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肝不好敲打哪個穴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賣月餅的搞笑圖片 2025-04-03 15:09:51

肝不好敲打哪個穴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4-02 16:00:33

⑴ 肝臟不好按摩哪裡 如何按摩養肝

肝是人體五臟之一,在人體器官和功能活動里扮演這極其重要的角色,任何食物要消化和吸收都要經過肝的過濾,因此肝臟的健康與人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所以養肝至關重要,通過穴位按摩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養肝方法,那麼肝臟不好可以按摩哪裡?如何按摩可以養肝?
肝是人體五臟之一,在人體器官和功能活動里扮演這極其重要的角色,任何食物要消化和吸收都要經過肝的過濾,因此肝臟的健康與人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所以養肝至關重要,通過穴位按摩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養肝方法,那麼肝臟不好可以按摩哪裡?如何按摩可以養肝?

1、肝俞穴

位置:肝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肝的背俞穴,是肝之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濕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具有散發肝臟之熱的功效,可補肝陰,養肝柔肝,現代醫學主要可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夜盲症、近視等。

按摩:採取俯卧姿勢,雙手大拇指的指腹分別按壓在脊柱兩側的肝俞穴,由輕到重的做旋轉式按摩10秒再放開,重復按摩約5分鍾,至局部有微微酸脹感為宜,注意手法柔和。


2、大敦穴

位置:大敦穴在腳大拇指,靠第二趾一側,取位時,可以採用坐次或是仰卧姿勢。

功效:肝經溫熱水液由大敦穴輸送於體表,本穴具有調理肝腎、熄風開竅、安神定癇、理血之功效,當出現焦躁之類的不良情緒時,按壓本穴可有效緩解。

按摩:按壓本穴7-8秒,再慢慢吐氣,每天晚上睡覺前按摩,重復10次左右,早起後也要按摩數次。

3、行間穴

位置:行間穴在足背側,當第一、二趾間,通俗些說在大腳趾與二腳趾之間的紅白肉交際處。

功效:本穴是肝經氣血物質運行的道路,小部位水濕吸熱脹散而上行,此部分氣血表現出火的炎上特特徵,因此屬火,如果肝火太旺,按摩本穴可以清熱瀉火,本穴可用於治療宿醉不適、眼部疾病、肝臟疾病、肝經風熱所致諸證等。

按摩:按壓行間穴5秒鍾,至感到局部有酸脹感,休息5秒後再按壓,重復約20次。

4、太沖穴

位置:太沖穴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與行間穴相距較近。

功效:太沖是肝經的原穴,調控著肝經的總體氣血,是肝經之原動力,肝臟所表現的個性和功能都可以從太沖穴找到形質,如在人生氣時,肝也受到影響,此時按壓太沖,往往就會有壓痛感。本穴現代常用於治療腦血管病、高血壓、青光眼、月經不調、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症。

按摩:手拇指指腹按壓太沖穴,沿骨縫的間隙按壓並前後滑動,做20次,再用同樣的手法按摩另外一側。

溫馨提示:根據中醫的記載,動怒是很傷害肝臟的,容易引發肝火,所以養護肝臟首先要做到的是保持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情緒。

⑵ 手部保肝的穴位

肝俞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位置,是肝經氣血匯聚之處。此穴能夠調節肝臟的功能,促進肝臟氣血的流通,對於肝氣不舒、肝膽濕熱等症狀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按摩肝俞穴,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效果。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是肝經的原穴。太沖穴是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刺激太沖穴能夠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改善肝臟的功能狀態。太沖穴具有疏肝解郁、調和氣血的作用,對於情緒抑鬱、失眠多夢等症狀有顯著的緩解效果。

對於肝功能不佳的人來說,按摩肝俞穴和太沖穴是很有幫助的。肝俞穴能夠調節肝臟氣血,促進肝臟功能的正常運轉;而太沖穴則能夠促進肝經元氣的流通,對於改善肝臟功能狀態非常有益。經常按摩這兩個穴位,可以有效預防和緩解肝臟疾病,對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

除了按摩這兩個穴位,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合理飲食,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以促進肝臟健康。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類等,有助於維持肝臟功能的正常運轉。此外,適量運動也有助於促進肝氣的流通,增強肝臟功能。

總之,肝俞穴和太沖穴是養肝護肝的重要穴位。通過按摩這兩個穴位,可以有效地促進肝臟功能的正常運轉,預防和緩解肝臟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按摩這兩個穴位,結合健康的生活方式,來保護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