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睡不夠頭疼按什麼穴位可以緩解
按太陽穴。按摩太陽穴,有提神醒腦,止痛消疲的功效。
太陽穴的正確位置是在顳部,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就是太陽穴。按摩時首先調整好身體姿勢,坐站皆可,但要身體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緒穩定,精神集中。
坐或站好後將手掌搓熱,貼於太陽穴,稍稍用力,順時針轉揉10—20次,逆時針再轉相同的次數。也可以將手掌貼在頭上,以拇指指肚分別按在兩邊的太陽穴上,稍用力使太陽穴微感疼痛,然後,順逆各轉相同的次數。一般按摩的次數可多可少,可以按照大腦疲勞的程度調整。
(1)腦袋疼按哪個穴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頭痛其它按摩穴位:
1、整個頭部疼痛 選穴:合谷穴
如果整個頭部都一跳一跳地疼痛,那麼按摩合谷穴能幫助你。而且由於頭痛與肩部血流不暢有關,所以配合肩井穴的按摩,效果會更好。位置:合谷穴在手背上,手指張開的時候,拇指和食指之間褶皺靠近拇指一側,拇指軸關節手指一方。
要點:將拇指的指肚放在另一隻手的合谷穴上,沿著拇指的骨頭邊緣按 壓,你會覺得很舒服,但又稍微覺得有點疼,沒關系,你可以再加點力氣按壓。
2、後腦勺疼痛或偏頭痛 選穴:風池穴風池穴能促進頭部血流通暢,從而緩解後腦勺的疼痛,對偏頭痛也有效。位置:風池穴位於後腦勺下方頸窩的左右兩側,沿頸窩下緣向外大約兩個拇指的地方。
要點:用拇指向斜上方按壓,並慢慢抬頭,尋找最佳的刺激角度,然後一邊按壓一邊前後活動頭部。也可以將毛巾繞在脖子的後方,用手握住毛巾兩端,頭向後仰,也有類似的效果。
② 頭痛發作的時候,按摩哪些部位能緩解頭痛呢
可以採取按摩穴位的方法,這里給大家推薦四個穴位:
第一個穴位,合谷穴。中醫上有說法叫做面口合谷收,頭面部的穴位通過按摩合谷,推拿按摩合谷可以緩解頭疼。
第二個穴位,太陽穴,太陽穴是頭部肝經所走的部位,所以與肝氣郁滯、緊張性頭疼這樣的疾病可以進行按摩雙側的太陽穴,每次按摩兩分鍾的方法。
第三個穴位,風池穴,風池穴在頭後部脖子梗兩側的凹陷處,由手往上往前按壓兩分鍾可以緩解頭疼。
第四個穴位,風府穴,風府穴在頭後部枕骨突起的下方的凹陷處,通過推拿風府穴可以緩解頭後部、頭頂部的緊張性的頭疼。
這四個穴位可以有效地緩解大部分的頭疼症狀。
③ 找准5個穴位每天按摩1分鍾,有奇效
通過穴位按摩與艾灸來排濕既是中醫祛濕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簡單易學,在家就能自己動手祛濕。身體五大祛濕穴位從頭到腳依次為:百會穴、大椎穴、神闕穴、陰陵泉穴、湧泉穴。
1、百會穴
位置: 頭頂正中線與兩耳間聯線的交點處,大致在頭頂正中央處。
按摩方法: 手握成拳狀敲打或來回揉搓百會穴3-5分鍾,最好有發熱之感。此外還可以點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 該穴若受濕氣入侵,則容易導致頭痛頭脹,出現頭暈,腦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該穴位能幫助理順行氣,消除積滯,還可健腦寧神。
2、大椎穴
位置: 頸後正中,位於頸部和背部交接處突出的骨頭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取穴時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 低頭,雙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雙手大拇指同時用力來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發熱。
功效: 大椎穴受濕氣入侵,易造成肩頸病症如肩膀頸椎酸痛不適等。刺激該穴位可避免風寒濕邪的侵襲,提高免疫力。
3、神闕穴
按摩方法: 順時針揉動腹部,也可點燃艾炷來灸熏穴位;或者塗抹艾草精油於腹部後用熱水袋溫敷;或使用艾盒,將其點燃後固定在腹部20分鍾,注意溫度不要太燙。
功效:乎者 該穴位受濕氣入侵,則脾胃不適、腹脹、大便粘歲畢薯膩,女性還容易引發婦科炎症如白帶增多、經血不暢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為主,刺激神闕穴有助於健脾祛濕、強健身體。
4、湧泉穴
位置: 足底,足前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於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處來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 點按早晚各一次,每次點揉3-5分鍾,以有酸痛感為佳,兩側交替進行。也可用溫熱水泡腳後艾灸,雙足穴位各灸15-20分鍾。
功效: 湧泉穴受濕氣入侵,會導致膝關節痛、風濕及全身疲勞、浮腫。常按此穴有助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頭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5、陰陵泉穴
位置: 陰陵泉穴為祛濕要穴,位於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採用正坐或仰卧姿勢,由膝蓋下方往膝蓋方向摸索,在膝蓋內側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 點按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處3-5分鍾。
功效: 若該穴位受濕氣入侵,則會出現膝蓋疼痛、兩腳笨重、行走不暢之感。刺激該穴位可達到清利濕熱,通經活數禪絡的效果,幫助緩解腹脹、膝痛等不適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