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朝皇帝關系表(圖)
關系表圖片:
唐代各個皇帝之間的關系:
1,李淵搶了外孫的北周建立了隋朝。
2,李世明,李淵的二兒子。玄武門之變殺了老大老三,逼李淵禪讓給他。
3,唐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長孫皇後,為嫡三子。
4,唐中宗李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韋後毒殺。
5,唐睿宗李旦,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
6,武則天為唐太宗才人。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後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
7,唐玄宗李隆基,亦稱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
8,唐肅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
9,唐代宗李豫,唐肅宗長子。馬嵬之變後,他隨肅宗北上,任為「兵馬大元帥」,統帥諸將收復兩京,公元758年被立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亂。
10,唐德宗李適(kuò),肅宗的長孫、代宗的長子。
11,唐順宗李誦,唐德宗長子。德宗因他中風而急死,由他繼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後病死。
12,唐憲宗李純,唐順宗長子。開創唐朝最後一個盛世的皇帝
13,唐穆宗是憲宗第三子。五個兒子中竟有三個做了皇帝。
14,唐敬宗李湛,唐穆宗的長子。在位2年,為宦官謀殺,終年18歲。
15,唐文宗李昂,唐穆宗李恆第二子,母貞獻皇後蕭氏。
16,唐武宗即李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時,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17,唐宣宗李忱,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恆異母弟。
18,唐懿宗李漼(cuǐ),唐宣宗李忱長子,母元昭皇太後晁氏。宣宗愛夔王滋,欲立為皇太子,而鄆王長,故久不決。
19,唐僖宗李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在位13年,享年27歲,死後謚號為惠聖恭定孝皇帝。
20,唐昭宗李曄,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在位16年,享年38歲。葬於和陵,死後謚號為聖穆景文孝皇帝。
(1)哪個唐聲的圖片擴展閱讀: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稱帝建立唐朝,以長安為京師。顯慶元年置東都洛陽,後又陸續增置北都太原,南京成都、鳳翔等都城。
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為盛唐奠定基礎。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705年神龍革命後,唐朝復辟。唐玄宗即位後締造全盛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中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
2. 唐朝樂器的圖片與介紹
唐朝具有代表性的樂器有,琵琶和箜篌,琵琶的圖片很多的,箜篌就象西方的豎琴,但是比豎琴小.
琵琶
琵琶是一種拔奏弦鳴樂器,原稱「批把」因彈奏方式而得名.公元四世紀,一種半梨形音箱、曲項、四弦或五弦、有四個相(品柱)的琵琶自西域傳入內地.從白居易的不朽名詩《琵琶行》足見琵琶在唐宋時期相當盛行.「琵琶」二字,在中國古代是摹擬演奏手法的形聲字,右手向前彈出曰「琵」,向後彈進曰「琶」,是彈奏時的兩個基本手法.凡是用這兩個手法抱在懷中彈奏的樂器,在早期都稱為「琵琶」.
形制與潮流
從琵琶形制和來源考察,可以分作兩種類型,一種是圓形音箱,另一類是半梨型音箱.在隋唐時代,琵琶主要用於歌舞的伴奏,節奏鮮明,用拔子演奏.現今的琵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需求,已由最初的4個相位,僅能奏1個八度加純四度轉變為現在的6相25品,具備12個半音,可以轉12個調.
琵琶曲的結構與風格
琵琶獨奏,雖在唐、宋時代早已流行,但歷代的演奏家卻很少為人注意,即使在古代詩文中偶爾提及,也略而不詳.唐代琵琶名家有裴神符、段善本、康昆侖等,明代有張雄、鍾秀之、李近樓、湯庄曾等.所奏曲調,張雄以擅彈《拿鵝》、《海青拿天鵝》著名;李近樓號稱「琵琶絕」,能彈《將軍下校場》等曲.湯應曾能彈《楚漢》、《胡笳十八拍》等曲.《楚漢》一曲,根據《湯琵琶傳》中所述,頗與現代流行的《十面埋伏》相似.
琵琶曲有大麴、小曲之分.大麴亦稱大套.結構形式可分3種.第1種是描寫單的內容,如《十面埋伏》、《月兒高》等.第2種是由幾個小曲聯成一套,如《陽春古曲》是由《十大樣景》、《十小樣景》等10個小曲加一段尾聲組成;《塞上曲》是由《思春》、《昭君怨》等5個小曲組成.第3種為《龍船》的曲式.將一段摹擬鑼鼓的音調與琵琶化了的民歌相組合而形成.過去彈詞藝人中善彈琵琶者,往往在書場中以此為開場,吸引觀眾.
琵琶曲中,大麴有文武之分,文套宜於表現文靜細膩、柔和美妙的情趣,如《夕陽漁鼓》、《漢宮秋月》等曲;武曲適於表現威武雄健、豪放爽朗的氣慨,如《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鵝》等曲.
http://shopgb.chinaartinvest.com/list79ee.html唐琵琶與現在琵琶的區別有兩點,唐代琵琶改革前是斜抱琵琶,用撥子彈.改革之後就是現在的彈法,直抱,所以才有半抱琵琶半遮面之說.過去的用撥子就象先在電倍司用撥片,但是琵琶的大地多,改革之後就是用手直接彈了.
http://www.piaomo.com/bbs/UploadFile/old/3/3_140.jpg
這是箜篌又叫鳳首箜篌.就是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彈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