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可愛小魚動態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落日水粉畫圖片大全 2025-04-16 16:54:28
紋身圖片女生霸氣高清 2025-04-16 16:48:46
梔子葯材圖片大全 2025-04-16 16:40:01

可愛小魚動態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5-04-16 11:55:37

A. 大班美術教案《金魚》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准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金魚》,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美術教案《金魚》1

活動目標:

1、用白色油畫棒在砂皮紙上畫出金魚的特徵。

2、對金魚的生活習性產生興趣,有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活動准備:

1、畫家虛谷的《落花金魚》、馬蒂斯的《金魚》、凌虛的《黑珍珠》等作品。

2、紗皮紙、油畫棒。範例《荷花池中的金魚》,飼養的金魚等。

活動要點:

一、欣賞中外許多畫家虛谷、馬蒂斯、凌虛的作品

1、了解虛谷是清代的一位傑出的畫家。觀察他的畫有什麼特色?(淡墨為主,顏色清淡。他畫的金魚,鼓著大肚子,瞪大眼睛,造型十分可愛。)

2、賞馬蒂斯、凌虛的畫的金魚。觀察畫面上金魚的不同,感受金魚在水中游時的動態美。

二、觀察與思考

1、出示範例《荷花池中的金魚》,觀察這張畫與平時的畫有什麼不一樣?它是怎麼畫的?畫在什麼材料上?(用白油畫棒將金魚與水草畫在細砂皮上。)

2、讓幼兒嘗試在砂皮上畫金魚,用白色的油畫棒畫出金魚的基本輪廓。

3、運用同種色或相似色接色的方法表現金魚發光的鱗片。

三、幼兒畫《快樂的金魚》,教師指導

1、選擇自己喜歡的金魚,觀察其特徵及它們在水中的不同動態。

2、在砂皮紙上,用白色的油畫棒勾出金魚的輪廓,並添畫水中的水草。

3、用顏色找朋友的方法塗色,表現金魚發光的鱗片,交替運用白色與淺色表現河水。

四、引導評價

1、你飼養了幾條金魚?有哪些是新的品種?

2、引導幼兒對金魚的生活習性等產生興趣,有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活動提示:

1、先慢畫,再用快畫的方法一邊觀察,一邊畫金魚。

2、可以用不同手段來表現金魚在水中的動態。如:寫生、水墨畫、撕貼等。

大班美術教案《金魚》2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畫的特點,感受其獨特的美。

2、練慣用毛筆和水粉顏料表現簡單的金魚形象。

3、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毛筆和水粉顏料表現簡單的金魚形象

難點:掌握毛筆握筆姿勢,感知水墨畫。

活動准備

1、各種實物金魚的圖片,水墨畫金魚的圖片,水彩畫金魚的圖片。

2、宣紙,調色盤,水粉顏料,毛筆,每人一份;報紙,涮筆筒,每桌一份。

3、歌曲《我是小金魚》,音樂《水族館》。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教師放音樂《水族館》,幼兒聽音樂做暖身律動進入活動室,模仿小金魚游泳的樣子同時說語詞。音樂停止時,教師用語詞跟各位大一班的小金魚們問好!請小金魚們游回自己的座位上去,看誰的速度快,看那條金魚最安靜。

(二)基本環節

1、播放各種金魚圖片,幼兒仔細觀察水墨金魚的特點,教師播放各種實物金魚圖片,幼兒仔細觀察,與此同時教師不斷用語言和提問引發幼兒注意金魚的外形特徵,顏色,花紋,動態表現等細節,鞏固幼兒記憶。

2、教師播放用油畫棒和水彩筆畫的金魚,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用油畫棒和水彩筆是怎麼畫金魚的,和我們用水粉顏料作畫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幼兒思考回答(水墨畫要用水來調色,要用宣紙和毛筆作畫,握筆姿勢不一樣,畫畫的方法也不一樣)

3、教師示範畫金魚,介紹水粉畫基本知識和正確的握筆姿勢,教師拿出顏料,毛筆等作畫工具,介紹其名稱和使用方法,與此同時做金魚范畫,幼兒學習如何用水粉顏料畫金魚。提示幼兒調水粉顏料的時候不應用太多的水,那樣顏料較稀,顏色也特別淡,用毛筆沾一點水稀釋顏料就可以了。

4、請幼兒自己用毛筆,調色盤,水粉顏料根據教師講述的技巧作畫,注意宣紙下要鋪報紙,以免顏料滲透在桌子上。教師播放音樂《我是小金魚》作為背景音樂,給幼兒一個輕松氣氛的作畫氛圍,同時播放金魚圖片,出示範畫給幼兒提供更多的金魚圖案,幫助幼兒畫出更美麗的金魚。強調作畫時的握筆姿勢和繪畫方法,先畫什麼,後畫什麼,最後鼓勵幼兒為金魚畫上水草,花卉,石頭,水波紋等背景,給金魚一個美麗的家。

(三)結束環節

1、展示孩子們的水粉畫作品,給予他們鼓勵和認可。

2、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學會欣賞和評價他人的作品。

3、幼兒聽音樂《我是小金魚》模仿自己畫的金魚游泳,自己創編歌曲動作,最後游出活動室如廁,洗手。

4、幼兒回班整理自己的作畫工具,毛筆,涮筆筒和調色盤要涮干凈,水粉顏料要用對應的蓋子蓋好,報紙折疊好收整齊,桌子擦乾凈。

教學反思

讓孩子觀察金魚圖片的時候孩子們的興趣都在金魚亮麗的顏色上,應多注重引導孩子觀察近於造型和動態。平時應多注重幼兒握筆姿勢的訓練,長此久往,孩子們會畫出更美麗的.水墨畫來。

大班美術教案《金魚》3

設計意圖:

蘿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農村更是常見。最近我們開展的主題活動是《好吃的蔬菜》,孩子們從家裡帶來一些常見的蔬菜。許多孩子都帶來了蘿卜,他們經常會把蘿卜切成一塊一塊的玩,那我就想與其這樣玩,不如教他們製作成各種蘿卜造型,不但可以鍛煉他們的手部肌肉的靈活性,還能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同時可以將他們的作品做成展區供孩子欣賞,一舉多得。因此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學慣用蘿卜做出水泡眼金魚的基本特徵(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身體,散開的尾巴)。

2.提高幼兒對植物觀賞、製作的興趣,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活動能力。

3.培養幼兒專注力,耐心細致,勇於動手實踐的品質。

活動重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用植物製作造型的興趣,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活動能力。

難點:按步驟在製作出蘿卜金魚。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幼兒了解金魚的身體特徵和生活習性。

2.物質准備:小紅蘿卜若干(幼兒人手六個),小刀、牙簽、範例蘿卜金魚,蘿卜圖片。投影儀

活動方法:

本節課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講授法:老師口頭語言向孩子描繪情境,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2.演示法:教師將製作好的作品展示給幼兒觀察,演示製作的步驟。

3.觀察法:再感知欣賞中金魚中我計劃用觀察法。

4.實踐操作法:分發製作材料,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

活動時間:

由於幼兒園大班孩子專注力有限,所以手工課程時間不宜太長,因此本次活動時間設置為30分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引出課題)

1.手指游戲:手指上課。(設計意圖:活動手指,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集中注意力。)[1分鍾]

師:小朋友們,手指要上課嘍,我們一起做一做,看誰小手上課最認真。

《手指上課》

大門開了進不來,小門開了進不來,

二門開了進不來,後門開了進不來,

中門打開了,小朋友都進來了,

教室門開了,老師走進來了,

全體起立,坐下,

報數:12345678910

全部到齊開始上課。

2.猜謎語。(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激起幼兒的好奇心產生學習的興趣。)[1分鍾]

師:今天,小兔的商鋪開業,聽說他的店裡賣的東西很有趣,會是什麼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陳老師把它編成謎語看誰能又快又對的猜出來。

謎面:「凸眼睛、闊嘴巴,大大的尾巴像朵花。水裡生來水裡長,小朋友們都愛它。」(金魚)

二、活動過程

1.觀察並說出金魚的外形特徵。(出示金魚圖片)(設計意圖:考驗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

[2分鍾]

師:誰能夠告訴大家金魚長的什麼樣子呢?它的身體像什麼?尾巴像什麼?

引導幼兒把自己觀察到的、講出來並指出是那個部位。

在觀察的過程中提醒個別幼兒盡量進行有序觀察。直到各部位都被幼兒觀察到(能夠依次找出頭、身體、魚鰭)並了解各部位的名稱。

2.了解金魚的生活習性。[1分鍾]

(1)師:小金魚在什麼地方生活?(水裡)它是怎麼活動的?(在水裡游來游去,游上游下)

(2)幼兒學一學小魚游。

3.出示範品(蘿卜金魚)(設計意圖:承上啟下,過渡作用。)[1分鍾]

師:看,這是陳老師在小兔商鋪帶回來的金魚,和我們圖片上看到的金魚一樣嗎?哪裡不一樣?(是蘿卜做的)

師:嗯,你們看的真仔細的確是蘿卜做的,這個可愛的蘿卜金魚特別的好賣,小兔商鋪里的蘿卜金魚都快賣完了。所以小兔想請你們幫他做蘿卜金魚,你們願意嗎?(願意)

4.(利用投影儀)師示範並講解製作蘿卜金魚的方法與過程。[4分鍾]

設計理念:這里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里我運用了投影輔助教學法通過談話、觀察、示範、等策略

。主要以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的形式,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中掌握蘿卜金魚的製作方法及步驟。

製作步驟:

(1)取第一根蘿卜,注意觀察其自然形狀,去掉多餘部分。在沿線切開就是金魚的身體。(身體圓圓的)

(2)取第二根蘿卜切成金魚的尾巴。(尾巴要像扇子一樣散開)

(3)取第三根蘿卜切成眼睛和鰭。(眼睛要盡量切得一樣的)

(4)用牙簽將金魚的身體、尾巴、眼睛和鰭連接好。

5.請幼兒嘗試製作蘿卜金魚。(設計意圖:提高製作興趣,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10分鍾]

(1)提出製作要求。指導幼兒從蘿卜上取出適當部位,來做金魚的身體。尾巴、眼睛和鰭。

(2)教育幼兒注意用刀安全。提醒幼兒不要用刀亂揮亂戳。

6.教師對幼兒的初次嘗試給予點評,對不到位或製作不對的地方給予糾正。

請個別幼兒大膽的說一說自己的製作過程。[2分鍾]

(設計理念:鍛煉幼兒的膽量,有助於提高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7.幼兒再次進行製作。[5分鍾]

師一邊指導,一邊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作品製作。也可讓做好的孩子當

小老師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共同完成作品。

8.點評幼兒作品(設計意圖:讓孩子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從中學到知識,彌補自己的不足。)[2分鍾]

(1)將幼兒第二次的作品放在展台上幼兒相互欣賞,並說一說哪一個作品

最好,為什麼?

(2)說一說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三、結束部分

1.師:小兔非常感謝小朋友們的幫忙。我們小心的將蘿卜金魚送到他的商鋪吧。(投放到區角)

2.想一想:除了蘿卜金魚,我們還可以用蘿卜製作出什麼?(出示圖片欣賞各種不同的蘿卜造型)

[1分鍾]

(設計意圖:讓幼兒敢於思考、創新)

活動延伸:

1.繼續在區角中投放蘿卜鞏固孩子對蘿卜金魚的製作技巧的掌握。

2.鼓勵幼兒製作不同的蘿卜造型,發展孩子的想像力。

(延伸理念:幼兒在幼兒園學到的知識需要在家庭中不斷地強化,通過幼兒園的周圍環境和有設計的游戲活動才能使他們完全掌握。家園配合幼兒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園配合好,孩子才會有不斷的提升。)

課程反思:

1.通過本節課觀察幼兒對本節手工課是否感興趣,孩子能否獨立操作。

2.對比以前手工課幼兒是否有所進步,還存在哪些不足。

3.通過作品分享能否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及膽量。

教學設計說明:

手工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是培養幼兒動手動腦,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本次活動的對象是大班的孩子,他們的動手能力較中、小班的孩子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不僅僅滿足於模仿的層次上,他們更注重於自己去探究。所以我結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動手能力的現有水平,在設計過程中更注重了引導孩子自己去觀察、發現和自主操作。結合本次活動我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引導幼兒通過猜謎,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通過幼兒熟悉的手指游戲《手指上課》,創設了上課了的氛圍,再通過猜謎,從而來激發幼兒活動興趣。第二個環節:通過觀察圖片來進一步了解金魚的身體結構。以及身體各部分的形狀特徵。這部分不需要糾結太多的時間,在課前孩子對金魚已基本了解。第三個環節:由老師示範製作蘿卜金魚。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點部分,我利用了投影儀來進行輔助教學,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從形狀、顏色、製作方法等方面了解到蘿卜金魚的具體製作步驟。第四個環節:幼兒動手操作。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希望幼兒能大膽動手,根據步驟形象的把蘿卜金魚製作出來。所以在幼兒動手操作環節我設置了四部曲,(1)復習製作步驟;(2)進行嘗試製作;(3)針對幼兒的不足再次進行糾正;(4)再次進行製作。當然手工材料有著潛在的危險,所以安全、衛生教育也是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設計環節。第五個環節:展評幼兒作品,結束活動。展示幼兒作品環節可以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所以我先肯定了孩子的作品,再找幾個孩子分享了他們的製作過程和方法,最後

提出了一些可以改進的方法。並提出課堂延伸,蘿卜還可以製作什麼?讓幼兒發揮想像在以後的區域游戲中去鞏固、完善、創新。

這是我對本節課設計的一個簡單說明,希望能發展幼兒的手工技能,激發幼兒對製作蘿卜造型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和大膽創造的思維能力。

大班美術教案《金魚》4

一、活動目標:

1、能在二等分的基礎上,學會剪金魚

2、喜愛剪紙,體驗剪紙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折紙步驟圖,折紙若干,金魚剪紙範例一幅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小朋友的後面來了許多的客人老師,老師的後面也有一位小客人,請小朋友和我一起數到3,把它請出來。1,2,3,原來是金魚朋友。

小金魚說今天是它的生日,它想開一個生日舞會,請小朋友去邀請那些藏在彩紙里金魚,你們願意么?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觀察金魚的組成部分

師:在邀請金魚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它是由那些圖形組成的?

2、師示範剪金魚過程

師:老師先來邀請一條金魚,請你看清楚我是怎麼用二等分的方法邀請金魚,回頭請小朋友告訴我

出現了兩個正方形,上面的正方形畫金魚的腦袋。能不能畫到邊,為什麼?哦,要注意這個地方不能畫到邊,不然金魚就沒脖子了。

下面的正方形畫金魚的尾巴,一個大葉子和一個小葉子。因為要參加舞會,我們要給它剪出漂亮的花紋。

金魚的頭和尾巴出來了,還缺什麼呢?畫一個能碰到四條邊的大圓,畫上眼珠。

3、出示圖譜

師:一條漂亮的金魚出來了,那麼我是用什麼方法剪出來的呢?我是怎麼用二等分的方法剪出金魚的身體的?第一步是什麼?

眼睛和身體一樣,先對邊折,再畫一個大大地圓形,畫上眼珠。

舞會上還有一個做迷藏的游戲,請你想一想小金魚能藏在什麼地方?

現在,我請小朋友趕緊動手邀請金魚、水草和石頭吧!

4、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5、結束部分:音樂游戲

師:小朋友們,舞會快要開始了,趕緊把手裡的東西放進盆里,參加舞會。

大班美術教案《金魚》5

設計思路:

著名畫家馬蒂斯的《金魚》中靈動的金魚、豐富的背景、強烈的色彩,就很吸引幼兒。幼兒紛紛述說喜歡的理由,於是,「自由」「激動」「漂亮」「悠閑」等詞彙從幼兒口中迸發。可當我詢問幼兒從畫面中哪裡可以看到「自由」「激動」時,他們卻難以應答。顯然,幼兒對畫面中的色彩、布局、事物有感覺、喜歡卻難以表達。

活動目標:

1.喜歡作品的色彩,初步感受畫家馬蒂斯的繪畫風格。

2.在欣賞作品的基礎上,發現畫家運用色彩的獨特性,大膽表達自己對色彩的理解和感受。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感受作品《金魚》的美感。

活動准備:

1.教具:張貼畫《金魚》三幅(一幅同原作大小147cm*98cm,另兩幅按比例縮小);賞畫配樂三首;感受色彩層次變化的課件。

2.學具:背景替換軟片夾(人手一份);習作用具(實景構圖用物、各色彩紙、粘膠、水粉顏料、畫架、砂皮紙等)。

3.對作品《金魚》及畫家馬蒂斯的其他作品已有前期感受經驗。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欣賞作品中色彩的運用

(一)出示作品,引發欣賞的興趣

1.還記得這幅畫嗎?每次看這幅畫,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

2.作品中的金魚為什麼這樣招人喜愛?用紅色畫小魚讓小魚看上去有什麼樣的感覺?

3.教師小結:鮮艷的顏色總讓人感到激動和快樂,這些鮮艷的顏色被巧妙地用在作品裡,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設計意圖:第一次看這幅畫總會被畫面中央的金魚吸引。畫家獨特的用色方法:用鮮艷的紅色使《金魚》主題鮮明。因此,我就順應幼兒的觀察特點,從觀察金魚開始,讓幼兒體會鮮艷色綵帶給人的感受,使之後關於色彩運用的話題得以深入。】

(二)觀賞作品,發現色彩運用的獨特之處

1.你看到那些鮮艷的顏色了嗎?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2.小結與過渡:熱烈的紅、明亮的黃、濃艷的綠都能讓人感到快樂,但是它們碰在一起就像三個野小子一樣火爆,給人吵鬧的感覺。可是,在這幅畫里,它們卻顯得平靜而輕松,畫家用了什麼辦法呢?

3.教師隨後質疑:黑色真有這樣的力量嗎?讓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幼兒自由選擇背景色插入《金魚》原作背景替換軟片夾中,將自己選擇替換背景色後的作品與原作放在一起比較,體會和感受其不同。)

4.請幼兒說說選擇這些背景色的理由。

5.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選擇顏色的,畫家也是這樣做的。看看在黃色、藍色背景上的小魚與綠葉,再看看畫家在黑色背景上畫小魚與綠葉,看上去有什麼不一樣?

6.教師小結:黑色是暗和深的顏色,所以能襯托出紅色和綠色的亮麗。畫家馬蒂斯就是這樣運用色彩的。

7.這幅畫上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種顏色?你在畫上找到哪些綠色?

8.如果這幅畫只用一種綠,會變成什麼樣呢?我們來玩個游戲體驗一下吧!

9.只用一種綠色的畫面和馬蒂斯畫的有不同深淺的綠色畫面,有什麼不同?

10.教師小結:畫面上的綠色有了深深淺淺的層次變化,畫面就會顯得豐富多彩,非常自然。

11.那麼多漂亮的顏色被畫家巧妙地塗到畫布上,你喜歡他的塗色方法嗎?

(幼兒根據自己的發現和疑惑來提問,並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交換觀點。如有的幼兒覺得畫面中有許多地方顏色沒有塗滿,露出小白點;而有的幼兒認為沒塗滿顏色的欄桿遠遠看去有光線閃爍的感覺……)

12.小結與過渡:我們找到了藏在《金魚》這幅畫里運用色彩的方法,馬蒂斯的畫里還有很多這樣運用色彩的方法,你們想不想知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設計意圖:幼兒欣賞作品時,教師不要打擾幼兒,讓他們邊看邊思考。利用「背景替換軟片夾」這一教具讓幼兒隨意將自己喜歡的背景色替換在作品上,讓色彩的對比效果直觀地呈現,通過對比讓幼兒看懂、看出馬蒂斯運用對比色彩的高明之處。游戲「讓綠變成一色」讓幼兒感受到色彩層次變化的效果。這些巧妙的教具和學具能讓幼兒看懂和理解畫家的表現手法,使幼兒覺得畫家和自己並不遙遠,讓幼兒對作品產生親切感。這是教師在幼兒具體形象思維與畫家作品凝練抽象之間搭設的具體形象的階梯,以讓幼兒對畫家作品的效果、手法都能看得到、看得明白。】

二、比較作品,感受畫家的風格

(一)教師邊演示PPT,邊介紹畫家馬蒂斯

1.播放PPTl:他就是馬蒂斯,大家心中的「色彩大師」。他喜歡畫幸福而快樂的生活,他的畫中有鮮艷的顏色。他能讓這些像野馬一樣奔騰的顏色在他的畫中有秩序地出現。

2.播放PPT2:《紅色和諧》里紅色的牆、紅色的桌子、紅色的椅子、綠色的窗。強烈的色彩對比被黃色的窗框和黑藍色的花紋緩沖,顯得優雅而快樂。

3.播放PPT3:《國王的憂思》里紅、黃、藍、綠大大小小的色塊被巧妙而有秩序地組合在一起,感覺鮮艷奪目又和諧。

4.播放PPT4:《有玉蘭花的靜物》里紅色和綠色有著很多深淺變化,鏡子的架子從深紅到淺紅到白色。每一片玉蘭花都從深綠到淺綠。所以,平面的東西看上去就成立體的了。

5.播放PPT5~6:畫家這樣的用色本領可不是生來就有的,馬蒂斯非常刻苦地練習畫畫。他每天只吃一頓飯,其餘的時間除了睡覺都在畫畫,在他年老得不能站立時,他就剪紙貼畫,《國王的憂思》就是他老年時期的作品。在他虛弱生病卧床時,他就讓人把畫畫的碳棒綁在釣魚竿上,他在牆壁上畫畫。他說:他的一生都沒有感到過寂寞,因為一直有畫陪伴著他,他是幸福而快樂的!

(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畫家馬蒂斯

1.你們喜歡他嗎?

(幼兒表達自己喜歡馬蒂斯的理由。)

2.教師小結:一個人如果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會很幸福!

【設計意圖:播放PPT能拓展幼兒對畫家馬蒂斯的欣賞視野,整個過程要與幼兒互動完成。幼兒熟悉的作品可以鼓勵他們大膽表達,對於他們不了解的內容要要求他們認真傾聽。馬蒂斯的執著也能讓幼兒驚嘆,由此可以讓他們明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福的!】

三、表達表現,大膽運用色彩

幼兒使用材料進行習作,嘗試做大師。

1.老師准備了許多材料,想嘗試做色彩大師嗎?試一試吧。

2.幼兒自主選擇撕紙臨摹、色彩創意、實物構景等不同內容進行自由表達。

3.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在作品表達的過程中對畫家馬蒂斯運用色彩經驗感知的經驗遷移。

4.幼兒在不斷嘗試中豐富對顏色對比效果運用的經驗。

【設計意圖:之前的欣賞讓幼兒發現和體會了畫家創作《金魚》時所用的色彩表達方式,這些都在幼兒的心中凝聚成屬於自我的「像」。進入習作環節後,幼兒需要將之前理解的、體會的、感受的、發現的都融入自己的表達、練習中,這樣的創作極富挑戰,能讓幼兒在吸收他人經驗的基礎上運用自我的藝術智慧來解決問題。】

大班美術教案《金魚》6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金魚的優美姿態以及色彩變化之美。

2、學習按筆和提筆,使用中鋒和側鋒作畫。

3、嘗試畫出不同動態的金魚。

活動准備

1、幼兒已初步認識過金魚,實物金魚若干。

2、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魚缸里的金魚,感受金魚的優美姿態與色彩變化。

教師:金魚身上的顏色是什麼樣的?有什麼變化?它們是怎麼游的?我們來學一學!

2、師幼共同討論、探索金魚的畫法。

(1)探索金魚眼睛的畫法。

教師:金魚眼睛大大的,凸鼓出來,我們可以用勾線的方法來畫。

(2)探索金魚尾巴的畫法。

教師:金魚的尾巴前面大,尾端越來越小,用毛筆怎麼又快又好地畫出來呢?

(3)教師 小結:可用中鋒勾畫出魚身和魚眼的輪廓;用側鋒先按筆再提筆,畫出尾部;用小勾線筆添畫魚嘴、眼珠、魚鰭等細節。

3、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你想畫什麼樣的金魚?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4、欣賞、交流、 評價。

教師:你的金魚在哪裡?在干什麼?它們可能在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