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星的光環非常漂亮,那麼它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呢
如果你有一艘宇宙飛船,它可以帶你去宇宙中的任何地方,你會選擇去哪?你會去火星上尋找外星人嗎?或許你會去水星上曬個日光浴?或許你會去更遠的地方參觀那顆帶有迷人光環的美麗星球嗎?我們正在說什麼?當然是土星!
雖然很多人認為土星的光環是由一系列的小環組成的(這個概念可追溯到拉普拉斯),但是這條理論與實際還是有偏差的。更准確的理解是可以把這些環視為具有同心局部最大值和最小密度及亮度的環形圓盤。在環內的團塊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空隙。
❷ 水星,和土星,的表面是什麼樣子
水星
這是卡西尼號拍攝的照片,相信樓主比較熟悉吧。不過,這並不能回答樓主的問題,因為土星表面擁有濃厚的大氣。這倒罷了,土星本身就是一顆氣態行星,天文學家人為規定其表面壓力為一個大氣壓處為土星的表面……= =……所以,如果來到土星的「表面」,就用一首歌的名稱來描述吧「天空之城」比較唯美,也不失恰當。
❸ 土星的主要構成元素是什麼
土星(英文Saturn,拉丁文Saturnu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離(由近到遠)第6位。質量、直徑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同屬氣態巨行星。歐洲古代(古希臘)稱土星為農神克洛諾斯(古希臘語:Κρόνος;英語:Chronos),在古代中國也叫鎮星或福星。
土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微量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裹著。最外層的大氣層在外觀上可以看出發亮的土星光環,雖然有時會有長時間存在的現象。
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里/時,明顯的比木星上的風速快。土星的行星磁場強度介於地球和木星之間,空氣流非常快。
(3)土星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1、地貌環境
土星表面有沿赤道伸展的條紋帶,表面被雲層覆蓋。表面還有一些明暗交替的帶紋平行於它的赤道面,帶紋有時也會出現亮斑、暗斑或白斑。
白斑的出現不很穩定,最著名的白斑於1933年8月被英國天文愛好者W·T·海用小型天文望遠鏡發現此白斑位於土星赤道區,蛋形,長度達土星直徑的1/5。以後這塊白斑逐漸擴大,幾乎蔓延到土星的整個赤道帶。
土星極地附近呈綠色,是整個表面最暗的區域。根據紅外觀測得知雲頂溫度為-170℃,比木星低50℃。土星表面的溫度約為-140℃。
2、結構組成
土星的內部結構類似木星,有一個小岩石的核心主要由氫和氦包圍著該岩石的核心成分類似地球,但密度稍微大一點。在它的外面有一個較厚的液態金屬層其次是一層液體氫和氦,而在最外層是1000公里的大氣。
土星形成時,起先是土物質和冰物質吸積,繼之是氣體積聚因此土星有一個直徑2萬公里的岩石核心。這個核占土星質量的10%到20%,核外包圍著5,000公里厚的冰殼,再外面是8,000公里厚的金屬氫層金屬氫之外是一個廣延的分子氫層。
❹ 八大行星的土星
英文名: Saturn
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是太陽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羅馬神話中,土星(Saturn)是農神的名稱。希臘神話中的農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蓋亞的兒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親。土星也是英語中「星期六」(Saturday)的詞根。 公轉軌道: 距太陽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單位)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行星半徑: 60,268 千米 (赤道)
質量: 5.68e26 千克
衛星數: 62顆 發現:土星在史前就被發現了。伽利略在1610年第一次通過望遠鏡觀察到它,並記錄下它的奇怪運行軌跡,但也被它給搞糊塗了。早期對於土星的觀察十分復雜,這是由於當土星在它的軌道上時每過幾年,地球就要穿過土星光環所在的平面。(低解析度的土星圖片所以經常有徹底性的變化。)直到1659年惠更斯正確地推斷出光環的幾何形狀。在1977年以前,土星的光環一直被認為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的;但在1977年,在天王星周圍發現了暗淡的光環,在這以後不久木星和海王星周圍也發現了光環。
訪問:先鋒11號在1979年首先去過土星周圍,同年又被旅行家1號和2號訪問。卡西尼飛行器也在2004年到達土星。 通過小型的望遠鏡觀察也能明顯地發現土星是一個扁球體。它赤道的直徑比兩極的直徑大大約10%(赤道為120,536千米,兩極為108,728千米),這是它快速的自轉和流質地表的結果。其他的氣態行星也是扁球體,不過沒有這樣明顯。
土星是最疏鬆的一顆行星,它的比重(0.7)比水還要小。
與木星一樣,土星是由大約75%的氫氣和25%的氦氣以及少量的水,甲烷,氨氣和一些類似岩石的物質組成。這些組成類似形成太陽系時,太陽星雲物質的組成。
土星內部和木星一樣,由一個岩石核心,一個具有金屬性的液態氫層和一個氫分子層,同時還存在少量的各式各樣的冰。
土星的內部是劇熱的(在核心可達12000開爾文),並且土星向宇宙發出的能量比它從太陽獲得的能量還要大。大多數的額外能量與木星一樣是由Kelvin-Helmholtz原理產生的。但這可能還不足以解釋土星的發光本領,一些其他的作用可能也在進行,可能是由於土星內部深層處氦的「沖洗」造成的。
木星上的明顯的帶狀物 在土星上則模糊許多,在赤道附近變得更寬。由地球無法看清它的頂層雲,所以直到旅行者飛船偶然觀測到,人們才開始對土星的大氣循環情況開始研究。土星與木星一樣,有長周期的橢圓軌道以及其他的大致特徵。在1990年,哈博望遠鏡觀察到在土星赤道附近一個非常大的白色的雲,這是當旅行者號到達時並不存在的;在1994年,另一個比較小的風暴被觀測到。 從地球上可以看到兩個明顯的光環(A和B)和一個暗淡的光環(C),在A光環與B光環之間的間隙被稱為「卡西尼部分」。一個在A光環的外圍部分更為暗淡的間隙被稱為「Encke Gap」(但這有點用詞不當,因為它可能從沒被Encke看見過)。旅行者號發送回的圖片顯示還有四個暗淡的光環。土星的光環與其他星的光環不同,它是非常明亮的。(星體反照率為0.2 - 0.6)
盡管從地球上看光環是連續的,但這些光環事實上是由無數在各自獨立軌道的微小物體構成的。它們的大小的范圍由1厘米到幾米不等,也有可能存在一些直徑為幾公里的物體。
土星的光環特別地薄,盡管它們的直徑有250,000千米甚至更大,但是它們最多隻有1.5千米厚。盡管它們有給人深刻印象的明顯的形象,但是在光環中只有很少的物質--如果光環被壓縮成一個物件,它最多隻可能是100千米寬。
光環中的微粒可能主要是由水凝成的冰組成,但它們也可能是由冰裹住外層的岩石狀微粒。
旅行者號證實令人迷惑的半徑的不均勻性在光環中的確存在,這被叫做「spokes(輔條)」,這是首先由一個業余天文學家報道的。它們的自然本性帶給了我們一個謎,但使得我們有了弄清土星磁場區的線索。
土星最外層的光環,F光環,是由一些更小的光環組成的繁雜構造,它的一些「繩結(Knots)」是很明顯的。科學家們推測這些所謂的結可能是塊狀的光環物質或是一些迷你的月亮。這些奇怪的織狀物在旅行者1號發回的圖像中很明顯,但它們在旅行者2號發回的圖象中看不見,可能是因為後者拍到的光環部分的成分與前者的略有不同。
土星的衛星之間和光環系統中有著復雜的潮汐共振現象:一些衛星,所謂的「牧羊衛星」(比如土衛十五,土衛十六和土衛十七)對保持光環形狀有著明顯的重要性;土衛一看來應對卡西尼部分某種物質的缺乏負責任,這與小行星帶中Kirkwood gaps遇到的情況類似;土衛十八處於Encke Gap中。整個系統太復雜,我們所掌握的還很貧乏。
土星(以及其他類木行星)的光環的由來還不清楚,盡管它們可能自從形成時就有光環,但是光環系統是不穩定的,它們可能在前進過程中不斷更新,也可能是比較大的衛星的碎片。 光環 距離(千米) 寬度(千米) 質量(千克)
D 67000 7500
C 74500 17500 1.1e18
B 92000 25500 2.8e19
卡西尼部分
A 122200 14600 6.2e18
F 140210 500
G 165800 8000 1e7?
E 302000〔三十萬二千 千米〕 300000
(距離是指從土星中心到光環內部的邊緣)這種分類真的有點誤導,因為微粒的密度以一個復雜的方式改變,不能用分類法劃分為一個明顯的區域:在光環中存在不斷的變化;那些間隙並不是全部空的,這些光環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圓環。
像其他類木行星一樣,土星有一個極有意義的磁場區。
在無盡的夜空中,土星很容易被眼睛看到。盡管它可能不如木星那麼明亮,但是它很容易被認出是顆行星,因為它不會象恆星那樣「閃爍」。光環以及它的衛星能通過一架小型業余天文望遠鏡觀察到。 土星有18顆被命名的衛星,比其他任何行星都多。還有一些小衛星還將被發現。
在那些旋轉速度已知的衛星中,除了土衛九和土衛七以外都是同步旋轉的。一共已發現60顆衛星。
有三對衛星,土衛一-土衛三,土衛二-土衛四和土衛六-土衛七有萬有引力的互相作用來維持它們軌道間的固定關系。土衛一公轉周期恰巧是土衛三的一半,它們可以說是在1:2共動關系中,土衛二-土衛四的也是1:2; 土衛六-土衛七的則是3:4關系。
除了18顆被命名的衛星以外,至少已有一打以上已經被報道了,並且已經給予了臨時的名稱。
衛星 距離(千米) 半徑(千米) 質量(千克) 發現者 發現日期
土衛十八 134000 10 Showalter 1990
土衛十五 138000 14 Terrile 1980
土衛十六 139000 46 2.70e17 Collins 1980
土衛十七 142000 46 2.20e17 Collins 1980
土衛十一 151000 57 5.60e17 Walker 1980
土衛十 151000 89 2.01e18 Dollfus 1966
土衛一 186000 196 3.80e19 赫歇耳 1789
土衛二 238000 260 8.40e19 赫歇耳 1789
土衛三 295000 530 7.55e20 卡西尼 1684
土衛十三 295000 15 Reitsema 1980
土衛十四 295000 13 Pascu 1980
土衛四 377000 560 1.05e21 卡西尼 1684
土衛十二 377000 16 Laques 1980
土衛五 527000 765 2.49e21 卡西尼 1672
土衛六 1222000 2575 1.35e23 惠更斯 1655
土衛七 1481000 143 1.77e19 波德 1848
土衛八 3561000 170 1.88e21 卡西尼 1671
土衛九 12952000 110 4.00e18 Pickering 1898
❺ 土星是什麼樣的
如果想看好看的圖片,樓主可以在網路圖片搜索「土星」,相信會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圖片的。
其實肉眼也是可以看到土星的,現在日落後向西方天空觀測,在最亮的金星上方就一顆暗淡一些的星,那就是土星,不過肉眼看就是一個光點。
但是如果用了小型望遠鏡的話就不一樣了,只要望遠鏡質量沒有問題,可以看到土星是一個圓面,而且很容易看到光環。不過也就這樣罷了。
現在要看土星的話,還請抓緊,因為過了這個月土星就距離太陽太近,無法觀測,下次再能看到它是在三個月以後,在黎明前的東方天空中了。
❻ 土星有多大
土星直徑120540 km,土星有一個美麗及幽遠的行星光環,(可以通過望遠鏡直接觀測),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岩石以及等離子。
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總共有62顆,其中,土衛六是土星系統中最大和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半徑2575Km)(太陽系最大的衛星是木星的木衛三,半徑2631Km)。
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里/時,明顯的比木星上的風速快。土星的行星磁場強度介於地球和木星之間,空氣流非常快。
(6)土星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土星和其他行星一樣,也圍繞太陽在橢圓軌道上運動。土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半徑約為9.54天文距離單位(約14億公里)軌道的偏心率為0.056,軌道面與黃道面交角為2°5′,繞太陽公轉一周約29.5年,公轉平均速度約為9.6公里/秒。
土星同太陽的距離在近日點時和在遠日點時相差約1 .5億公里。
土星也有四季,只是每一季的時間要長達7年多,因為離太陽遙遠,夏季也是極其寒冷的。
❼ 土星的簡介少一點!
土星,西方人古代稱為Saturnus(拉丁文),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陽距離(由近到遠)位於第六、體積則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氣體(類木)巨星。古代中國亦稱之鎮星或填星。
土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微痕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覆著。最外層的大氣層在外觀上通常情況下都是平淡的,雖然有時會有長時間存在的特徵出現。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里/時,明顯的比木星上的風速快。土星的行星磁場強度介於地球和更強的木星之間。
土星有一個顯著的環系統,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岩石殘骸以及塵土。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有62顆。其中,土衛六是土星系統中最大和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半徑2575㎞)(太陽系最大的衛星是木星的木衛三,半徑2634㎞)。
軌道長半徑(百萬公里): 1427.0
公轉的恆星周期(日) :10759.5
公轉的會合周期(日) :378
軌道偏心率:0.056
軌道傾角(度): 2.5
升交點黃經(度) :113.3
近日點黃經(度) :92.3
平均軌道速度(公里) :9.64
赤道半徑(公里): 60330
扁率:0.102
質量(地球質量=1) :95.18
密度(克/立方厘米) :0.70
赤道引力(地球=1): 1.08
逃逸速度(公里/秒): 35.6
黃赤交角(度) :26.73
反照率:0.57
衛星數(已確認的): 62
自轉周期:10小時17分。
公轉周期為:10759.5天(相當於29.5767個地球年)
視星等:-0.4~1.3 (視與地球距離和光環傾斜角度)
近日距:1,353,572,956千米(9.04 807 635 AU)
遠日距:1,513,325,783千米(10.11 595 804 AU)
表面積:4.5715×10^10千米²
平均日距:1,429,400,000千米(約9.54 AU)
質量:5.688×10^26千克(約95.18個地球)
表面重力加速度:12.5米/秒²
❽ 土星是什麼樣土星有什麼特點上面有什麼東西
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想法自然也不盡相同。從古至今,出現過無數個奇聞異象,激起人類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抬頭仰望天空,無邊無際,彷彿沒有盡頭,當人類真正進入宇宙,才知道宇宙的環境凶險萬分,要打造出密度極高的飛船,還要穿上厚厚的宇航服,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丟失性命。這么長時間以來,人類斥巨資打造探測器、望遠鏡,主要目的就是探尋宇宙,尋找其他外星文明的存在。
為了解開這些不明飛行物的秘密,科學家們費盡了腦汁,也沒有得到可靠的證據,只能大膽的推測,未來科技的路很漫長,這些不明飛行物被冠以神秘的面紗,或許等人類科技足夠強盛了,這些不明飛行物隱藏的秘密也能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