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女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女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女,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很多朋友對於這個穴位特別喜愛,它的功效確實有一定益處。那麼以下就來介紹一下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女。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女1
足三里穴的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即:外膝眼下四橫指),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脛骨前肌上。
詳情圖解: 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即:膝關節處有一個髕骨,髕骨下兩邊有兩個坑,叫膝眼穴,內側的叫內膝眼,外側的叫外膝眼,從外膝眼開始,往下量四橫指處。脛骨的前邊一個指頭寬,然後四個指頭在外膝眼的下面,這個位置就是准確的足三里穴。)
第二種尋找方法: 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蓋頂部,五指朝下,中指頂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把你的手腕橫紋,對准膝蓋處髕骨的上邊,這手自然的搭下去,中指尖指的位置)換左手用同樣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
第三種取穴方法: 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右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
【 穴位解剖圖解】
(1)針刺層次: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前肌-->趾長伸肌-->小腿骨間膜-->脛骨後肌。
(2)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分布;深層有腓深神經肌支和脛前動脈分布;小腿骨間膜深面有脛神經和脛後動脈經過並分布。
↓↓↓ 程教授視頻講解:足三里穴的位置和作用功效 ↓↓↓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範圖】
【穴名解說】
【足三里穴】經穴名。《靈樞.本輸》原名三里、下陵。《聖濟總錄》名足三里。別名:鬼邪、下三里。屬足陽明胃經,合(土)穴。
【名解】"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足三里穴的意義:胃經氣血在足三里形成較大的氣血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的稀濕脾土及天部的氣態物。
運行規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濕後固化於足三里穴周內外,天部之氣則循胃經上行。
功能作用:燥化脾濕,生發胃氣。
【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1、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2、治療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瀉、便秘、痢疾、疳積、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羸瘦;
3、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4、修飾曲線,恢復窈窕、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1、針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並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慾,幫助消化;2、在神經系統方面,可促進腦細胞機能的恢復,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工作能力;3、在循環系統、血液系統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調節心律,增加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和血糖量;4、在內分泌系統方面,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性良性調節作用,提高機體防禦疾病的能力。
古今大量的實踐都證實:足三里穴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經常按摩該穴,對於抗衰老延年益壽大有裨益。
【足三里穴位配伍】
足三里穴配沖陽穴、仆參穴、飛揚穴、復溜穴、完骨穴,有補益肝腎、濡潤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足三里穴配天樞穴、三陰交穴、腎俞穴、行間穴,有調理肝脾,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月經過多,心悸。
足三里穴配曲池穴、豐隆穴、三陰交穴,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頭暈目眩。
足三里穴配梁丘穴穴、期門穴、內關穴、肩井穴,有清瀉血熱,疏肝理氣,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乳癰。
足三里穴配上巨虛穴、三陰交穴、切口兩旁俞穴,有良好的鎮痛作用,用於胃次全切除術。
足三里穴配陽陵泉穴、行間穴,有理脾胃,化濕濁、疏肝膽,清濕熱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足三里穴配中脘穴、內關穴,有和胃降逆,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足三里穴配脾俞穴、氣海穴、腎俞穴,有溫陽散寒,調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虛慢性腹瀉。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足三里穴是胃經的第一要穴,位於外膝眼下三寸。反復地用大拇指按揉,四個手指頭保住腿肚或者用中指按壓法,來按揉或者用拳捶打,一般捶打兩三分鍾就可以了。大便很稀的那種,就用艾灸法,一般灸兩三分鍾就可以了,皮膚針也可以。詳見點擊:治腹瀉的穴位》》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簡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鍾,每分鍾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二是可用艾條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鍾,艾灸時應讓艾條的溫度稍高一點,使局部皮膚發紅,艾條緩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局部皮膚為度。以上兩法只要使用其一,堅持2-3個月,就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艾灸療法:灸5-15壯,溫灸10-30分鍾。
針灸療法:1 直刺法:稍偏向脛骨方法,直刺1-2寸。針刺感覺:有麻電感向足背反射。2 斜刺法:向下刺法:向下刺入,進針2-3寸。針刺感覺:酸脹感向下擴散到足背,有時向上擴散到膝。
1.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其餘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撐作用,以協同用力。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如此反復操作數次即可。
2.捶打足三裏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時,也會產生一定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反復操作數次即可。
3.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經典的保健方法。民間即有諺語「艾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之說。《針灸真髓》曰:「三里養先後天之氣,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故稱長壽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預防衰老,對結核病、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肺心病.腦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
對體質虛弱者,尤其是腸胃功能不好,抵抗力減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強體質。對足三里施灸時,取清艾條一根。將其點燃後,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條距穴位約3厘米,如局部有溫熱舒適感覺,就固定不動,每次灸10~15 分鍾,以灸至局部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施灸1 次,每月灸10 次即可。
俗話說:若要安,三里常不幹,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如果想要身體安康,就要使足三里常常保持濕潤的狀態。那麼,如何保持這種「不幹」的狀態呢?古人常常採用「化膿灸」,那就是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灸時採用艾條,一次約15分鍾或更長時間。穴位處出現小水泡後停止艾灸,並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待水泡自行吸收。
古人認為這樣做相當於每天進補一隻老母雞的效果。而且在當時物質文明尚不發達的條件下,這種保健方法是很經濟也很方便的。因此,這種方法很快就在民間流行開來。現今仍有很多人喜歡經常灸足三里或進行針灸並用以進行保健,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化膿灸時應嚴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女2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相連穴位:
犢鼻:在膝蓋前區,髕韌帶外側凹陷中。正坐屈膝,在髕骨下緣,髕骨與脛骨之間大筋兩側處可見兩個凹陷,外側凹陷正中即是本穴。
解溪:在踝區,踝關節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足三里怎麼找
用手指在小腿外側,由外膝眼向下量取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距離脛骨前緣量取1橫指,即為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名由來
足,指穴所在部位為足部;三里,指穴內物質作用的范圍,本穴發生胃氣,胃經氣血物質在本穴形成較大的范圍,形成一個較大氣血場范圍,如三里方圓之地,故名。
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為胃經合穴,是養護人的胃氣的穴位,「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刺激足三里穴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主治消化系統常見疾病,以及輔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症。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女3
按足三里的禁忌
1.忌找穴不準
按摩足三里一定要找准穴位,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嵴一橫指(中指)處。按上去會有輕微酸麻的感覺,還有酸脹感,而且按壓穴道所在的位置,可能感覺到有個小小的凹洞。
2.忌用力過大
按摩足三里應該是用讓人覺得微微酸痛、但是還是可以接受的力度為佳,太用力的話可能會導致局部淤血,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加重身體的痛苦。
3.忌按摩過久
按摩足三里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建議一個穴位最多按摩5-10分鍾,一天按摩1-2次即可。長時間按摩足三里,很容易導致局部肌肉和皮膚受到刺激,刺激時間過長容易出現局部疼痛、淤血的情況。
4.穴位附近有傷忌按
足三里位於腿部,這個部位很容易受傷,因此,如果足三里附近有傷的話則不宜進行按摩,以免牽扯到患處,加重傷痛。
哪些人不能按足三里
一般除了小腿有傷的人群,大多數人都是可以按摩足三里的。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按摩足三里的時候,會接觸並且刺激到到小腿的皮膚、肌肉和骨骼,因此如果小腿位置有出現骨折、皮膚受損、肌肉拉傷等任何一種傷勢,都不宜對足三里進行按摩,以免患處受到刺激後加重傷情。
按摩足三里的最佳時間
按摩足三里的最佳時間是上午九點鍾左右。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從十二經絡的子午流注時間來算,脾經的走行時間是在上午的九點鍾左右,在此時間段按摩足三里,有助於脾經的充沛。但在日常生活中,按摩足三里,不一定要按照脾經的走行時間按摩,只要有時間、地點方便,隨時都可以按摩足三里的。
按摩足三里的功效與作用
1.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強身健體,對各種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調和氣血、美化肌膚。足三里屬胃經,是治療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體才能健康。
3.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是強壯身體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4.長按足三里,能調節身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起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Ⅱ 脾虛艾灸什麼穴位
1、脾虛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鍾,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濕。
2、脾虛艾灸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補腎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鍾,能夠幫助祛濕。
3、脾虛艾灸豐隆穴
豐隆穴是脾胃虛弱濕重艾灸重點,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濕,效果較佳。
4、脾虛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5、脾虛艾灸中脘穴
中脘則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可治療胃痛、惡心、腹脹等。內關則是寬胸解郁、行氣止痛之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
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己去葯店買點艾條。仰卧姿勢,用點燃的艾條在以上這幾個穴位上溫灸,每穴5分鍾,以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此方對緩解胃痛有幫助。
Ⅲ 脾虛艾灸什麼穴位
1、脾虛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鍾,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濕。
2、脾虛艾灸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補腎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鍾,能夠幫助祛濕。
3、脾虛艾灸豐隆穴
豐隆穴是脾胃虛弱濕重艾灸重點,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濕,效果較佳。
4、脾虛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5、脾虛艾灸中脘穴
中脘則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可治療胃痛、惡心、腹脹等。內關則是寬胸解郁、行氣止痛之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
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己去葯店買點艾條。仰卧姿勢,用點燃的艾條在以上這幾個穴位上溫灸,每穴5分鍾,以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此方對緩解胃痛有幫助。
脾胃虛該如何調理
1、注意保暖:老中醫告訴我們,身體中出現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於沒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別是現在春寒料峭的時候,脾胃虛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瀉的患者最好在肚臍的地方進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飲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薑茶。
2、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積極向上、輕松樂觀的情緒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神志清楚,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或促使疾病痊癒。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當人的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指揮作用加強,人體內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調整,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
3、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體育鍛煉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氣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促進腸胃蠕動,提高身體的消化能力和營養的攝取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排除身體毒素。
Ⅳ 脾胃氣虛,易生病,長按哪些穴位可改善
脾虛的人其實長久以往下去對身體是很不好的,所以脾虛的人還是需要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治療脾虛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穴位可以治療脾虛呢?
治療脾虛的辦法有很多,脾虛雖然不是大事情,但還是需要引起大家的關注,所以如果出現了脾虛的症狀還是去找中醫看一看,我個人是覺得治療脾虛中醫比西醫更加有用,按按穴位對治療脾虛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不信你就自己親自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