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羅馬的著名工程與建築有哪些
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樂池,後面是化妝樓,化妝樓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兩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雛形,已與現代大型演出性建築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羅馬多層公寓常用標准單元。一些公寓底層設商店,樓上住戶有陽台。這種形制同現代公寓也大體相似。從劇場、角斗場、浴場和公寓等形制來看,當時建築設計這門技術科學已經相當發達。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寫的《建築十書》就是這門科學的總結。
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復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29.3米。萬神廟穹頂的直徑是43.3米。公元一世紀中葉,出觀了十字拱,它覆蓋方形的建築空間,把拱頂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無需連續的承重牆,空間因此更為開敞。
把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組合起來,能夠覆蓋復雜的內部空間。羅馬帝國的皇家浴場就是這種組合的代表作。
古羅馬城中心廣場東邊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中央用三間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個跨度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結構水平很高。劇場和角斗場的龐大的觀眾席,也架在復雜的拱券體繫上。
拱券結構得到推廣,是因為使用了強度高、施工方便、價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約在公元前 二世紀,這種混凝土成為獨立的建築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紀,幾乎完全代替石材,用於建築拱券,也用於築牆。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層方錐形石塊或三角形磚保護,再抹一層灰或者貼一層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牆體前再砌一道石牆做面層的作法。
古羅馬建築的木結構技術已有相當水平,能夠區別桁架的拉桿和壓桿。羅馬城圖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達到25米。公元一世紀建造的羅馬大角斗場,可容 五萬觀眾,只用了5~6年時間就建成了。它建在一個填沒的湖上,但地基竟沒有明顯的沉陷。
公元二世紀中葉建造的巴爾貝克太陽神廟,周圍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徑2米,都是用 整塊花崗石加工而成的。在神廟後牆8米高處,砌有三塊各約500噸的大石塊,可見當時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場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設施。從火房出來的熱煙和熱氣流經各個大廳地板下、牆皮內和拱頂里的陶管,散發熱量。據維特魯威《建築十書》記載,劇場的座位下埋有銅質的共鳴瓮,以改善音質。此外,至遲在公元1世紀中葉,已經在窗上安裝幾十厘米見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羅馬城集中了古羅馬建築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國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規模很大的各類建築物。
古羅馬建築藝術成就很高,大型建築物 的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羅馬人開拓了新的建築藝術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新創了拱券覆蓋下的內部空間,有庄嚴的萬神廟的單一空間,有層次多、變化大的皇家浴場的序列式組合空間,還有巴西利卡的單向縱深空間。有些建築物內部空間藝術處理的重要性超過了外部體形。
發展了古希臘柱式的構圖,使之更有適應性。最有意義的是創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和連續券,既作結構,又作裝飾。帝國各地的凱旋門大多是券柱式構圖。出現了由各種弧線組成的平面、採用拱券結構的集中式建築物。公元2世紀上半葉建於羅馬郊外的哈德良離宮,是成熟的實例。
公元四世紀下半葉起,古羅馬建築潮趨衰落。 十五世紀後,經過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古典復興以及十九世紀初期,法國的「帝國風格」的提倡,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成為學習的範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20~30年代。
古羅馬建築的書籍和圖畫在明代末年開始傳入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義大利索來《羅馬古城輿圖》畫冊3卷,存放北京耶穌會圖書館。1672年,義大利傳教士阿萊尼帶兩冊《廣輿圖說》到中國。這些書里有羅馬角斗場、浴場 、神廟和羅馬街市的圖畫。此外,十七世紀初北京耶穌會圖書館里有過三冊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但古羅馬建築對中國建築沒有發生實際影響。
羅馬人創造了輝煌戰功的同時,也創造了不朽的文明,這其中就包括建築。
羅馬人在古代希臘建築的基礎上,進行廣泛創新,建立了自己的建築風格和建築形式。大約在公元1-3世紀,是羅馬建築的極盛時期,達到了古代西方建築的高峰。
著名的羅馬圓型大劇場等許多建築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築的。從形式上來看,古代羅馬的建築已經和現代建築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劇場的設計,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而且逐排升起,觀眾進入劇場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處到達各區的座位,即使觀眾人數眾多,也可以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台前是樂池,後面是演員的化妝室。
古代羅馬建築最大的特色是利用大量的拱券結構,這些拱券結構的水平很高,能夠使建築物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羅馬還在建築中大量使用強度高,施工方便、價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從公元前一世紀起,這種混凝土不但用於建築拱券,還用於築牆。同時,當時羅馬人的木結構技術水平也很高,能夠區別桁架的拉桿和壓桿,建於公元1世紀的羅馬城圖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達到了25米。此外,羅馬人還學會了在建築物中使用玻璃,有人考證,至遲在公元1世紀的中葉,羅馬人已經在窗戶上安裝了有幾十厘米見方的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
古羅馬的建築師還發展了古代希臘建築中常見的柱式構圖,使之更有適應性,特別是創造出了柱式同券式的組合,如券柱式和連續券,既作結構,又作裝飾。羅馬的建築中,有的還集中使用各種弧線組成平面、並採用拱券結構。古羅馬人還在理論上對建築這門學問進行了總結和探索,維特魯威撰寫的《建築十書》就是古羅馬建築科學的總結。
4世紀下半葉起,古羅馬建築逐漸衰落。文藝復興以後,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為人們認識,並成為人們學習的範例。歐洲人學習古羅馬建築的現象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
羅馬萬神殿
是古代羅馬城中心供奉眾神的神殿,建於公元120-124年間。羅馬萬神殿最大的特色它的圓形穹頂,這是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頂,穹頂直徑達43.3米,正中有一個直徑8.92米的圓洞,這是除大門外的唯一採光洞,人們站在萬神殿的穹頂下,陽光從洞中照下來,使人不自覺的都要仰面向上,感到那就是通向天國的唯一通道,從穹頂照下來的光灑在殿堂內,是那樣的庄嚴肅穆,令人生畏。萬神殿的基礎、牆和穹頂都是用火山灰製成的混凝土澆築而成,非常牢固。萬神殿的基礎部分底部寬7.3米,牆和穹頂底部厚達6米,穹頂頂部厚1.5米。為了減輕穹頂的重量,建築師巧妙地在穹頂內表面作了28個凹格,分成5排,同時,在牆上有門的的前提下還開了7個凹室作為祭龕,這些祭龕里原來放的可能是神像,現在是一些名人的墓穴,如義大利統一後的第一個國王維克多??愛瑪虞埃爾二世的墓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的畫家拉斐爾的墓。穹頂頂部的矢高和直徑一樣,也是43.3米,使得內部空間非常完整緊湊。這樣,萬神殿的剖面恰好可以容得下一個整圓,而它的內部牆面兩層分割也接近於黃金分割,因此它常被作為通過幾何形式達到構圖和諧的古代實例。萬神殿的正面有一個長方形的柱廊,寬約34米,深達15.5米有16根科林式柱,前排8根,中、後排各排立4根,這些柱子都是用花崗岩加工而成,柱身高12.5米,柱的底部直徑為1.43米,柱頭和柱的底座是用白色大理石加工的。穹頂和柱廊原來都是用鍍金銅瓦覆蓋的,公元663年,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下令揭下運往拜占廷。735年以後,羅馬人用鉛瓦覆蓋。17世紀上半葉,柱廊的銅質天花也被人拆走了。
舉世聞名的羅馬斗獸場或稱競技場實際上是一片斷垣殘壁。如果不是川流不息的遊客進進出出,一個人站在那高聳入雲的破牆頭子底下,肯定會提心吊膽:誰知道這屹立了上千年的傢伙會不會轟然倒塌,叫人葬身瓦礫之下呢?
斗獸場的真實名稱叫做「佛拉維歐圓形劇場」,由韋斯馬列西亞諾皇帝始建於公元72年,而由他們的兒子提圖皇帝完成於公元80年。可以說沒有一頁羅馬史不多少與斗獸場有關,它簡直已演變成為羅馬生活和羅馬需的標記。公元八世紀時,貝達神父曾預言「幾時有斗獸場,幾時便有羅馬;斗獸場倒塌之日,便是羅馬滅亡之時;羅馬滅亡了,世界也要滅亡。」公元1084年,日爾曼人打進羅馬城,古羅馬城被洗劫一空,斗獸場也被人遺棄,一時曾成為人們挖掘大理石尋找建築材料的來源。這部分地應驗了貝達神父的預言。但羅馬城仍舊存在,世界也沒有滅亡,而且歷史不斷翻開新的篇章。構建這個龐然大物的封建帝王肯定不會想到,如今的斗獸場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人,為後來人帶來巨額收入,可謂有秀恰在不用時。
斗獸場的整體結構有點象今天的體育場,或許現代體育場的設計思想就是源於古羅馬的斗獸場。
斗獸場呈橢圓形,長直徑187公尺,短直徑155公尺。從外圍看,整個建築分為四層,底部三層為連拱式建築,每個拱門兩側有石柱支撐。第四層有壁住裝飾,正對著四個半徑處有四扇大拱門,是登上斗獸場內部看台迴廊的入口。斗獸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在斗獸場的內部復原圖上,可以看出這個工程的浩大和壯觀。但今天人們所能見到的已無完整看台的形象,只是原來支撐看台的隔牆盡管破敗不堪,但甚高、甚大、甚巧,仍讓人為往日的輝煌嘖嘖稱奇。
B. 古羅馬建築的建築賞析
羅馬最古老的建築均屬於宗教建築。供奉朱庇特、朱諾和密涅瓦的神廟就建築在奧林匹亞山上。從展出的模型可以看出該神廟比較寬闊,但並不高大雄偉,有坡度陡峻的屋頂。它繼承了羅馬人祖先--埃特魯斯坎人的建築和裝飾傳統。同時開始借鑒希臘人的建築風格。
古羅馬文化早期在自身的傳統上受伊特魯里亞、希臘文化的影響,吸收其精華並融合而成。公元前3世紀以後,羅馬成為地中海地區的強國,其文化亦高度發展。
古羅馬建築與雕塑發展迅速,現存的建築有
羅馬斗獸場
君士坦丁凱旋門
龐培城
萬神廟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羅馬人開始著手建築幾乎遍及帝國的高架輸水道。羅馬最古老的高架輸水道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12年。它體現了羅馬帝國的國力雄厚。同時,共性的設計方式,在力學和藝術學上都是大創新,節省了大量材料。
羅馬廣場是羅馬市民社會、政治和宗教生活的中心。它地處城市的中心地帶,通常位於兩條交通幹道的交匯處,是一片開闊的長方形空地。城市越大,廣場規模越宏偉。空曠的廣場周邊,分布著城市官方奉祀的神廟和公眾生活相關聯的法院、市場這樣最重要的建築,每座建築前均有一排覆頂卷形廊柱。正因為如此,羅馬廣場是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動場所。隨著城市的發展繁榮,眾多紀念性建築的修建使廣場得到擴展和裝飾,並成為展示中央權威的一種顯著標志。自從羅馬成為疆域覆蓋從西班牙到小亞細亞的帝國首都後,諸位皇帝,尤其在公元1世紀施行統治的從奧古斯都到圖拉真等皇帝,均擴建了羅馬廣場,他們所建的每個廣場都比其前任規模更加宏大、裝飾更加精緻。在羅馬帝國廣場,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發展的成就。
然而,最能展現帝國風採的莫過於羅馬的神殿和議會大廳。羅馬帝國作為當時已知世界的統治者,為了彰顯其帝國的威武和庄嚴,在羅馬城大量的修建神殿,其規模和豪華程度都是同時代其他地區的建築無法比擬的。為了凸顯帝國的物產豐盈,統治者大量徵集各地建築材料,來修建神廟,以體現統治者對申的敬仰。神廟大多是軸對稱建築,依照主軸中心線修建,兩邊對稱。給人以不可侵犯的感覺。
古羅馬的另外一個傳奇性建築就是斗獸場。它也是遵循對稱的典範,充分體現了帝國的強大國力。斗獸場呈橢圓形,長直徑187公尺,短直徑155公尺。從外圍看,整個建築分為四層,底部三層為連拱式建築,每個拱門兩側有石柱支撐。第四層有壁住裝飾,正對著四個半徑處有四扇大拱門,是登上斗獸場內部看台迴廊的入口。斗獸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在斗獸場的內部復原圖上,可以看出這個工程的浩大和壯觀。但今天人們所能見到的已無完整看台的形象,只是原來支撐看台的隔牆盡管破敗不堪,但甚高、甚大、甚巧,仍讓人為往日的輝煌嘖嘖稱奇。
萬神廟穹頂直徑43米的記錄直到20世紀還未被打破。如此規模的穹頂通常需要一些支撐物,但古羅馬人精通如何建造拱形層頂而不需要柱子支撐的技術。雖然古羅馬人不是拱門的首創者,但他們是最早認識拱門用途的人。穹頂的圓眼,直徑為8.2米的採光圓孔,使陽光瀉入萬神廟。廟內的地面和城牆遠離用鈀彩鮮明的大理石建成。自從萬神廟落成以來,它幾乎保持著原狀,給人們留下古羅馬建築風貌的最佳印象。當初的萬神廟比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要華麗得多,在壁龕和彩色天頂上都刻有法規條文。
君士坦丁凱旋門(義大利語:Arco di Costantino)是位於羅馬的一座凱旋門,位於羅馬競技場與帕拉蒂尼山之間。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於312年10月28日的米里維橋戰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中大獲全勝而建立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也是羅馬現存的凱旋門中最新的一座。
君士坦丁凱旋門高21米,寬25.7米,縱身7.4米。它擁有3個拱門,中央的拱門高11.5米,寬6.5米;兩側的拱門則高7.4米,寬3.4米。拱門上方由磚塊所砌成,表面則有雕刻圖案。君士坦丁凱旋門主體是由幾根分開的圓柱及刻有銘文的頂樓所構成,設計類似位在古羅馬廣場的塞維魯凱旋門。而拱門的下半部則被認為是建築師參考更古老的紀念碑來設計的,也許是來自於哈德良皇帝時代。因為君士坦丁凱旋門橫跨在凱旋大道(Via Triumphalis)上,所以當時羅馬皇帝在凱旋式時會從這條路進入羅馬。這條路線是從戰神廣場開始,穿過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隨後沿著帕拉蒂尼山前進。在通過君士坦丁凱旋門後,隊伍馬上在圓錐柱(Meta Sudans)左轉,沿著神聖大道(拉丁語:Via Sacra)到達古羅馬廣場並登上卡比托利歐山到達終點朱庇特神廟,途中也會穿過提圖斯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在中古時代被並入古羅馬的堡壘當中,而首次復原工程則於18世紀時開始。1990年代晚期則對凱旋門進行一次考古挖掘活動,剛好趕在2000年慶祝活動舉辦之前
羅馬建築體現的是帝國的強盛,同時也體現了在共和體制下,國家人性化的一面。
C. 著名的古羅馬建築
一、羅馬斗獸場
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牆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二、君士坦丁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建於公元315年,是羅馬城現存的三座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為慶祝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12年徹底戰勝他的強敵馬克森提,並統一帝國而建的。
三、龐培城
龐貝古城(Pompeii)是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帕尼亞地區一座古城,距羅馬約240千米,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東南腳下10千米處。西距風光綺麗的那不勒斯灣約20千米,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勝地。
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從1748年起考古發掘持續至今,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2015年5月,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
2016年6月,龐貝古城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四、萬神廟
萬神廟(Pantheon)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
萬神廟是供奉眾神的寺廟。以羅馬的「萬神廟」最為著名。此廟始建於公元前27年,後遭毀,約公元118年在哈德良皇帝時期重建。由水泥澆鑄成圓形,上覆半球形穹隆頂,直徑43米。公元609年被改作聖馬利亞圓廳教堂。
萬神廟採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後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是古代建築中最為宏大,保存近乎完美的,同時也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之一。
(3)古羅馬城中心建築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古代羅馬建築是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承載了古希臘文明中的建築風格,凸顯地中海地區特色,同時又是古希臘建築的一種發展。古羅馬在公元前2世紀成為地中海地區強國,與此同時羅馬人也開始了羅馬的建設工程。
到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建立時,羅馬城已成為與東方長安城齊名的世界性城市。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相對完善,城市逐步向藝術化方向發展。羅馬建築與其雕塑藝術大相徑庭,以建築的對稱、宏偉而聞名世界。
古代的羅馬人非常喜歡用框架結構製造建築。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主要是拱券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的一種建築風格。
古羅馬建築一般以厚實的磚石牆、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為主要特點。
網路—古羅馬建築
D. 羅馬式的建築
其典型特徵是拉丁十字布局,交錯拱頂,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窗洞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窗戶較小,內部空間的氣氛陰暗而神秘。在門楣中心(門上方楣和拱間的部分)通常有取材於〈舊約〉,襯以異物和動物形象以及裝飾浮雕,拉文納的中心式建築樣式被仿效。 隨著建築的發展,中廳越來越高,為減少和平衡高聳的中廳上拱腳的橫推力,並使拱頂適應於不同尺寸和形成的平面,它的貢獻不僅在於把沉重的結構與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在於它在建築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組織到建築的完整構圖之中。〈比薩大教堂〉是義大利羅馬建築的著名實例。始建於1063年,它繼承了古羅馬長方形會堂的形式,逼供年切運用了傳統的科林斯式柱式,不設立中庭,外牆用磨光的大力士貼面,逐層用修長纖巧的柱子和連拱裝飾,使建築的外部與內部一樣華美。
羅馬式藝術中教堂建築依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形式基本上延續了羅馬時期的風格。但是,大量使用石材,此與羅馬時期使用磚塊是有說不同的。高牆塔樓的結構是羅馬式建築的顯著特徵。通常外牆是比較簡朴,早起的教堂建築更是如此。
就建築而言,最有特色的就是其外部的裝飾。主立面中的小圓柱加一排排的連拱是一種獨特的井然有序是結構,彷彿是音樂節奏的淋漓盡致的展示,既傳達出莊重肅穆的氛圍,又有變化有致的情調。
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的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鍾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鍾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聖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最博得人們注意的當然是比薩斜塔。此塔高54.5米,是1173年動工建造的。遺憾的是,建築師未能看到塔的落成就去世了,事實上一直要到14世紀的下半葉,人們才能看到此塔的獨特身影。整個鍾樓是圓形的,雅緻的入口正面是層層敞開的拱廊。
沒有人會相信這一如今已傾斜了四米多的鍾樓是有意讓其傾斜的,而且一旦體會到在攀登到294級台階時人被拖往一側的奇特感覺時,對於這一建築的驚訝只會是有增無減的。16世紀的科學家伽利略在塔上所作的著名實驗不過是傳說而已,難以確證,卻為鍾樓增添了更多的談資。 羅馬式建築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在公元一~三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樂池,後面是化妝樓,化妝樓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兩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雛形,已與現代大型演出性建築物的基本形制相似。古羅馬多層公寓常用標准單元。一些公寓底層設商店,樓上住戶有陽台。這種形制同現代公寓也大體相似。從劇場、角斗場、浴場和公寓等形制來看,當時建築設計這門技術科學已經相當發達。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寫的《建築十書》就是這門科學的總結。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復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29.3米。萬神廟穹頂的直徑是43.3米。公元一世紀中葉,出觀了十字拱,它覆蓋方形的建築空間,把拱頂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無需連續的承重牆,空間因此更為開敞。把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組合起來,能夠覆蓋復雜的內部空間。羅馬帝國的皇家浴場就是這種組合的代表作。古羅馬城中心廣場東邊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中央用三間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個跨度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結構水平很高。劇場和角斗場的龐大的觀眾席,也架在復雜的拱券體繫上。拱券結構得到推廣,是因為使用了強度高、施工方便、價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約在公元前二世紀,這種混凝土成為獨立的建築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紀,幾乎完全代替石材,用於建築拱券,也用於築牆。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層方錐形石塊或三角形磚保護,再抹一層灰或者貼一層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牆體前再砌一道石牆做面層的作法。古羅馬建築的木結構技術已有相當水平,能夠區別桁架的拉桿和壓桿。羅馬城圖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達到25米。公元一世紀建造的羅馬大角斗場,可容五萬觀眾,只用了5~6年時間就建成了。它建在一個填沒的湖上,但地基竟沒有明顯的沉陷。公元二世紀中葉建造的巴爾貝克太陽神廟,周圍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徑2米,都是用整塊花崗石加工而成的。在神廟後牆8米高處,砌有三塊各約500噸的大石塊,可見當時起重能力之大。公共浴場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設施。從火房出來的熱煙和熱氣流經各個大廳地板下、牆皮內和拱頂里的陶管,散發熱量。據維特魯威《建築十書》記載,劇場的座位下埋有銅質的共鳴瓮,以改善音質。此外,至遲在公元1世紀中葉,已經在窗上安裝幾十厘米見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羅馬城集中了古羅馬建築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國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規模很大的各類建築物。古羅馬建築藝術成就很高,大型建築物的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羅馬人開拓了新的建築藝術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新創了拱券覆蓋下的內部空間,有庄嚴的萬神廟的單一空間,有層次多、變化大的皇家浴場的序列式組合空間,還有巴西利卡的單向縱深空間。有些建築物內部空間藝術處理的重要性超過了外部體形。發展了古希臘柱式的構圖,使之更有適應性。最有意義的是創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和連續券,既作結構,又作裝飾。帝國各地的凱旋門大多是券柱式構圖。出現了由各種弧線組成的平面、採用拱券結構的集中式建築物。公元2世紀上半葉建於羅馬郊外的哈德良離宮,是成熟的實例。公元四世紀下半葉起,古羅馬建築潮趨衰落。十五世紀後,經過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古典復興以及十九世紀初期,法國的「帝國風格」的提倡,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成為學習的範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20~30年代。古羅馬建築的書籍和圖畫在明代末年開始傳入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義大利索來《羅馬古城輿圖》畫冊3卷,存放北京耶穌會圖書館。1672年,義大利傳教士阿萊尼帶兩冊《廣輿圖說》到中國。這些書里有羅馬角斗場、浴場、神廟和羅馬街市的圖畫。此外,十七世紀初北京耶穌會圖書館里有過三冊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但古羅馬建築對中國建築沒有發生實際影響
E. 羅馬著名建築有哪些
1、萬神殿
巴西利卡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築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短邊有耳室,採用條形拱券作屋頂。後來的教堂建築即源於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邊。 巴西利卡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原意是「王者之廳」的意思,拉丁語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來是大都市裡作為法庭或者大商場的豪華建築。
(5)古羅馬城中心建築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古代羅馬建築是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承載了古希臘文明中的建築風格,凸顯地中海地區特色,同時又是古希臘建築的一種發展。古羅馬在公元前2世紀成為地中海地區強國,與此同時羅馬人也開始了羅馬的建設工程。到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建立時,羅馬城已成為與東方長安城齊名的世界性城市。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相對完善,城市逐步向藝術化方向發展。羅馬建築與其雕塑藝術大相徑庭,以建築的對稱、宏偉而聞名世界。
古代的羅馬人非常喜歡用框架結構製造建築。古羅馬建築一般以厚實的磚石牆、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為主要特點。
參考資料:網路-羅馬網路-古羅馬建築
F. 古羅馬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羅馬斗獸場、君士坦丁凱旋門、龐培城、萬神廟、、帕拉蒂尼山
1、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2、帕拉蒂尼之於古羅馬,就相當於貝弗利山(Beverly Hills)之於加利福尼亞。羅慕路斯(Romulus)殺死了他的兄弟瑞摩斯(Remus)並於公元前753年在這里建立了羅馬。從公元前500年開始,羅馬最富裕的公民在這里定居。
3、君士坦丁凱旋門,建於公元315年,是羅馬城現存的三座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為慶祝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12年徹底戰勝他的強敵馬克森提,並統一帝國而建的。
4、龐貝古城(Pompeii)是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帕尼亞地區一座古城,距羅馬約240千米,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東南腳下10千米處。西距風光綺麗的那不勒斯灣約20千米,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勝地。
始建於公元前4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從1748年起考古發掘持續至今,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5、萬神廟(Pantheon)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
萬神廟是供奉眾神的寺廟。以羅馬的「萬神廟」最為著名。此廟始建於公元前27年,後遭毀,約公元118年在哈德良皇帝時期重建。由水泥澆鑄成圓形,上覆半球形穹隆頂,直徑43米。公元609年被改作聖馬利亞圓廳教堂。
G. 哪裡有歐洲建築的清晰圖片有具體名稱
古希臘建築
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特點主要是和諧、完美、崇高。而古希臘的神廟建築則是這些風格特點的集中體現者,也是古希臘,乃至整個歐洲最偉大、最輝煌、影響最深遠的建築。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特點最集中體現在柱式上:
多立克柱式:柱子比例粗壯,高度約為底徑的4~6倍。柱身有凹槽,槽背呈尖形,沒有柱礎。檐部高度約為整個柱式高度的1/4,柱距約為底徑的1.2~1.5倍。
愛奧尼柱式:柱子比例修長,高度約為底徑的9~10倍。柱身有凹槽,槽背呈帶形。檐部高度約為整個柱式高度的1/5,柱距約為底徑的2倍。
科斯林柱式 :除了柱頭如滿盛卷草的花籃外,其他同愛奧尼柱式。
古代希臘是歐洲文化的搖籃,同樣也是西歐建築的開拓者,但畢竟還處在萌芽和胚胎的時期,它們的類型還少,形制很簡單,結構比較幼稚,這是因為它的藝術的完美所致。古希臘的紀念性建築在公元前8世紀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紀已成熟,公元前4世紀進入一個形制和技術更廣闊的發展時期。
由於宗教在古代社會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國家的神廟往往是這一國家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臘亦不例外。古希臘是個泛神論國家,人們把每個城邦,每個自然現象都認為受一位神靈支配著,因此希臘人祀奉各種神靈建造神廟。希臘神廟不僅是宗教活動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會活動和商業活動的場所,還是儲存公共財富的地方。這樣神廟就成了希臘崇拜的聖地,圍繞聖地又建起競技場、會堂旅舍等公共建築。
希臘最早的神廟建築只是貴族居住的長方形有門廊的建築。在他們看來神廟是神居住的地方,而神不過是更完美的人,所以神廟也不過是更高級的人的住宅。後來加入柱式,由早期的 「端柱門廊式」逐步發展到「前廊式」,即神廟前面門廊是由四根圓柱組成,以後又發展到「前後廊式」,到公元前6世紀前後廊式又演變為希臘神廟建築的標准形式——「圍柱式」,即長方形神廟四周均用柱廊環繞起來。
2、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 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在公元一~三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 ,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樂池,後面是化妝樓,化妝樓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兩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雛形,已與現代大型演出性建築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羅馬多層公寓常用標准單元。一些公寓底層設商店,樓上住戶有陽台。這種形制同現代公寓也大體相似。從劇場、角斗場、浴場和公寓等形制來看,當時建築設計這門技術科學已經相當發達。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寫的《建築十書》就是這門科學的總結。
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復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29.3米。萬神廟穹頂的直徑是43.3米。公元一世紀中葉,出觀了十字拱,它覆蓋方形的建築空間,把拱頂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無需連續的承重牆,空間因此更為開敞。
把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組合起來,能夠覆蓋復雜的內部空間。羅馬帝國的皇家浴場就是這種組合的代表作。
古羅馬城中心廣場東邊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中央用三間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個跨度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結構水平很高。劇場和角斗場的龐大的觀眾席,也架在復雜的拱券體繫上。
拱券結構得到推廣,是因為使用了強度高、施工方便、價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約在公元前 二世紀,這種混凝土成為獨立的建築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紀,幾乎完全代替石材,用於建築拱券,也用於築牆。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層方錐形石塊或三角形磚保護,再抹一層灰或者貼一層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牆體前再砌一道石牆做面層的作法。
古羅馬建築的木結構技術已有相當水平,能夠區別桁架的拉桿和壓桿。羅馬城圖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達到25米。公元一世紀建造的羅馬大角斗場,可容 五萬觀眾,只用了5~6年時間就建成了。它建在一個填沒的湖上,但地基竟沒有明顯的沉陷。
3、羅曼建築
羅曼建築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羅曼建築原意為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又譯作羅馬風建築、羅馬式建築、似羅馬建築等。羅曼建築風格多見於修道院和教堂。
羅曼建築的典型特徵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鍾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鍾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聖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
隨著羅曼建築的發展,中廳愈來愈高。為減少和平衡高聳的中廳上拱腳的橫椎力,並使拱頂適應於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後來創造出了哥特式建築。羅曼建築作為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貢獻不僅在於把沉重的結構與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在於它在建築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組織到建築的完整構圖之中。
羅曼建築的著名實例有:義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築群、德國沃爾姆斯主教堂等。
4、哥特式建築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採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5、文藝復興建築
文藝復興建築是歐洲建築史上繼哥特式建築之後出現的一種建築風格。十五世紀產生於義大利,後傳播到歐洲其它地區,形成帶 了有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築。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在文藝復興建築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藝復興建築最明顯的特徵是揚棄了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建築風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築上重新採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們認為,哥特式建築是基督教神權統治的象徵,而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建築是非基督教的。他們認為這種古典建築,特別是古典柱式構圖體觀著和諧與理性,並同人體美有相通之處,這些正符合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文主義觀念。
但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師絕不是食古不化的人。雖然有人(如帕拉第奧和維尼奧拉)在著作中為古典柱式制定出嚴格的規范 。不過當時的建築師,包括帕拉第奧和維尼奧拉本人在內並沒有受規范的束縛。
他們一方面採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靈活變通,大膽創新,甚至將各個地區的建築風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他們還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科學技術上的成果,如力學上的成就、繪畫中的透視規律、新的施工機具等等,運用到建築創作實踐中去。
在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類型、建築形制、建築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築師在創作中既體現統一的時代風格,又十分重視表現自己的藝術個性。總之,文藝復興建築,特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是世界建築史上一個大發展和大提高的時期。
一般認為,十五世紀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建成,標志著文藝復興建築的開端。而關於文藝復興建築何時結束的問題,建築史界尚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學者認為一直到 十八世紀末,有將近四百年的時間屬於文藝復興建築時期。另一種看法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到十七世紀初就結束了,此後轉為巴洛克建築風格。
義大利以外地區的文藝復興建築的形成和延續呈現著復雜、曲折和參差不一的狀況。建築史學界對其它各國文藝復興建築的性質和延續時間並無一致的見解。盡管如此,建築史學界仍然公認 ,以義大利為中心的文藝復興建築,對以後幾百年的歐洲及其他許多地區的建築風格都產生了廣泛持久的影響。
6、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建築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7、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是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是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洛可可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傢具也非常精緻而偏於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築的內部空間非常復雜。
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細膩柔媚,常常採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 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
為了模仿自然形態,室內建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但有時流於矯揉造作。室內牆麵粉刷,愛用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艷的淺色調,線腳大多用金色。室內護壁板有時用木板,有時作成精緻的框格,框內四周有一圈花邊,中間常襯以淺色東方織錦。
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曾風靡歐洲。這種風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蘇俾士府邸公主沙龍和凡爾賽宮的王後居室。
8、浪漫主義建築
浪漫主義建築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
浪漫主義在藝術上強調個性,提倡自然主義,主張用中世紀的藝術風格與學院派的古典主義藝術相抗衡。這種思潮在建築上表現為追求超塵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
十八世紀60年代至十九世紀30年代 ,是浪漫主義建築發展的第一階段,又稱先浪漫主義。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築小品。十九世紀30~7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二階段,它已發展成為一種建築創作潮流。由於追求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又稱為哥特復興建築。
9、古典復興建築
古典復興建築是十八世紀60年代到十九世紀流行於歐美一些國家的,採用嚴謹的古希臘、古羅馬形式的建築,又稱新古典主義建築 。
當時,人們受啟蒙運動的思想影響,崇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在建築方面,古羅馬的廣場、凱旋門和記功柱等紀念性建築成為效法的榜樣。當時的考古學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古希臘、羅馬建築藝術珍品大量出土,為這種思想的實現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採用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的主要是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築和一些紀念性建築。這種建築風格對一般的住宅、教堂、學校等影響不大。
法國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復興建築活動的中心。法國大革命前已在巴黎興建萬神廟這樣的古典建築,拿破崙時代在巴黎興建了許多紀念性建築,其中雄師凱旋門、馬德蘭教堂等都是古羅馬建築式樣的翻版。
英國以復興希臘建築形式為主,典型實例為愛丁堡中學、倫敦的不列顛博物館等,德國柏林的勃蘭登堡門,申克爾設計的柏林宮廷劇院和阿爾塔斯博物館也都是復興希臘建築形式的;勃蘭登堡門以雅典衛城的山門為藍本。
美國獨立以前,建築造型多採用歐洲式樣,稱為「殖民時期風格」。獨立以後,美國資產階級在擺脫殖民統治的同時,力圖擺脫建築上的「殖民時期風格」,藉助於希臘、羅馬的古典建築來表現民主、自由、光榮和獨立,因而古典復興建築在美國盛極一時。
美國國會大廈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它仿照巴黎萬神廟,極力表現雄偉,強調紀念性。希臘建築形式在美國的紀念性建築和公共建築中也比較流行,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即為一例。
10、折衷主義建築
折衷主義建築是十九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初,在歐美一些國家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折衷主義建築師任意模仿歷史上各種建築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建築形式,他們不講求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
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有豐富多樣的建築來滿足各種不同的要求。在十九世紀,交通的便利,考古學的進展,出版事業的發達,加上攝影技術的發明,都有助於人們認識和掌握以往各個時代和各個地區的建築遺產。於是出現了希臘、羅馬、拜占廷、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東方情調的建築在許多城市中紛然雜陳的局面。
折衷主義建築在十九世紀中葉以法國最為典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是當時傳播折衷主義藝術和建築的中心 。而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期,則以美國最為突出。總的來說,折衷主義建築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沒有按照當時不斷出現的新建築材料和新建築技術去創造與之相適應的新建築形式。
折衷主義建築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劇院,這是法蘭西第二帝國的重要紀念物,劇院立面仿義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築風格,並摻進了繁瑣的雕飾,它對歐洲各國建築有很大影響;
11、功能主義建築
功能主義建築是認為建築的形式應該服從它的功能的建築流派。自古以來許多建築都是注重功能的,但到了十九世紀後期,歐美有些建築師為了反對學院派追求形式、不講功能的設計思想,探求新建築的道路,又把建築的功能作用突出地強調起來。
隨著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發展,功能主義思潮在20世紀20~30年代風行一時。本來講求建築的功能是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重要觀點之一,但是後來有人把它當作絕對信條,被稱為「功能主義者」。他們認為不僅建築形式必須反映功能,表現功能,建築平面布局和空間組合必須以功能為依據,而且所有不同功能的構件也應該分別表現出來。
二十世紀20~30年代出現了另一種功能主義者,主要是一些營造商和工程師。他們認為經濟「實惠」的建築就是合乎功能的建築,就會自動產生美的形式。這些極端的思想排斥了建築自身的藝術規律,只會給功能主義本身造成混亂。
二十世紀50年代以後,功能主義逐漸銷聲匿跡,就連強調建築功能的勒�6�1柯布西耶也同功能主義者分道揚鎬了。但無庸置疑,功能主義產生之初對推進現代建築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
12、現代主義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是指二十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築思想。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要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築。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產生於 十九世紀後期,成熟於二十世紀20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全世界。從60年代起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已經過時,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基本原則仍然正確,但需修正補充。70年代以來,有的文獻在提到現代主義建築時,還冠以「20年代」或「正統」字樣。
1919年,德國建築師格羅皮烏斯擔任包豪斯校長。在他的主持 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為歐洲最激進的藝術和建築中心之一,推動了建築革新運動。德國建築師密斯�6�1范德羅也在20年代初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闡述新觀點,用示意圖展示未來建築的風貌。
20年代中期,格羅皮烏斯、勒�6�1柯布西耶、密斯�6�1范德羅等人設計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風格的建築。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格羅皮烏斯的包豪斯校舍 、勒�6�1柯布西耶的薩伏伊別墅、巴黎瑞士學生宿舍和他的日內瓦國際聯盟大廈設計方案、密斯�6�1范德羅的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等。在這三位建築師的影響下,在20年代後期,歐洲—些年輕的建築師 ,如芬蘭建築師阿爾托也設計出一些優秀的新型建築。
與學院派建築師不同,格羅皮烏斯等人對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當關心,有的人還對此作了科學研究。
1927年,在密斯�6�1范德羅主持下,在德國斯圖加特市舉辦了住宅展覽會,對於住宅建築研究工作和新建築風格的形成都產生很大影響。1928年,來自12個國家的42名革新派建築師代表在瑞士集會,成立國際現代建築協會,「現代主義建築」一名也四處傳播。
從格羅皮烏斯、勒�6�1柯布西耶、密斯�6�1范德羅等人的言論和實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提倡的「現代主義建築」是要強調建築要隨時代而發展,現代建築應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強調建築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築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主張積極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築設計中發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主張堅決擺脫過時的建築樣式的束縛,放手創造新的建築風格;主張發展新的建築美學,創造建築新風格。
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築美學原則。其中包括表現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統一;建築形體和內部功能的配合;建築形象的邏輯性;靈活均衡的非對稱構圖;簡潔的處理手法和純凈的體型;在建築藝術中吸取視覺藝術的新成果。
對這些建築觀點,有人稱為「功能主義」,有人稱為「理性主義」,不過更多的人則稱為「現代主義」。
在20世紀20~30年代,持有現代主義建築思想的建築師設計出來的建築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徵,如平屋頂,不對稱的布局,光潔的白牆面,簡單的檐部處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裝飾線腳等等。這樣的建築形象一時間在許多國家出現,於是有人給它起了一個名稱叫「國際式」建築,當然,這樣的稱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在20世紀30年代從西歐向世界其他地區迅速傳播。由於德國法西斯政權敵視新的建築觀點,格羅皮烏斯和密斯�6�1范德羅先後被迫遷居美國;包豪斯學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學內容和設計思想卻對世界各國的建築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先是在實用為主的建築類型如工廠廠房、中小學校校舍、醫院建築、圖書館建築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築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紀念性和國家性的建築中也得到實現,如聯合國總部大廈和巴西議會大廈。現代主義思潮到 了二十世紀中葉,在世界建築潮流中占據主導地位。
13、後現代主義建築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美國和西歐出現的反對或修正現代主義建築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現代主義建築成為世界許多地區佔主導地位的建築潮流。但是在現代主義建築陣營內部很快就出現了分歧 ,一些人對現代主義的建築觀點和風格提出懷疑和批評。
1966年,美國建築師文丘里在《建築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一書中 ,提出了一套與現代主義建築針鋒相對的建築理論和主張,在建築界特別是年輕的建築師和建築系學生中,引起了震動和響應。到二十世紀70年代,建築界中反對和背離現代主義的傾向更加 強烈。對於這種傾向,曾經有過不同的稱呼,如「反現代主義」、「現代主義之後」和「後現代主義」,以後者用得較廣。
對於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特徵,人們並無一致的理解。美國建築師斯特恩提出後現代主義建築有三個特徵:採用裝飾;具有象徵性或隱喻性;與現有環境融合。
現在,一般認為真正給後現代主義提出比較完整指導思想的還是文丘里,雖然他本人不願被人看作後現代主義者,但他的言論在啟發和推動後現代主義運動方面,有極重要的作用。
文丘里批評現代主義建築師熱衷於革新而忘了自己應是「保持傳統的專家」。文丘里提出的保持傳統的做法是「利用傳統部件和適當引進新的部件組成獨特的總體」,「通過非傳統的方法組合傳統部件」。他主張汲取民間建築的手法,特別贊賞美國商業街道上自發形成的建築環境。文丘里概括說:「對藝術家來說,創新可能就意味著從舊的現存的東西中挑挑揀揀」。實際上,這就是後現代主義建築師的基本創作方法。
西方建築雜志在二十世紀70年代大肆宣傳後現代主義的建築作品,但實際直到80年代中期,堪稱有代表性的後現代主義建築,無論在西歐還是在美國仍然為數寥寥。比較典型的有美國奧柏林學院愛倫美術館擴建部分、美國波特蘭市政大樓、美國電話電報大樓、美國費城老年公寓等。
1976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建成的奧柏林學院愛倫美術館擴建部分與舊館相連,牆面的顏色、圖案與原有建築有所呼應。在一處轉角上,孤立地安置著一根木製的 、變了形的愛奧尼式柱子,短粗矮胖,滑稽可笑,得到一個綽號叫「米老鼠愛奧尼」。這一處理體現著文丘里提倡的手法:它是一個片段、一種裝飾、一個象徵,也是「通過非傳統的方式組合傳統部件」的例子。
美國電話電報大樓是1984年落成的,建築師為約翰遜,該建築坐落在紐約市曼哈頓區繁華的麥迪遜大道。約翰遜把這座高層大樓的外表做成石頭建築的模樣。樓的底部有高大的貼石柱廊;正中一個圓拱門高33米;樓的頂部做成有圓形凹口的山牆 ,有人形容這個屋頂從遠處看去象是老式木座鍾。約翰遜解釋他是有意繼承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紐約老式摩天樓的樣式。
美國建築師史密斯被認為是美國後現代主義建築師中的佼佼者。他設計的塔斯坎和勞倫仙住宅包括兩幢小住宅,一幢採用西班牙式,另一幢部分地採用古典形式,即在門面上不對稱地貼附三根橘黃色的古典柱式。
1980年,威尼斯雙年藝術節建築展覽會被認為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世界性展覽。展覽會設在義大利威尼斯一座 十六世紀遺留下來的兵工廠內,從世界各國邀請20位建築師各自設計一座臨時性的建築門面,在廠房內形成一條70米長的街道。展覽會的主題是「歷史的呈現」。
被邀請的建築師有美國的文丘里、巳穆爾,斯特恩、格雷夫斯、史密斯,日本的磯崎新,義大利的波爾托蓋西,西班牙的博菲爾等。這些後現代派或准後現代派的建築師,將歷史上的建築形式的片斷,各自按非傳統的方式表現在自己的作品中。
人們對後現代主義的看法非常分歧,又往往同對現代主義建築的看法相關。部分人認為現代主義只重視功能、技術和經濟的影響,忽視和切斷新建築和傳統建築的聯系,因而不能滿足一般群眾對建築的要求。他們特別指責與現代主義相聯系的國際式建築同各民族、各地區的原有建築文化不能協調,破壞了原有的建築環境。
此外,經過70年代的能源危機,許多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並不比傳統建築經濟實惠,需要改變對傳統建築的態度。也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反映產業革命和工業化時期的要求,而一些發達國家已經越過那個時期,因而現代主義不再適合新的情況了。持上述觀點的人寄希望於後現代主義。
反對後現代主義的人士則認為現代主義建築會隨時代發展,不應否定現代主義的基本原則。他們認為 :現代主義把建築設計和建築藝術創作同社會物質生產條件結合起來是正確的,主張建築師關心社會問題也是應該的。相反,後現代主義者所關心的主要是裝飾、象徵、隱喻傳統、歷史,而忽視許多實際問題。
在形式問題上,後現代主義者搞的是新的折衷主義和手法主義,是表面的東西。因此,反對後現代主義的人認為:現代主義是一次全面的建築思想革命,而後現代主義不過是建築中的一種流行款式,不可能長久 ,兩者的社會歷史意義不能相提並論。
也有的人認為後現代主義者指出現代主義的缺點是有道理的,但開出的葯方並不可取 。認為後現代主義者迄今拿出的實際作品,就形式而言,拙劣平庸,不能登大雅之堂。還有人認為後現代主義者並沒有提出什麼嚴肅認真的理論,但他們在建築形式方面突破了常規,他們的作品有啟發性
H. 古羅馬時期,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10大建築!
1,君士坦丁堡凱旋門
2,納沃娜廣場3,科洛西姆大斗獸場
5,羅馬城萬神廟
6,弗拉維安半圓形劇場7,聖彼得羅-因溫科利教堂8,比薩斜塔9,戴克利提烏姆浴場
10,特雷維噴泉
I. 羅馬有哪些著名建築
這個非常多了。中國的:故宮-世界上最大的皇宮建築群。不達拉宮,西藏佛教的聖地,地位在藏族同胞的心目中就是天堂。其他也有很多,比如山西的佛光寺和南禪寺,是現存的唐代建築,河南嵩山的嵩岳寺塔,是北魏年間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塔。此外還有非常多的例子。
國外的:1,埃及金字塔,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滅,只要保護住屍體,3000年後就會在極樂世界裡復活永生。因此他們特別重視建造陵墓。金字塔就是他們國王(法老)的陵墓。最著名的是吉薩金字塔群,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代表埃及象徵的金字塔。
2,埃及太陽神廟,卡納克神廟,魯克索神廟,是最著名的兩個。
3,羅馬斗獸場,太著名了,呵呵,羅馬的象徵。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就在這里拍攝。
4,羅馬城萬神廟(Pantheon,120~124年),穹頂直徑達43.3m頂端高度也是43.3m,保持了兩千年的世界第一跨度!此外還有非常多凱旋門,神廟等。這些是西方早期文化藝術的象徵,此後西方就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其間有一些偉大的建築,比如聖索非亞大教堂,就是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大清真寺。
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文藝復興時代,是科學和技術,藝術高度發展的時代,出現了非常多的多才多藝的巨人,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伯魯乃列斯基,等人,是我們熟知的藝術家,其實他們大多同時是集數學家,工程師,建築師於一身的巨人!許多著名的建築和繪畫,雕塑出自他們之手。其他的許多人也有非常著名的作品。佛羅輪撒大教堂,坦比哀多,威尼斯的許多建築都很著名,比如廣場周圍的總督府,大教堂等等,非常多。現代西方的著名建築就不勝數了!手好累,呵呵。
這個我建議你看看清華大學吳渙加教授的《西方近代建築史》,外行也能看懂。
最後一句,我是學建築的,我的用戶名就是一個著名的建築師的名字——(santiago)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西班牙人。雅典奧運會的體育場就是他的作品。劉翔同志就是在這個宏偉美麗的體育場獲得世界冠軍!
J. 古埃及和古希臘和羅馬建築風格,特色,造型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寺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樂池,後面是化妝樓,化妝樓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兩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雛形,已與現代大型演出性建築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羅馬多層公寓常用標准單元。一些公寓底層設商店,樓上住戶有陽台。這種形制同現代公寓也大體相似。從劇場、角斗場、浴場和公寓等形制來看,當時建築設計這門技術科學已經相當發達。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寫的《建築十書》就是這門科學的總結。
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復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29.3米。萬神廟穹頂的直徑是43.3米。公元一世紀中葉,出觀了十字拱,它覆蓋方形的建築空間,把拱頂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無需連續的承重牆,空間因此更為開敞。
把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組合起來,能夠覆蓋復雜的內部空間。羅馬帝國的皇家浴場就是這種組合的代表作。古羅馬城中心廣場東邊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中央用三間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個跨度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結構水平很高。劇場和角斗場的龐大的觀眾席,也架在復雜的拱券體繫上。
拱券結構得到推廣,是因為使用了強度高、施工方便、價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約在公元前2世紀,這種混凝土成為獨立的建築材料,到公元前1世紀,幾乎完全代替石材,用於建築拱券,也用於築牆。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層方錐形石塊或三角形磚保護,再抹一層灰或者貼一層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牆體前再砌一道石牆做面層的作法。
古羅馬建築的木結構技術已有相當水平,能夠區別桁架的拉桿和壓桿。羅馬城圖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達到25米。公元一世紀建造的羅馬大角斗場,可容5萬觀眾,只用了5~6年時間就建成。它建在一個填沒的湖上,地基竟沒有明顯的沉陷。
公元2世紀中葉建造的巴爾貝克太陽神廟,周圍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徑2米,都是用獨塊花崗石加工而成的。神廟後牆上8米高處,砌有三塊各重約500噸的大石塊,可見當時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場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設施。從火房出來的熱煙和熱氣流經各個大廳地板下、牆皮內和拱頂里的陶管,散發熱量。據維特魯威《建築十書》記載,劇場的座位下埋有銅質的共鳴瓮,以改善音質。此外,至遲在公元1世紀中葉,已經在窗上安裝幾十厘米見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羅馬城集中了古羅馬建築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國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規模很大的各類建築物。
古羅馬建築藝術成就很高。大型建築物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羅馬人開拓了新的建築藝術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新創了拱券覆蓋下的內部空間,有庄嚴的萬神廟的單一空間,有層次多、變化大的皇家浴場的序列式組合空間,還有巴西利卡的單向縱深空間。有些建築物內部空間藝術處理的重要性超過了外部體形。
發展了古希臘柱式的構圖,使之更有適應性。最有意義的是創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和連續券,既作結構,又作裝飾。帝國各地的凱旋門大多是券柱式構圖。出現了由各種弧線組成的平面、採用拱券結構的集中式建築物。公元2世紀上半葉建於羅馬郊外的哈德良離宮,是成熟的實例。
公元4世紀下半葉起,古羅馬建築潮趨衰落。15世紀後,經過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古典復興以及19世紀初期法國的「帝國風格」的提倡,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成為學習的範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30年代。
古羅馬建築的書籍和圖畫在明代末年開始傳入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義大利索來《羅馬古城輿圖》畫冊3卷,存放北京耶穌會圖書館。1672年,義大利傳教士阿萊尼帶兩冊《廣輿圖說》到中國。這些書里有羅馬角斗場、浴場。神廟和羅馬街市的圖畫。此外,17世紀初北京耶穌會圖書館里有過3冊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但古羅馬建築對中國建築沒有發生實際影響。
古希臘建築的特點
根據所遺留下來的希臘建築,我們可以歸納出古希臘建築的幾大特點。
第一特點是平面構成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廳堂,大殿,周圍是柱子,可統稱為環柱式建築。這樣的造型結構,使得古希臘建築更具藝術感。因為在陽光的照耀下,各建築產生出豐富的光影效果和虛實變化,與其他封閉的建築相比,陽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閉牆面的沉悶之感,加強了希臘建築的雕刻藝術的特色。
第二特點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種柱式:1. 陶立克柱式,2. 愛奧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這四種柱式是在人們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後面的柱式總與前面柱式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有一定的進步意義。而貫穿四種柱式的則是永遠不變的人體美與數的和諧。柱式的發展對古希臘建築的結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並且對後來的古羅馬,歐洲的建築風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三特點是:建築的雙面披坡屋頂形成了建築前後的山花牆裝飾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臘建築中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等裝飾手法,創造了獨特的裝飾藝術。
第四特點是:由平民進步的藝術趣味而產生的崇尚人體美與數的和諧。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無論是雕刻作品還是建築,他們都認為人體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築師維特魯威轉述古希臘人的理論:「建築物……必須按照人體各部分的式樣制定嚴格比例。」 所以,古希臘建築的比例與規范,其柱式的外在形體的風格完全一致,都以人為尺度,以人體美為其風格的根本依據,它們的造型可以說是人的風度、形態、容顏、舉止美的藝術顯現,而它們的比例與規范,則可以說是人體比例、結構規律的形象體現。所以,這些柱式都具有一種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因為,它們表現了人作為萬物之靈的自豪與高貴。
第五特點是:建築與裝飾均雕刻化。希臘的建築與希臘雕刻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可以說,希臘建築就是用石材雕刻出來的藝術品。從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旋渦,科林斯式柱式柱頭上的由忍冬草葉片組成的花籃,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態自如的少女,各神廟山牆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藝術。由此可見,雕刻是古希臘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雕刻創造了完美的古希臘建築藝術,也正是因為雕刻,是希臘建築顯得更加神秘,高貴,完美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