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現在最古老的地面上的建築是什麼呀
中國現存最早的地上建築是蜀中漢闕。
【蜀中古建1·漢闕】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唐人李白這首《憶秦娥》,殘破的漢家陵闕與蕭瑟的西風殘陽,成為中國古典詩詞一幅絕美的意象。詞中的陵闕,便是中國最古老的地上建築,中國現存漢闕29處,其中20處在四川,分布在新都、雅安、蘆山、梓潼、綿陽、德陽、渠縣等地,走近它們,如同翻開一部最古老的建築史。
話說漢闕
雅安與渠縣,是四川漢闕兩個集中區域,而在昔日的金牛古道上,也分布著眾多漢闕,比如新都、綿陽、梓潼。新都王稚子闕在新都彌牟鎮西北5里,傳說是兗州刺史王稚子墓前陵闕,不想「文革」中被毀,從宋代趙明誠《金石錄》收錄的拓片來看,闕上有「漢故先靈侍御史河內縣令王君稚子闕」「漢故兗州刺史雒陽令王君稚子闕」隸書題刻。王渙字稚子,新都人,曾任河南溫縣縣令,因政績卓著升為兗州刺史,元興元年(105年)卒,歸葬故里,並於墓前立雙闕。從新都往北,德陽黃許鎮蔣家壩,距離寶成鐵路不遠處,有一處司馬孟台闕,當地人也稱為高碑或漢碑,現殘存右闕,闕身正面猶存「上庸長」三字。這處漢闕宋時就引起過金石學家的關注,《隸釋》記載右闕身上有「漢故上庸長司馬孟台墓道」十一字,左闕無載,看來早在宋代左闕就已毀塌了。
綿陽市北郊4公里仙人橋附近,有楊氏雙闕,相距27.2米。左闕高5.14米,南北朝時期,佛教信徒在闕身開鑿了密密麻麻的佛龕,至今仍能看到「觀音大師……大通三年(551年)閏月二十三日弟子許善」題記,也讓古老的漢代建築多了幾分梵音;右闕通高5.21米。
梓潼有李業闕、楊氏闕、賈氏闕、無名闕四座,李業闕位於梓潼縣城南約2公里的長卿山下,闕身上刻有「漢侍御史/李公之闕」隸書。李業的事跡,《後漢書》有載,他是梓潼人,「元始中,舉明經,除為郎。會王莽居攝,業以病去官,杜門不應州郡之命。太守劉咸強召之,業乃載病詣門。……王莽以業為酒士,病之不官,遂隱藏山谷,絕匿名跡。」其氣節歷來為後人稱道。
賈氏闕位於梓潼縣城南約兩公里的太平鄉境內,西距李業闕0.5公里,雙闕俱存,但頂蓋與樓部已毀,遠遠望去如同兩個石堆,當地人又稱「書箱石」,傳是蜀漢大將鄧芝的墓闕,《梓潼縣志》記載「蜀漢鄧芝墓,縣西南五里有二石闕。芝高陽人,仕蜀為車騎將軍」,恰與此闕位置頗為吻合;無名闕位於川陝公路旁,當地人稱「九塊石」,現存左闕,據傳是漢代流寓梓潼的邊韶的墓闕。
西風殘照 漢家陵闕
2013年4月,「蘆山大地震」第三天,蘆山街頭依舊瓦礫遍地,一輛輛呼嘯而過的救援卡車駛向震中。108國道旁,有個院落鐵門緊鎖,我讓司機停車,透過鐵門的縫隙往裡面瞅:古老的樊敏闕依舊屹立在院落中,一個個威猛矯健的東漢神獸,守護著這個靈氣十足的院落。
這個叫蘆山東漢石刻館的院落我並不陌生,幾年前參加一次古建築的調查,就到過蘆山。依稀記得那是個黃昏,管理員打開斑駁的鐵門,一個漢代的世界躍入眼簾:輕柔的陽光灑落在闕身,散發出黃色的金光,被青苔爬滿的闕身石花斑斑,殘破的頂蓋如同一個年久失修的屋檐。
這便是樊敏闕。「闕」這個字,《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或「神廟、陵墓前豎立的石雕」。第一種也稱城闕,古典詩詞中常常出現,比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詩經·鄭風》,「佻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另一種便是宗祠闕或陵闕,宗祠闕是宗廟、神廟等門前的建築,陵闕立在帝王將相、文武百官的墓道兩旁,是墓主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唐代詩人李白就在灞橋看到了殘破的陵闕,寫下了這首《憶秦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樊敏闕,就是樊敏墓前的陵闕,樊敏是蜀郡屬國青衣縣人,建和年間(149年),樊敏出任青衣羌國國丞;延熹二年(159年),40歲的樊敏被舉為孝廉,並於次年調任永昌郡出任長史,203年,樊敏與世長辭,部屬將其歸葬蘆山,建立石闕,祭奠這位漢朝仕子。
兩漢時期,伴隨著一個個漢朝郡縣的建立,恢弘的城闕遍布大漢王朝的每個角落,卻鮮能保存至今。中國現存漢闕二十九處,其中河南四處、山東四處、北京一處,其餘二十處均在四川,除了河南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為宗祠闕外,其他均為陵闕。四川的漢闕,廣泛分布在綿陽、雅安、蘆山、渠縣、梓潼、忠縣等地。
一個月後,從蘆山傳來消息,地震造成樊敏闕第二層以上斷裂,闕頂面臨垮塌,相鄰的雅安高頤闕闕體也被震裂,構件震落在地。這些屹立了兩千餘年的建築,如同一位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屹立在四川盆地的荒野田疇。親近它們,如同翻開一本發黃的漢代建築史。
雄渾大氣 雕刻精良
樊敏闕高495厘米,由台基、闕身、樓部、頂蓋四部分組成,漢闕是仿古建築,通俗點說,台基相當於房屋的地基,闕身如同牆體,頂蓋則形如屋頂。樊敏闕的台基與闕身,均為上世紀50年代修復,相比之下,雅安高頤闕完整地保存了左、右雙闕,可以直觀地感受漢人的建築形制。
高頤闕左闕僅有台基、闕身是漢代舊物,頂蓋是後來加上去的。台基最下方為列柱,柱上架設大梁,類似干欄式建築。長江流域雨水充沛,成都平原古時更有「卑濕之地」之稱,濕氣頗重,古人砍伐樹木,一端削尖,夯入土中,綁上縱橫交錯的地梁,鋪上木板,這樣一來,房間與地面就有了10-30厘米的落差,這種建築結構,被形象地稱為「干欄式」,1985年,成都十二橋遺址就發現了一個1萬平方米的干欄式建築遺址。高頤闕的台基,正是「干欄式」的體現。
闕身由四層石材構成,背面刻有四行十六字隸書:「漢故益州太守/武陰令上計吏/舉孝廉諸部從/事高君字貫方」。闕主高頤以孝道舉孝廉,後官至益州太守,卒於建安十四年(209年)八月。
右闕基本完好,又以樓部最為精妙。建築學上,樓部可以分為縱橫枋子層與斗拱層,高頤闕樓部由四層石材構成,雕刻出行圖、鼓琴圖、鳥獸率舞圖、季札贈劍圖、夷人獻寶圖等等。夷人獻寶圖場面恢弘,一名挽著雙髻的女子從門里探出半個身子,門外一個頭戴高冠、身著長袍的男子跪立在地,手舉飛鳥,身後跟著一個赤裸上身、光頭大眼的夷人。高頤曾在益州出任刺史,其地域大部分在雲南省境內,闕上所刻「夷人」或許正是高頤為官一任的再現;而諸如三足烏、九尾狐等圖案,則寓意漢代人心目中的天國,暗示墓主會得到西王母的不死葯,遨遊仙境。如此一來,生與死,現實與神話,在漢闕上構成了漢代人的精神世界。
站在石闕下抬頭仰望,你會發現頂蓋下有一圈形如如意的構造,這是斗拱。「斗」是斗形的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鬥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環環相扣。斗拱通常位於大型建築物柱與梁之間,它的出現,解決了剪應力對梁的破壞問題;不過,它們又是一些藝術品,無論從藝術或技術的角度來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古典建築的精神與氣質。
中國木構建築的歷史頗為悠久,柱網結構與榫卯技術在新石器遺址中屢有發現,河南偃師二里頭商代宮殿遺址屋頂已採用重檐四坡樣式,殷墟好墓出土的銅偶方彝上也能看到斗拱雛形。時至漢代,一套完整的建築模式業已成型。漢代是一個穩定、富庶的時代,也是一個大興土木的時代,修建於漢高祖時的未央宮與漢武帝時的建章宮是其中的代表作,史載未央宮周回二十八里,可以考證出名目的宮殿就有八十多座。
漢代的未央宮、建章宮早已在漫漫塵世中化為廢墟,難以復原。高頤闕以准確比例刻出各種構件的外形,令後人得以管窺漢人的建築樣式、比例與技巧,為復原未央宮、建章宮提供了依據。從石闕看來,漢代斗拱較後世粗大,其粗壯篤實的風格與漢人雄渾的建築設計頗為協調;石闕頂蓋最長挑出闕身一米以上,可見漢代匠師已解決了大幅度出檐引起的因應力問題。
學者陳明達在《四川漢代石闕》一書序言中指出,漢闕是中國現存地面之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建築,為後人了解乃至復原漢代建築提供了可靠依據,對研究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古建築源遠流長的歷史與美感保存至今。
跨過雙闕 便是天門
在無休止的王朝更迭中,漢闕也命運多舛,湮沒在歷史長河中,久久無人問津,直到100年前才為世人所知。1914年2月,一支由漢學家色伽蘭率領的法國探險隊從京師啟程,開始了為期8個月的西部考察,並於同年6月來到高頤闕前。色伽蘭怎麼也沒想到,面前的建築居然來自兩千年前的漢朝——那個被他譽為「雄健而人性」的時代。1923年,色伽蘭將石闕照片向世界公布,歐洲人大為驚奇,幾乎引發了一場探險熱。
來雅安前,色伽蘭還到了渠縣,對這里的幾處漢闕進行考察。2012年,我來到渠縣,這里被稱為「漢闕之鄉」,中國現存二十九處漢闕,就有六處在這里,真是名副其實了。渠縣漢闕分布在縣城到土溪鎮的公路旁,馮煥闕、沈府君闕、王家坪無名闕、蒲家灣無名闕、趙家村東無名闕、西無名闕,除沈府君闕是雙闕外,其他已是形單影只。
細雨迷濛,路上少見行人,土溪鎮趙家村村口的茶館里,鄉民們端著蓋碗茶,吧嗒著葉子煙,打量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一百年前,當色伽蘭闖入鄉民生活的時候,他們是否也曾看著這個忙碌的法國人?茶館對面,便是馮煥闕,闕高4.38米,頂蓋破損,蔥郁的青苔似乎把它染成了青翠色,樓部雕刻的人像的軀體早已不知去向,手裡的琴弦不知還彈著哪出漢代的樂章,闕身正中雕刻著兩排飄逸的漢隸——「故尚書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馮使君神道」。
闕主馮煥為東漢巴郡宕渠人,漢安帝年間官至幽州太守,在任秉公執法,疾惡如仇,得罪了不少官吏、豪強,豪強為了報復,假託皇上旨意將馮煥收入監中,馮煥病死獄中,漢安帝「憐之,賜煥光錢十萬,以子為郎中。」公元121年,馮煥歸葬宕渠,部屬在墓前為他建立石闕,祭奠這位屈死的漢代忠臣。
離開馮煥闕沿著公路前行約3公里,路邊不時能看到破損的石獸,水田中有個圍牆,圍牆中間,趙家村西無名闕靜靜矗立在中央,樓部第一層隱約可見一個裸著上身的男子,戴個平頂帽,旁邊一個大猴懷中抱著小猴,似乎是幅狩獵圖;第二層正面為仙女騎鹿圖,背面為仙人六博圖;第三層為拜謁圖,畫中的大門半閉,一個寬衣博袖、衣帶飄飛的男子站在門外,後面跟著一個奴僕,正等待召見。
東無名闕距離西闕300米,樓部雕刻著生動的漢代狩獵圖:一人行獵,兩只兔子在草地中瘋狂逃竄,獵犬正在凶惡追趕,上方有兩只凶惡的老虎,一男子用盡全力拉著虎尾。如果沒有雕刻,漢代無疑是一個遺憾的年代,漢朝人將他們生前宴樂、出行、狩獵乃至他們想像中的天堂雕刻在石刻之上,給後人展示著他們的生活,他們對死亡的態度以及夢想中的天堂。
圍牆旁的水田裡,趙強文與老伴正在插秧,他告訴我,聽老一輩說,漢闕過去是沒有圍牆的,就在水田裡,牽著牛下地的農民,把牛牽在石闕旁,農人在地里幹活累了,就在石闕邊吸兩口葉子煙,有的人家缺個石碾、石磨,不想走遠路到山裡敲石頭,就把石闕鑿下來。老趙說的,與一百年前色伽蘭看到的,或許並無太大區別,色伽蘭在《中國西部考古記》中記錄下了他的所見:「諸闕多環以稻田是已,闕座浸入水中,不久將為水湮沒。渠縣有一無名闕,業已傾斜,崩塌之期諒不久矣。即不崩塌,亦必因其障礙農作,占據有限耕地,為人改作磨石,中國古跡因此而毀者甚多。」從廟堂神物到農家工具,漢闕的命運可想而知。
四川已故學者馮漢驥認為,漢代只有官位在「二千石」的官員,死後才能豎立石闕,「二千石」是漢代官階,漢代有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之分,其中太僕、衛尉、大司農、太常、大鴻臚為中兩千石,太守、太子太傅、京兆尹、大長秋為二千石。回頭看這些四川漢闕的闕主,樊敏做過巴郡太守,高頤官至益州太守,德陽司馬孟台闕主曾是「漢故上庸長」,渠縣沈府君為「漢謁者北屯司馬左都侯」「新豐令交趾都尉」。馮漢驥的觀點,無疑是頗有見地的。
有意思的是,在四川各地出土的漢代石棺上,經常能看到雙闕圖案,甚至連許多夫妻合葬崖墓也不例外,這讓學者們頗為疑惑,難道他們夫婦都曾官至「二千石」?簡陽鬼頭山崖墓出土的畫像棺上,雙闕間刻有「天門」的銘文,學者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雙闕是天門的象徵,是人間與天國的界線,漢王朝的禁令並不能禁絕漢代人對天國的渴望——跨過天門,成為天堂的一分子,這是漢代人心目中的「闕」。
詳細內容參見: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4-14/6061719.shtml
http://www.cdrb.com.cn/html/2014-04/14/content_2031809.htm
㈡ 景區門口的「樓」是什麼它有怎樣的歷史背景
讀者:“大白老師,我經常看見旅遊景區門口有這樣的建築,看上去很大氣,這種建築稱之為什麼?您可以講下它的歷史知識嗎?”
大白:“圖片上的建築是仿漢闕風格建築,漢闕作為一種帶有極強象徵意義的禮儀性建築,可是我們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跡,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哦。”
沈府君闕西闕
總體上畫風是二維側面展示,簡潔抽象,與漢畫像磚上所展示的圖案風格一致,這也印證了漢代繪畫藝術並無地上、地下的區別,視死如生是漢代世人一貫堅持的原則,且這些圖案布局體現漢代繁滿的思想意境,即闕身上雕刻或繪畫的圖案基本上不留空白。
大白說西漢大木結構建築技術基本定型、屋面類型多樣,中華傳統建築文化開始形成。在復雜多樣的西漢建築中漢闕獨樹一幟,兼有建築藝術美和精神功能。西漢時期的闕來源於西周的觀,但不具有實際使用功能。這種裝飾性闕主要起到美化主體建築、體現建築等級的作用,不能隨意修建,以建築形式劃分,則有單出、二出和三出闕,其中三出闕級別最高,專供皇室享用,普通貴族及百姓不能觸及。按建築材質來分有木質、夯土和石質闕三種,但今日只有石質闕保留下來,由闕頂、闕樓、闕身和台基三部分組成。
漢闕藝術既體現在建築造型、也體現在建築裝飾方面,其建造比例合理完美、不受實用性的約束,突出展示了漢代建築高超的建造水平,闕身上雕刻或繪畫的圖案基本上不留空白,更體現了漢代繁滿的思想意境。後世受漢代禮制建築影響,一直有建立闕樓的規定,並將其演化成京城的代指詞,如唐詩“城闕輔三秦”,是中華建築中的璀璨明珠。
㈢ 漢代建築風格是什麼樣的
1、雕飾。崖墓門上,石闕檐下斗拱枋柱間,石室內壁面,為建築雕飾實例所在,其它出土工藝品如銅器漆器等,亦可略窺其裝飾之一般。
2、磚之種類。有普通磚,通常砌牆之用;發券磚,上大而下小;地磚大抵均方形,空心磚則製成柱樑等各種形狀,並長方條,長方塊,三角塊等等,其用途殆亦砌作墓室者也。
3、檐端結構。漢瓦有筒瓦、板瓦兩種,石闕及明器所示多二者並用,如後世所常見,漢瓦無釉,而有塗石灰地以著色之法。瓦當圓形者多,間亦有半圓者。
4、屋頂與瓦飾。中國屋頂式樣有四阿(清式稱廡殿),九脊(清稱歇山),不廈兩頭(清稱懸山),硬山,攢尖五種。漢代五種均已備矣。四阿,不廈兩頭,硬山見於畫像石及明器者甚多。
(3)太室石闕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建築成就:
1、中國的木框架建築,特別是以抬梁式為主流的結構形式,到秦、漢時期已經更加成熟並產生了重大的突破。
2、陶質磚、瓦及管道的使用,到秦、漢時亦有了新的發展。漢代大量用磚於地下工程,例如西漢長安城的下水道,以及許多空心磚墓和磚券墓的地下結構。
3、中國傳統的建築結構方式是柱樑或牆梁式,但從西漢初已開始使用正規的拱券結構了。
㈣ 吳昌碩隸書的特點是什麼
吳昌碩的隸書雖遺世件數甚少,但古意盎然,境界很高。他的別人寫隸,結法多扁,而他偏好長體,意境在《褒斜》、《裴岑》之間,有時參法《大三公山》、《太室石闕》為之,有時更帶《開母廟》、《禪國山》篆意,讓人覺得似篆似隸,亦篆亦隸。其隸書在結構上通常作左低右高的錯落處理,在用筆上,波磔挑剔含而不露,且起筆收筆圓鈍藏鋒,給人一種真氣內斂、氣度恢弘的感受。
㈤ 中國十大著名山峰
1、珠穆朗瑪峰 ( 自然保護 )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它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南部在尼泊爾境內,頂峰位於中國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常年低溫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同時每年增長1.2厘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是一條近似東西向的弧形山系,位於喜馬拉雅山中端、中尼邊界上和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正南方。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有巨大冰川,最長達26公里。山下有世界上最高的寺院絨布寺
2、泰山風景名勝區 ( 世界遺產 世界地質 5A景區 風景名勝 國家地質 )
泰山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中華國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中國書法第一山。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經石峪的《金剛經》石刻,聞名中外
3、五台山風景名勝區 ( 世界遺產 5A景區 風景名勝 國家地質 )
五台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谷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五台山是中國一個青廟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現存寺院47處,台內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4、湖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 ( 世界遺產 5A景區 風景名勝 國家地質 )
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5、陝西華山風景名勝區 ( 5A景區 風景名勝 國家地質 )
華山風景名勝區,奇險天下第一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以華山、玉泉院、西嶽廟三組景觀為核心,把魏長城、漢華倉遺址、潼關十二連城、古潼關、少華山、潛龍寺、渭華起義紀念館、渭南鼓樓、慧明寺塔、石鼓山、靈台寺等景觀連成一片,形成了陝西東線,渭南南線旅遊黃金線路,並與西安、洛陽相銜接,形成陝西大東線——漢唐古道旅遊熱線。華山不僅是道教勝地,為道教「第四洞天」,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不僅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諸位著名的道教高人,漢族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西嶽華山君神,而且在華山東峰(朝陽峰)朝陽台還是看日出日落的最佳地點。常年的信徒、攝影者絡繹不絕,只為虔誠的一拜、一覽這壯觀的美景
6、衡陽市南嶽區衡山旅遊區 ( 5A景區 風景名勝 自然保護 )
衡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衡陽市南嶽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海拔1300.2米。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有南嶽獨秀之美稱。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嶽獨如飛。」2006年,被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2007年3月,成為全國首批5A級風景名勝區
7、嵩山風景名勝區
嵩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境內,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嵩山風景名勝區由嵩山少林景區、中嶽景區、嵩陽景區三大景區組成,包含中嶽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各36峰,群峰聳立,層巒疊嶂。其中,少林景區為國家級5A旅遊景區,景區內人文景觀豐富,自然景觀奇特,主要有「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有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塔林,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石闕少室闕以及武術館、達摩洞、初祖庵、二祖庵、十方禪院、甘露台、三皇寨等景觀。中嶽景區是五嶽中保存最完整的歷史建築群,由太室闕和中嶽廟構成,主要景點有中嶽廟、觀星台、太室闕、盧崖瀑布等
8、恆山風景名勝區
恆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市區62公里。1982年,山西恆山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曾名常山、恆宗、元岳、紫岳。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1米,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9、福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 世界遺產 5A景區 風景名勝 自然保護 )
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較好、物種較豐富的生態系統,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10、龜峰風景名勝區 ( 5A景區 風景名勝 )
龜峰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弋陽縣城區西南部,320國道、311高速和浙贛鐵路旁,距弋陽縣城10公里,總面積136平方公里。是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龜峰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的組成部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龜峰因景區內有無數形態酷似烏龜的象形石和整個景區遠遠看去象一隻碩大無朋的巨龜而得名。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景」之說,集「奇、險、靈、巧」於一身,素有「江上龜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譽稱。
㈥ 漢闕的簡介
漢代石闕,是我國現存的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築,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堪稱國寶級文物。
漢代成對地建在城門或建築群大門外表示威儀等第的建築物。因左
右分列,中間形成缺口,故稱闕(古代「闕」、「缺」通用)。它的雛型是古代牆門豁口兩側的崗樓,在人們能夠建造大型門屋後,便演變成門外側的威儀性建築,防禦功能逐漸減弱。文獻記載西周時已有闕,現存最早的遺物是漢代的,是了解漢代建築的珍貴資料。現存漢闕中,河南登封縣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山東濟寧市嘉祥武氏闕,四川渠縣馮煥闕、沈府君闕,四川綿陽市平陽府君闕,四川雅安縣高頤闕,重慶忠縣烏楊闕、丁房闕,無銘闕,其中烏楊闕是保存最好的漢闕,現存於國家級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為首鎮館之寶。漢闕根據材料不同分為石闕和磚闕,據說曾經有夯土造闕,現存難辨了。 漢代是建闕的盛期,都城、宮殿、陵墓、祠廟、衙署、貴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按一定等級建闕。西漢長安城未央宮的東闕、北闕,建章宮的鳳闕、 圓闕,是歷史上著名的大闕。 傳說鳳闕高20餘丈。這些巨闕除鳳闕尚有夯土殘址外,都已堙滅,現存的只是一些東漢或西晉的小型石造祠闕和墓闕,最高者不過6米。
現存石闕中,基本完整的有25座,計四川16座,河南、山東各4座,北京1座,均用塊石雕琢後砌成。其中4座為祠廟闕,余均為官、民墓闕。從形制上分有單闕和旁附子闕的子母闕兩種,每種又有單檐和重檐的差別。重檐尊於單檐,子母闕尊於單闕。這些闕的結構又可分為仿木構型和土石型兩種。仿木構型闕以高頤闕為代表,分台基、闕身、闕樓、屋頂 4部分。台基、闕身上雕出柱、枋和櫨斗,闕樓上雕樓面平坐木枋、花窗和挑檐斗,屋頂雕椽及瓦飾,都很真實。這種闕雖是石造,卻可視為可供登上防守用的大型木構闕的模型。土石型以太室闕為代表,只分台基、闕身、屋頂3部分,無闕樓或只示意性的使闕身上部稍微向外膨出。這是一種實心的不能登上的純威儀性闕。
《四川通志》載:闕題「漢平陽府君叔神道」八字。今僅存「漢平」二字。闕為東漢初平、興平年間建造。上部浮雕人物、車馬、狩獵等圖案,下部四角刻力士像,姿態雄偉。闕蓋四角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平陽府君闕,構思新穎,雕刻精美,刀技純熟,刀法剛勁,圖像生動、有趣,有許多富有生機的雲氣仙靈、珍禽怪獸等復雜的造像刻於闕上,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濃厚的生活氣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㈦ 大篆,小篆 隸書 楷書 分別是什麼朝代起源的
大篆
西周後期,漢字由甲骨文發展演變為大篆。
大篆,也稱籀(zhòu)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礎。大篆,一般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流行於西土秦地的漢字,相傳這種字體為周宣王時太史籀所著,故而又稱為「籀文」。大篆的形體結構比六國古文一般要規整和繁復,它上承西周春秋金文,下啟小篆,發展脈絡是清晰可辨的。大篆文字的代表字體是唐時出土的「石鼓文」。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體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范,就成一種新的字體—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隸書
關於隸書的產生,有傳說為程邈所創。程邈是秦朝的一個徒隸,因得罪秦始皇,被關監獄,他覺得獄官的腰牌用篆書書寫很麻煩,就化圓為方,創出一種新書體。秦始皇看後很欣賞,不僅赦免他的罪,還封他為御史,並規定這種字體以後在官獄中使用。因為這種新書體起初專供隸役使用,而程邈又是徒隸,所以被稱之為隸書,或謂佐書、佐隸。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而已,因為,實際上任何一種代表性書體的產生,不可能憑空出現,不可能是朝夕間可以完成的事情,只能經過一段相當的時間的漸變,逐步成型;至於某個人的貢獻,一般只是綜合整理、集其大成。隸書如此,楷書、行書、草書等的產生過程,亦是如此。
考古實物資料證明,戰國至秦代的簡牘墨跡,簡化的和草化的篆書已然司空見慣,筆畫減少,字形有長圓變為扁方,除上述「純隸」之外,很多字的收筆開始出現捺腳波磔,稱為「秦隸」(有「秦隸」之名,以區別於成熟期的漢隸,漢隸又有所謂古隸及八分等稱謂,不必細分)。長沙馬王堆帛書(如《老子甲本》和《老子乙本》)、銀雀山漢簡以及居延漢簡等大批墨跡書法,已有明顯隸意,此則不但展露了由尚帶篆意的渾朴的古隸如何演化到勁秀灑脫的標准漢隸的這一過程,也讓我們真切地領略到了漢人隸書的風采。戰國末期至秦間,隸書雖已露端倪,在民間也已使用,但隸書獨立地佔據統治地位,卻在兩漢,尤其在東漢,漢桓帝(147—167年)至漢靈帝(168-189年)間,當為隸書的全盛期。
隸書的產生,同後來的楷書、草書的產生一樣,乃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大變革。倘若從文字史的角度看,隸書的出現,結束了以前古文字的象形特徵,跨進了書寫符號化的疆域。從書體史上觀看,隸書則上承篆書,下啟楷書,是書體演化的一大關捩。隸書的用筆,突破了篆書用筆單調的束縛,點劃分明,方圓相濟,輕重有致,尤具代表性的主筆捺腳——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此外,漢隸的雄強朴茂之風格,正從一個側面反射出大漢帝國的壯闊景象。可惜,如此精彩紛呈的藝術,它們的創造者們,那些當時書丹的書家們,沒有留下姓名,連相關的史料記載也少得可憐。
劉勰《文心雕龍·誄碑》雲:「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樹碑,當然是正經事,所以其書法風格莊重肅穆,當在情理之中。而漢簡墨跡書法,則殊有不同之處,雖然也不失其謹嚴大度,但是畢竟隨意些、自然些,於是,我們便可以真切地看到了漢人隸書的真面目,揣摩書家當時落筆時章法、結體以及用筆、用墨的諸般奧妙。尤其令人驚喜的是,在這些漢簡墨跡中,已經有了成熟的章草書和類似楷書、行書的東西,這則透露了魏晉楷書和晉人行草的消息。
除了這些珍貴的墨跡實物之外,漢隸中最具價值的,莫過於大批的東漢碑刻。
西漢碑刻如《五鳳刻石》,與當時簡書面目相彷彿,逮及東漢,隸書爐火純青。彼時樹碑之風甚烈,加之寫手之層次多端,遂使各地碑刻隸書面目豐富無比。《張遷碑》、《張壽碑》、《曹全碑》、《鮮於璜碑》、《禮器碑》、《史晨碑》、《孔廟碑》、《朝侯小子殘石》、《楊叔恭殘碑》、《熹平殘碑》、《乙瑛碑》、《衡方碑》、《夏承碑》、《張景碑》、《石門頌》、《西狹頌》、《孔廟碑》、《華山碑》、《封龍山頌》、《韓仁銘》……等等,各臻妙絕。
這些隸書雖然都是以稱作「蠶頭燕尾」的波筆捺腳為主要造型標志,但能各具特徵特色,拉開距離,這不得不令人驚嘆於漢人的藝術創造力。隸書僅就一種書體而言,在東漢獲得了中國書法史上空前絕後的鼎盛期。漢代實在是中國書法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段黃金季節,尤其是隸書。近人康有為極力推崇漢隸,他在《廣藝舟雙楫》中寫道:「書莫盛於漢,非獨氣體所高,亦其變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飛白,劉德升作行書,皆漢人也。晚季變真楷,後世莫能外。蓋體制至漢,變已極矣。」
除了作為主宰的隸書,在秦篆的基礎上,漢代篆書也有所發揚,如《開母廟石闕銘》、《袁安碑》、《太室石闕碑》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漢碑碑額,亦篆亦隸,開裝飾風一路。至於《祀三公山碑》則尤獨特,篆而參隸,峭拔奇聳。
另有一些刻石和磚刻,如《公羊傳碑》、《「急就」磚》等,亦引人注目,它們在為研究書體演化提供旁證的同時,還給我們以啟示,出自民間書家的書法,其質朴不雕、天真率直,於法度謹嚴的傳統之外別開生面。磚刻之外,漢代瓦當亦是中國書法史的珍寶,誠如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所雲「秦漢瓦當文,皆廉勁方折,體亦稍扁,學者得其筆意,亦足成家」。
㈧ 漢朝偉大的工程
漢代建築特徵
階基
未央宮
階基為中國建築三大部分之一。其在漢代,前殿,「疏龍首山以為殿台」;「重軒三階」,文獻可稽。川康諸闕亦有下以階基承托,階基四周刻作若干矮柱及斗者。畫像石中,廳堂及闕下亦多有階基,亦用矮柱以承階面,柱與柱之間刻水平橫線,殆以表示磚縫。直至唐五代,此法尚極通行。
柱及礎
彭山崖墓中柱多八角形,間亦有方者,均肥短而收殺急。柱之高者,其高僅及柱下徑之三點三六倍,短者僅一點四倍。柱上或施斗拱,或僅施大斗,柱下之礎石多方形,雕琢均極粗魯。孝堂山石室正中亦立一八角柱,高為徑之三點一四倍,上下同徑無收殺。其上施大斗一枚,其下以同形之斗覆置為礎。出土漢墓磚中亦有上有斗下有斗形礎之圓柱或八角柱,殆即此類柱之磚制者;但較為修長,其高可及徑之五六倍。畫像石中所見柱,難以判其為方為圓,柱下之礎石,似有向上凸起而將柱底凹入,使相卯合者。漢代若果有此法,雖可使柱穩定,然若上面重量過大或重心偏倚,則易使柱破裂,故後代無用此法者。
門窗
漢代墓門樣式
門之實物存者唯墓門。彭山墓門門框均方頭,其上及兩側均起線兩層。石門扇亦有出土者,均極厚而短,蓋材料使然也。門上刻鋪首,作饕餮銜環圖案,明器所示,則門框多極清晰,門扇亦有作鋪首者。函谷關東門畫石,則門之兩側,有腰枋及余塞板,門扉雙合,扉各有鋪首門環。明清所常見之門制,大體至漢代已形成矣。
窗之形狀見於明器者,以長方形為多,間亦有三角,圓形或它種形狀者。窗欞以斜方格為最普通,間有窗欞另作成如籠,扣於窗外者。彭山崖墓中有窗一處,為唯一之實例,其窗欞則為垂直密列之直欞。平坐與欄干畫像石與明器中之樓閣,均多有欄干,多設於平坐之上。而平坐之下,或用斗拱承托,或直接與腰檐承接。後世所通用之平坐,在漢代確已形成。欄干樣式以矮柱及橫木構成者最普通,亦有用連環,或其它幾何形者。函谷關東門圖所見,則已近乎後世之做法與權衡矣。
斗拱
河北安平漢墓壁畫中的「塢堡」
漢斗拱實物,見於崖墓,石闕及石室。彭山崖墓墓室內八角柱上,多有斗拱。柱頭上施櫨斗(即大斗),其上安拱,兩頭各施散斗一;拱心之上,出一小方塊,如枋頭。斗下或有皿板,為唐以後所不見,而在雲岡石窟及日本飛鳥時代實物中則尚見之。拱之形有兩種,或簡單向上彎起,為圓和之曲線,或為斜殺之直線以相聯,殆即後世分瓣卷殺之初型,如魏唐以後通常所見;或彎作兩相對頂之S字形,亦見於石闕,而為後世所不見,在真正木構上究否製成此形,尚待考也。川康諸石闕所刻斗拱,則均於櫨斗下立短柱,施於額枋上。拱之形式亦有上述單彎與復彎兩種;拱心之上或出小枋頭,或不出。斗下皿板則不見。朱鮪石室殘址尚存石斗拱一朵,乃以簡單彎拱托兩散斗者,與後世斗拱形制較為相近。
明器中有斗拱者甚多,每自牆壁出拱或梁以挑承櫨斗,其上施拱,間亦有柱上施櫨斗者。「一斗三升」頗常見。又有散斗之上,更施較長之拱一層者,即後世所謂重拱之制。散斗之上又有施替木者。其轉角處則挑出角枋,上施斗拱,抹角斜置,並無角拱。
畫像石中所見斗拱多極程式化,然其基本單位則清晰可稽。其組合有一斗二升或三升者,有單拱或重拱者;有出跳至三四跳者;其位置則有在柱頭或補間者。
綜觀上述諸例,可知遠在漢代,斗拱之形式確已形成,其結構當較後世簡單。在轉角處,兩面斗拱如何交接,似尚未獲圓滿之解決法。至於後世以拱身之大小定建築物全身比例之標准,則遺物之中尚無痕跡可尋也。
構架
漢代高層建築-綠釉陶樓
川康諸闕,在闕身以上,檐及斗拱以下,刻作多數交疊之枋頭,可藉以略知其用材之法。朱鮪墓址所遺殘石一塊,三角形,上刻叉手,叉手之上刻兩斗。其原位置乃以承石室頂板者。日本京都法隆寺飛鳥時代迴廊及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均用此式結構,漢代建築內部結構之實物,僅此一例而已。
屋頂與瓦飾
中國屋頂式樣有四阿(清式稱廡殿),九脊(清稱歇山),不廈兩頭(清稱懸山),硬山,攢尖五種。漢代五種均已備矣。四阿,不廈兩頭,硬山見於畫像石及明器者甚多。攢尖則多見於望樓之頂。九脊頂較少見,唯紐約博物院藏明器一例,乃由不廈兩頭四周繞以腰檐合成。二者之間成階級形,不似後世之前後合成一坡者。此式實例,至元代之山西霍縣東福昌寺大殿尚如此,然極罕見也。重檐之制,見於墓磚,其實例則雅安高頤闕。漢代遺物之中,雖大多屋頂坡面及檐口均為直線,然屋坡反宇者,明器中亦偶見之。班固《西都賦》所謂「上反宇以蓋載,激日景而納光。」固以為漢代所通用之結構法也。嵩山太室石闕,將近角瓦隴微提高,是翹角之最古實例。
檐端結構
石闕所示,由角梁及椽承托;椽之排列有與瓦隴平行者,有翼角展開者,椽之前端已有卷殺,如後世所常見。
屋頂兩坡相交之縫,均用脊覆蓋,脊多平直,但亦有兩端翹起者。脊端以瓦當相疊為飾,或翹起,或伸出,正式鴟尾則未見也。
漢瓦有筒瓦、板瓦兩種,石闕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