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花肉是哪個部位
五花肉指的是豬腹部的肉。
五花肉主要分為五層,分別是:第一層豬皮、第二層豬油、第三層薄薄的豬瘦肉、第四層豬油、第五層深層的豬瘦肉。
五花肉含有大量油脂,所以肉的風味特別強烈,一塊完整的豬五花,可以品嘗到多樣風味。購買五花肉可挑選厚一點,以前半段的口感好。
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
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濟南把子肉、梅菜扣肉、南乳扣肉、東坡肉、鹵肉飯、瓜仔肉、粉蒸肉等等。
五花肉的料理方法:
1、可以根據烹調需求來挑選肥瘦比例,油脂豐富的五花肉口感溫潤,適合切塊紅燒或鹵、燉煮,不會因為長時間燉煮而肉質變硬,而是會越煮越入味。
2、五花肉本身已經有足夠的油脂,口感通常不會太干澀,燉煮時添加一兩滴黑醋,可以讓瘦肉部分肉質軟嫩一點。
3、如果利用火烤的方式,除了可以將五花肉表皮的細毛燒除外,也可以讓皮質更酥,亦可去除五花肉部分的油脂。
⑵ 五花肉是哪個部位的肉
五花肉位於豬的腹部,是豬肋排上的肉。
五花肉又被稱之為「肋排肉」,而肋排又是排骨中的一種,簡而言之,五花肉即是覆蓋在排骨上的豬肉。
因為它主要分為五層,分別是:第一層豬皮、第二層豬油、第三層薄薄的豬瘦肉、第四層豬油、第五層深層的豬瘦肉。所以稱為五花肉。不過,傳說中極品的五花肉有十層。正常的說,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豬後臀尖部位,這里的五花肉三層分明,肥瘦肉厚度相當,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
上五花和下五花的區別
1、上五花
上五花的位置在上,是從豬肋排上剔下來的肉,這部分豬肉的肉質肥肉多瘦肉少,吃起來比較肥膩,不太適合炒著吃,比較適合剁碎了做餡兒,包餃子、包子、餡餅,或是炸成肉丸子。
2、下五花
下五花在上五花的下面,是豬肚子上的肉。別看豬的大肚腩胖胖的,也是有「腹肌」的,有很多的瘦肉,和脂肪夾雜在一起,是真正意義上的五花肉。這個部位的肉至少有5層,即豬皮、肥肉、瘦肉、肥肉、瘦肉,好一點的能有7層,極品五花肉有10層之多。下五花肥肉遇熱即化,瘦肉久煮不老,適合幾乎所有的烹飪方式,做紅燒肉、扣肉就買它。
⑶ 豬肉 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1、裡脊肉
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
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3、坐臀肉
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向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4、五花肉
指的是豬只背脊部下方的肚腩部位,俗稱「五花肉」,皮、豬油、肉分層清楚,所以又被稱為「三層肉」。
5、夾心肉
位於前腿上部,質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制餡,制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湯。
6、前排肉
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內夾肥,肉質較嫩,適於作米粉肉、燉肉用。
7、奶脯肉
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多熬油用。
8、彈子肉
位於後腿腿上,均為瘦肉,肉質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裡脊肉。
9、蹄膀
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脖子肉
又稱血脖,這塊肉肥瘦不分,肉者質差,一般多用來做餡。
11、眉毛肉
這是豬胛骨上面的一塊重約一斤的瘦肉,肉質與裡脊肉相似,只是顏色深一些,其用途跟裡脊肉相同。
12、頸背肌肉(簡稱1號肉)
指從第五、六肋骨中斬下的頸背部位肌肉。
13、前腿肌肉(簡稱2號肉)
指從第五、六肋骨中間斬下的前腿部位肌肉。
14、大排肌肉(簡稱3號肉)
指在脊椎骨下約4-6cm肋骨處平行斬下的脊背部位肌肉。
15、後腿肌肉(簡稱4號肉)
指從腰椎與薦椎連接處(允許帶腰椎一節半)斬下的後腿部位肌肉。
16、肝連肉
是位於肝臟上方的一塊肉,將豬內臟中的胸腔及腹腔分隔開的一片隔膜,連接至肝臟,因此稱為肝連肉,是內臟中唯一的一塊瘦肉,又有「內臟的松阪肉」之名,珍貴性可見一斑
17、豬頰肉
豬下巴、臉頰兩側部位的肉,又名「嘴邊肉」、「菊花肉」,油脂不多,肉質帶有軟筋,口感軟嫩,因豬吃東西咀嚼時會不斷運動到嘴邊肉,所以肉質軟中有嚼勁,汆燙切片或燒烤都很好吃。
⑷ 豬身上的所有部位的名稱叫什麼
豬肉除去頭、蹄(爪)、尾外,分為以下14個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呈條形,肥瘦相同,韌性強。適於做香酥肉、叉燒肉、肉餡等。
2、鷹嘴位於血脖後、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肉質細嫩,前半部適於做酥肉,切肉絲、肉片,後半部適於做櫻桃肉、過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於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著扇形骨),質老筋多。適於燜、燉、醬、紅燒等。
4、裡脊又稱小裡脊。位於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一頭稍細,肉色發紅。這塊肉是豬瘦肉中最嫩的一塊,適於熘、炒、炸等。
5、通脊又稱外脊。位於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肉色發白,肉質細嫩。適於滑熘、軟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後腿骨下部,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質較老。適於做鍋爆肉、清醬肉和切肉絲等。
7、三岔位於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肉,肉質比較嫩。適於做熘、炒菜及切肉絲、肉片等。
8、臀尖緊貼坐臀上的肉,淺紅色,肉質細嫩。適於做肉丁、肉段及切肉絲、肉片等。
9、拳頭肉又稱榔頭肉。肉。包著後腿棒子骨的瘦肉,圓形似拳頭。肉質細嫩。適於切肉絲、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黃瓜肉緊靠底板肉的一條長圓形內,形似黃瓜,質地較老,適於切肉絲。
11、腰窩後腿下部前端與肚之間的一塊瘦肉,肥瘦相連,肉層較薄。適於燉、燜、炒等。
12、羅脊肉連著豬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麵包一層脂皮。適於燉、燜或制餡。
13、五花肉位於前腿後、後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間呈五花三層狀,肋條部分較好稱為上五花,又叫硬肋,沒有肋條部分較差稱為下五花,又叫軟肋。上五花適於片白肉,下五花適於燉、燜及制餡。
14、肘子南方稱蹄膀,即腿肉。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於醬、燜、煮等。
(4)豬五花肉是豬的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不可與豬肉同食的食物警惕飲食安全,豬肉是人們日常接觸最多的食品之一,因為太常吃,人們還發明了許多新鮮花樣去烹飪這道傳統美食。下面這些食物不能與豬肉同煮。
1、大豆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
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
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燉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
2、羊肝
中醫雲:「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
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葯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3、香菜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
4、牛肉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葯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
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故不宜同食。
⑸ 五花肉是哪個部位的肉
豬腹部的肉
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三層肉)位於豬的腹部,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
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濟南把子肉、梅菜扣肉、南乳扣肉、東坡肉、鹵肉飯、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它的肥肉遇熱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
(5)豬五花肉是豬的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五花肉本身已經有足夠的油脂,口感通常不會太干澀,燉煮時添加一兩滴黑醋,可以讓瘦肉部分肉質軟嫩一點。此方式適用於五花絞肉,用力將絞肉團甩打,增加肉質的彈性,讓做出來的肉餡吃起來味道更美。
如果,利用火烤的方式,除了可以將五花肉表皮的細毛燒除外,也可以讓皮質更酥,亦可去除五花肉部分的油脂。
⑹ 五花肉哪個部位的肉最好
說到五花肉大家都不陌生,應該就是日常常吃的部位了。五花肉其實就是豬腹部的那塊肉,肥瘦相間且分布均勻,這個部位的肉製作方法是非常多樣的,可以用來做紅燒肉、回鍋肉,還可以配合著炒各種蔬菜,真的是想想就流口水。挑選五花肉的時候記得要挑肥瘦相間的,這種做出來才好吃。
⑺ 這個是豬的那個部位的肉呢
這是豬的腹部位置的肉,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五花肉。
從肉的層次看,有肥有瘦,並且有好幾層,只有腹部位置才有這樣的解剖結構。
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三層肉)位於豬的腹部,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鮮嫩且最多汁。
五花肉的結構是一層瘦肉一層肥肉的間隔著,而它的肥肉遇熱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紅燒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屬,傳說中的極品五花肉是10層。選擇優質五花肉,可用手摸,略微有沾手感覺,肉上無血,肥肉、瘦肉紅白分明、色鮮艷。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豬後臀尖部位,這里的五花肉,五花三層分明,肥瘦肉厚度相當,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
⑻ 五花肉那麼好吃,你知道五花肉是豬的哪個部位嗎
近些日子,一則“你知道五花肉是豬的哪個部位嗎”的問題,有不少的人都在問,我來說下我的看法。那麼,五花肉是豬身上的哪個部位呢?五花肉呢,是豬腹部的一些肉。又叫肋條肉、三層肉。五花肉的做法非常的多,比較經典的有梅菜扣肉,鹵肉飯等等。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豬腹部的肉五花肉是豬腹部的肉,它還有別的名字叫做肋條肉或者叫三層肉。豬的腹部有豐富的脂肪,但是還有一些肌肉組織,所以就組成了五花肉肥瘦相間的一個狀態。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⑼ 五花肉是哪個部位的肉
五花肉位於豬的腹部,即是在豬肋排上的肉。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
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濟南把子肉、梅菜扣肉、南乳扣肉、東坡肉、回鍋肉、鹵肉飯、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它的肥肉遇熱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
五花肉的結構是一層瘦肉一層肥肉的間隔著,而它的肥肉遇熱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紅燒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屬,傳說中的極品五花肉是10層。
(9)豬五花肉是豬的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肉類中脂肪含量平均在10-30%左右,主要是各種脂肪酸和甘油三脂。還有少量卵磷脂、膽固醇、游離脂肪酸及脂溶性色素。肉類脂肪可提供較多的熱量,如100克肥豬肉可提供熱量830千卡。
肉類還有較多的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如豬肉(肥瘦)每100克含維生素B1 0.53毫克、B2 0.12毫克、尼克酸4.2毫克。
肉類中含糖量較低,平均只有1-5%。按照中醫的理論,豬肉性能微寒、有解熱功能,補腎氣虛弱。肉類經烹調後,可製成多種多樣的美味佳餚,又有濃郁的香味和鮮美的味道,可大大提高食慾。
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⑽ 五花肉到底是哪一塊肉
五花肉是哪一塊肉?
五花肉其實就是三線肉,也叫三餡肉、三層肉、梅肉、方肉、五花三層。五花肉是豬腹部與肋條連在一起的肉,也就是豬肋排上的肉,因此也叫肋條肉。由於豬的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
五花肉最嫩且最多汁,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層比例最為完美,脂肪與瘦肉交織,色澤為粉紅。由於五花肉的結構是一層瘦肉一層肥肉的間隔著,而且它的肥肉遇熱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因此做紅燒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屬。
傳說中的極品五花肉是10層。選擇好的五花肉,可用手摸,略有沾手感覺,肉上無血,肥肉、瘦肉紅白分明、色鮮艷。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豬後臀尖部位,這里的五花肉,五花三層分明,肥瘦肉厚度相當,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