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柳絮」、「柳枝」、「柳梢」分別在柳樹的什麼部位
1、柳絮,即柳樹的種子,上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飛散如飄絮,所以稱柳絮。
2、柳枝是柳樹的枝條。
3、柳梢是柳樹枝桿的末端,它是從柳枝上有柳葉開始算起的。
柳樹的形態特徵如下:喬木或匍匐狀、墊狀、直立灌木。枝圓柱形,髓心近圓形。無頂芽,側芽通常緊貼枝上,芽鱗單一。葉互生,稀對生,通常狹而長,多為披針形,羽狀脈,有鋸齒或全緣;葉柄短;具托葉,多有鋸齒,常早落,稀宿存。
葇荑花序直立或斜展,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稀後葉開放;苞片全緣,有毛或無毛,宿存,稀早落;雄蕊2-多數,花絲離生或部分或全部合。
腺體1-2(位於花序軸與花絲之間者為腹腺,近苞片者為背腺);雌蕊由2心皮組成,子房無柄或有柄,花柱長短不一,或缺,單1或分裂,柱頭1-2,分裂或不裂。蒴果2瓣裂;種子小。多暗褐色。
(1)垂柳在岸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名稱來源:
據古代傳奇小說《開河記》記述,隋煬帝登基後,下令開鑿通濟渠,虞世基建議在堤岸種柳,隋煬帝認為這個建議不錯,就下令在新開的大運河兩岸種柳,並親自栽植,御書賜柳樹姓楊,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柳樹便有了「楊柳」之美稱。
柳樹的得名源自柳樹的頭木頭作業法。木材仍是人們不可缺少的材料,古代工具簡陋,伐取粗大樹干非常困難,而用伐取兩寸來粗的樹枝則比較方便。
因此,先民所用木材主要是兩寸來粗的枝幹。在長期使用中,人們會發現,柳樹伐過枝幹後,茬口處能夠萌生新枝條,而且新枝通直,更利於使用。在我國鄉土樹種中,柳樹萌枝能力最突出。
因此便形成了對柳樹的頭木作業,在一定高度截去樹冠,促進新枝萌生,每隔幾年伐取枝條利用。頭木作業的結果是保留樹干,以便持續利用枝條。這就柳樹得名的所在。「柳」字與「留」字讀音相同,「柳樹」就是「留樹」,表示保留樹干以便再次利用的一類樹。
Ⅱ 雨過天晴的柳樹是什麼樣
雨過天晴的柳樹是清新、自然的。那柳樹顯得那麼靜,但看著池塘中那飄飛的柳絮的倒影,跟舞女一樣隨意而舞,隨風起舞。微風吹起,她輕輕的吹向臉龐,像那溫柔的母親用手撫摸著熟睡中的孩子般,細膩而舒服。
站在池塘的邊緣,聽著周圍的蟲鳴蛙叫,鼓樂笙簫;看著周圍的車水馬龍,霓虹繚繞,那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啊,一邊是享受安逸的人,一邊是在拼搏路上的人,這也是城市之中多麼重要的部分。
(2)垂柳在岸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柳樹的生長環境
柳樹屬於廣生態幅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廣,喜光,喜濕,耐寒,是中生偏濕樹種。但一些種也較耐旱和耐鹽鹼,在生態條件較惡劣的地方能夠生長,在立地條件優越的平原沃野,生長更好。
一般壽命為20~30年,少數種可達百年以上。一年中生長期較長,發芽早,落葉晚,南方個別種為常綠樹。
柳樹有520多種,中國有257種,120個變種和33個變型。落葉喬木或灌木,芽鱗1枚,雌雄異株,雄蕊2、3、5或多數。蒴果,2裂。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主要樹種有旱柳(高約20 m、胸徑80 cm)、垂柳(高約18 m)和白柳(高約30 m,胸徑1.5 m)。
Ⅲ 我們來到大明湖岸上垂柳依依湖中荷花盛開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副對聯是什麼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城山色:千佛山在城南,為附近最高的山,全城人都能看到它蒼翠的山色。半城湖:大明湖在城的北部,周約八里多,所以說它佔了「半城」。
上聯大明湖四面是荷花三面是柳樹,紅荷綠柳相映襯,分外美麗。下聯濟南滿城都映著千佛山的山色,大明湖佔了城的一半。
(3)垂柳在岸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大明湖為諸泉匯流而成,出小清河入渤海,有「淫雨不漲,久旱不涸」的特點。一湖煙水,綠樹蔽空,碧波間菡萏映日,景色佳麗。
公園內亭台樓榭,曲徑迴廊,文人墨跡,錯落其間,其中清人劉鳳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對聯,尤為人們所稱頌。沿湖亭台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南有稼軒祠、遐園、明湖居、秋柳園,湖東北有南豐祠、張公祠、匯波樓、北極閣,湖北有鐵公祠、小滄浪,湖中有歷下亭、匯泉堂等名勝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