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歲兒童止咳:推拿方法與手法圖
風門
【位置】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操作】醫者用示、中指指端揉,稱揉風門。
【次數】揉20〜30次。
【功用】解表通絡、止咳平喘。
Ⅱ 按摩手上的哪個穴位可以止咳火氣大按摩哪個穴位都在什麼位置啊
對慢性咳嗽成人患者,推薦兩種手法: 1.毛巾擦背:皮膚清洗干凈後,用一條濕潤的長毛巾,斜著擦後背(如圖所示)。適當用力,速度可快些,約2―3分鍾,擦到皮膚發紅微熱為佳。其目的是刺激背部的定喘穴、肺俞穴、脾俞穴等強壯穴,以寬胸理氣、補腎平喘止咳。 2.揉風池:適用於傷風感冒、咳嗽流鼻涕者。風池穴在後頸部,發際向上一寸,左右各有一個按上去酸酸的小坑。雙手抱攏頭部,用拇指按揉風池穴,以出現酸脹感為佳。操作時閉目,每次1―2分鍾。此法不但能止咳,還能止頭痛
Ⅲ 孩子咳嗽怎麼辦:好媽媽必備的14個止咳小妙招
孩子咳嗽是孩子日常護理中最常出現,也是最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因為引起孩子咳嗽的原因很多,治療需要對症,否則咳嗽不但不會緩解,反而會導致慢性咳嗽甚至哮喘,還可能引起其他並發症,給孩子和家庭造成終生遺憾。所以分清孩子咳嗽的症狀,並及時對症治療對家長來說尤為重要。
孩子咳嗽,你是直接帶他去醫院打針輸液,還是去葯店買一些止咳葯給他吃呢?其實,大部分孩子的咳嗽只要在家裡調一調就能治好的。學習一下中醫止咳的思想,對證施治,就能讓孩子迅速遠離咳嗽。下面14個小妙招分別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效果顯著。媽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症狀,給孩子選用。
1
孩子「寒風咳嗽」
文孩子「寒風咳嗽」
● 孩子患「風寒咳嗽」時的表現
怕冷、咳嗽聲重、咽癢。咳痰、痰多、色稀白、呈泡沫狀,喉間有痰聲,痰容易咳出。頭痛、鼻塞、流清涕、打噴嚏或伴怕冷、畏寒、無汗、舌淡紅、苔薄白等。
●治孩子冬季「風寒咳嗽」的食方
配方:生薑5 片、甜杏仁(後下)6 粒、淡豆豉6 克、生甘草6 克、陳皮6 克、紅糖適量。
用法:最好選用陶瓷鍋(也可以用不銹鋼鍋代替),將所有葯材(甜杏仁、紅糖除外)一起放入鍋中,加水800 毫升,先泡半小時以上,然後用大火燒開,再改小火煎煮7 分鍾,放杏仁,繼續煎煮3 分鍾就出鍋。不要久煎。煎煮出來大約400 毫升葯液,然後放入紅糖。注意只煎一次。
叮囑:① 1 歲以內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10~30 毫升;1~2 歲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50 毫升左右;2 ~ 3 歲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50 ~ 100毫升;3 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100 毫升以上。②每天服用2 ~ 3 次。像喝茶那樣小口頻服。③飯前飯後均可,須與吃飯間隔30 分鍾以上。④讓孩子吃完以後睡一覺,出出汗,症狀很快就會好轉。
2
孩子「風熱咳嗽」
●孩子患「風熱咳嗽」時的表現
孩子咳嗽聲音響亮,咳嗽位置比較深,來自胸腔。如果有痰的話,咳嗽的聲音會略顯沉悶。咳痰,痰黃稠呈塊狀。微發熱或不發熱。孩子咽喉紅腫疼痛,或者是扁桃體發炎、腫大。哺乳期的寶寶可能出現拒絕吃奶的症狀。鼻塞,流黃色黏稠鼻涕,口氣重,有異味。但是,鼻塞的時候也是稍微有一點兒寒的。
●治孩子「風熱咳嗽」的外敷方
配方:草決明90 克、萊菔子30 克、生薑汁適量。
做法:將草決明和萊菔子放在一起,搗成末,再用生薑汁調成糊狀,貼敷在孩子肚臍上,然後用外用紗布包紮或醫用膠布粘貼。
3
孩子「外寒里熱咳嗽」
●孩子患「外寒內熱咳嗽」時的表現
孩子有受外寒的表現:①鼻塞;②流清鼻涕或鼻涕量多;③手腳發涼;④舌苔發白;⑤有的孩子睡覺前突然乾咳不止,睡著了稍微好些……孩子有肺熱的表現:①咳嗽;②黃稠痰或痰少而黏;③口略乾渴;④小便黃,大便干;⑤舌質略紅等。
●治孩子「外寒里熱咳嗽」的外敷方:丁桂兒臍貼
做法:將丁桂兒臍貼在孩子兩只腳心的湧泉穴上各貼一貼,然後在大椎穴和兩側肺俞穴各貼一貼。過一個晚上,孩子的咳嗽就會好很多了。尤其是對孩子半夜咳嗽,效果更明顯。可以連續貼1 ~ 3 天。若3 天仍不見好,可能不對症,就不要再貼了。
●湧泉穴、大椎穴和肺俞穴的位置
湧泉穴:在足底,腳內扣時呈凹陷處。尋找本穴位時,將孩子的腳內扣,然後在腳底靠近腳趾的上1/3處的腳心即為本穴位。
大椎穴:就是孩子低頭時,在頸椎後面較高的骨頭下面的位置。
肺俞穴:從大椎穴向下數3 個椎體,也就是第三胸椎棘突,從第三胸椎棘突向兩側旁開大約孩子食、中二指寬度的地方就是肺俞穴。
叮囑:①一次貼5 個部位(兩腳湧泉穴各貼1 貼,大椎穴貼1 貼,兩側肺俞穴各貼1 貼),每天更換1 次,連續貼3 天。②晚上貼上就行,白天揭掉。③如果孩子貼敷丁桂兒臍貼後過敏,如四肢起了很多疙瘩、癢,或貼敷處皮膚紅癢、起丘疹等,就不要用了。
4
孩子「外寒內飲咳嗽」
●孩子患「外寒內飲咳嗽」時的表現
孩子咳嗽聲音略沉悶。有受風寒的歷史。孩子有流鼻涕(清黃鼻涕相兼或者清鼻涕)、打噴嚏、鼻塞等症狀。孩子有咳痰多、白清泡沫痰等痰飲表現。孩子咳痰量多,痰色白而清晰(若痰黃稠成塊兒為郁而化熱)或有泡沫,舌紅,苔薄白。
●治孩子 「外寒內飲哮喘」的泡腳良方
配方:麻黃6 克、芍葯6 克、細辛3 克、乾薑6 克、炙甘草6 克、桂枝6 克、五味子6 克、法半夏6 克。
加減法:孩子郁而化熱,咽痛、煩躁,加元參6 克、知母6 克、黃芩6 克。
用法:將葯材放入砂鍋或不銹鋼鍋中,加水1000 毫升,用大火燒開,再改小火煮10 分鍾後關火。加涼水,等溫度降為42 ~ 45℃時給孩子泡腳。
叮囑:①泡腳的水以沒過孩子踝關節為宜。②每天2 次。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每次以泡到孩子身體微微出汗為宜。③為保持水溫恆定,最好選用木盆或陶瓷盆,不推薦使用金屬盆。④須與吃飯間隔30 分鍾以上。⑤泡腳後可給孩子做相關的足部按摩,這樣按摩的效果更好。⑥每次給孩子泡腳後要及時清理並晾乾泡腳盆,以免盆內殘留細菌導致孩子皮膚感染。⑦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則不建議用此法。
5
孩子冬季「是熱咳嗽」怎麼辦
●孩子患「濕熱咳嗽」時的表現
咳嗽聲有力而濁。容易胸悶。容易伴有嘔吐。舌苔白厚或者膩。
●治孩子「濕熱咳嗽」的泡腳良方:杏仁湯
配方:杏仁6 克、黃芩6 克、連翹6 克、滑石9 克、桑葉6 克、茯苓塊9 克、白蔻仁3 克、梨(品種不限,去核帶皮,切成小塊)1 個。
加減法:鼻塞,加荊芥6 克、防風6 克。
用法:將葯材放入砂鍋或不銹鋼鍋中,加水1000 毫升,用大火燒開,再改小火煮10 分鍾後關火。加涼水,等溫度降為42 ~ 45℃時給孩子泡腳。
叮囑:①泡腳的水以沒過孩子踝關節為宜。②每天2 次。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每次以泡到孩子身體微微出汗為宜。③為保持水溫恆定,最好選用木盆或陶瓷盆,不推薦使用金屬盆。④須與吃飯間隔30 分鍾以上。⑤泡腳後可給孩子做相關的足部按摩,這樣按摩的效果更好。⑥每次給孩子泡腳後要及時清理並晾乾泡腳盆,以免盆內殘留細菌導致孩子皮膚感染。⑦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則不建議用此法。
6
孩子「溫燥咳嗽」
●孩子患「溫燥咳嗽」的表現
晨起時往往口鼻乾燥,甚至鼻孔幹得流鼻血。夜裡咳嗽得厲害。乾咳,痰很少而且很黏,難於咳出來,或有一些黃痰。口乾口渴,鼻涕少、黏稠,甚至干結在鼻子里。晚上容易一陣陣燥熱。舌紅苔干。
●治孩子 「溫燥咳嗽」的泡腳良方:桑杏湯
配方:桑葉6 克、杏仁6 克、沙參6 克、浙貝6 克、淡豆豉3 克、炒梔子6 克、梨(品種不限,去皮帶核,切成小塊)1 個。
加減法:流清涕或打呼嚕、鼻塞,加蘇葉5 克、生薑5 片。
用法:將葯材放入砂鍋或不銹鋼鍋中,加水1000 毫升,用大火燒開,再改小火煮10 分鍾後關火。加涼水,等溫度降低為42 ~ 45℃時給孩子泡腳。
叮囑:①泡腳的水以沒過孩子踝關節為宜。②每天2 次。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每次以泡到孩子身體微微出汗為宜。③為保持水溫恆定,最好選用木盆或陶瓷盆,不推薦使用金屬盆。④須與吃飯間隔30 分鍾以上。⑤泡腳後可給孩子做相關的足部按摩,這樣按摩的效果更好。⑥每次給孩子泡腳後要及時清理並晾乾泡腳盆,以免盆內殘留細菌導致孩子皮膚感染。⑦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則不建議用此法。
7
孩子「涼熱咳嗽」
●孩子患「涼燥咳嗽」時的表現
涼燥則多發生在深秋氣候寒冷之時。初秋有夏熱之餘氣,久晴無雨,秋陽以曝,燥與熱相合侵犯人體,病多溫燥。深秋近冬,西風肅殺,燥與寒相合侵犯人體,病多涼燥。孩子涼燥咳嗽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多在深秋。會有咳痰、咽干唇燥、痰稀、苔白等症狀。伴有頭痛、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伴有發熱、小便清、腹痛、腹瀉等症狀。
●治孩子「涼燥咳嗽」的中成葯:通宣理肺口服液
通宣理肺口服液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的功效,用於治療孩子風寒感冒咳嗽、咯痰不暢、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酸痛等症,對於涼燥咳嗽具有一定的療效。按照說明書給孩子服用即可。
●治孩子 「涼燥咳嗽」的食方
配方:杏仁3 克、蔥白4 段、生薑3 片、陳皮3 克、紅棗3 個、淡豆豉3 克、薏米1 小把。
用法: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水350 毫升,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煎煮7 ~ 8 分鍾即可。若是嬰兒,則可以將葯汁放入奶瓶里。不分時間,想喝就喝。每天可以服一副。
8
孩子「暑濕咳嗽」
●孩子患「暑濕咳嗽」的表現
咳嗽聲音有力而濁。容易胸悶、昏昏沉沉。容易伴有惡心、嘔吐、腹瀉。嗓子紅腫疼痛,扁桃體發炎、腫大。舌質紅,舌苔白厚或者膩。
●治孩子「暑濕咳嗽」的食方:荷葉粥
配方:新鮮荷葉1 ~ 2 張(或干荷葉10 ~ 20 克),大米100 克,生薑(如1 元錢硬幣大)5 片,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荷葉、生薑洗凈,多加水,大火燒開。開鍋後改小火煎30 分鍾後濾渣,再用荷葉湯同大米、冰糖煮粥。趁熱給孩子服用。
9
孩子「肺燥熱陰虧夜咳」
●孩子患「肺燥熱陰虧夜咳」時的表現
臨睡前咳嗽,有白沫沫痰、白黏痰或者黏稠痰。坐著的時候很正常,一躺下就咳嗽。在夜裡固定的時間段咳嗽。比如晚上23:00 ~凌晨1:00、凌晨1:00 ~ 3:00、凌晨3:00 ~ 5:00等,其他時間就會好很多。
●治孩子 「肺燥熱陰虧夜咳」的食方:「豆豉梨」
配方:淡豆豉(葯店有售)6 克、雪梨(大小皆可,去皮)1 個。
加減法:流清涕或打呼嚕、鼻塞,加生薑5 片;痰多,加茯苓10 克;肺熱,加梨皮1 個;夜裡乾咳,加冰糖少許;流清涕,加紅糖少許。
用法:將梨去核,切成小塊,與其他葯材一起放入鍋中,加水1000 毫升,大火煎煮,開鍋後改小火煎煮10 分鍾即可出鍋。代水飲。
說明:這是一個精簡方。如果夜裡咳嗽比較輕,我們用這道食療方子就可以了。
10
孩子「氣血虧虛咳嗽」
●孩子患「氣血虧虛咳嗽」時的表現
咳嗽聲音低微、無力,流蛋清樣的清鼻涕。不耐風寒,也不耐風熱。孩子氣溫低一點兒就怕冷,氣溫高一點兒就怕熱。平時容易勞累。孩子總喜歡趴著,經常說自己累,沒有活力。小一點兒的孩子就總喜歡讓人抱著。病程比較長。往往伴有生長發育遲緩,身高、體重增長緩慢。舌多淡紅或略紅,苔薄白或膩。
●治孩子「氣血虧虛咳嗽」的食方:山葯粥
配方:山葯30 克、牛蒡子6 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鍋中,加水1000 毫升,用大火燒開,再改小火煎煮20 ~ 30 分鍾,或直到山葯成粥。
叮囑:①若是孩子太小,可以將葯汁放入喂果汁的奶瓶里給孩子喝。② 1 歲以內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10~30 毫升;1~2 歲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50 毫升左右;2 ~ 3 歲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50 ~ 100毫升;3 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100 毫升以上。③每天服用2 ~ 3 次。像喝茶一樣小口頻服。④飯前飯後均可,須與吃飯間隔30 分鍾以上。
11
孩子「痰濕咳嗽」
●孩子患「痰濕咳嗽」時的表現
咳嗽反復發作,咳嗽聲重濁。痰多,因痰而咳嗽,痰出咳嗽減輕或停止,痰黏稠或稠厚成塊,色白或帶灰色。大多是在早晨或吃東西後咳嗽厲害,痰多。若進食甘甜油膩的食物則症狀加重。多伴有胸悶、脘痞、嘔惡、食少、體倦、便溏等症狀。舌苔白膩。
●治孩子「痰濕咳嗽」的泡腳良方
配方:法半夏6 克、茯苓6 克、陳皮6 克、炙甘草6 克、烏梅6克、生薑5 片、大棗3 個、竹茹6 克、杏仁6 克。
用法:將所有葯材放入砂鍋或不銹鋼鍋中,加水1000 毫升,用大火燒開, 再改小火煮10 分鍾後關火。加涼水, 等溫度降低為42 ~ 45℃時給孩子泡腳。
叮囑:①泡腳的水以沒過孩子踝關節為宜。②每天2 次。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每次以泡到孩子身體微微出汗為宜。③為保持水溫恆定,最好選用木盆或陶瓷盆,不推薦使用金屬盆。④須與吃飯間隔30 分鍾以上。⑤泡腳後可給孩子做相關的足部按摩,這樣按摩的效果更好。⑥每次給孩子泡腳後要及時清理並晾乾泡腳盆,以免盆內殘留細菌導致孩子皮膚感染。⑦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則不建議用此法。
說明:這個方子還適用於治療孩子早晨咳痰、惡心、嘔吐。
12
孩子「痰熱咳嗽」
●孩子患「痰熱咳嗽」時的表現
咳嗽聲粗、聲音較高而有力量。咳嗽時有痰聲,痰量較多,痰稠色黃,咳吐不爽快。嚴重時咳嗽劇烈,進而引起胸痛、胸悶,甚至痰中帶血。若仍有殘留的感冒發熱,則會出現咽喉疼痛。若口乾而苦、大便干結、小便色黃,則為熱盛傷津。
◎舌質紅,苔黃。
●治孩子「痰熱咳嗽」的食方
配方:白蘿卜(切片)100 克、白果(不帶殼)6 克、鮮橘皮2 個。
做法:鍋中加水1000 ~ 1200 毫升,先將白蘿卜、白果和鮮橘皮放入鍋中泡半小時以上,再用大火燒開,然後改小火煎煮20 ~ 30 分鍾即可出鍋。煎煮一次即可。煎煮出500 ~ 600 毫升葯液。
叮囑:①白果略有小毒,不可炒用和生吃,水煎則毒性小。存放時須置高處,以免被孩子拿到誤食。② 1 歲以內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10~30 毫升;1~2 歲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50 毫升左右;2 ~ 3 歲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50 ~ 100毫升;3 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每次服用100 毫升以上。③ 每天服用2~3 次。像喝茶一樣小口頻服,也可以加白糖或冰糖服用,那樣口感會好一些。④飯前飯後均可,須與吃飯間隔30 分鍾以上。
13
孩子「積食咳嗽」
●孩子「積食咳嗽」時的表現
咳嗽。多有吃食物過多的歷史。往往伴有睡眠不安,翻來覆去,不易入睡,且多夢。伴有口氣重、口臭。舌苔厚膩。
●治孩子「積食咳嗽」的食方:大麥茶
配方:大麥茶適量。
做法:將大麥茶放入杯中,加開水沖泡,待溫涼之後即可給孩子代水喝。可以續水,直至茶味越來越淡。
說明:大麥茶也叫炒麥芽,是一味日常常用的保健茶,具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小兒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這種茶老少皆宜。 大麥茶的品種不限,葯店或超市都有銷售。
14
孩子吃甜食後咳嗽
●孩子吃甜食後咳嗽的表現
吃甜食(含酸奶)後咳嗽,睡醒咳,好轉較慢,有痰。
●治孩子吃甜食後咳嗽的方法:
第一,可以用保和丸、二陳丸、香砂和胃丸,或者是平胃散、平胃丸等,任選一種,按說明書給孩子服用即可。第二,可選用小兒健脾丸等,按說明書給孩子服用。第三,還有就是我們平時常喝的茉莉花茶。這種茶本來微微有一點兒苦味,還有一點兒香,所以說它能夠通利脾胃,升降脾胃。如果症狀比較輕,只需要用茉莉花茶6 克泡水,或者煮上兩三分鍾,每天當水喝,很快就可以解決問題。
其實,與其治療已經形成的疾病,不如在沒有生病,或者即將生病時,就預先發現,並防患於未然,讓它沒有機會發展成疾病,這比知道如何治病更重要。預防孩子咳嗽,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科學的理念去指導孩子的飲食起居、穿衣吃飯,讓孩子身體強壯,抵抗力增強等等。
「 以上文字選自范聖華著《咳不容緩:孩子咳嗽怎麼辦》」
Ⅳ 咳嗽按哪個穴位好的快
寶寶咳嗽請對號入座 西醫認為咳嗽不是病,而是許多疾病都可能出現的一種症狀。寶寶咳嗽是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而做出的一種機體防禦反射動作。也就是說,咳嗽是寶寶的一種保護性生理現象。但是如果咳得過於劇烈,影響了飲食、睡眠和休息,那它就失去了保護意義。因此對於咳嗽,一定要鑒別是何種原因引起的,再對症處理。絕不可一聽咳嗽,馬上就認為是感冒、肺炎,做出盲目治療。 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 特點:多為一聲聲刺激性咳嗽,好似咽喉瘙癢,無痰;不分白天黑夜,不伴隨氣喘或急促的呼吸。 症狀:寶寶嗜睡,流鼻涕,有時可伴隨發熱,體溫不超過38℃;精神差,食慾不振,出汗退熱後,症狀消失,咳嗽仍持續3~5日。 原因:四季流行,溫差變化大時多見,一般都有受涼經歷,如晚上睡覺蹬被、穿衣過少、洗澡受涼等; 醫生意見: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多喂寶寶一些溫開水、薑汁水或蔥頭水。盡量少用感冒葯,寶寶煩躁、發熱時,可給少許小兒欣口服;切忌使用成人退熱葯,不宜喂止咳糖漿、止咳片等止咳葯,更不要濫用抗生素。 冷空氣刺激性咳嗽 特點:咳嗽初為刺激性乾咳。 症狀:痰液清淡,不發熱,沒有呼吸急促和其他伴隨症狀。 原因:冷空氣是單純物理因素,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刺激性咳嗽。好發於戶外活動少的寶寶,寶寶突然外出吸入冷空氣,嬌嫩的呼吸道黏膜就會出現充血、水腫、滲出等類似炎症的反應,因而誘發咳嗽反射。最初沒有微生物感染,但持續時間長了,可繼發病毒細菌感染。 醫生意見:讓寶寶從小就接受氣溫變化的鍛煉。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即使是寒冷季節也應堅持,只有經受過鍛煉的呼吸道才能夠頂住冷空氣刺激。 流感引發的咳嗽 特點:喉部發出略顯嘶啞的咳嗽,有逐漸加重趨勢,痰由少至多。 症狀:伴隨明顯咔噠症狀(淚、涕、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常伴有38℃以上高熱,一般不易退燒,時間持續一周;高熱時咳嗽伴呼吸急促,寶寶精神較差。 原因:病毒感染引起,多發於冬春流感流行季節,常有群發現象。 醫生意見:疑似流感,應立即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特點:咳嗽時發出「空、空」的聲音。 症狀:聲音嘶啞,有膿痰,咳出的少,多數被咽下。較大的寶寶會訴咽喉疼痛;不會表述的寶寶常表現為煩躁、拒哺。 原因:咳嗽多為炎症分泌物刺激,常因受寒引起。 醫生意見: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對症治療。 過敏性咳嗽 特點:持續或反復發作性的劇烈咳嗽,多呈陣發性發作,寶寶活動或哭鬧時咳嗽加重,夜間咳嗽比白天嚴重。 症狀:痰液稀薄、呼吸急促。 原因:由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以花粉季節較多。 醫生意見:對家族有哮喘及其他過敏性病史的寶寶,咳嗽應格外注意,及早就醫診治,明確診斷,積極治療,阻止發展成哮喘病。 氣管炎性咳嗽 特點:早期為輕度乾咳,後轉為濕性咳嗽,有痰聲或咳出黃色膿痰。 症狀:早期有感冒症狀,如發熱、打噴嚏、流涕、咽部不適。 原因:多見於年齡稍大的寶寶,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引起。 醫生意見:初起感冒症狀明顯時可用感冒葯,發熱可用退熱葯、祛痰劑,不宜使用止咳葯。痰多或呈膿性表明是繼發細菌感染,應根據醫生意見選用適當抗生素治療。若未經有效控制,可能發展為肺炎。 細支氣管炎性咳嗽 特點:刺激性乾咳,可以咳出較多痰液。 症狀:咳嗽伴發熱、呼吸急促和喘憋。 原因:病毒進犯細支氣管的黏膜引起炎症,以6個月內的寶寶最多見。 醫生意見:如果寶寶出現呼吸困難或是無法進食、喝水,應及時就醫。如果症狀較輕(只是氣喘而未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你可以在寶寶房間里放一個加濕器,幫助寶寶祛除肺部的黏液,並給寶寶喝足夠多的水。 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 百日咳 咳嗽特點:咳嗽日輕夜重,連咳十幾聲便喘不過氣來,咳嗽末還帶有吸氣的雞鳴聲 伴隨症狀:噴嚏、低熱、咳出大量黏稠痰 返流性食道炎 咳嗽特點:進食後出現氣喘及持續沙啞的咳嗽 伴隨症狀:在吞咽食物的時候有灼熱感,或者出現嘔吐或噴射吐症狀 異物吸入 咳嗽特點:玩耍或進食時突然嗆咳不止 伴隨症狀:吸氣困難、口唇發紺 肺炎 咳嗽特點:刺激性乾咳、有痰 伴隨症狀:發熱、氣急、鼻翼扇動 肺結核 咳嗽特點:反復乾性咳嗽 伴隨症狀:消瘦、盜汗、午後低熱 義膜性喉炎 咳嗽特點:強烈的乾咳,類似海豹的吼叫聲 伴隨症狀:日輕夜重、伴低熱 家庭緩解方案 夜間抬高寶寶頭部 如果寶寶入睡時咳個不停,可將其頭部抬高,咳嗽症狀會有所緩解。頭部抬高對大部分由感染而引起的咳嗽是有幫助的,因為平躺時,寶寶鼻腔內的分泌物很容易流到喉嚨下面,引起喉嚨搔癢,致使咳嗽在夜間加劇,而抬高頭部可減少鼻分泌物向後引流。還要經常調換睡的位置,最好是左右側輪換著睡,有利於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愛心叮嚀:咳嗽的寶寶餵奶後不要馬上躺下睡覺,以防止咳嗽引起吐奶和誤吸。如果出現誤吸嗆咳時,應立即取頭低腳高位,輕拍背部,鼓勵寶寶咳嗽,通過咳嗽將吸入物咳出。 水蒸汽止咳法 咳嗽不止的寶寶在室溫為20℃左右,濕度為60-65%左右的環境下症狀會有所緩解。如果寶寶咳嗽嚴重,可讓寶寶吸入蒸汽;或者抱著寶寶在充滿蒸汽的浴室里坐5分鍾,潮濕的空氣有助於幫助寶寶清除肺部的黏液,平息咳嗽。 熱水袋敷背止咳法 熱水袋中灌滿40℃左右的熱水,外面用薄毛巾包好,然後敷於寶寶背部靠近肺的位置,這樣可以加速驅寒,能很快止住咳嗽。這種方法對傷風感冒早期出現的咳嗽症狀尤為靈驗。 愛心叮嚀:給寶寶穿上幾件內衣再敷,千萬不要燙傷寶寶。 熱飲止咳法 多喝溫熱的飲料可使寶寶黏痰變得稀薄,緩解呼吸道黏膜的緊張狀態,促進痰液咳出。最好讓寶寶喝溫開水或溫的牛奶、米湯等,也可給寶寶喝鮮果汁,果汁應選刺激性較小的蘋果汁和梨汁等,不宜喝橙汁、西柚汁等柑橘類的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