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額頭肝膽經在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中國美女泳裝圖片大全 2024-11-17 10:28:48
圖片放到ps為啥會變形 2024-11-17 10:23:39
手機屏幕裂痕圖片 2024-11-17 10:14:52

額頭肝膽經在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4-04-27 14:39:28

1. 肝經的准確位置在哪

位於人體的膝內側,屈膝,當膝關穴節內側端,股骨內側髁的後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緣凹陷處。

足厥陰肝經,簡稱肝經。十二經脈之一。該經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臨床表現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脅脹滿,少腹疼痛,疝氣,巔頂痛,咽干,眩暈,口苦,情志抑鬱或易怒。

本經腧穴主治肝膽病症、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如:胸脅痛、少腹痛、疝氣、遺尿、小便不利、遺精、月經不調、頭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肝病,婦科、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腰痛,胸滿,呃逆,遺尿,小便不利,疝氣,少腹腫等證。肝經一側14穴,11穴分布於下肢內側,3穴位於胸腹部。

2. 肝膽在什麼位置圖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腺體,也是最大的實質性臟器,肝臟主要位於右季肋部和上腹部。我國成年人的肝臟的重量,男性為1230-1450g,女性為1100-1300g,約占體重的1/40-1/50。在胎兒和新生兒,肝的體積相對較大,可達體重的1/20。我國人肝長徑、闊徑為25X15cm。

(2)額頭肝膽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肝(liver),人體臟器名,五臟之一。是脊椎動物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並在身體裡面充分扮演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等。肝臟也製造消化系統中之膽汁。在醫學用字上,常以拉丁語字首hepato-或hepatic來描述肝臟或肝臟的。

大部分的肝臟疾病都會有黃疸的症狀,這是由於肝臟無法繼續將膽紅素排出所以就在體內累積。中醫認為:肝與膽相為表裡,開竅於目,肝主藏血,膽主疏泄,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素問·五臟生成》:「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肝又為將軍之官,主謀慮。

人的肝臟大部分位於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上界在右鎖骨中線平第5肋,上部緊貼膈肌,與右肺和心臟相鄰;下面與胃、十二指腸,結腸右曲相鄰;後面接觸右腎、腎上腺和食管賁門部,是人體最大腺體,紅褐色,質軟而脆,呈楔形,右端圓鈍,左端扁薄,可分為上、下兩面,前後兩緣,左右兩葉,一般重約1200~1600g,約占成人體重的1/50。

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臟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兒和新生兒的肝臟相對較大,可達體重的1/20。正常肝臟外觀呈紅褐色,質軟而脆。肝臟形態呈一不規則楔形,右側鈍厚而左側偏窄,一般左右徑(長)約25cm,前後徑(寬)約15cm,上下徑(厚)約6cm。上面突起渾圓,與膈肌接觸,下面較扁平,與胃、十二指腸、膽囊和結腸相鄰。

肝上界與膈肌的位置一致,約在右側第五肋間,肝臟有一定的活動度,可隨體位的改變和呼吸而上下移動;肝下界一般不超過肋弓,正常情況下在肋緣下摸不到,有時在劍突下可觸及,但一般不超過3cm,而小兒多可在肋緣下觸及。

膽,dǎn,從肉從詹。內臟器官之一。詹有不斷說話義。膽,不斷分泌膽汁。

膽,連肝之府也。白虎通曰。府者、為藏官府也。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仁者必有勇也。素問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膽位於六腑之一,又屬奇恆之腑。膽呈囊形,附與肝之短葉間,與肝相連。肝和膽又有經脈相互絡屬,互為表裡。主要功能為貯存和排泄膽汁,並參與飲食物的消化。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臟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

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時常易損傷此處。

參考資料:網路-肝

參考資料:網路-膽

3. 關於各條經絡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簡介(附經絡圖)

肺經:3-5點

天府:鼻尖觸手臂處。治療過敏性鼻炎。

尺澤:肘橫紋外側。補腎。治高血壓、哮喘。

孔最:腕橫紋上七寸。治鼻出血,治痔瘡的要穴,對感冒汗不出可起到發汗的作用。治急性咳嗽、急性咽喉痛

列缺:合谷相對食指下的凹陷處。治療小兒遺尿,偏頭痛,外感風寒引起的偏頭痛。頭項尋列缺

經渠:鐃骨頭叫鐃骨莖突,頂著它往外推。治療咳嗽的要穴,不管是虛寒引起的還是肺熱引起的。

太淵:用大指關節往下咯它,或者來回挫搓。(在大拇指下)肺經的原穴,大補穴,補氣。脈之會穴,可治靜脈曲張。

魚際:治療咳嗽,喘促,心中煩熱,小兒疳積。

少商:大拇指甲外側,治療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針輕輕點刺擠出一滴血來,就會感到嗓子輕鬆了。

大腸經 :5-7點

功效:1.有效防止皮膚病,刮痧大腸經可治痘疹和濕疹。

    2.可幫助人體增強陽氣或把多餘火氣去掉。

    3.有很強的通便效果。推二、三間到商陽通便。

商陽:食指指甲內側,調節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強壯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溫溜:在合谷之上。有補陽氣的作用,體質虛寒的人可以艾灸。也可用刮痧法泄火。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時肘橫紋的端點處。降血壓,治皮膚病,通便。是一個排毒的穴位,要經常揉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處。是人體最容易受風寒的穴位,防止進風寒,睡覺時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通鼻竅的功效,治鼻炎,聞不到氣味,鼻出血。經常按摩點揉。

胃經:7-9點

胃為後天之本,主納。

四白:在眼袋下。治眼袋,黑眼圈,給眼供血。敲打胃經可美容。

天樞:肚臍旁開兩寸,治療大腸功能不好,腹瀉便秘雙向調節。

梁丘:膝蓋上兩寸最敏感的位置。點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開一橫指。是一個非常好的強壯穴,長壽穴。治療慢性胃痛,增強免疫力,補益人體虛弱。也是一個胃腸的消氣穴。

小貼士:腸胃先揉左腿,肝膽經先從右邊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橫指。治療大腸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橫指。治療小腸疾患,小腹痛。

豐隆:外踝尖上八寸旁開一指。注意不要找到膽經上了。去除高血脂,去痰濕。

脾經 :9-11點。

脾主運化,幫助胃吸收消化。脾主統血。

隱白:大腳趾內側,通常用艾灸的方法。治療肺氣不足,鼻出血月經不調,痛經。有止血的療效。

太白:大腳趾往上貼著骨頭揉。通過脾來補肺,健脾的功能相當於山葯薏米粥。要經常揉。

公孫:用大姆指從太白穴往上捋,有個磕頭。促進腸子蠕動,對治療消化不良,肚脹效果非常明顯。沿小腿內側揉脾經可治療痛風。

血海:掌心扶著人的膝蓋大拇指的位置,找一個敏感的痛點點按,可治療出血症,血瘀症,貧血。緩解脾胃不調。

心經 :11-13點

解決情志方面的問題,心理,思慮,神智,睡眠,感情糾葛。是調解心理,安定神智的經絡。

極泉:腋窩中點。調節心率,治療兩肋痛。探知心血管功能的要穴,用撥動。

少海:肘橫紋邊沿處(靠里)。調解心臟,交通心腎,減緩心率降低血壓。

靈道:腕橫紋上1.5寸,貼著骨頭邊沿揉。防治心臟早搏,慢性心臟病,減緩心率,平靜心神。

陰郗:腕橫紋上0.5寸。防治五心煩熱,小便頻數。

神門:掌橫紋凹陷處。安定心神,增強睡眠,泄心火。可增強胃動力。防止老年痴呆。治療暈車。增強通便能力。

少府:手握拳小指對著的位置。主治先天性心臟病。輕揉按摩可增強心臟功能。治女性陰道瘙癢,男子的陰囊濕疹。降心火,防治暴喑,中風說不出話。

少沖:小指內側指甲旁。防治急症,癲狂,昏厥。

小腸經 :13-15點

功效:治療肩背,頸錐等關節肌肉痛,臉部耳朵等五官病。

少澤:治療熱症,用刺血的方法最好

後溪:掌橫紋的末端,貼著末端往下一按有一個凹陷處,緊接著往上一推,推到骨縫。這是一個大穴,八脈交匯處。可治療後背督脈上的病,如腰錐尖盤突出,腰痛病,恐懼憂慮。可治落枕,肩痛。

養老:手臂在胸前平放,手心向下,食指肚摸到這個高骨頭然後一轉,摸到一個凹陷的位置,這個位置就是養老穴。可治療老眼昏花,耳聾,耳鳴。高血壓

支正:腕橫紋上5寸,小腸經與心臟的一個絡穴。治療人體的贅生物,瘊子,扁平疣,脂肪瘤。

小海: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果觡之間,用手一撥動指尖就會發麻,這就找到這個穴位了。經常撥動小海穴可增強它的傳導力也可增加心臟的力量。小海穴也是這條經絡的合穴。合穴治這條經絡的臟腑,可增強消化能力,可去人體的燥火,強脾。

天宗:在後背肩胛骨的凹陷處。防治婦女的乳腺問題,肩痛,心血管,肺部疾病。

聽宮:耳平前面一厘米,張口凹陷處。治療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聾,耳鳴,聽力下降。都可以點揉聽宮得到改善。

少澤穴:井穴(源頭)治療熱症,通常刺血方法比較好。咽喉痛、發燒、牙腫點刺,滴一滴血就可緩解。不適合按摩。

後溪穴:掌紋末端凹陷處,往上推,推到骨縫。穴位深。是八脈交會的大穴。一治療後背督脈上的病。二可治療落枕、肩膀疼。

養老穴:手放平手心朝下,食指肚頂著最高點,往外轉凹陷下去的位置。治療眼睛昏花、耳聾、耳鳴、高血壓。

支正穴:腕橫紋上5寸,在側面。是小腸經通到心臟的穴位。有個特殊的功效治人體的贅生物猴子、扁平疣、脂肪瘤(痰濕凝結、氣淤症引起)小腸功能增強了就不會有瘤子

膀胱經:15-17點

膀胱經是最大的排毒通道。督脈旁開1.5到3寸都是膀胱經。下午這時候多敲敲後背有助於身體排毒的說~~~~

睛明:使眼睛明亮,消除眼疲勞。按穴位的方法是把指甲剪平,用右手按住頭,利用中指奔手按的頭的方向按穴位。也可以兩邊同時按。

肺俞、厥陰俞、心腧:用點按,哪個穴位敏感就多刺激哪個穴位。按摩,拔罐,針灸,刮痧均可。

厥陰俞:治療胸悶,預防心梗,心絞痛,冠心病。

腎俞:治療腰痛的要穴。腰痛的地方,站立,肘尖和膀胱經相交的位置。

委中:膝蓋彎曲的中間。右手用大拇指點按,左手拽住腳脖子,往上彎,這樣穴位才敏感。腰背委中求,治療腰背酸痛,腰肌勞損還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療法排除毒素。

承山:腿肚子邊沿的位置。可治療腰腿痛,痔疾。

飛揚:承山穴往外旁開三指再往下倆指。治療慢性腰痛。

昆侖:外踝後側有個凹陷,經常撥動可以降低血壓,增強大腸的蠕動,治療便秘。對治療腰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申脈:外踝邊沿。治療胯骨兩邊腰痛效果顯著。

金門:治療急性腰扭傷和急性頭痛的要穴。

至陰:小腳趾外側指甲旁。艾灸可轉胎。

腎經 :17-19點

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治療人體骨骼方面的疾病。腎開竅於耳,腎之府為腰。

湧泉:腳底前掌凹陷處,每晚按摩100次可引血下行。可調節高血壓。

一.按摩時無彈性,體質虛寒的人可用艾灸的方法。

二.腎火旺,腎陰不足,可多揉湧泉穴。

太溪:腳內踝後側貼著內踝。腎經的原穴,補腎的大穴。拔罐、按摩都行,什麼體質都可以按。對人體非常有補益作用。

大鍾:太溪穴下面一點。腎經的絡穴。治療慢性疾患,本臟以外循經走向聯絡到的其他經上的問題都可治療。可治咽喉痛,失音症。

復溜:大溪穴之上緊挨著。貼著骨頭方向去按。治療淤血症,要防止靜脈曲張一定要多按摩復溜穴。可以通月經,揉復溜可幫助傷口癒合,特別是在脾經上的。滋腎陰,治療乾咳,哮喘。

陰谷:緊挨著委中的一個窩邊沿。腎經合穴。治臟腑及腎經的主要疾病。通膀胱,利尿,治療女士的陰道搔癢,不孕症。男士的陰囊濕疹。

俞府:胸口中線旁開三指。調動腎經的氣血。上邊氣血不足,即腎不納氣,如飢不欲食,女士的梅核氣等。按摩俞府穴可得到緩解。同時按摩太溪、復溜。把整個氣血都運轉起來。

心包經:19-21點

心包經始於天池,終於中沖,由胸走手。刺激左側效果最佳。

天泉:腋下橫紋兩寸。治療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澤:肘橫紋中點。治療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調節心血的供應。

郗門:從腕橫紋到肘橫紋是12寸,郗門穴在離腕橫紋5寸處。急救穴,治療突發性的心絞痛。按這個穴一定要用大拇指按住,然後手腕轉動,才能揉到。

內關:治療因心理壓力大引起的失眠等症狀等,可調節心率。

大凌:在腕橫紋的中間。可治壓力引起的頭痛,預防由於心血管淤阻產生的口臭等。

勞宮:是一個大補穴。揉這個穴可使心情放鬆。

中沖:中指甲內側。可用指甲掐或用指節咯。是泄心火的要穴,治口瘡

小貼士 :推天河水,從腕橫紋到肘橫紋的中點(推時從勞宮起,推300次),對內熱性小孩發燒,不出汗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成年人心裡煩躁也可以推。虛寒體質的小孩不能用。

三焦經:21-23點

三焦經主內分泌失調,主情志,主氣郁。多按摩右側效果會更好。

關沖:在無名指外側指甲旁。要用食指的指節來咯它。防止暈車。

液門:小指無名指交界處無名指這一側骨縫當中。治療口乾舌燥,夜裡口渴的症狀

陽池:腕關節的中點。刺激陽池能激發人體陽氣,對身體虛寒怕冷有緩解作用。也可艾灸。

支溝:腕關節上3寸。治療肋間神經痛,氣郁不舒等症狀,按摩支溝穴還有通便的作用。

翳風:在耳後根。治療急性耳聾、耳鳴。尤其是急性耳聾、耳鳴有很好的效果。

絲竹空:防治黃褐斑、魚尾紋的產生。

膽經:膽主決斷,幫人決斷謀慮,使人心情舒暢。

童子繚:在魚尾紋旁邊。主治眼疾,對青光眼,眼壓過高,眼睛脹痛有治療作用。

率谷: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治偏頭痛。

風池:在發際邊凹陷處。對眼睛酸澀,頭部眩暈有治療作用。把眼睛閉上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一起按揉風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

肩井:大拇指貼在脖子然後把手彎成弓型中指點的肌肉的位置有一個凹陷就是肩井穴。主治痛症。對頭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緩解作用。

京門:肋骨邊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點一點就會有一個特別痛的點,這個點就是京門穴。是腎經的發源地。刺激京門穴起到調節腎氣的功效。對腎虛、腰痛有緩解作用。

帶脈:手貼臉部,肘尖下3寸。治療婦女肥胖,預防乳腺增生等婦科疾病。

風市:站立起來中指點的地方。用拳頭的指節來敲打它。是一個很敏感的穴位。是治療一切皮膚急症的要穴。對風症(如吃海鮮引起的疹子),痙攣有緩解作用。治療一切斑疹,疔瘡,皮膚搔癢等皮膚病。

陽凌泉:膝蓋外下方有個骨頭,貼著骨頭邊沿。光揉效果不好,一定要撥動它。對中風,腦血管後遺症等筋病有治療作用。能預防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小兒多動症。

光明:外踝上5寸。防治眼疾,經常按摩可使眼睛明亮。

丘墟:貼著外踝。可治療和預防腿抽筋、經常崴腳的症狀。對治療肢體和腑臟的各種炎症有很好的效果。(如眼睛發炎,中耳炎)膽經的穴位不太好找,可用指節來敲。從上往下敲。

膽經:23-1點

膽主決斷,幫人決斷謀慮,使人心情舒暢。

童子繚:在魚尾紋旁邊。主治眼疾,對青光眼,眼壓過高,眼睛脹痛有治療作用。

率谷: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治偏頭痛。

風池:在發際邊凹陷處。對眼睛酸澀,頭部眩暈有治療作用。把眼睛閉上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一起按揉風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

肩井:大拇指貼在脖子然後把手彎成弓型中指點的肌肉的位置有一個凹陷就是肩井穴。主治痛症。對頭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緩解作用。

京門:肋骨邊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點一點就會有一個特別痛的點,這個點就是京門穴。是腎經的發源地。刺激京門穴起到調節腎氣的功效。對腎虛、腰痛有緩解作用。

帶脈:手貼臉部,肘尖下3寸。治療婦女肥胖,預防乳腺增生等婦科疾病。

風市:站立起來中指點的地方。用拳頭的指節來敲打它。是一個很敏感的穴位。是治療一切皮膚急症的要穴。對風症(如吃海鮮引起的疹子),痙攣有緩解作用。治療一切斑疹,疔瘡,皮膚搔癢等皮膚病。

陽凌泉:膝蓋外下方有個骨頭,貼著骨頭邊沿。光揉效果不好,一定要撥動它。對中風,腦血管後遺症等筋病有治療作用。能預防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小兒多動症。

光明:外踝上5寸。防治眼疾,經常按摩可使眼睛明亮。

丘墟:貼著外踝。可治療和預防腿抽筋、經常崴腳的症狀。對治療肢體和腑臟的各種炎症有很好的效果。(如眼睛發炎,中耳炎)膽經的穴位不太好找,可用指節來敲。從上往下敲。

肝經:1-3點

肝經三大功能:一,肝主疏泄,抒發宣洩情志。二,肝主藏血,儲藏不用的血。三,肝主宗筋,男性生殖問題。

太沖:大腳趾和二腳趾指縫之間上面1寸。揉太沖穴可以給心臟供血,對情緒壓抑有宣洩作用。是肝經的原穴。和行間一起按效果最好。

行間:大腳趾和二腳趾指縫之間。配合太沖穴向行間方向推,可起到消除肝臟郁積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斷地供到心臟。

蠡溝:內踝上5寸。一,治療女性陰道搔癢。二,月經不調,白帶不調,月經濕疹。

章門:八大要穴之一。肋骨的邊沿,把手貼在臉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門的位置。調節五臟協調,敲打它可疏肝健脾,防治乳腺增生,防治婦科病,減肥。

4. 人體肝膽經絡在哪

1、膽經的位置大致在手臂下垂時的褲線上的手指部位。

大腿外側膽經有一個天然的標志,就是人們褲線的循行位置。要想減去這個部位上的贅肉,只需要拿指節去敲打就可以了。因為這些穴位都在皮膚下面的肌肉層,並不在皮膚表面,所以敲打的時候,力度要能滲透到肌肉裡面去。只有這樣敲打,效果才真正地明顯。

2、肝經的位置簡單地說就是大腿內側,大腿根部到膝蓋附近。


用手掌根推大腿內側的肝經。每天睡覺的時候,用手掌根從大腿根部推到膝蓋附近,把這條肝經的位置推300下。推的時候可以沾一點肥皂或油脂的東西潤滑一下,以免擦傷皮膚。在

大腿內側根部多做按摩,最好順著大腿往復式推揉。如能忍受疼痛,四指並攏,用第二關節「刮推」效果更明顯。在此刮痧也很好哦!



(4)額頭肝膽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經脈循行:起於目外眥(瞳子髎),向上到額角返回下行至耳後,沿頸部向後交會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過膈,聯絡肝臟,屬膽,沿脅肋部,出於腹股溝,經外陰毛際,橫行入髖關節(環跳)。

耳部支脈: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眥處後向下經頰部會合前脈於缺盆部。下行腋部側胸部,經季肋和前脈會於髖關節後,再向下沿大腿外側,行於足陽明和足太陽經之間,經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進入足第四趾外側端(足竅陰);

足背部支脈:從足臨泣處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間,至大趾端(大敦)與足厥陰經相接。

5. 人的膽經,肝經在哪個位置說簡單些

位置:
膽經的位置大致在手臂下垂時的褲線上的手指部位。肝經的位置簡單地說就是大腿內側,大腿根部到膝蓋附近。

6. 肝在什麼位置圖片

肝的位置如圖:



人的肝臟大部分位於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上界在右鎖骨中線平第5肋,上部緊貼膈肌,與右肺和心臟相鄰;下面與胃、十二指腸,結腸右曲相鄰;後面接觸右腎、腎上腺和食管賁門部。


(6)額頭肝膽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肝的作用:


1、肝是分泌膽汁、儲藏糖原,調節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等。還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


2、肝還是人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產生的毒物、廢物,吃進去的毒物、有損肝臟的葯物等等也必須依靠肝臟解毒。


3、肝臟分解由腸道吸收或身體其他部分製造的有毒物質,然後以無害物質的形式分泌到膽汁或血液繼而排出體外。


4、肝臟對來自體內和體外的許多非營養性物質如各種葯物、毒物以及體內某些代謝產物,具有生物轉化的作用。


5、肝承擔著維持生命的重要功能。肝也是人體內最大的內臟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