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腰圍、臀圍、腿圍、腳圍、前後浪分別指什麼阿
腰圍,指的是經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
臀圍指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
腿圍指的是人體腿部圍度的大小,主要分為大腿圍和小腿圍(腿肚圍)兩種。
腳圍包括腳部的跖圍、跗圍、兜圍、腿肚圍、腳彎圍、膝下圍幾個部分。
前浪大多時候是用來指是指褲檔前面那條縫。是從腰位量(即前拉鏈頂)至褲底十字介面位。
後浪(後檔)是指褲子後中褲腰下方與大身接縫處到下檔的長度。
(1)臀部是指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臀圍反映髖部骨骼和肌肉的發育情況。測量時,兩腿並攏直立,兩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恥骨聯合和背後臀大肌最凸處。
測量大腿圍時,被測者兩腿開立同肩寬,檢測者在其側面將軟帶尺置於被測者臀股皺襞下水平環繞大腿一周計量。
跗圍的測量。腳跗圍是腳前跗骨突點與第5跖骨粗隆點的圍長。腳跗圍的長度規定與腳跖圍的長度相等,其長度為腳跖圍乘以百分之百。
後浪是衡量臀部大小的一個輔助的參數(臀部大小是以臀圍來衡量),如果後浪短,一般褲子就有低腰褲的效果;反之就是高腰褲。
參考資料:網路-腰圍
網路-臀圍
網路-腿圍
網路-腳圍
『貳』 胯部臀部有什麼區別
1、位置不同:胯部是指人體髖骨所在的位置 ,主要是不包括臀部肌肉的骨骼部分,即肚臍下方,大腿的上方的骨骼。髖骨是人體中最大的一塊骨骼。一般人們說胯骨大,是指髖骨的寬度比較寬。
臀部是指腰腿連接部位。髖骨和骶骨組成骨盆,臀部是以骨盆為架,輔以大塊的肌肉(如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等),共同構成臀部。
2、形容的部位不同:形象的比喻的話,即胯部主要是指盆骨的骨架,而臀部主要是指盆骨與肌肉的組合。
(2)臀部是指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臀部的相關數值
腰臀比
腰圍:亞洲男性平均為73.35cm,亞洲女性平均為65.79cm;歐美男性平均為83.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72.55cm。
身高腰圍指數=(腰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腰臀比=腰圍/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由此可見,腰圍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腰圍/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腰臀比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也就是說,女性腰更細、臀部相對更大,兩性腰臀比差異明顯。
『叄』 屁股有什麼別稱
臀或墊都是屁股的雅稱。
臀是腰與腿的結合部,骨架是兩個髖骨和骶骨組成的骨盆,外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狀肌。臀形態後傾,上緣為髂嵴,下界為臀溝。正立時,臀呈方形,兩側臀窩顯著。
女性臀部豐滿,脂肪多,兩髂後上嵴交角為90°;男性臀部小,呈正方形,稜角突出,臀窩明顯,兩髂後上嵴交角為60°
臀部的相關概念:
1、臀圍: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由此可見,臀圍平均值兩性差不多,(臀圍/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相對更大。
2、臀厚: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高度上,臀部前、後最突出部位間平行於矢狀面的水平直線距離 。
3、股上長:從腰圍線(WL)至會陰點(CR)的距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