稱:Arenaia ,the Nymph of the Dargle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 「寧芙」是自然界精靈,萊頓畫中描繪的寧芙是水仙,她站在瀑布前的沙地之上,展露出那羞澀美麗的嬌軀。表達了畫家心目中水之女神的動人的形象。此畫與畫家1895年創作的油畫《六月煌煌》是姊妹篇,《六月煌煌》是畫家晚年創作的最後一寧芙有時也被翻譯成精靈和仙女。她們會依居住地點不同分成樹寧芙(Dryad)、泉水寧芙(Naiad)、芙山寧芙(Oread)、海寧芙(Nereid)等等。寧芙也會被視為妖精的其中一個成員。幅傑作,現存波多黎各蓬塞博物館,因此十分珍貴。
㈩ 「羅可可」藝術的代表畫家有那些
1、簡介:
羅可可,同洛可可。
洛可可為法語 rococo 的音譯,此詞源於法語 ro- caille(貝殼工藝)。 意思是此風格以岩石和蚌殼裝飾為其特色。是巴洛克風格與中國裝飾趣味結合起來的、運用多個S線組合的一種華麗雕琢、纖巧繁瑣的藝術樣式。
2、流行:
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倡導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僅參與軍事外交事務,還以文化「保護人」身份,左右著當時的藝術風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讓娜·安托瓦內特·普瓦松,出生於巴黎的一個金融投機商家庭,後成為路易十五的情婦,被封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導下,產生了洛可可藝術風格,使17世紀太陽王照耀下有盛世氣象的雕刻風格,被18世紀這位貴婦纖纖細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18世紀法國藝術是洛可可的天下,而且,已經成為歐洲近代文明中心的法國宮廷,把這種靡麗之風傳出國界,甚至傳到中國的圓明園。
洛可可風格是宮廷藝術,這種風格是由於當時一些不嚴格遵循法國古典主義法則的因素而產生的,它並不是義大利巴洛克風格的必然後果。它的遵循理論是「師法自然」。人們都在談論「師法自然」,但是,我們從現代角度去看,他們所謂的對自然的模仿只是讓自然服從於社會的心血來潮,而這個社會並未完全做好使人真正感受到生活在自然之中,並且充滿著對生活的神秘醉意的准備。這時的藝術家們對貴族俯首帖耳,同時貴族階級又要求他們唯命是從。法國人的這一發明使教會中心真正轉向沙龍中心,而這時的沙龍已與過去不同,各種繪畫展覽都被稱之為「沙龍」。畫家、雕塑家、木刻家、銅板畫家、珠寶商、金銀器皿商、細木傢俱商、理發師、裁縫、制靴匠,所有的人都對洛可可這種在結構脆弱的高雅文化基礎上綻開的美艷之極的花朵趨之若鶩。在每個角落,在高談闊論的男子和楚楚動人的女子周圍,從木器、水晶器皿、糕點、大理石、地毯到陳列櫃及裡面的餐具,從四輪馬車到轎子,從前廳到卧室,洛可可風格無所不在。這是上流社會的藝術,它濫用著並且吸幹了藝術家們的殷勤,用竊來的愛情和移植的花朵分散了藝術家們的注意力。這種不斷向上攀緣的結構盡管放射出璀璨的光輝,但它卻被禁錮在高雅文化周圍,漸漸地疏遠了其天然的源頭。令人遺憾的現象出現了:這種蜿蜒纏繞的曲線,限制了裝飾師們在空間中實現全面發展的自由,並且總是把它導向為使人難以擺脫的社交活動服務的軌道,而這種裝飾藝術正是順應這一需要才得以問世的,它成了王公貴族的俘虜。
3、代表人物:
洛可可藝術的靈魂式人物是繪畫大師弗朗索瓦·布歇。他在天花板、屏風、車把手、門的正面、首飾盒和瓷器上,可以說在任何地方,都繪制了牧歌式和田園曲式的愛情神話故事題材。布歇和藹可親,慷慨大方,注重享樂,受到男男女女的喜愛。他和自己的時代不斷地交換看法,詢問個人和這個時代應該做些什麼來愛這些男女,並獲得他們的熱愛。他因此獲得「皇家首席畫家」的稱號。
代表洛可可雕刻最高成就的是受蓬帕杜夫人賞識的兩位藝術家:皮加爾和法爾科奈。
讓-巴蒂斯特·皮加爾(1714~1785)訪問過義大利,是爭取羅馬大獎──王家繪畫雕刻學院為優秀學生提供赴設在羅馬的法蘭西學院進修而設立的競賽獎,失敗之後自費去的,足見他對義大利藝術的嚮往。他在羅馬作的《系鞋帶的墨丘利》小稿,在他1741年回巴黎時,為他贏得進入王家繪畫雕刻學院成為院士的榮譽,而且以此稿完成的雲石像連同他的另一件作品《要墨丘利傳信的維那斯》一起,被路易十五當作禮物贈給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他為蓬帕杜夫人工作了十年,以她為原型作寓意像的《妝扮友誼之神蓬帕杜夫人像》和《愛神擁抱友誼之神》非常精彩,他把這位藝術保護人表現得既高貴又親切,既聰慧又迷人,他有別於同代雕刻家的地方是他也追求其它藝術風格,如在他去世前完成的《拔刺少女》,追隨希臘古風,為他一生的創作畫出句號。他的這一面,在其學生烏東的藝術中得到了發揚。
與皮加爾齊名且是對手的艾蒂安──莫里斯·法爾科奈(1716~1791),也和皮加爾一樣出自讓-巴蒂斯特·勒穆瓦納門下,也在羅馬大獎爭奪中敗陣。但他安心留在法國而未赴義大利「朝聖」。他終於成為洛可可雕刻最傑出、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曾受命於蓬帕杜夫人,領導了著名的賽夫里陶瓷工廠,又接受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委託作《彼得大帝騎馬像》。
法爾科奈的靈氣和秀氣,無人可及,他把法蘭西雕刻的優雅柔美風格推到了頂點。他鑿下的年輕女性,個個都是嬌小玲瓏,苗條婀娜,風流嫵媚,充分體現法蘭西的品格,而且她們不再是吉拉東的寧芙,雖然嬌美卻尚不許凡人觸動,而是以玉溫香馨的青春之體在邀人愛憐了。法爾科奈的作品不但造型生動,而且人物情態豐富細膩。蓬帕杜夫人的時代造就了他。
洛可可風格是宮廷藝術,它起源於上層社會的需要。大部分製造這種藝術品的工匠在個人生活中是與它完全無緣的。比如塞夫里皇家瓷廠的瓷器,被用於國家的社交場合,就像今天的英國皇家將它們用於歡迎來訪的外國元首的國宴上。洛可可裝飾風格本身就成為這種盛宴場合的特色。塞夫里瓷器的設計由國王親派的法爾科奈、布歇等藝術家完成,具體製作的工匠們沒有錢也不能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使用它,只有那好趕時髦、朝三暮四的貴族使用。
這種製造和消費特有循環圈,促成了貴族互相攀比的風氣和設計走向極端奢華的兩種現象。18世紀堪稱是馬車的黃金時代,達官貴族都擁有代表自己權勢和等級的馬車,相互攀比、競相爭艷。具體表現為:選用最上乘的木料做骨架,馬車的款式奇異,以曲線居多,紋樣多以植物為主,穿插一些優美神話故事為題材的裝飾畫,色調常以紅、黃為主,再以金色統一整體,以昂貴的造價獲得華麗氣氛。這充分顯示出貴族的審美情趣,同時,我們也為匠師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如此精妙的作品而贊嘆不已。
我們從現代的角度審視18世紀的洛可可藝術,應該說蓬帕杜夫人是那些喜歡豪華風格者的代表人和組織者,有「眾望所歸」的特徵。所以,才有洛可可風格作品出現後在貴族引起「共鳴」的時尚。也可以說,貴族們崇尚華麗的風氣,誘發了洛可可藝術。當時上層社會的男男女女無不熱心並親自參加工藝活動,以至於這些舉動有的達到令人譏笑和荒誕不經的地步。16世紀,當衰敗的瓦盧瓦王的國王查理九世答應送給西班牙國王一支他親自製作的槍時,那位西班牙大使為之驚詫不已。18世紀,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成天抱怨他的丈夫沉湎在他的作坊中,甚至無暇顧及妻子,路易十六在他的作坊中潛心鑽研的是鍾和鎖的奧秘。在這兩例中我們似乎瞥見了那些把命運強加於他們身上的角色不相適應的悲劇性人們。這些人在體力勞動中發現了一個聊以自慰的世外桃源。但這對於不理朝政的帝王來說卻是不祥之兆。
另外,洛可可風格也在17、18世紀的法國音樂作品中發生影響,但遠不如在造型藝術上那樣顯著。法國作曲家F.庫普蘭所作、深受國王路易十四欣賞的許多室內樂和哈普西科德曲,多玲瓏纖巧,裝飾華麗,與當時的建築式樣、室內修飾以至於傢具構成等各方面在風格上頗有共同之處,這些作品常被認為是洛可可風格在音樂上的早期反映。法國作曲家 L.-C.達坎所作的許多哈普西科德曲也多帶著洛可可色彩,特別是命名為《杜鵑》的更為典型。法國作曲家 J.-P.拉莫所作的許多芭蕾舞曲,以和聲手法新穎著稱,在風格上也屬於洛可可一類。
洛可可風格迅速地由法國流傳至歐洲各國。在德國,G.F.亨德爾和巴赫等一代人的某些作品中,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如亨德爾的《彌賽亞》中一些裝飾富麗的復調寫法,J.S.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中某些變化多端的片段甚至在J.海頓和W.A.莫扎特的一些逗人喜愛的輕松小品中,有時也還存在著洛可可的餘音。
義大利作曲家D.斯卡拉蒂留下的 600多首哈普西科德曲都非常精緻,裝飾富麗,是具有明顯的洛可可風格的作品。這種風格延續至18世紀路易十五時代達到高潮,18世紀後期逐漸消亡。
風靡一時的奇想多變的洛可可風格隨著蓬帕杜夫人的亡故而終止,被路易十五另一情婦杜巴利夫人倡導的新古典主義而取代。但是,洛可可風格的璀璨之處,自有它超時代藝術生命力所在,現代人都公認它是19世紀下葉新藝術運動的前奏。而那些倖存的藝術精品,至今還散發著光芒,並向人們述說著那個歲月的時尚和人們不知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