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拔罐減肥要拔哪些部位
拔罐是中醫中非常重要的治療疾病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可以治療很多的身體疾病,所以中醫上經常會有拔罐治療很多的疾病。拔罐治療疾病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幾乎是沒有。而且還適合很多的人來進行治療。另外拔罐還能有很好的預防疾病發生的效果。那麼拔罐減肥拔哪個部位?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
採用拔罐減肥拔哪個部位
【脾俞穴】功效:發散脾胃之熱。
【三焦俞穴】功效:將全身水濕氣通調至膀胱經,再排出體外。
以下穴位,用閃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鍾,每周2~3次。
【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功效:聚集及傳導水液和脂肪。
【大橫穴】(位於肚臍右側)功效:通腹去脂,調理脾胃。
【關元穴】(肚臍下面)功效:募集小腸經氣血、傳導任脈水濕的效用。
下肢穴位:
以下穴位選擇適宜體位,用閃火法將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鍾。每周2~3次。
【血海穴】功效:減肥,清血利濕。
【足三里穴】功效:通經活絡、補中益氣。
拔火罐減肥雖然效果顯著,但是需要專業的中醫才能進行,拔罐減肥也並非有利無弊。建議想要瘦身的朋友先提前了解一下拔罐減肥的利弊再決定是否要選擇這種方法。拔罐減肥的主要好處就在於安全、健康,而不利之處就是禁忌比較多,尤其是需要注意把握拔罐的時間間隔。
拔罐減肥拔哪個部位的問題,上面介紹的已經很清楚了。身體上有了肥胖的情況後,就可以採用上面介紹的這些方法來進行拔罐的減肥治療和控制。及時正確的採取拔罐的方法減肥,是能有很不錯的減肥效果出現的。另外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行。
⑵ 拔罐減肥圖
拔罐減肥圖如下:
拔罐減肥是純物理的減肥方式,通過拔罐的方式刺激人體的各個相應穴位,從而達到讓身體瘦下來的目的。拔罐減肥通過疏通穴位使得身體內的脂肪得到分解消解,燃燒脂肪甚至是可以達到皮膚之下的八厘米深度,具有非常好的排出積存的毒素,調理身體五臟六腑的平衡,調理身體內分泌,從而可以達到消除便秘、疏通穴道、深度自然減肥的目的。
(2)拔罐拔哪個部位能減肥圖片擴展閱讀
拔罐法古稱角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於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產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膚充血、淤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罐的種類很多,臨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氣罐等。唯高熱、抽搐、痙攣等症,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發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
⑶ 背部拔火罐穴點陣圖
人體背部穴點陣圖 2005-9-20 0:0 【大 中 小】【我要糾錯】 科名片拔火罐穴點陣圖,一本醫學書籍名稱,全名《中醫拔火罐穴點陣圖 》,由廣州市好輕松醫療科技出版,書中掛圖分正面、背面兩張,介紹了常用刮痧區位、穴位等,說明書中介紹了刮痧方法、常見病刮痧取穴等,該書作者多年來從事中醫按摩、刮痧...、拔火罐治療工作,臨床經驗豐富。 編輯本段拔火罐的功能【 拔罐器的特點】: 好輕松拔火罐器其吸收了傳統罐具的優點,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傳統拔罐的缺點,使中醫古老的拔罐法又煥發了青春。好輕松拔罐器的主要特點是罐體透明,罐內負壓可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和病情隨意調整,易於觀察罐內皮膚變化,便於掌握拔罐時間,較之傳統意義上的火罐,療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無燙傷之優,操作簡便,A不易破碎,所以既適用於醫院,又更廣泛的適用於家庭。 ◆不用電、不用找穴位、看圖即會。 ◆有病治病,無病健身! ◆拔罐療法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用具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深受人們的喜愛
⑷ 拔罐減肥的位置圖
拔罐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的一支奇葩,在調理肥胖中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應用拔罐減肥,其機理主要是調整人體的代謝功能和內分泌功能。常用的拔罐穴位在梁丘穴、公孫穴、內關穴等。拔罐減肥對20~50歲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較好。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人體發育比較成熟,各種功能也比較健全,通過拔罐治療,比較容易調整機體的各種代謝功能,促進脂肪分解,達到減肥降脂的效果。拔罐後能夠抑制胃腸的蠕動,並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從而減輕飢餓感,達到減肥的目的。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厭食、口渴、大小便次數增多、疲勞等反應,這些均屬於正常現象。因為通過拔罐治療,機體的內在功能不斷調整,促使新陳代謝加快,能量不斷消耗,而出現一些臨床症狀。等到機體重新建立平衡,這些症狀就會消失。拔罐減肥的效果與季節、氣候都有關系。通常春夏見效較快,秋冬見效較慢。這是因為春夏兩季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旺盛,自然排泄通暢,而有利於減肥。如果在拔罐中,患者出現眩暈、疼痛、惡心等症狀時,屬於拔罐的不良反應,應立即中斷治療,防止發生危險。
拔罐減肥操作簡便、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因此受到很多肥胖者的歡迎。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下列幾點。⑴ 辯證取穴:應根據病人的臨床特點,選擇最適合的穴位。如食慾亢進、易飢餓者,應首選胃經;如體態虛胖、動則氣喘,可選擇肺、脾二經;如脘腹滿悶、肢體沉重,應選擇三焦經。⑵准確定位:治療找穴時,最好應用耳穴探測器或探測針在耳穴區尋找最佳敏感點,然後將拔罐器罐具對准敏感點,准確吸拔,固定牢靠。⑶ 增加運動:治療期間配合適當的戶外活動,如散步、慢跑等會使減肥的效果更明顯。
傳統中醫古代文獻雖無減肥專論,但有關脾胃運化理論,氣血理論從生理病理對於肥胖的原理有著辨證論述。過食肥甘厚味,由脾胃運化,變為脂膏,積蓄體內,或變為痰濕阻塞氣機。說明了肥胖與脾胃的關系。
統醫學的保健減肥方法對單純性肥胖有效,對遺傳性肥胖目前尚無顯效方法。
拔罐操作
1、陽亢盛者症狀為體質肥胖,胃納亢進,善食多肌,面赤,苔多膩,舌質紅,脈滑數。
治療:清胃瀉火。
取穴:飢點、胃俞、肺俞等穴及陽池、三焦俞等穴。
操作:減肥宜將拔罐與耳壓結合的方法綜合進行。耳壓飢點穴(耳屏前面中點,外鼻穴下方),飢點可使胃脘脹滿,食慾減低,系減肥之經驗效穴。單罐法留罐肺俞,是由於水谷精微的宣發肅降而輸布全身全賴肺主氣。取陽池、三焦、胃俞等穴是從飲食的消化吸收輸布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上述要穴特別是對於減肥(包括其它減肥法)出現的飢餓感等反應有調和作用。
2、濕阻滯者症狀為體質肥胖或伴見嗜睡,易疲倦,納差,口淡無味,女子月經少或閉經,男子陽瘺,舌胖齒痕,脈沉或滑等症。
治療:法濕化痰。
取穴:耳穴內分泌、腎上腺,體穴三焦俞、脾俞等。
操作:耳壓內分泌、腎上腺穴點,取中樞神經對內分泌有調節作用之義。體穴可結合用單罐法走罐,施術15~20分鍾,取健脾祛濕化痰的作用。
傳統醫學減肥的方法是今人在經絡臟腑學說上加以推理的臨床運用,多採用瀉法則寓意於抑制攝食功能,或調節脾胃亢進狀態以達到減肥目的。這里不應否認這些療法具有的心理及暗示的作用,基於病人減肥心切:這些療法起到了一個暗示療法作用,通過病人飢時或餐前的操作,起到提示病人自覺控制食量的心理效應,同時也確實引起下丘腦攝食中樞的調節反應。
古人說:「陰平陽秘精神乃至」,陰陽氣血平衡的同時,體內的淤阻、濕毒、寒邪都會隨之逐出體外,減肥、祛斑、養顏也就不在話下了。
⑸ 拔罐減肥穴點陣圖
拔罐減肥選穴參考方:
後背:華佗夾脊穴(胸1至腰5,旁開0.5寸);腹部:天樞、大橫、氣海、關元;腿部:梁丘、足三里、豐隆、血海;足部:公孫等等。
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功效:聚集及傳導水液和脂肪。大橫穴(位於肚臍右側)功效:通腹去脂,調理脾胃。關元穴(肚臍下面)功效:募集小腸經氣血、傳導任脈水濕的效用。
學會如何用中醫的經絡、穴位正確的減肥,如何達到有效的減肥、瘦身!中醫減肥是需要辨證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個人的肥胖部位不同,肥胖原因不同,那麼減肥的穴位自然不同!如何辨證的運用穴位,首先就需要辨證歸經選穴!
⑹ 腿部拔罐的穴位在哪
腿部拔罐穴位的詳細介紹圖如下:
有血海穴、委中穴、風市穴等穴位。
正確的拔罐療法不但可以養生保健,還能防病治病,但是在拔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找准合適的拔罐位置。
(6)拔罐拔哪個部位能減肥圖片擴展閱讀
腿部火罐的做法很簡單,只需8個火罐,配合中葯和適當的局部推拿即可。它的原理是,人腿上有六條經絡,每一條對應肝、腎、膽、胃、脾、膀胱等不同內臟。當經絡阻塞時,用手推擠便能感受到顆粒狀物質,到後期形成氣結就會開始酸痛,慢慢產生橘皮組織。
拔罐注意事項:
(1)操作禁忌拔火罐時切忌火燒罐口,否則會燙傷皮膚;留罐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否則會損傷皮膚。
(2)部位禁忌皮膚過敏、潰瘍、水腫及心臟、大血管部位、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⑺ 拔罐減肥拔哪些部位
拔罐減肥的部位:脾俞穴、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大橫穴(位於肚臍右側)、關元穴(肚臍下面)、血海穴足、三里穴。
拔罐不僅可以預防疾病,還能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具有祛風止癢、散寒通絡、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功效,通常在關元穴位於肚臍的右絕飢州側拔罐,可以調整脾胃的功能,還可以對大橫穴進並蔽行拔罐,促進胃腸系統的蠕動功能,有效的緩解便秘的症狀。
(7)拔罐拔哪個部位能減肥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拔罐減肥者要多喝水,多喝水能調節體溫、提高新陳代謝以及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毒素,對減肥有非常大的幫助。
拔罐時要注意保暖:拔罐時均要在脫衣服後,才能治療,所以治療時應避免有風直吹,防止受涼,保持室內的溫度。千萬不要開著窗戶或者空調來拔罐,到時候著涼感冒發燒就不好了。
⑻ 拔罐減肥的位置圖3個部位穴位拔罐瘦身
拔罐通過刺激腧穴、調整經絡達到加強脾腎的功能,扶正祛邪來達到減肥這一目的。它能夠根據肥胖的位置選擇合適的穴位,局部取穴循經疏導,促進局部代謝,消除局部脂肪達到局部減肥的目的。那麼,拔罐減肥的具體位置圖在哪呢?想利用拔罐減肥,就得清楚身上各處的減肥穴位哦。拔罐減肥的位置圖之背部穴位
以下背部的穴位,採用閃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鍾,每周2~3次。
1、脾俞穴
取穴:找到兩側肩胛骨下角,往中間劃水平線,相對的是第七胸椎,然後下屬四個椎體左右旁開1.5寸是脾俞穴。
功效:發散脾胃之熱。
2、三焦俞穴
取穴:採用俯卧姿勢,三焦俞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開2指寬處。
功效:將全身水濕氣通調至膀胱經,再排出體外。
拔罐減肥的位置圖之腹部穴位
以下腹部穴位,用閃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鍾,每周2~3次。
1、中脘穴
取穴:位於肚臍上方。
功效:聚集及傳導水液和脂肪。
2、大橫穴
取穴:位於肚臍右側。
功效:通腹去脂,調理脾胃。
3、關元穴
取穴:位於肚臍下面。
功效:募集小腸經氣血、傳導任脈水濕的效用。
拔罐減肥的位置圖之下肢穴位
以下下肢的穴位選擇適宜體位,用閃火法將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鍾。每周2~3次。
1、血海穴
取穴: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普通腧穴,位於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有股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經及股神經肌支。
功效:減肥,清血利濕。
2、足三里穴
取穴: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右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
功效:通經活絡、補中益氣。
拔罐通過刺激腧穴、調整經絡達到加強脾腎的功能,扶正祛邪來達到減肥這一目的。它能夠根據肥胖的位置選擇合適的穴位,局部取穴循經疏導,促進局部代謝,消除局部脂肪達到局部減肥的目的。那麼,拔罐減肥的具體位置圖在哪呢?想利用拔罐減肥,就得清楚身上各處的減肥穴位哦。
拔罐減肥的位置圖之背部穴位
以下背部的穴位,採用閃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鍾,每周2~3次。
1、脾俞穴
取穴:找到兩側肩胛骨下角,往中間劃水平線,相對的是第七胸椎,然後下屬四個椎體左右旁開1.5寸是脾俞穴。
功效:發散脾胃之熱。
2、三焦俞穴
取穴:採用俯卧姿勢,三焦俞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開2指寬處。
功效:將全身水濕氣通調至膀胱經,再排出體外。
拔罐減肥的位置圖之腹部穴位
以下腹部穴位,用閃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鍾,每周2~3次。
1、中脘穴
取穴:位於肚臍上方。
功效:聚集及傳導水液和脂肪。
2、大橫穴
取穴:位於肚臍右側。
功效:通腹去脂,調理脾胃。
3、關元穴
取穴:位於肚臍下面。
功效:募集小腸經氣血、傳導任脈水濕的效用。
拔罐減肥的位置圖之下肢穴位
以下下肢的穴位選擇適宜體位,用閃火法將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鍾。每周2~3次。
1、血海穴
取穴: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普通腧穴,位於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有股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經及股神經肌支。
功效:減肥,清血利濕。
2、足三里穴
取穴: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右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
功效:通經活絡、補中益氣。
⑼ 拔罐減肚子穴位 教你如何正確的減肥
現在給大家解釋一下拔罐減肚子的原因:第一:拔罐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它可以打開你的毛孔,然後刺激你的汗泉功能。然後進行局部的吸附,起到調節內分泌和加快血液的循環。
第二:養身拔罐減肚子跟我們平時出的減肥葯之類的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因為拔罐是外用,而且是通過一些穴位對人體的身體機能進行調節,可是減肥葯不一樣,是內服,而且含有很多不好成分在裡面,所以大家減肥盡量用健康的方式去減肥,最主要的還是要多運動和控制自己的飲食。
【伊秀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