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支氣管炎咳嗽拔罐拔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修改頭像圖片的軟體 2024-10-05 13:18:35
ps怎麼看圖片的尺寸 2024-10-05 12:15:56
卡通中國人民解放軍圖片 2024-10-05 12:10:45

支氣管炎咳嗽拔罐拔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3-12-30 07:44:56

⑴ 拔罐的正確位置

拔罐的正確位置

拔罐的正確位置,身體才是我們革命的本錢,只有身體好了我們才會有更好的生活,現在有很多的養生場所,而有一些正規的場所才是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的,那麼以下是關於拔罐的正確位置。

拔罐的正確位置1

1、背部脊柱兩側

這是最常拔罐的部位,肌肉豐厚,也非常平整,最適合來拔罐,通過拔火罐來刺激,加快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體質。沿著脊柱的兩邊,從下到下依次拔罐,每天10分鍾,拔罐有黑紫色印記,便說明體內的濕寒之氣太重,堅持7天能有效改善。

2、大椎穴

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也就是低頭最高的那處,大概在與肩平齊的水平線上。這處穴位拔火罐不僅能幫助去濕氣,還能治療面部色斑、粉刺、濕疹,改善肩背疼痛,緩解熱病、咳嗽、中暑、瘧疾等。

3、中脘穴

胸骨下端和肚臍之間連接線的中點就是中脘穴,為腑會之所,刺激這處穴位有健脾祛濕的功效,不僅可以拔火罐,平時沒事的時候多按摩按摩,還有改善附上、腹瀉、 便秘等功效。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可以通過拔罐來刺激這處穴位,調理脾胃,健脾祛濕,還有補中益氣、改善體質的作用,不過這個地方肌肉不豐厚,還靠近關節,不太方便拔罐。

5、湧泉穴

湧泉在腳底第2、3腳趾縫與足跟連線的1/3處,是足少陰腎經的重要穴位,腎主水,腎功能異常就會導致體內的水液代謝出現問題,腎功能好了,就能疏通腎經,更好的去除體內的濕氣。

拔罐的正確位置2

1、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的位置,有燥化脾濕、滋補身體、生發胃氣的作用,主治胃腸病證。

2、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即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有散熱生氣、引火下行作用,適用於治療肺系病證。

3、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之處,主治婦科疾病。

4、神闕穴:位於在臍中部,臍中央,一般有回陽救脫、和胃理腸、培元固本等功效,對於治療泄痢、繞臍腹痛、脫肛等病症有良好的作用。

5、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是益腎助陽的要穴,適用於治療高血壓、低血壓、腰痛、腎臟病等病症。

6、百會穴:位於後發際正中上7寸,是提神醒腦的要穴,有回陽固脫、開竅醒腦作用,適用於治療頭痛、目眩、耳鳴、中風、失語等病症。

7、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調節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等作用。

8、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是心臟的保護傘,適用於治療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心絞痛等疾病。

9、合谷穴:也就是虎口,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在此穴拔罐可治療牙痛、面部等疾病。

拔火罐的作用

1、拔火罐可以排除邪氣,促使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對於治療外感邪氣、阻滯經絡導致的頭痛有很好的效果;

2、也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行氣活血等功效,調理人體內部相應器官,讓人氣血暢通,強身健體;

3、拔罐法還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也可以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有助於機體功能的恢復。

拔火罐的注意事項

1、在拔罐前,室內環境要保持空氣清新;

2、注意常規消毒,尤其是施罐者的雙手和拔罐的部位;

3、根據拔罐的部位選擇合適的罐具並進行常規消毒;

4、患者在拔火罐前要先排凈大小便且同一個部位不可以天天拔;

5、有高熱、抽搐、痙攣等症狀或者飽腹和空腹者不宜拔火罐,也不宜在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進行拔罐,拔火罐後不要馬上洗澡等。

拔火罐是中國民間流傳的一種獨特的'物理療法,傳承久,效果好,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治療范圍也越來越廣泛,成為針灸治療的一種優秀療法。拔火罐的每個穴位都有不同的妙用,患者需要根據自身病症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治療。

拔罐的正確位置3

拔罐位置也是比較廣泛的,不同疾病拔罐的位置也是不相同的,目前拔罐位置主要包括了足三里穴和湧泉穴,都可以達到改善自身疾病的效果。

1、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主要位於腳底,這也是屬於人體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穴位,在對足三里穴位拔罐的過程當中,主要可以加速腳底的血液循環,並且還可以加快人體的血液流通,對於體內寒氣排毒改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有利於體內寒氣過重所引起的手腳冰涼以及舌苔厚膩等一些症狀得到改善。

2、湧泉穴:湧泉穴拔罐也是屬於養生保健的一種方法,能夠起到很好的養生功效,在對此穴位拔罐的過程當中幫助體內的寒氣排出,對於寒氣過重所引起關節疼痛以及關節受限等一些症狀改善效果也會比較好。

拔罐生活當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不一樣穴道在身體當中也起著不一樣功效,所以每個人病情不一樣,所以拔罐的位置也是不相同的,但是在拔罐的過程當中需要把握好操作的方式

在操作不當的情況下,就有可能會導致皮膚上面出現一定的疼痛以及腫脹,拔罐的時候不適合陰天,應該選擇晴天的時候拔罐,拔罐以後也不能夠馬上的洗澡。

拔罐的正確位置4

一、背部拔罐的好處:

1、脊椎是背部的主體,是中樞神經的主要通道,並在其兩旁散射出許多成對的神經,散布到四肢、體壁和內臟,傳遞著大腦和各組織器官間的興奮抑制等信息。

2、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脈的循行線,它總督一身之陽經,有統帥、調節、聯絡其它陽經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兩側的膀胱經又貫通全身上下,五臟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應的反應點,臟腑機能發生的病理性變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應出來。

3、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背部皮下隱藏著大量「沉睡的」免疫細胞,在缺少刺激的情況下,這些對人體極為有用的免疫細胞常處於一種「休眠」狀態。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進入血液循環,就成為具有吞噬異物能力的網狀細胞,能積極消滅有害病菌,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此外,背部還有重要的保健穴。

4、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二、調節陰陽:陰陽是中醫理論的基本核心。人體在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

二、調節陰陽:陰陽是中醫理論的基本核心。人體在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

三、活血化瘀:人體肌肉、韌帶、骨骼一旦受到損傷,在局部產生淤血,使經絡氣血流通不暢,若瘀血不消,則疼痛不止。這時在局部或相應腧穴拔罐,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經絡暢通,氣血運行,達到通則不痛之目的。這就是拔罐活血化瘀的作用。

四、清熱消腫:根據中醫治法中「熱則疾之」的原理,通過火罐手法的刺激,使熱邪疾出,以達清熱之目的,使內部陽熱之邪透達體表,最終排出體外,以清體內之瘀熱、腫毒。

五、祛痰解痙,軟堅散結:由痰濕所致的體表包塊及風證,通過拔罐、火罐治療,使腠理宣暢,痰熱膿毒外泄,有明顯的止痙散結效果。

六、調和臟腑:拔罐療法通過結經絡、穴位局部產生負壓吸引作用使體表穴位產生充血、瘀血等變化,穴位通過以通過經絡與內在的臟腑相連,從而治療各種臟腑疾病。

注意事項:喜歡拔罐的朋友,記得在拔罐之後不要去洗澡,那樣容易感染風寒。

⑵ 咳嗽拔罐部點陣圖解 咳嗽拔火罐的位置圖片

5

咳嗽拔罐操作方法

1.病人取俯卧位和仰卧位。

2.選用1.5cm口徑的火罐(小兒用較小的火罐)。

3.大椎,風門,肺俞,肝俞,腎俞,脾俞,膏肓等穴採用留罐法,兩側各拔慧悔態火罐5-6個,至皮膚瘀血為度,中府,關元拔罐力度宜輕,時間不宜過長。

4.各背俞可以採用走罐法,在罐口塗以凡士林油膏,用鑷子夾住酒精棉球點燃後,伸入罐內旋轉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將罐具扣在一側肺俞,待3-5分鍾後將火罐向背部下方滑動至脾俞等穴;待器官後同法施行於另一側肺俞與脾俞。

5.魚際用小硅膠罐或小火罐蘸遞質從腕側向拇指端方向走罐6-8次。

6.足三里,豐隆選擇用小火罐,留罐時間不宜過長。

6

咳嗽拔罐注意事項

1.留罐期間,應隨時注意病人反應及罐內情況變化,若拔罐後病人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肢涼,周身冷汗,脈細弱無力,應立即取罐讓病人平卧,保暖,飲溫開水或糖水,重者可刺人中,內關,足三里等穴,對年前源老體弱,兒童,精神緊張,飢餓,初診病人,更應注意防止出現不適。

2.走罐法至背部兩側皮膚呈現充血或瘀血為度,年老幼小或瘦弱患兒,前培只選雙側肺俞拔罐五分鍾。

⑶ 咳嗽怎麼拔火罐

【咳嗽的好輕松拔火罐療法】 (一)症狀 咳嗽聲音較重,咽癢,咳痰較稀薄,色白,多兼有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痛,怕冷,發熱,無汗等。 (二)治法 (1)選穴 肺俞、身柱、風門、外關。 (2)定位 肺俞: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身柱: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見圖2-2- 1)。 風門: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見圖2-2- 2)。 (3)好輕松拔火罐方法 採用單純拔火罐法。留罐15分鍾,每日1次。

⑷ 咳嗽拔罐拔哪個位置圖

1)取穴:大椎、風門、肺俞、膏肓、曲垣。
操作法:患者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取大小適宜的火罐用閃火法或投火法等,將火罐吸拔在所取穴位上,留罐10~15分鍾。每3~4天治療1次(根據皮膚反應而定),5次為1療程。
主治:各種咳嗽。
(2)取穴:背部自第1~12胸椎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背部第一側線上。
操作法:患者取俯卧位,將大小適宜的火罐,在兩側各吸拔5~6隻,至皮膚瘀血為度。隔2~3日拔罐1次。
主治:各種急、慢性支氣管炎。
(3)取穴:①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風門、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澤、合谷、天突;②部位:頸部、脊柱兩側、肩胛上區。
操作法:取口徑為4~
6cm的玻璃火罐或陶瓷罐、竹罐,用95%酒精棉球撕鬆散貼在罐底,點燃棉球後待罐中空氣燃燒將盡,立即將罐扣在選用的治療部位上,使其與皮膚牢固吸住,一般留罐10~1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