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的腰椎是在哪裡發個圖片
簡單來說脊椎有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組成,腰椎是構成脊柱的一段,有腰1~腰5組成。由於每個人生長差異具體位置也有偏差,不過腰椎大多都是在兩髂前上棘連線上方。
B. l3 4 l4 5 l5 s1椎間盤在身體哪個部位
L3:第三腰椎
L4:第四腰椎
L5: 第五腰椎
S1:第一骶椎(其實骶骨是5個骶椎融合成的一個整體)
L5/S1椎間盤就是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間的椎間盤。
(2)腰骨指的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以L4~5椎間盤最為多見,佔58%~62%;L5~S1次之,佔38%~44%,極少部分發生於L3~4以上的椎間盤,2個椎間盤同時發病者佔5%~10%。L5~S1椎間盤是整個脊柱最下邊的2個椎間盤,是全身應力最集中的部位,承受的壓力最大。
腰椎活動度較大,脊柱做各種方向活動時對下位椎間盤,尤其是纖維環的牽拉力最大。因為骶椎是固定的而不參與脊柱活動,脊柱活動時骶椎不產生相應的協調緩沖動作,脊柱上位各節段的活動最終均集中在最下方的2個活動節上。因此,L4~5椎間盤損傷的機會最多。
在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西醫治療方法以消炎止痛、牽引治療為主,對於緩解病情進展具有積極作用。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的多發病,常見病,治療方法多,復發很難避免,這是由疾病本身決定的,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當前的主要工作。
C. 腰椎 L4/ 5 椎間盤是在哪個地方
腰椎L4和L5的位置位於腰椎最靠下的部位,因為腰椎總共有五節,因此L4和L5位於腰椎最靠下和骶椎相交的部位。用戶可以採取如下方式對其進行簡單的定位:
1、用戶可以通過骶椎定位L4和L5,首先需要請家人幫助在臀部後外側靠近腰部的位置找到髂後上棘,此處俗稱腰眼。在患者彎腰的時候,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非常對稱的骨性突起,用戶直立的時候此處有凹陷,這個部位就是髂後上棘,雙側髂後上棘的連線和後正中線的交點,基本就位於骶椎最靠上的部位。順著此處逐步向上摸,就能夠依次摸到L5和L4腰椎的棘突。
2、用戶可以通過計數胸椎的方式找到此處,患者需要在腰部後側兩邊找到最靠下的肋骨,就是第12肋。順著第12肋可以向脊柱的方向摸到第12胸椎,第12胸椎在後正中線上依次向下摸,就可以逐步摸到L1-L5的棘突。
(3)腰骨指的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不要貪涼: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會使正常神經水腫和發炎,腰背部肌肉緊張,整個腰部血液循環下降,神經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強。冷空氣的刺激不利於腰部血液流通,刺激神經而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症狀,使疼痛加重。
2、不要吃刺激性食物: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後對神經的壓迫刺激,使神經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強,對食物中的生冷、煙酒等刺激性一樣敏感,對緩解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十分不利,所以要盡量避免。
3、不要彎腰撿東西和提重物:腰椎間盤在上下兩個椎體間,處於前寬後窄狀態,突然彎腰撿東西不利於腰椎間盤回納。搬提重物常會單側身體用力,也不利於腰椎間盤,所以要避免彎腰撿東西,揀東西時候應該先蹲下
4、不要長期彎腰:如某些工作需要長期彎腰用力的,如木工刨木、農民鋤地等,在這些工作中,腰椎間盤承受壓力較一般站立時增大一倍以上!如從井中彎腰提水時,腰部壓力可增高5倍。
D. 腰椎和脊椎的區別
腰椎是脊椎的其中之一段,脊柱和脊椎是一個概念。
從第一頸椎到尾骨,稱為整個脊柱,脊柱是由一個椎體、兩個椎弓根、兩個椎板、兩個橫突、四個關節突和一個棘突組成的骨結構,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脊柱由32塊椎骨組成。
成人脊柱由26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1塊(剛出生時5塊)、尾椎1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是內臟的支柱和保護器。它是四肢承重、運動、減震和平衡的主要結構。
腰椎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向後內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向前外側。上關節的外側有一乳突,棘突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後。
腰椎的橫突短而薄,伸向後外方,根部的後下側有一小結節,稱為副突,在發生過程中橫突與肋同源,副突應為真正的橫突。
腰椎活動度較大,脊柱做各種方向活動時對下位椎間盤,尤其是纖維環的牽拉力最大。因為骶椎是固定的而不參與脊柱活動,脊柱活動時骶椎不產生相應的協調緩沖動作,脊柱上位各節段的活動最終均集中在最下方的2個活動節上。
E. 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雙側髂前上棘(即身體兩側皮帶下方的2個突出骨頭)連線與脊柱的交界處就是腰5骶1,往上2個椎間盤就是腰4-5。
腰椎一共有5個,每一個椎體基本上都由椎體、椎弓及從椎弓上發出的突起(包括上、下關節突、橫突和棘突等)組成。
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5)腰骨指的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骨、骶骨和兩側的髂骨共同構成了人體腰部的骨骼,這之中最重要的是腰椎,它上接胸椎,下連骶椎,共同構成人體軀乾的中軸線,成為人體的支柱。同時,腰椎還肩負著支持骻部和下肢的重任,對身體有緩震、運動、平衡的作用。
椎間盤和後關節是人體脊柱運動的基礎,之中的任何部分受損,都可以導致疼痛症狀的出現。所謂椎間盤,就是腰椎每兩個椎體之間夾有的那層與椎體緊密結合的纖維軟骨墊,它連接著椎體和前、後縱韌帶,在脊柱中起著緩沖墊的作用。
除了椎間盤之外,還有兩個後關節突關節聯系著相鄰的兩個腰椎。此外,脊柱的每個椎骨之間都有很多韌帶相聯系。
腰可以說是人體活動的重要樞紐,但它周圍沒有其他骨骼的保護,只有腰椎本身及其周圍附屬的軟組織,所以這個部位的關節比全身任何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和負荷都要大,同時關節的各項活動都需要肌肉的參與,因此,穩定、保護腰椎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歸於腰部的軟組織。
F. 腰骶部是在哪個位置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緣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塊腰椎、一塊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帶下部位。
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表現有下列特點:
1、腰骶部的位置
腰骶部正常位於活動度較大的腰椎與甚少活動的骨盆交接處,同時又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腰椎生理後凸的交接處,杠桿作用特別大,容易受到損傷。
2、腰骶部關節
腰骶部關節特別多,達20餘個,且關節又經常處於運動狀態,不論行走、站立或坐位時均在負重,維持關節穩定的因素如關節囊、韌帶稍有損傷,關節面稍有不對稱或不適合情況時,即可發生疼痛。
3、腰骶尾部的軟組織
腰骶尾部的軟組織結構亦較復雜,肌肉過度收縮時,常使豎脊肌或臀大肌的起始部發生撕裂,該部可以出血、腫脹、肌肉痙攣。
4、腰骶部神經
腰骶部的腰神經根徑路甚長,神經根易受卡壓的部位有以下幾個:
①、椎間盤與黃韌帶間隙;
②、側隱窩;
③、上關節突旁溝;
④、椎弓根下溝;
⑤、椎間孔。
(6)腰骨指的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預防腰骶部疼痛方法
第一,保證正確的坐姿,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將後背坐直,並保持頸部的挺直。
第二,應每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的鍛煉,這是身體健康必需的。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第三,避免空調冷風直吹頸肩部肌肉,注意保暖。
第四,枕頭的高矮軟硬要適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
G. 女生的腰到底在身體部位的哪裡,能放圖描述么
腰指人體或四足動物的胯上肋下的部分,分布在脊柱的兩側,介於髖骨和假肋之間。
中醫民間傳統上講的腰是包括腎和生殖在內的泌尿和生殖滾指答系統在內。是個「模糊」的功能系統,似乎不具體指那個部位,或者是相關功能的總和。 西醫解剖學上的「腰」有具體所指。腰椎共有五枚。就是我們常說的腰的部位。
(7)腰骨指的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傷腰的5個姿勢
1、蹲
下蹲時過猛或使用不正確的蹲姿,也容易拉傷腰部。正確蹲姿是,下蹲時,兩腿合力支撐身體,頭、胸、膝關節在一個角度上。高低式蹲姿最利於腰部健康,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兩腿靠緊向下蹲,右腳全腳著地,小腿垂直於地面,左腳跟提起,腳掌著地。
2、提
很多人都喜歡用一個手提重物,這樣容易使一側腰肌受損而引發疼痛。正確方法是,兩手分攤重物力量,讓腰椎均勻受力。提的東西也不能太重,蠻力最傷腰,搬重物最好藉助工具。
3、站
常見的不正確站姿主要是含胸屈頸、雙肩耷拉,這樣很容易壓迫脊椎和周圍神經,影響心肺功能,時間長了還會導致頸椎骨質大慧增生、椎間盤退化等頸腰椎疾病。因此,站立時腰部要保持平直,從側面看,耳、肩、髖、膝與腳踝應該處於一條線上,骨盆稍向前傾。
4、坐
人的一生中人,坐的時間多於走的時間。坐的時候歪歪扭扭、前弓後背,會導逗沖致腰肌勞損、脊柱彎曲、近視等問題。正確坐姿是,腰背挺直,和大腿成90度角,坐在椅子正中間,也可以稍向前傾,上半身別向左右兩邊倒。這個姿勢坐累了,腰可以稍向後靠一些,最好在椅子上放個靠墊。
5、扛
扛東西時,有的人習慣一股腦兒地把東西甩到肩上,用單肩的力量去扛,這個過程也可能使腰部拉傷。扛東西所用的力氣是整體的,不但需要手臂的力量,還要藉助腰部和腿部力量。
最好先半蹲,將重物慢慢先提至腰部位置,再放在肩上,就像舉重的動作一樣,有一個緩沖,還要注意左右肩換著扛。建議經常扛東西的人平時加強鍛煉,比如做做俯卧撐、仰卧起坐、負重深蹲等。
H. 腰間盤在哪個位置圖片
腰間盤(腰椎間盤)指的是兩個腰椎之間的盤狀物,位置是在兩個腰椎之間,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緩沖壓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個腰椎,即L1、L2、L3、L4、L5。
腰椎間盤位於兩個腰椎體之間,第一腰椎與第二腰之間的椎間盤稱為腰1、2椎間盤,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之間的稱腰2、3椎間盤,以此類推,一般腰椎間盤突出好發於腰3、4與腰4、5椎間盤。
但腰痛並不一定都是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如運動過度後的腰肌勞損、腎虛等也可引起腰痛。
(8)腰骨指的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常見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使每一個工作人員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按同心圓排列.頸腰部纖維環前厚後薄,髓核易向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椎間盤突出症。
鍛煉方法
1、腹肌鍛煉。
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個,每天三次。(可根據患者的體質來定,不可逞強)。
2、交叉扭腰。
兩腳分開與肩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頂。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側後方擺。左側相反。於此同時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觸胸。
處於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盡量靠近胸部,然後放下,一上一下為一個動作,可持續30個。
4、腰背肌鍛煉。
處於平卧,雙膝彎曲放在床上,然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10厘米。這時您會感覺到腰背部在用力,堅持5秒鍾,反復10下。
I. L2椎體是指哪個位置
就是腰2椎體。
椎體是椎骨負重的主要部分,呈短圓柱狀,內部充滿松質,表面的密質較薄,上下面皆粗糙,借椎間纖維軟骨與鄰近椎骨相接。椎體後面微凹陷,與椎弓共同圍成椎孔verte foramen。各椎孔貫通,構成容納脊髓的椎管verte canal。
(9)腰骨指的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介紹:
腰椎有5個,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於胸椎,小於頸椎。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向後內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向前外側。上關節的外側有一乳突,棘突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後。
橫突短而薄,伸向後外方,根部的後下側有一小結節,稱為副突,在發生過程中橫突與肋同源,副突應為真正的橫突。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