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男性腹部結構圖
胸腹部的臟器從上到下是肝臟,右側下部是緊鄰胃,胃後是脾臟,在下面是胰腺,腹部則是大腸小腸結腸盲腸,右下腹部是闌尾,再往下就是骨盆內,有膀胱。
腹部分離:腹壁分為後,側和前腹壁。它們的構造一樣:最深的一層為腹膜外的脂肪,壁層腹膜,和一層筋膜,後者根據其不同的位置,覆蓋物的不同有不同的名字(如腹橫筋膜,腰肌筋膜)。
這些結構的表層,(但後腹壁缺少)的是三層肌肉,腹橫肌(tranvserse abdominal muscle),腹內斜肌(obliquus internus)和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1)腹部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腹部的體表劃分:
在腹部的正中從劍突向下到恥骨聯合,代表了白線在腹壁的始終。在白線的中點有臍。可以在肌肉發達的人腹部看到向兩邊伸開的八塊腹直肌。從外面就可以看到這些肌肉被三條或更多腱劃經過。一條在劍突軟骨附近,一條在臍,還有一條在兩者之間。
白線和這三條件腱劃將腹部分成「六格」。這正是健身人士追求的外形。
Ⅱ 哈哈!來看看尖肚子還是圓肚子怎麼區分哦~
通常尖肚子就是孕媽咪的肚子往前傾斜,從側面看,呈現出一點錐形的樣子。而圓肚子則是均勻的緊貼腹部,呈現出一點球形的模樣。還有就是由於尖肚子都是往前傾,所以從孕媽咪的背後看不出來,而圓肚子緊緊貼著腹部,從孕媽咪背後則能明顯得看出來。
對於孕肚子的形狀,由於視覺角度問題,孕媽咪自己是很難看出來的,當然也有一些孕媽咪可以感覺出來。比如,沿著胸部往下摸至肚臍眼的部位,如果比較平滑,則有可能是尖肚子,相反如果摸著比較圓潤,則就有可能是圓肚子。
(2)腹部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影響孕媽媽肚子形狀的原因:
1、胎位
生活中有人會發現,不同的孕媽在相同的孕周,肚子隆起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其實這是和胎寶寶的在子宮的位置有關,如果胎寶寶「背朝」媽媽,孕媽肚子就更加突出,如果胎寶寶「面對」媽媽,孕媽的肚子就相對平坦。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孕媽媽在孕晚期肚子的形狀改變,胎位逐漸下移,腹部看起來會下墜一些,就說明胎寶寶要入盆了,這已經完成了分娩流程的第一步,媽媽最好准備好一個多功能的待產包,產婦衛生巾、產褥墊單等等,能夠有效減輕媽媽分娩時的負擔。
2、孕媽的身材
孕媽的體型對肚子的形狀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孕媽媽體型瘦小,盆骨比較窄的話,隨著胎寶寶的發育,肚皮為了給胎兒創造更大的活動空間,就只能向前傾了,因此,媽媽的肚子就看起了就些尖了。相反,如果媽媽的身材比較胖,盆骨比較寬,肚子看起來就比較圓了。
3、胎寶寶的大小
孕媽媽肚子的大小與胎寶寶的發育有很大關系,個頭比較大的胎寶寶,孕媽的肚子就相對有些圓了,而胎寶寶的個頭比較小的話,孕媽媽的肚子就會有些尖了。
Ⅲ 中脘 天樞 氣海 關元 足三里 這些是具體什麼部位
1、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2、天樞:位於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10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10肋間神經分支,深部為小腸。
3、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4、關元:其位於臍下三寸處。
5、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
(3)腹部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氣海穴對於身體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很多婦科疾病也有著很好的治療作用。中醫認為,氣海穴出克養生保健以外,對於是人體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保暖穴道。
經常按摩氣海穴能夠強壯體質,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減少患病的可能。父母如果經常給孩子按摩這個位置,能夠促進孩子身體更加健康的發育。
Ⅳ 小腹兩側是什麼器官
在臨床上,小腹通常是指臍下的小腹。
下腹兩側有許多器官。右下腹主要包括:
升結腸、盲腸、闌尾和部分小腸的開始。右腹膜後器官主要包括右輸尿管。
左下腹器官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部分小腸和左輸尿管。女性患者的下腹兩側有左右卵巢和輸卵管。
資料參考來源:
網路-腹部分區
Ⅳ 肚臍正上方是什麼器官
肚臍的正上方包括胃、胰腺體部以及部分橫結腸。
1、胃
胃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胃的上部稱上脘,包括賁門;胃的中部稱中脘,即胃體部分;胃的下部稱下脘,包括幽門。
2、胰腺
胰橫置於腹後壁1~2腰椎體平面,質地柔軟,呈灰紅色。胰可分胰頭,胰頸,胰體,胰尾四部分。胰管位於胰實質內,其行走與胰的長軸一致,從胰尾經胰體走向胰頭,沿途接受許多小葉間導管,最後於十二指腸降部的壁內與膽總管匯合成肝胰壺腹,開口於十二指腸大乳頭。
3、橫結腸
橫結腸起自結腸右曲,左行形成下垂的弓形彎曲,在左季肋部脾內側面下折轉形成結腸左曲,向下續降結腸。橫結腸全部為腹膜包被,並由橫結腸系膜定於腹後壁,活動度大。
(5)腹部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胰腺基本功能:胰腺為混合性分泌腺體,主要有外分泌和內分泌兩大功能。它的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內含鹼性的碳酸氫鹽和各種消化酶,其功能是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質和脂肪。內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其次是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腸血管活性肽、胃泌素等。
胃神經支配:胃腸道主要受中樞神經系統(CNS)、腸神經系統(ENS)雙重支配,腸神經系統雖然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控,但它有獨立的反射弧,具有整合功能,可直接接受胃腸道內的各種信息。
橫結腸長度:約40—50cm。
Ⅵ 腹部壓痛點的位置描述
這里圖是有大致位置,在那個區域按壓的時候,感覺有凹陷,按壓部位有脹痛或酸疼,假若有病變就會很疼。
由兩條水平線和兩條垂直線將腹部分為井字形九區,上水平線為兩側肋弓下緣連線,下水平線為兩側髂前上棘連線,兩條垂直線通過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線連線的中點。
四線相交將腹部分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側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窩部)及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9個區域。
(6)腹部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分區方法
於腹部前面,以兩條縱線和兩條橫線分腹部成九個區,上水平線一般採用肋下平面,即左、右側第10肋最低點的連線。
下水平線各作者有不同選擇,或取左、右側髂前上棘的連線(棘間平面),或用左、右側髂嵴結節的連線(結節間平面),一般以選用左、右側髂前上棘的連線為下水平線者為多,且較為可取。
左、右側縱行線的確定也有分歧,或系稱同側鎖骨中點與腹股溝中點(髂前上棘與恥骨聯合上緣連線中點)的連線,或稱鎖骨中線、乳線或半月線,即腹直肌外側緣,或通過腹股溝韌帶的中點之垂直線者。
Ⅶ 人體器官圖心肝脾肺腎位置
人體器官
由多種組織構成的能行使一(特)定功能的結構單位叫做器官。器官的組織結構特點跟它的功能相適應。我們一般都比較容易注意到一些組織集中的直觀的器官。比如: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再如:內臟器官心、肝、肺、胃、腎等。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們忽略而不認為是器官。比如任何一塊骨骼肌,皮膚等。
心肝脾肺腎
心臟
心臟是脊椎動物身體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主要功能是為血液流動提供壓力,把血液運行至身體各個部分。人類的心臟位於胸腔中部偏左下方,體積約相當於一個拳頭大小,重量約250克。
肝臟
肝臟是人體內臟里最大的器官,位於人體中的腹部位置,在右側橫隔膜之下,位於膽囊之前端且於右邊腎臟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臟是人體消化系統中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臟平均重達1.5公斤(約在1-2.5公斤之間;另一說1-1.6公斤),為一紅棕色的V字形器官。
脾臟
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佔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
脾臟位於左季肋區後外方肋弓深處,與9-11肋相對,長軸與第10肋一致。膈面與膈肌和左肋膈竇相鄰,前方有胃,後方與左腎、左腎上腺毗鄰,下端與結腸脾溝相鄰,地柔軟的網狀內皮細胞器官,成年人的脾長約10cm~12cm,寬6cm~8cm,厚3cm~4cm,重110g~200g,大致有巴掌那麼大,重200克左右,由幾條韌帶將其「懸掛」在上腹部。
肺
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覆蓋於心之上。肺有分葉,左二右三,共五葉。肺經肺系(指氣管、支氣管等)與喉、鼻相連,故稱喉為肺之門戶,鼻為肺之外竅。
腎臟
腎臟的位置:右腎門正對第二腰椎橫突,左側針對第一腰椎橫突,右腎由於肝臟關系比左腎略低1-2厘米。正常腎臟上下移動均在1-2厘米范圍以內。腎臟是在橫膈之下,體檢時,除右腎下極可以在肋骨下緣捫及外,左腎則不易摸到。
腎位於脊柱兩側,緊貼腹後壁,居腹膜後方。左腎上端平第11胸椎下緣,下端平2腰椎下緣。右腎比左腎低半個椎體。左側第12肋斜過左腎後面的中部,右側第12肋斜過右腎後面的上部。
Ⅷ 左上腹部是什麼器官,你知道自己身體哪些小常識
腹部是人體重要的部位之一,其內部包含很多器官與神經。因為消化系統的大部分器官都位於腹部,故在飲食方面一不注意,就會造成腹部疼痛,那不同的部位腹部有什麼器官呢?
在腹部感到疼痛的時候,可以考慮是否為這些部位出現了問題。左上腹不適的時候,有時也可能是心臟出現了問題,而反射到該部位造成。當然,也有較低的幾率是右腹部的器官的原因引起,具體的情況要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分析。
而也有些小夥伴,是因為精神緊張從而引起胃腸收縮,甚至發生潰瘍,從而引起的腹痛。所以,在腹痛的時候,要記得心情放鬆,注意休息,以免腹痛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