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b超圖片宮底在哪個位置
擴展閱讀
手工手機圖片 2025-02-01 14:54:56
你有哪些珍藏的圖片 2025-02-01 14:49:42

b超圖片宮底在哪個位置

發布時間: 2023-09-03 03:57:55

❶ 懷孕子宮宮底在哪個位置

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都會做各種各樣的孕期檢查,而孕期檢查最主要的就是觀察子宮的情況了,因為要通過觀察子宮的情況來了解到胎兒的發育。而有些女性在懷孕的過程中,子宮底部也是會有所變化的。那麼懷孕子宮宮底在哪個位置呢?

懷孕子宮宮底在哪個位置?

子宮的形狀上寬下窄,上為宮體,下為宮頸。宮底兩側有輸卵管,輸卵管兩端之間上面突出的部分就是宮底。

子宮是倒置的,宮口在下,宮底在上,因此子宮底部其實是在子宮最上面的位置。子宮底由恥骨聯合處,由下向上逐漸升高。

懷孕以後,在懷孕的第一個月月末,宮底就可能會達到恥骨與臍的之間,孕婦自己可以摸到子宮底的位置,子宮底的高度在18厘米左右就會達到臍部。

一般情況下,孕婦16周時可以開始測量宮底的高度。

宮底高度與孕周的關系是很大的,一般妊娠期子宮的增大是有規律性的。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宮底升高,或者是腹位增加的,這個跟懷孕是有一定的關系的,一般會隨著懷孕的時間的增加,或者是宮底的高度也會增高的,在懷孕的期間,一定要定期的去醫院做好復查。

孕媽在妊娠期宮高和腹圍的數值可以推斷妊娠期限和胎兒發育情況,一般從懷孕20周開始,每4周測量1次,懷孕28-35周每2周測量一次,懷孕36周後每周測量一次。

因為寶寶身體的長大,子宮的形狀也會變大。子宮底的位置也會逐漸的上升。正常的情況下,在懷孕的第16周,孕婦都可以摸到自己子宮底部的位置了,這個時候子宮底部在媽媽的肚臍部位。而子宮底在懷孕的第十六周開始一直到三十六周之前,每個星期都會增長大概零點八到一厘米左右。而到了懷寶寶的第四十周之後,子宮底部已經不會再升高了,還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子宮的底部所在的位置其實是子宮的最頂部。因為子宮的形狀是上面會比較寬大,所以子宮是倒著存在的,子宮口在下面,宮底在上面。如果子宮底部的位置較低,那麼可能寶寶的發育太慢。如果子宮的位置較高,則有可能是羊水太多了。出現這些情況都要重視。

產後子宮恢復不好有什麼症狀?

下面我們通過分析子宮收縮不好的原因,來了解相應會出現的症狀。

1. 胎盤或胎膜殘留於子宮腔內

如果分娩後胎盤或者胎膜剝離不完整,有一部份殘留於子宮內,會影響子宮復原的速度,並出現持續出血,有時會出現大量出血。

2. 合並子宮內膜炎或盆腔內炎症

新媽媽產後體質衰弱,宮頸口經過擴張尚未很好地封閉,此時陰道、宮頸中存在的細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宮腔內尚有胎盤、胎膜殘留,會加大感染的機會。若分娩後護理不當,引起子宮或者盆腔感染,也會長期出血。

3. 子宮過度後傾後屈

由於子宮先天發育不良,或是曾多次施行人工流產且產後未能很好保養,都易使子宮向後方傾倒。若子宮過度後屈,會導致產後惡露不容易排出來,影響子宮恢復。

4. 產後排尿不利

有些順產產婦做了會陰側切術,害怕小便時引起傷口疼痛;有些剖腹產婦害怕下地走動去小便,導致膀胱過度充盈,也會導致子宮不能下降至盆腔。

經過懷孕期的漫漫40周,子宮由原來小如自己拳頭一樣(約50克),撐到那麼大(約1000克),幾乎是原來的20倍大,生出寶寶後,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大概需要42天才能恢復孕前狀況。了解了這些子宮恢復不良的原因和症狀,新媽媽才可以更好的進行應對的措施,全方位保護我們的子宮。

❷ 子宮後壁及宮底是在哪個位置

一般胎兒的位置都是位於子宮底後壁,但是也會出現位於子宮底前壁的情況,這都是十分正常的現象。現在的醫療技術比較發達,就算難產也沒有什麼危險,那麼子宮後壁及功底是在哪個位置?

子宮後壁及宮底是在哪個位置?

胎盤位置在宮底後壁是正常。胎盤可以長在子宮的前壁,後壁,宮底和側壁,不管胎盤長在子宮的哪個壁上,只是位置不同,位置不同不會影響胎盤的功能。懷孕後期檢查胎盤位置距離宮頸內口不是很近,沒有覆蓋宮頸內口就可以診斷不是前置胎盤,前置胎盤是不正常的,需要注意。

胎盤位置位於子宮底後壁,屬於正常的位置。胎盤位置主要不位於宮頸口或者胎盤的下緣離宮頸口不小於吃7C m,就屬於正常的胎盤位置。不過胎盤的位置要在懷孕滿28周以後才能夠基本穩定,如果你懷孕還沒有滿28周的,不用太在意胎盤的位置,它還會隨著胎兒的增大而改變的。

胎盤宮底後壁是指胎盤位於宮底部,位置偏後。胎盤宮底後壁是指受精卵著床在這個位置,隨後在這里發育。胎盤位於宮底後壁是很常見的,不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每個人懷孕後胎盤的位置也是不同,不管位於前壁,後壁或者側壁,也有的位於宮底部,都是正常現象。如果胎盤位置低於胎兒的先露部,就是不正常的,容易出現大出血的現象。

正常子宮的形態如同一個倒置的梨子,上面的圓頂形部分即為子宮底部,簡稱「宮底」,其內即為子宮腔。在非孕期,子宮腔的形態為倒置的三角形;在孕期,由於胚胎、胎兒及其附屬物的存在,子宮腔充盈為縱向卵圓形,宮底部依次分為前壁、左側壁、後壁及右側壁。所以「宮底後壁」的意思就是:位於子宮底部的後方,這通常是胎盤附著之處。

宮底是醫學術語之一,指的是子宮的形狀上寬下窄,上為宮體,下為宮頸,在宮體兩側有輸卵管,輸卵管內端之間的上面突出的部分。一般子宮腔解剖分為前壁、後壁、底部、下段,子宮體頂部稱宮底,子宮底部的後壁,離子宮下端遠些。正常情況下胎盤附著於子宮體部的後壁,前壁或者側壁,胎盤位置最危險的是在下段以下,若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者覆蓋宮頸內口處,其位置低於胎兒的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

懷孕後胎盤前壁和胎盤後壁只是胎盤所附著的位置,前璧和後壁都是正常的,如果是前置胎盤才是屬於異常的,可以通過彩超檢查確定胎盤的具體位置和成熟度等情況。

前置胎盤有哪些危害?

懷孕時發生前置胎盤不僅增加了你孕期發生嚴重出血的風險,分娩過程中和產後的出血機會也會增加。

首先,寶寶經剖腹產出生後,產科醫生會把胎盤娩出,並給媽媽注射催產素(或者其他促使子宮收縮的葯物),這些葯物會讓你的子宮肌肉收縮,幫助胎盤附著部位止血。但如果是前置胎盤的話,胎盤的附著部位在子宮的下方,那裡的宮縮不像子宮上部的宮縮那樣強而有力,而這種較弱的宮縮不能有效地幫助止血, 從而引起產後出血。

其次,如果有前置的胎盤,胎盤更有可能過深地種植在子宮肌層內(胎盤植入),因此在分娩時不容易剝離。胎盤植入在每2500次分娩中才會發生1次,但在每10例前置胎盤中,就會有1例是胎盤植入。胎盤植入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出血,有時可能需要為止血而進行子宮切除術,並需要輸血。

最後,有前置胎盤的孕婦,生出的寶寶的體重更可能會偏低,多數是因為寶寶分娩的時間較早,但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如果准媽媽有前置胎盤,寶寶出現宮內生長受限的風險稍高。

胎盤是母體與胎兒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胚胎與母體組織的結合體,是寶寶的生命之源。它附屬在子宮上,獲取營養和氧氣,再供給體內的寶寶。如果它發生異常或老化,直接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甚至危及寶寶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