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胃疼,胃脹,胃不適,按摩哪些穴位,比吃葯還管用
很多人被胃疼折磨過,引起胃疼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餓肚子、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受涼、生氣等等這些都會引起胃部不適感,輕則片刻重則痙攣,中醫認為,胃氣不和、疼痛是由寒邪侵入胃中,長久不散,阻滯氣機引起的。那麼我們在胃疼的時候可以通過按壓身體的幾個穴位來緩解,操作簡單一個人就可以完成。
除了按摩以上幾個穴位之外,還可以按摩腹部,雙手放在肚臍上以太極圖的走向按摩腹部,先順時針揉按三十六圈,再逆時針同樣圈數,這樣可以幫助食物消化,緩解胃脹特別適合久坐不運動的人群。
⑵ 經常的拉肚子還伴有嘔吐,腸胃不好,按摩哪個部位能緩解
經常拉肚子伴有嘔吐,一般是胃腸炎引起的,可以找醫生,讓醫生診斷之後,遵醫囑服用一些治療痢疾和嘔吐的葯物進行對症治療。當然痢疾或者嘔吐也可以輸液治療,比起吃葯來說,輸液的效果要更好,患者可以少遭一些罪。另外,肚子不舒服,嘔吐,一定要注意飲食要規律,一定不要暴飲暴食,要學會減輕胃腸負擔。盡量少喝酒,吃辣的東西。當然,有一些按摩的方法也可以緩解腸胃問題。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1、按摩太白穴
按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度不要太大,否則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如果覺得自己找不準穴位或者按摩的力度掌握並不好的話,可以找專業的按摩師為您按摩。
⑶ 按摩那個部位會緩解胃病
1、脘穴。這個穴位是專門治療腸胃疾病的,而且很多其他類型的問題也許會用它來進行輔助。脘穴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上中下。上脘穴是在我們肚子上,先找到正中線,然後沿著肚臍上面大概6指寬的地方可以找到它;而中脘也可以在上面位置找到,可以在上脘穴往下兩指的位置,可以確定它的位置;而下脘穴就不一樣了,需要在肚臍上面3指中間位置處找到。按摩手法也很關鍵,需要由輕到重,有上到下,按摩這三個位置,需要每隔穴位持續5分鍾。對治療胃痛、胃脹、嘔吐或者反酸都有不錯的效果。
⑷ 六大穴位可以改善你的脾胃不和,具體是哪六大穴位呢
他們有。中脘穴。足三里。太沖穴,湧泉穴。肝俞穴。內關穴。經常按揉這六大穴位可以改善你的脾胃不和。
⑸ 吃完飯總愛肚子疼,按摩哪個穴位能夠緩解
有時候我們吃完飯之後,肚子會莫名其妙得疼起來。出現這種症狀的原因有很多,吃飯的時候過快對腸胃刺激太大會引起肚子痛,吃的辛辣的食物對腸胃刺激性太大也會引起肚子疼,吃的食物過涼還會引起肚子疼。當我們出現肚子疼的時候,可以通過按摩一下穴位來緩解疼痛。
俗語雲“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們在吃完飯之後,可以適當的散散步,這樣可以促進腸胃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以緩解腸胃的壓力,避免產生肚子疼得症狀。飯後不要立即坐在躺坐在沙發上,要不然會刺激到腸胃而引發腹痛。
⑹ 肚臍上四寸是什麼穴位
中脘穴。
穴位在胸骨下端和肚臍線連接的中間,也就是肚臍正中間向上大約4寸左右的位置。經常按摩這個穴位能夠很好的控制食慾,避免出現暴飲暴食的情況,具有很好的減肥作用。另外還具有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這樣能夠幫助身體快速的排出多餘的脂肪還有廢棄物,起到排毒養生的效果。
中脘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化作用,中醫方面認為起到消食導滯還有疏肝養胃的作用。日常暴飲暴食或者是積食之後按摩或者針灸中脘穴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除了能夠幫助腸胃消化之外,按摩中脘穴還具有治療多種腸胃疾病的作用。
(6)腸胃不好按哪個穴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穴位按摩注意事項:
1、身心放鬆:按摩時除思想應集中外了,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鬆。
2、取穴准確: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確,手法正確。
3、用力恰當:因為過小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過大易產生疲勞,且易損傷皮膚。
4、循序漸進:推拿手法的次數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
5、持之以恆:無論用按摩來保健或治療慢性病,都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常須積以時日,才逐漸顯出效果來,所以應有信心、耐心和恆心。
⑺ 胃腸炎發作很難受,要想緩解疼痛困擾,要艾灸治療哪幾個穴位呢
腸胃不好身體很容易出現問題,腹痛、腹脹以及腹瀉這些症狀會不間斷的出現,尤其是受寒遇冷或者是吃了刺激性和比較油膩的食物,甚至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也會出現這些症狀,腸胃炎發作非常的難受,如果想要及時的緩解除了吃葯之外,其實還可以通過艾灸來緩解這種疼痛的困擾,那麼艾灸應該找對哪幾個穴位呢?
足三里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學位,是人體健康的開關,可以預防很多種疾病,經常艾灸和按摩足三里穴位能夠起到緩慢衰老延年益壽的效果。
4、中脘穴
中脘穴在上腹部肚臍上四寸處,取穴的時候需要平躺在床上。
艾灸中脘穴可以起到和胃健脾的效果,對於腸胃炎非常的有效。
⑻ 夏天是脾胃最為脆弱的時候,哪幾個穴位按一按,輕松護脾胃
夏天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季節,愛美的女孩子可以在這個季節盡情的綻放自己,可以穿自己喜歡的裙子,可以穿自己喜歡的泳衣。夏季也是吃貨最喜歡的季節,因為這個季節有很多的水果,晚上還有很多的燒烤,還有非常多的海鮮。夏季也是非常容易生病的季節,很多人在夏天的時候喜歡吃冷飲,吃了一些不幹凈的食物,就會腹瀉。想要保護脾胃的話,可以試試按摩下面的幾個穴位。
如果想要自己脾胃好的話,就要注意飲食,夏天天氣炎熱,這個時候吃冷飲確實很舒服,但是對於胃部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折磨,所以注意不要吃冷飲,可以喝溫開水。特別是女性,吃太多的冷飲不僅對脾胃不好,還有可能引起宮寒的問題。
⑼ 胃不舒服的,每天按一按哪幾個穴位,效果比胃葯還厲害
生活節奏加快,許多人吃不健康的食物,導致消化不良、胃脹氣。你吃得太多後是否覺得不舒服嗎。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除了吃葯,穴位按摩也可以用來解決這些問題。今天,讓我們教大家如何減輕胃部不適。
四縫穴是消食解郁的特殊穴位。醫生最初用四縫穴來治療兒童的消化問題。後來證實,成人使用四縫穴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只要你將來遇到消化不良,你可以找四縫穴來解決它。按摩四縫穴能夠起到很好緩解作用。最好用拇指捏和壓。效果是驚人的。
⑽ 孩子食慾差、胃不好,一按一揉人體哪個「養胃穴」能緩解呢
孩子食慾差、胃不好,一按一揉人體哪個「養胃穴」能緩解呢?炎炎夏日,很多人要麼不思茶飯,要麼靠冷食和冰塊「延續生命」。不知不覺間,脾胃都受傷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中脘穴是胃經的募穴(即經絡中氣血最豐富的地方)。認為「脾胃百病皆可治」,也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神經衰弱的重要穴位。對於胃痛、惡心、胃脹,刺激中脘穴可以護胃止疼;平時適當按摩也能養胃,增進食慾。中脘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胃經在此聚氣。位於人體中線,肚臍上方4寸(胸骨下段與肚臍連線中點)。具有調和脾胃、理氣止痛的作用。
總結起來就是十個手法,按、揉、捏、推、拿、搗、運、搓。結合這幾年的臨床經驗,我覺得推、揉、揉、捏脊是醫生最常用的手法,但是按壓、揉捏是家長在家給孩子操作最方便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急性外傷,如皮膚破裂、骨折、潰瘍或急性出血,是不允許按摩的。按摩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雙手拇指肚按在脾俞穴上,另一種是用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兩側脾俞穴,由輕到重逐漸用力,每次3~5分鍾。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你可以每天或隔天按一次。一個療程5次左右,一般2個療程後,就能有效改善兒童厭食、停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