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兒麻疹的早期症狀,要圖片的,謝謝
麻疹是冬末春初易發的一種傳染病,也是兒童時期發病率較高且又易傳染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它由麻疹病毒引起,其症狀特徵是上呼吸道炎症病變,口腔黏膜上出現麻疹黏膜斑,發熱,還有一個典型症狀就是出疹。 一定程度和有時限的發熱,是麻疹必然的病理過程,它能促使疹子及時出現和出齊,所以一般情況下,無異常的發燒,不主張隨意用退熱葯。有些年輕的父母,一見孩子出麻疹就緊張得不得了,看見孩子發燒就用抗生素,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因麻疹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可抗生素對病毒是無效的,根本起不到直接的治療作用,作為預防性給葯也沒有什麼價值,若選用的治療時間不當,對透疹還會有影響,所以說對沒有細菌感染的麻疹患兒,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麻疹的發熱體溫在38.5℃左右時,疹子不易透出,常常要達到40℃左右時才會順利透發,這點做家長的應該了解。同時還需要注意是體溫過高,患兒可能發生驚厥、失水、循環衰竭等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可針對實際情況,採取一些和緩的降溫措施,如用濕毛巾敷額部給予充分的飲水,如未見好轉則應請醫生處理,如靜脈輸液以維持患兒體內水鹽電解質的平衡,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有利於體內毒素的排泄,只有當高熱持續不退時,可酌情給予小劑量退熱葯,如小兒退熱片或復方阿司匹林等,服用量只須給予常規劑量的1/2—2/3即可。 麻疹患兒的護理是特別重要的,要求盡量做到卧床休息,限制其活動,住室應空氣流通,但不要冷風對流,注意防範受涼,室內光線宜暗、避免強光直射,平日多飲開水,若能用鮮蘆根煮水當湯飲則更佳。麻疹前期,可用溫開水擦拭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以求有利於麻疹出透。還要經常注意眼睛、鼻孔、口腔、皮膚等處的清潔衛生,必要時可用4%的硼酸水或生理鹽水沖洗,防止發生皮膚、黏膜等部位的並發感染。 由於麻疹病程較長,患兒的體能消耗較大,加上出汗較多,故應當及時地合理補充營養和攝入足夠的維生素,膳食要易於消化,如米糊、粥、豆漿、牛奶、雞蛋羹及稀軟的半流質,在患兒恢復期更要加強營養,青菜肉末、嫩豆腐、爛面條等都比較適合。 麻疹最常見的並發症是肺炎,其次是腸炎、喉炎及腦炎,5歲以內患兒最常見的是支氣管肺炎。病兒在出疹期或出疹後高熱不退,呼吸急促、鼻翼扇動、口唇青紫等症狀,即可視為麻疹肺炎,應住院治療。若是出現聲音嘶啞、咳嗽似犬鳴,則提示並發喉炎,嚴重時可發生呼吸困難,以吸氣困難為主,患兒煩躁不安,這就十分危險,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目前很多患兒家長及成年患者對麻疹存在諸多認識誤區,如缺乏早期發現識別該病的能力,以致濫用葯物延誤治療;還有的急於退燒,造成病程延長甚至導致並發症等。「患麻疹應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這一點非常關鍵。」麻疹患者急於降溫退燒的做法很不科學。因為這不利於皮疹透發,易使病程延長,增加罹患麻疹肺炎的危險,所以要盡量讓麻疹出透、出齊。但這只是治療原則,具體用不用退燒,需要如何治療,還應由專業醫生決定。
2. 什麼是尋麻疹及圖片
蕁麻疹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是一種特別常見的皮膚病,一般患者在發病的時候奇癢難耐。而人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稱它為風疹塊。由於不同的人在出現蕁麻疹的時候,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而患者在患有蕁麻疹初期的時候,最常見的一些症狀為奇癢難耐、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的扁平疙瘩等等。下面就蕁麻疹的相關問題,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1、什麼是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特別常見的皮膚病,可能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而產生。就目前來說,蕁麻疹的發病病因不太明確,可能跟患者自身的體質以及生活的環境等等有一定的關系。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也需要積極的做好預防,避免給自己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通過以上的介紹,估計大家對蕁麻疹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不得不說,蕁麻疹雖然是常見的皮膚病,但是對人體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大家為了自身的健康,一定要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積極的鍛煉身體,科學合理的飲食,也要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夠積極的預防一些疾病的產生。
3. 寶寶患麻疹會體現出什麼症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發熱、流涕、咳嗽、眼科等,口腔菌斑和全身皮膚點。麻疹潛伏期為10-14天。患者是麻疹感染的唯一來源。麻疹暴露後7天到出疹後5天一般認為是傳染性的。風群等,是皮膚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夏季發病率高,突然,孩子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紅斑,癢得難以忍受,一股刺痛的脊骨,還可伴有腹痛、腹瀉、發熱等症狀。
咳嗽、流鼻涕、流淚、咽部充血等症狀,眼部症狀突出,流淚增多,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畏光,下眼瞼邊緣有明顯充血線,這些症狀對兒童麻疹的診斷非常有用,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又分為感染引起的蕁麻疹、過敏性蕁麻疹、物理性蕁麻疹、可引起兒童蕁麻疹的蕁麻疹。
4. 蕁麻疹症狀是什麼
蕁麻疹症狀是:
蕁麻疹臨床表現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
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於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復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
有時合並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引起蕁麻疹的病因有:
1、環境因素,如:花粉的飄揚、灰塵的多寡、氣溫濕度的高低、是否有特殊物性化性的氣味等皆有可能誘發過敏。
2、帶有過敏原的食物很多,如:像蛋類、牛奶、酒、辣椒、白菜、海鮮類等,甚至連冰品也有可能。
3、感染也會引起反復。有時本來好好的,結果因一次皮膚感染,可能是病毒或細菌作怪,刺激組織細胞,產生了過敏反應。
4、遺傳因素。蕁麻疹發生的原因有一個是遺傳因素,所以一些父母有蕁麻疹的病史的,有很大可能會遺傳給小孩,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多見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蕁麻疹
5. 蕁麻疹圖片和症狀
蕁麻疹秋冬季節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它是皮膚疾病中發病率很高發的一種疾病,因為其病發時瘙癢難耐會導致患者的身體嚴重不適,再加上誘發該疾病出現的病因有很多,有時難以確定,常見的發病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一、食物過敏、動物蛋白性食物 如魚、蝦、蟹、乳肉蛋等。
二、葯物過敏許多的葯物都可引發本病,比較常見的是青黴素。
三、吸入物過敏如花粉、動物的皮屑、羽毛、真菌孢子、灰塵、甲醛、丙烯醛、蓖麻粉、化妝品、除蟲菊、氣體等吸入均可引發本病,這類患者多伴有呼吸道症狀。這類的過敏可以通過打針或點刺檢測過敏原,在明確後可以行脫敏治療。
四、感染因素、細菌感染 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膿皰病、癤、膽囊炎、闌尾炎、胰腺炎、副鼻竇炎等。
五、昆蟲叮咬蜜蜂、黃蜂等蟲叮咬出現風團,毛蟲、甲蟲、蜘蛛、飛蛾等的毛鱗刺入皮膚即發風團。可按丘疹性蕁麻疹、蟲咬皮炎處置。
六、物理因素、壓力性蕁麻疹應盡量避免各類機械刺激,如久坐,長時的按壓、內衣及腰帶的緊束。
七、精神因素及內分泌改變如精神緊張、感情沖動等可誘發、加重本病,應盡量避免;月經期、絕經前後、人參等也可患本病。
八、內科疾病風團往往成為各類內科疾病在皮膚的一個反應。如果本病經久難愈,應做系統內科查體,以明確診斷,以防延誤病情。
6. 濕疹和蕁麻疹有什麼區別,最好有圖片,謝謝!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臨床表現不同、病因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濕疹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現為慢性濕疹。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復發作等特點。
2、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
二、臨床表現不同
1、濕疹
(1)、急性濕疹 :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於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抓破後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如繼發感染,炎症更明顯,可形成膿皰、膿痂、毛囊炎、癤等。自覺劇烈瘙癢。好發於頭面、耳後、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多對稱發布。
(2)、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後,皮損以小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僅見少量丘皰疹及糜爛。仍有劇烈瘙癢。
(3)、慢性濕疹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也可開始即為慢性濕疹。表現為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鱗屑,或因抓破而結痂。自覺瘙癢劇烈。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腘窩、外陰、肛門等處。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
2、蕁麻疹
(1)、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
患者對外來較弱的機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應增強,在皮膚上產生風團。患者在搔抓後,或在緊束的腰帶、襪帶等出局部起風團,瘙癢。
(2)、延遲性皮膚劃痕症
皮膚劃痕在刺激後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遲發性皮損不只一條,沿劃痕形成小段或點,損害較深或寬,甚至向兩側擴展成塊。局部發熱,有壓痛。
(3)、延遲性壓力性蕁麻疹
表現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腫脹,發作時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和輕度白細胞計數增多。局部大范圍腫脹似血管性水腫,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皮損發生前可有24小時潛伏期。
(4)、膽鹼能性蕁麻疹
皮疹特點為除掌跖以外發生泛發性1~3mm的小風團,周圍有明顯,其中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也可只見紅暈或無紅暈的微小稀疏風團。有時惟一的症狀只是瘙癢而無風團。損害持續30~90分鍾,或達數小時之久。大多在運動時或運動後不久發生,伴有癢感、刺感、灼感、熱感或皮膚刺激感,遇熱或情緒緊張後亦可誘發此病。
(5)、寒冷性蕁麻疹
可分為家族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較為罕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受冷後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圍繞以蒼白暈,皮疹持續24~48小時,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症狀。後者較為常見,患者常在氣溫驟降時或接觸冷水之後發生,數分鍾內在局部發生瘙癢性的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發生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
(6)、日光性蕁麻疹
皮膚暴露在日光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和風團。風團發生後約經1至數小時消退。發生皮疹的同時,可伴有畏寒、疲勞、暈厥、腸痙攣,這些症狀在數小時內消失。
(7)、接觸性蕁麻疹
其特點是皮膚接觸某些變應原發生風團和紅斑。可分為免疫性機制和非免疫性機制2類。非免疫性是由於原發性刺激物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物質而引起,幾乎所有接觸者均發病,不須物質致敏。而免疫性屬Ⅰ型變態反應,可檢出特異性IgE抗體。
三、病因不同
1、濕疹
濕疹病因復雜,常為內外因相互作用結果。內因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內分泌失調、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外因如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均可影響濕疹的發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乾燥、炎熱、熱水燙洗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是復雜的內外因子引起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
2、蕁麻疹
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葯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
7. 麻疹的症狀是什麼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發疹性傳染病。主要症狀是發熱39℃—40℃以上,流鼻涕、打噴嚏、眼結膜充血,此期約3—4天,稱為麻疹前驅期。在出疹前一天,約90%的病兒口腔內可見有麻疹粘膜斑,據此即可明確診斷。一般情況下發熱第4天見疹,出疹的順序是耳後、發際、頸部、前額,迅速地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後為四肢。隨著體溫的逐漸恢復,皮疹也依出疹順序消退,出現麥麩狀的脫屑,並留下棕色的色素沉著。麻疹患者如果治療不當,也容易出現並發症,較常見的有麻疹肺炎、喉炎、腦炎、中耳炎等。預防麻疹的有效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與麻診病人密切接觸者應檢疫14—21天。若麻疹流行時,對易感者在接觸麻疹病人後的兩天內,應趕快接種麻疹病毒活疫苗,以達阻止麻疹流行的目的。
8. 麻疹的症狀是什麼
麻疹的主要症狀有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以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為特徵、傳染性比較強,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