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眼疼艾灸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魚子醬是什麼圖片 2025-02-19 16:25:22

眼疼艾灸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2-14 09:04:02

Ⅰ 上關的准確位置

上關穴為足少陽膽經穴位,位於面部顴弓上緣中點處。上關穴主治頭面部各種疾患,如面癱、口眼喎斜、面肌痙攣、眼瞼瞬動等,都可以選取上關穴治療。
此外,耳聾、耳鳴、突然性暴聾、耳後疼痛、目赤腫痛、眼睛紅、眼睛疼、雙目干澀,偏頭痛、前額或腦後疼痛、耳後完骨疼痛、牙齦腫痛、牙齒疼痛、下頜關節紊亂、下頜骨疼、三叉神經痛等,也可以選取上關穴進行治療。上關穴以針刺為主,有時也可以艾灸,雖然在面部艾灸的次數不宜過多,但如果存在面癱或下頜關節紊亂等情況,可以選取上關穴進行艾灸治療。

Ⅱ 陽溪穴應用


陽溪穴,位於拇指根部與手腕背部的凹陷處,被譽為"經火穴"。此穴位特別適合緩解頭痛和眼痛,按摩時需閉目掐按一分鍾,以充分發揮其通經活絡的功效。按摩配合金雞獨立,能有效預防中風和高熱等狀況。古籍記載的睡前貼大蒜於陽溪穴的天灸療法,一次施治,多人驗證其效驗,印證了《靈樞?九針十二原》中關於治療未得法的言論。


在治療特定時間病症上,如酉時的牙痛,只需針灸太溪穴,提前半小時進行,留針兩小時,可見顯著效果。這是因為酉時對應腎經,遵循《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的理論。通過針灸太溪穴,已治癒數十例酉時腹痛、頭痛和痹痛等病症。


對於角膜潰瘍,艾灸陽溪穴結合生薑或大蒜頭,效果顯著。臨床症狀包括眼睛疼痛、流淚、怕光以及角膜潰瘍。治療方法是將切片的生薑或大蒜置於陽溪穴上,點燃艾絨進行艾灸。具體操作為每日1-2次,每次5-7炷,持續3-5天,多數患者在1-4天內即可見明顯改善。


13例角膜潰瘍患者採用此法治療,其中4例1-2天痊癒,6例3-4天痊癒,剩餘3例在5天內也獲得痊癒。這些治療結果展示了陽溪穴艾灸療法的有效性。



(2)眼疼艾灸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陽溪穴 Yáng xī(LI5)屈肘,掌心向胸,陽溪穴在腕關節橈側,拇指向上翹時,當拇段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在大多角骨、橈骨、兩筋(即拇短伸肌隨和拇長伸肌腱)間。現代常用於治療腱鞘炎、中風半身不遂、腕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配列缺主治腕部腱鞘病。當拇短、長伸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橈動脈的腕背支;布有橈神經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