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透穴療法治療面癱
概述
透穴刺法,又名透針法、透刺法,是在傳統的針灸療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針刺方法。「透穴」意味著針刺深度較深,跨經跨穴而刺,一針可通透多個穴位,或多經穴位,使其同時產生針感,加強得氣力度,以有效地提高針刺療效。
透穴選穴方法
(1)本經穴透刺:這種透刺法是從某一穴進針後,沿著經絡的循行路線,使針尖抵達同一經脈的另一穴,其效果遠遠高於常規刺法。如此透刺不僅可使針感傳導增強,若配合迎隨補瀉手法,可大大提高補益經氣或疏瀉邪氣的效果。
(2)表裡經透刺:即從某一穴刺入後,沿組織間隙使針尖抵達互為表裡經脈的一穴,或者其中幾個穴。這種透刺法既可加強表裡經脈之間的聯系,平調陰陽,又可協調互為表裡的經氣。臟腑經脈的陰陽關系,表裡關系為選穴的依據。陽經透向陰經,陰經透向陽經。如陽陵泉透陰陵泉。以部位上存在的表裡關系選穴,例如犢鼻透內膝眼。
(3)手足同名經透刺:手足同名經對手足同名經循行的共同部位或相關臟腑的功能疾患可以產生良好的協同治療作用。如絲竹空透率谷治偏頭痛、迎香透四白治膽道蛔蟲症、耳門透聽宮治耳系疾病等。
(4)異經透刺:這種刺法則是從一穴刺入後,不一定沿經脈循行路線,也不一定使針尖抵達相表裡的某一穴,而是按醫者的意圖使針尖抵達另一穴或其他幾穴的一定深度。這樣便可使本來無關的兩條經脈氣血得以溝通和協調,從而擴大腧穴的主治范圍。
透穴治療面癱
面癱(即西醫學中的面神經炎)是由於脈絡空虛,風寒之邪乘虛侵襲頭面部脈絡,以致經氣阻滯,經筋失養,筋急縱緩不收而致病。 面神經炎 ,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不受年齡限制。一般症狀是 口眼歪斜 ,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地倉透頰車
如地倉、頰車同屬於足陽明胃經在面部的穴位,都可治療口歪。從解剖關繫上看,地倉位於口角旁,皮下為口輪匝肌,分布有面神經,深面有頰肌,受面神經的頰肌支支配。頰車的皮下組織有皮神經和面神經的分支。由地倉向頰車透刺時針尖可經過口輪匝肌、降口角肌、顴肌和笑肌等結構。它們均為面部表情肌,受面神經的支配。透刺時除局部有酸脹感外,同時能使針感向周圍擴散,從而增強了治療面癱引起的口角歪斜、流涎、不能閉合等症狀的療效。
陽白透魚腰
陽白透魚腰對改善額紋消失效果極佳,陽白為手足少陽、陽明、陽維五脈交會穴,配以經外奇穴魚腰,有祛風明目、活血通絡的作用;陽白穴位於額肌中,透刺使其作用更直接,刺激更強,且陽白透魚腰與額肌的肌纖維方向一致,可刺激肌肉及神經,提高其興奮性,從而促進功能的恢復。
透穴治療的優勢
透穴針法治病的功用特點主要體現在:
1.加強了經脈之間的聯系,擴大了針刺的主治范圍。由一經經穴透刺另一經或多經經穴,可使臟腑與經絡、經絡與經絡、腧穴與腧穴之間的經氣得以溝通,營衛氣血通暢,加強了兩經或多經間的聯系,從而使其治療范圍更加廣泛。
2.加強了刺激量,提高了針刺效應。一針透兩穴或數穴,加強了對經絡的刺激,使經氣傳導快而廣泛,既擴大了刺激面,又加強了對各經經氣的調節作用,從而提高了針刺效應,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