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飛行器的種類,樣子,構造,作用
太空梭
太空梭集火箭,衛星和飛機的技術特點於一身,能像火箭那樣垂直發射進入空間軌道,又能像衛星那樣在太空軌道飛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再入大氣層滑翔著陸,是一種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飛行器。它的結構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①軌道飛行器,包括三副引擎火箭、駕駛員艙、乘務員艙和載貨艙。②用作提供推進的外貯箱。③火箭助推器,共有兩枚,使用固體燃料。太空梭的主要用處是空間運輸、衛星服務,它可以靠近其他航天器,為其輸送物品及修理等服務項目。還可以進行星際觀測,軍事、地理觀察及拍照。由於其本身體積較大(高20多米,長50多米),也可以做為大型空間建築。太空梭起飛時可以像火箭那樣垂直發射,在運行過程中,為了減輕負擔,可以把工作完畢後的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和推進外貯箱拋掉。太空梭的主要機械在返回地面後經過整修還可以繼續使用。
❷ 美國太空梭的軌道飛行器的外形像什麼
三角翼飛機。
❸ 印度飛船二號傳回的圖片解析度為什麼比NASA的還要高
主要是因為有高解析度的軌道飛行器相機,所以拍的比較清晰。
在2019年9月初,帶著十億印度人希望的Chandrayaan-2任務失敗了:印度月球車以超過170 km/h的速度沖向月球南極。該子任務充滿了遺憾,但對於印度科學家來說仍然是令人興奮的,因為:月光2號月球軌道探測器仍然可以正常工作,足以令人「驕傲」。 10月初,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正式發布了由軌道飛行器拍攝的一組超高清月球圖像,並熱情地指出:「這是有史以來最清晰,最高解析度的照片。
ISRO還使用CLASS儀器(X射線光譜儀)分析了太陽從月球表面反射的X射線,然後研究了月球土壤的元素組成。初步數據顯示,月球附近的空間粒子數量已乘以十,表明帶電粒子與地球磁場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作用。此任務最令人遺憾的是登月車著陸時犯下的錯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相關報道稱,在月球背面未發現登陸艙的殘骸,但發現中國2號雨圖在月球背面處於非活動狀態。
❹ 軌道飛行器怎樣從整體上了解火星的情況
以往人們探測火星主要利用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及火星漫遊車。軌道飛行器實際上就是圍繞火星運行的人造衛星,通過攝像機和遙感、探地雷達等設備,從整體上了解火星上的大氣、地貌、重力、磁場、土壤與礦物成分、內部結構和氣候等情況。
❺ NASA 公布火星表面高清圖片,如何在宇宙中傳遞這些信息,在地球又是如何收到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張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最新發回的照片。據了解,MRO上的HiRISE攝像頭拍下了這組高清的火星表面照片。
總的來說,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有專門的衛星系統來接收信號的。NASA一直在討論火星殖民的計劃,並且已經提出許多方案來改變火星的生態使其變成第二地球。如今,火星被發現有液態水,而且土壤條件也不錯,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里確實可以成為第二地球。現在科技是這么的強大,強大的國家通過自己的實力來實現從地球收到NASA 公布火星表面高清圖片和在宇宙中的所有信息。
❻ 星際戰甲軌道飛行器是什麼
飛行器Archwing是玩家用來在太空飛行和作戰的機械化羽翼(應該是由Orokin研發的)。這項裝備提供了大型火力和機動力,專門用於應對太空中的敵人。與一般的任務不同,Archwing任務的地點大多處於外太空,玩家在這種地圖中可以自由地在立體空間中移動。
ELYTRON具有范圍性殺傷力和較強的防禦能力,打低級怪很給力各種秒殺,打高級怪很雞肋,只能當防禦輔助,攔截模式首選(其他機甲都一樣,後期都沒什麼殺傷力,簡直差評!),ITZAL應該也不錯,可以走比較猥瑣的打法,隱身和吸怪略屌。
1技能是隨意引爆小范圍核彈,傷害不高;2技能是噴射煙霧阻礙敵人視線,混戰或救急時都挺常用的;3技能是一個大范圍罩子,范圍內有持續的爆炸,傷害也不高;4技能是大范圍的核彈爆炸,飛行速度略慢,需要用准心控制飛行方向,還需要撞擊物體才會引爆,傷害還是不高,滿級後范圍很大。
❼ 太空梭的軌道飛行器是什麼樣的
從外形上看,它是一個帶翼飛行器,與普通飛機相似。它有長而寬大的機身。機身一般長37米,既可載人運貨,又能將衛星載送到宇宙空間,省去了用專門的運載火箭發射。位於機身前面的是駕駛艙,艙內分上、下兩層,每層可乘坐四名宇航員。在機身的後面裝有3台主發動機,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態氫和液態氧,能產生相當於3700多萬馬力的推力。它還有一對呈三角形的機翼,翼展為24米。
在飛行器的主發動機旁邊,還安裝了兩台火箭發動機,用來改變太空梭的軌道,並使它減速返回地球。另外,在機身的下面還裝有可以收起的輪子,以便於在跑道上著陸行駛。
❽ 美國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詳細參數
發射日期:北京時間2009年6月19日凌晨5:12分(美國東部時間18日下午5點12分)。
發射地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41號發射場。
運載火箭:聯合發射聯盟「宇宙神」V 401運載火箭。
所用燃料:第一級使用RP-1(一種高度精煉的煤油)和液態氧,「半人馬座」火箭上級使用液態氫和液態氧。
軌道: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一條距離月表31英里(約合50公里)的圓形極地軌道運行。月球隕坑觀測與感測衛星(以下簡稱LCROSS)則在地月系統周圍一條月球引力助推及月球返回軌道(以下簡稱LGALRO)運行,與黃道平面大約成80度角。
軌道周期:LRO軌道(月球極地軌道)周期為113分鍾。每一條LCROSS軌道周期大約為37天左右。
持續時間:LRO首先執行為期一年的探測任務,而後可能進行為期3年的科學研究任務。
重量:總發射重量為1916公斤(約合4224磅)。乾重量為1018公斤(約合2244磅),燃料重量為898公斤(約合1980磅)。
功率:飛船功率為685瓦。
尺寸:在折疊放入火箭之內時——太陽能電池板陣列和高增益天線被折疊起來——LRO的高度為152英寸(約合3.86米)。從儀器艙到被折疊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的長度為103英寸(約合2.61米),從被折疊的高增益天線到微型射頻天線的長度為108英寸(約合2.74米)。發射之後,LRO展開後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面積為168英寸(約合4.26)× 126英寸(約合3.2)。3塊電池板的總寬度為168英寸,伸出飛船126英寸。展開後的高增益天線向外伸出102英寸(約合2.59米)。
指向控制:LRO指向控制保持在60角秒。
太陽能電視板陣列:LRO裝有鉸接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鋰離子電池。
遙感勘測:利用Ka波段高速下行鏈路和S波段低速上行/下行鏈路進行遙感勘測。
數據量和最大下行鏈路速度:數據量為每天461 Gb,最大下行速度為每秒100 Mb。
飛船研製者:LRO由美國宇航局位於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工程師研製。
軌道:LRO飛往月球的旅程歷時大約4天時間。在此之後,LRO將進入一個橢圓形軌道,也就是所謂的試運轉軌道。從這條軌道,LRO將移身最終軌道——一條距月球表面大約50公里(約合31英里)的圓形軌道。
任務操作中心:任務操作中心位於美國宇航局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太空飛行中心的工程師將在分離後、進入月球軌道期間以及任務執行過程中控制LRO。任務操作中心負責向高級研究員傳送原始數據。
行星數據系統:在最初的任務完成後6個月內,高級研究員負責將科學儀器獲得的數據傳送給行星數據系統。行星數據系統是一個向公眾公開的知識庫,用於儲存行星任務的科學數據。
項目成本:LRO任務成本大約在5億美元左右。
7個科學儀器:LRO所攜帶的7個科學儀器分別是輻射效應宇宙射線望遠鏡(以下簡稱CRaTER)、多通道太陽發射率和紅外濾波輻射儀(以下簡稱Diviner)、「萊曼-阿爾法」測繪項目(以下簡稱LAMP)、月球勘探中子探測器(以下簡稱LEND)、月球軌道器激光測高儀(以下簡稱LOLA)、月球勘測軌道器照相機(以下簡稱LROC)以及微射頻新型合成孔徑雷達(以下簡稱Mini-RF)。
CRaTER 首席研究員是波士頓大學的哈爾蘭·斯彭斯(Harlan Spence)博士。該儀器重量為5.4公斤(約合12磅),平均功率為7.3瓦。
Diviner 首席研究員是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加州大學的大衛·佩奇(David Paige)博士。該儀器重量為11公斤(約合24磅),平均功率為24.7瓦。
LAMP 首席研究員是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院的蘭迪·格拉德斯通(Randy Gladstone)博士。該儀器重6.1公斤(約合13磅),平均功率為4瓦。
LEND 首席研究員是俄羅斯莫斯科太空研究院的伊格爾·米特羅法諾夫(Igor Mitrofanov)博士。該儀器重25.8公斤(約合57磅),平均功率為11.6瓦。
LOLA 首席研究員是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博士。該儀器重11.3公斤(約合25磅),平均功率為33.4瓦。
LROC 首席研究員是位於亞利桑那州滕比的亞利桑那州大學博士馬克·羅賓森(Mark Robinson)。該儀器重19.2公斤(約合42磅),平均功率為24瓦。
Mini-RF 首席研究員是休斯敦月球與行星研究院的斯圖爾特·諾澤特(Stewart Nozette)博士。該儀器重13.8公斤(約合30磅),平均功率為7瓦。
❾ 神舟5、6、7號的信息和圖片
神舟五號簡介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無人試驗飛船飛行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繼研製並發射成功了神舟2~4號無人試驗飛船,獲得了寶貴的試驗數據,為實施載人航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神舟-5飛船是在無人飛船基礎上研製的我國第1艘載人飛船,乘有1名航天員,在軌運行1天。整個飛行期間為航天員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同時將航天員的生理數據、電視圖像發送地面,並確保航天員安全返回。
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和附加段組成,總長8860mm,總重7840kg。飛船的手動控制功能和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系統為航天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飛船由長征-2f運載火箭發射到近地點200km、遠地點350km、傾角42.4°初始軌道,實施變軌後,進入343km的圓軌道。飛船環繞地球14圈後在預定地區著陸。
神舟-5號飛船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願望,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神舟五號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71次飛行,也是繼1996年10月以來,我國航天發射連續第29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9時10分,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准確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4圈
搭載物品: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旗、一面聯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台灣的農作物種子等。
試驗項目:神舟5號將盡量減少機艙內的實驗項目及儀器,以騰出更多空間來供航天員活動並執行科學觀察任務,可以說這一次的任務主要是考察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性。
新技術應用: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動檢測系統和逃逸系統。其中設定了幾百種故障模式,一旦發生危險立即自動報警。即使在飛船升空一段時間之後,也能通過逃逸火箭而脫離險境。
編輯本段神舟六號
發射時間:2005年10月12日9時0分0秒
發射火箭:神箭--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584秒
返回時間:10月17日凌晨4時32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四子王草原秋韻
飛行時間/圈數:115小時32分鍾/飛行77圈
搭載物品:共有8類64種搭載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來、查氏集團等知名企業標識,搭載的生物菌種、植物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種子則用於太空育種實驗。在開艙儀式現場,6位特殊的「乘客」有機會精彩亮相,它們分別是極地考察時使用過的中國國旗、國際奧委會會旗五環旗、上海世博會會旗、《申報》百年紀念特刊、書畫作品《六駿圖》和10幅少先隊員太空畫作品。神舟六號返回艙搭載的物品還有「我給『神舟』六號航天員寫封信徵文活動」特等獎作文、共和國元帥特種郵票和神舟六號個性化郵票等郵品以及書畫名家的作品等。
技術應用:飛船的種類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衛星式載人飛船。這種飛船像衛星一樣在離地面幾百公里的近地軌道上飛行,飛行高度大約為300公里。飛船有單艙式、雙艙式和三艙式,目前國際上成熟航天國家的飛船均是三艙式,這次神舟六號就是三艙式飛船,說明中國航天技術已經初步達到國際水平。
神舟六號飛船有以下特點:首先是起點很高,飛船具有承載3名航天員的能力;
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員返回後,軌道倉可以在無人值守的狀態下,作為衛星繼續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後進行交會對接實驗;第三是返回艙的直徑大,俄羅斯的直徑是2.2米,我國的是2.5米。最後是飛船返回,非常安全,這方面已經進行過全面的測試。總體來看,神舟六號飛船的技術進步是巨大的。
技術進步主要反映在:首先是新材料領域,據悉近年來中國在新材料領域所取得的進步上,有2000多種是來自航天領域;其次是電信領域,這方面有硬體設備的進步,也有軟體領域的進步,比如編碼技術就確保了話音質量和圖像的清晰度;第三是圖像技術,這些技術可以用於軍事領域,也可以用於民用領域;第四是特種食品,航天員的食品研製非常復雜;第五是特種紡織材料,航天服是一個系統,更是高科技的結晶;第六是電子控制系統的進步,飛船是涉及各種復雜子系統的復雜系統,所有系統均需要有電子控制系統進行控制;第七是生物醫學體系的進步,載人航天與無人航天有本質上的差異,系統復雜性和可靠性大為不同,神舟六號的成功,表明中國的相關生物醫學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