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髂窩在哪個部位
在腰帶下方
髂骨中有重要的紅骨髓,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造血功能,所以平時都要經常保護和愛護骨骼,使人能夠正常的生活和生長下去。
髂骨是髖骨的組成部分之一,構成髖骨的後上部,分髂骨體和髂骨翼兩部分。前部寬大的為髂骨翼,後部窄小為髂骨體。它們的下方的突起分別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跡。髂骨翼內面平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出的弓狀線,其後上方為耳狀面與骶骨構成骶髂關節。
髂骨的主要作用是與雙側骨骼、恥骨、坐骨組成骨盆,與骶椎及股骨相連,在人體中最重要作用的是支撐人體,同時還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髂骨的位置表淺,顯露和取骨比較方便,而且髂骨的功能不太重要,可提供量的松質骨和皮質骨除皮質骨的硬度較差,內固定不夠堅強外,松質骨有優良的成骨作用,癒合較快。髂骨還可以取各大小、長短的骨塊,以滿足某些手術的特殊需要。
髂骨特點
髂骨體肥厚,構成髖臼的上部2/5,髂骨翼在體的上方,為寬闊的骨板,中部較薄。其上緣肥厚稱髂嵴。髂嵴前端是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後方5-7cm處,髂嵴的前、中1/3交界處向外側突出稱髂結節,髂前上棘和髂結節都是重要的骨性標志。
髂嵴的後突起為髂後上嵴。它們的下方的突起分別稱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髂後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跡。髂骨翼內面平滑稍凹,稱髂窩,窩的下界為突出的弓狀線,其後上方為耳狀面與骶骨構成骶髂關節。耳狀面後上方有髂粗隆與骶骨借韌帶相連接。髂骨翼的外面稱為臀面,有臀肌附著。
② 肩胛骨在哪圖片
為三角形扁骨,貼於胸廓後外面,介入第2至第7肋骨之間。可分為二面、三緣和三個角。腹側面或肋面與胸廓相對,為一大淺窩,稱肩胛下窩,背側面的橫嵴稱肩胛岡。
岡上、下方的淺窩,分別稱岡上窩和岡下窩。肩胛岡向外側延伸的扁平突起,稱肩峰與鎖骨外側端相接。上肢下垂時經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線為胸部標志線。
(2)右肩膀高在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胛骨是肩關節活動的重要關鍵之一。肩胛骨的初始位置若一開始就走針,之後的肩關節動作也好不到哪兒去,因為肩胛肱骨定律(scapulohumeral rhythm)在肩關節活動里是不可違反的。
當做肩推、卧推、滑輪下拉、舉重等等之類的運動(尤其是過頭動作)時,都很有可能會造成肩夾擠(impingment)、肩胛骨周圍不適或是肩膀拉傷等等之類的運動傷害。
③ 肩峰在人體哪個部位
病情分析:肩周是位於盂肱關節周圍的組織結構,正常的盂肱關節(第一肩關節)、肩鎖關節、肩峰下關節(第二肩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是維持肩關節功能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肩周組織結構包括肩袖、肩峰下關節、肩鎖關節、肱二頭肌腱及腱鞘、三角肌、肱骨近端等。盂肱關節功能常因肩周組織結構急性損傷、慢性勞損等原因受到損害。常見的有:岡上肌腱炎、肩袖損傷、肩周炎、肱二頭肌腱鞘炎、肩胛下肌腱炎、肩鎖關節脫位及肱骨近端骨折等。
④ 大多數人的左肩比右肩怎麼樣
大多數人的左肩比右肩寬而高。
人體的左右不對稱腔缺旦現象,有些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形成的,如前面所說的胸、腹腔內臟器的不對稱現象。有的是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比如大多數人習慣使用右手,其右上肢肌肉比較發達,在長期的肌肉牽引下,脊柱胸部多彎向右側,而腰部常彎向左側,所以左肩往往比較寬而高。
下肢功能也有類似現象。比如,多數人習慣用左腳邁出第一步,用右腳踢球;在蹺二郎腿時,常用左腿撐地;雙腿靜立時,往往將一條腿用作支撐腿,其膝關節伸直伍擾,而另一條腿則用作支架,膝關節稍屈,然後交換輪替。扮蘆
人體左右不對稱的表現
我們從鞋店裡買回來的鞋子,往往是一個腳穿著不胖不瘦,不大不小正正好,而另一隻腳卻穿著不太合腳。其實這不是鞋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左右腳本身大小就不一樣。不僅僅腳是這樣,我們的五官、軀干、四肢等,這些乍一看是左右對稱的部位,其實也是不對稱的。
例如,拿一面鏡子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臉就會發現,我們的兩隻眼睛並不是一樣大小;兩側眉毛的粗細和高低也不盡相同;大多數人的右手比左手大些;左邊的肩膀比右邊的寬且高;右腿比左腿略微長些,其重量和體積也比左腿大等等。仔細觀察自己的面部,就會發現左右不對稱。
經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其功能也是不對稱的,大多數人左腦半球的主要功能是主管語言活動,而右側腦半球則善於進行圖像認識、音樂欣賞、空間辨認等;而處於腹腔內的心、肝、膽、脾、胃、胰等臟腑器官均只為一個,但其形狀也是左右不對稱的。
⑤ 肩胛骨的穩定肌有哪些
1 菱形肌
起點:第6、7頸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點:肩胛骨內側緣
神經支配:肩胛背神經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上提、後縮和下迴旋。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脊柱胸段伸
小菱形肌
起點:頸椎6、7棘突
止點:肩胛骨脊柱緣
神經支配:肩胛背神經
作用:小菱形肌為菱形肌的一部分,和大菱形肌共同構成菱形肌,小菱形肌與大菱形肌之間有一層非常薄的蜂窩組織層
應用解剖學(易損傷原因)
(1)重力因素
由於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斜方肌平時需要對抗頭部、肩部和上肢所產生的重力
(2)不良姿勢
圓肩駝背頭前引,很多時候肩胛骨越往前,頭頸越容易往前。頭越往前頸部前面和側面的維持穩定的肌肉被縮短,就不能正常維持頸部穩定了。上斜方旋轉力臂最長,止點在鎖骨最外側,所以更容易維持頭頸側面穩定。所以上斜方肌受代償的較多,但上斜方肌屬於體表肌肉,功能多,又是白肌纖維,適合做動作,募集快,但他耐力差,不適合干穩定的活。所以圓肩駝背頭前引的患者往往上斜方肌張力很高,這也是為什麼現代人伏案工作時間長了上斜方肌最酸的原因。
(3)代償
能夠產生肩胛骨上迴旋的肌肉有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和前鋸肌。由於現代下斜方肌和前鋸肌常常是無力的,因此要完成肩胛骨上迴旋這一常用動作時,上斜方肌自然工作量大了。
(4)拮抗肌因素
多數人胸小肌和肩胛提肌是比較緊張的,這兩塊肌肉有肩胛骨下迴旋的功能;斜方肌功能是使得肩胛骨上迴旋,需要對抗較多的力量,才能完成動作。
(5)運動模式
當代人普遍缺乏運動,特別是科學的運動。舉例,當我們要從桌子上拿東西時,主要的關節活動是肩屈90度左右,完成這個活動的主動肌本該是胸大肌和三角肌。但是很多人確習慣性的先聳肩(斜方肌功能)再做肩屈。
⑥ 手臂各個部位的名稱
(一)胸大肌
位於胸前皮下,為扇形扁肌,其范圍大,分為胸上肌和胸大肌兩部分。其功能是使上臂向內、向前、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內旋轉。功法可通過所有角度的卧推;所有角度的飛鳥;雙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撐;重錘雙臂側下拉來訓練。
(二)肱二頭肌
位於上臂前麵皮下。其功能是彎屈肘部;掌心向上放下前臂;使前臂向前彎起至肩部。訓練方法是各種方式的彎舉;劃船動作。 (三)胸鎖乳突肌
這是位於頸部淺層最顯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頭和頸向側曲;頭和頸部旋轉,頸向前或後彎屈。可通過戴練頸帽動作;摔角的角力橋;助力和自我抗力動作來鍛煉。 (四)前臂屈指肌
位於前臂前面的內側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採用正纏重錘和正握負重腕屈伸等練習可發展此肌肉。
(五)斜方肌
位於頸部和背部的皮下,一側成三角形,左右兩側相合構成斜方形,稱為斜方肌。其功能是上舉和放下肩帶;移動肩胛骨;頭部倒向後和側面。可通過聳肩,力量上舉,頸後推舉,側平舉,劃船動作來訓練。
(六)三角肌
位於肩部皮下。它是一個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該肌形成。兩側肌肉纖維呈梭形,中部纖維呈多羽 狀,這種結構肌肉體積小而具有較大的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舉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別向前、中、後舉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過各種啞鈴和杠鈴推舉、卧推(前 束),啞鈴上舉到前、後和背後;引體向上來訓練。 (七)肱三頭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