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脛骨幹骺端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手機好多圖片 2025-02-02 09:48:56
日本哪個牙膏最好圖片 2025-02-02 09:46:41

脛骨幹骺端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8-14 02:46:17

1. 長骨幹骺端是指什麼位置

長骨,呈長管狀,可分為一體兩端。體又稱骨幹,兩端膨大稱骺,表面有光滑的關節面,與相鄰關節面構成關節。(短骨、扁骨、不規則骨、無骺)

骨幹與骺相鄰的部分稱為干骺端;幼年時保留透明軟骨成分,稱為骺軟骨;成年後,骺軟骨骨化,骨幹與骺融為一體,遺留的痕跡稱骺線。

骺軟骨損傷會導致兒童長骨骨骺與干骺端形成骨性連接即骨橋,使骺板全部或部分提前閉合,造成肢體縮短和(或)成角畸形。

(1)脛骨幹骺端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長骨的組織學觀察:

干骺端(干、骺交界處):股骨幹骺端可見許多縱行的帶有軟骨核心的骨小梁,骨小梁表面附有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骨小梁之間的原始骨髓腔內除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外,還含有血管和造血細胞。

成骨細胞與造血細胞的比例隨胎齡而變化:胚胎第20周以前,干骺端原始骨髓腔內的細胞成分主要為體積較大的、呈柱狀的成骨細胞,極少見到造血細胞。隨胎齡增加,原始骨髓腔內成骨細胞逐漸減少,體積也相對變小。

骨幹中段(皮質骨):胚胎股骨中段皮質薄,由骨小梁網構成,常見骨外膜血管伸入皮質深層。骨幹中段的縱斷面上可見骨小梁呈細長的指突狀,相互吻合,大致與骨幹平行,使骨皮質呈層狀排列,胚胎早中期骨小梁間隙較寬,其內富含薄壁血管,隨胎齡增加,骨小梁增粗,吻合增多。

其間隙變窄。骨幹橫斷面上,顯示出明顯的胎齡性變化:第10周胚胎,骨幹中段皮質僅見薄層骨領,骨領內面可見破骨細胞,骨領外面部分區域出現縱嵴(呈嵴狀突起的骨小梁)、縱溝。

隨胎齡增加,骨幹逐漸增粗,骨皮質逐漸增厚,其內的骨小梁細長並吻合成網,網眼大而不規則,其中含有血管和成骨細胞;骨幹表面的縱嵴縱溝也增多,含有血管的骨外膜內層覆於嵴上並襯於溝內,縱嵴表面有許多體積較大的成骨細胞,縱溝內也有較多的成骨細胞。

第27w以後,骨幹表面縱嵴縱溝逐漸減少,局部區域變得較為光滑,縱嵴縱溝處成骨細胞的體積、數量也逐漸減小;骨小梁網眼逐漸縮小,周圍出現分層不明顯的同心圓狀排列的骨板,此即原始哈佛氏系統(PrimitiveHaversianSystems,PHS)。

足月胎兒骨幹表面局部區域可見外環骨板,皮質內骨小梁網眼全部為大小基本一致的PHS所佔據,至此,胚胎早期的骨小梁網已變為初級密質骨。胚胎骨皮質內PHS間的骨細胞常常密而亂,骨陷窩大而圓,骨基質內的膠原纖維呈明顯的編織狀,似「骨間板」。

2. 位於脛骨上的結構是

位於脛骨上的結構是股骨。

脛骨遠側端膨大,橫斷面呈四方形,外側有一凹陷的關節面稱腓切跡與腓骨相關節形成脛腓連結。內側有凸向下方的內踝。脛骨遠側端下面光滑,覆有關節軟骨,它與內踝的外關節面、外踝的內關節面一起形成踝關節的關節窩。

股骨(femur)是人體中最大的長管狀骨,可分為一體兩端。上端朝向內上方,其末端膨大呈球形,叫股骨頭,與髖臼相關節。頭的中央稍下方,有一小凹,叫做股骨頭凹,為股骨頭韌帶的附著處。頭的外下方較細的部分稱股骨頸。

頸與體的夾角稱頸干角,男性平均132°,女性平均127°。頸體交界處的外側,有一向上的隆起,叫做大轉子,其內下方較小的隆起叫做小轉子。

大轉子的內側面有一凹陷稱為轉子窩(又叫梨狀窩)。大、小轉子間,前有轉子間線,後有轉子間嵴相連。 兩者之間稱股骨粗隆間,是骨折多發處。


(2)脛骨幹骺端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膝關節是由大腿骨或叫股骨、小腿骨的脛骨和腓骨、髕骨構成的。這些關節的表面覆蓋軟骨,能吸收震動承受壓力,一旦關節受損,就會造成關節疼痛、功能障礙。

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不是截除骨頭,而是在原來的關節骨骼表面覆蓋一層光滑的人工關節面,能有效的重建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 手的分解圖以及各個部位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按照解剖學來說:手由腕骨,掌骨,拇指,指關節,指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構成。

其分解圖如下圖。

手的各部位解釋:

腕骨:是短骨,位於手骨的近側部,共有8塊,分為兩列,每列各4塊,均以其形狀命名。

腕骨包括:與橈骨相連的近側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與掌骨相連的遠側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掌骨:共5塊,為小型長骨,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第1~5掌骨。

拇指:通常指手的第一個指頭,最粗而短的手指為大拇指,幫助我們握住東西。

指關節:由掌骨小頭與近節(第1節)指骨底構成,拇指掌指關節屬於滑車關節,其餘四指為球窩關節。

指骨:在靈長類動物中,拇指為兩節,其餘各指均有3節指骨,由近側向遠側依次為第1節指骨(近節指骨),第2節指骨(中節指骨),第3節指骨(末節指骨)。指骨是小型長骨,屬於附肢骨。

(3)脛骨幹骺端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1、長骨long bone

形似長管狀,分為一體兩端。體又稱骨幹,內有空腔容納骨髓稱骨髓腔。

兩端較膨大,稱為骺。

骺的表面有關節軟骨附著,形成關節面。

骨幹與骺相鄰的部分稱干骺端,幼年時保留一片軟骨,稱骺軟骨,成年後骨化遺留一線,稱骺線。

2、短骨 short bone

形似立方體,多成群分布於連結牢固且稍靈活的部位,如手腕、足的後半部和脊柱等處。

能承受較大的壓力,常具有多個關節面形成微動關節。

參考來源:網路-骨骼

4. 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具體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人體的小腿有兩根骨頭組成,內側的就叫脛骨,外側的叫腓骨,脛骨承受小腿所有力的2/3,比較粗,但它外面沒有肌肉包裹,它的神經、血管位於人體較表面,比較容易受傷。

首先,脛骨屬於下肢骨,為膝關節下面,足踝上面,之間的部位。脛骨為長肢骨,左右對稱兩個。所以,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就在膝關節的內側正中。


(4)脛骨幹骺端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修復骨缺損尤其是壓力側的骨缺損:在股骨骨折內固定術中,除要求對骨折解剖復位外,還要求修復骨缺損,恢復骨的完整性,尤其是壓力側的骨缺損,即使小的骨缺損,也會導致骨不連的發轎桐生。

對於萎縮型及骨缺損皮耐型骨不連,由於斷端缺乏血液供應,所以必須植骨,同時給予碎骨塊合理的固定。股骨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後早期應避免負重,患肢功能鍛煉應遵循早期肌肉舒縮和關節活動為主的原則。

中期可扶拐練習行走,但仍不能負重,只有待X線片上出現連續骨痂時才能逐漸負重行走,一旦出現骨折部位疼痛,應立即復燃帆春診。如果應用帶鎖髓內釘治療股骨骨折,當骨折延遲癒合時,可將靜力型固定遠離骨折一端的交鎖釘拔除,轉變為動力型固定,以清除應力遮擋作用,並對骨折端產生生理應力,促進骨折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