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嬰兒退熱貼可以貼在哪些部位
很多家長朋友都有使用過退熱貼的經歷,但往往會因為他們之前從來沒有使用過的原因,會導致他們貼錯地方的情況。所以我們很有必要認真的去了解一下退熱貼應該怎麼用。那麼你知道嬰兒退熱貼可以貼在哪些部位嗎?下面我們就帶著這個疑問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問題的正確答案吧。
嬰兒退熱貼可以貼在哪些部位
額前:寶寶發燒退熱貼位置圖有幾個,最常見的位置就是額前,一般家長都是把退熱貼貼在寶寶的額頭上降溫的。具體分析: 1、寶寶免疫力低,最容易感冒發燒。如果發燒嚴重的話,就容易導致寶寶抽搐,所以當寶寶發燒到38度以上,就建議媽媽給寶寶貼退熱貼或喝退燒葯來降溫。 2、退熱貼是一種新型的物理降溫方法,它不含葯物,沒有副作用,最常見的位置就是額前,家長將退熱貼直接貼在寶寶額頭上就可以達到退燒的效果。
太陽穴部位:退熱貼屬於物理降溫用品,被廣泛運用於小兒發熱發燒、消夏及高溫作業等情況。除了貼在額前,還可以貼在太陽穴上面,也能達到降溫的效果。退熱貼的使用方法: 1、撕開退熱貼透明膠膜,把膠面貼敷於額前或太陽穴。 2、為了加快降溫速度,可用數片貼劑同時貼於人體左右頸動脈、左右股動脈。 3、每天1-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 頸部大椎穴:寶寶發燒退熱貼除了額前和太陽穴,還可以貼於頸部大椎穴。使用注意: 1、皮膚有異狀(傷口、濕疹、斑疹等)及眼睛四周,請勿使用。 2、開封後要盡快使用,以免降低冷卻效果。接著,使用中或使用後,皮膚有腫脹、發炎等異常現象,應立停止使用,並請教醫生。 3、幼兒及孩童要在成人監督下,才可以使用。避免誤食及貼在口上。 4、眼睛四周,嘴部請勿使用。還有,皮膚有濕疹,發紅創傷及過敏請勿使用。 5、退熱貼是外用貼劑,請勿誤食,兒童應在家長監護下使用。
寶寶37.5要不要貼退熱貼
寶寶體溫37.5度,是屬於輕度發熱,這種情況不主張給予口服退熱葯物治療的,一般建議讓寶寶適當的多飲水,並注意監測體溫。退熱貼是一種物理降溫的方法,其作用一般是針對寶寶的低熱,對於寶寶的低熱治療效果挺好。如果寶寶是高熱,體溫超過38.5度,退熱貼則效果不佳,高熱時需要給予口服布洛芬等退熱葯物治療的。現在寶寶體溫37.5度,可以給予退熱貼輔助治療,是有利於寶寶體溫下降的。
可以在孩子的額頭、頸部、手心、腳心和背部都貼上退燒貼,對於退低燒效果是很好的,還能緩解發燒帶給孩子的不舒服。退燒貼的作用時間都是比較長的,可以持續8個小時以上,8個小時之後再給孩子更換新的退熱貼。如果孩子的溫度持續性升高超過38.5℃,還需要給孩子服用退燒葯進行退燒,比如布洛芬混懸液或者對乙醯氨基酚顆粒。如果體溫沒有持續性升高,但是,孩子感覺比較難受,可以給孩子服用中成類退燒葯,比如小兒感冒清熱顆粒或者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小兒羚羊角顆粒,退低燒效果都是不錯的,而且對於發高燒的孩子,還具有預防高熱驚厥的作用。
⑵ 退熱貼可以貼在哪些部位貼哪裡效果最好
退熱貼是利用國際流行的TDDS技術使水分和葯物透皮進入皮膚,然後通過水汽化吸熱的物理變化達到降低體溫效果的一種葯貼,屬於物理降溫用品,被廣泛運用於小兒發熱發燒、消夏及高溫作業等情況,很多寶寶發燒的時候都會使用退熱貼。那麼,退熱貼可以貼在哪些部位?退熱貼貼貼哪裡效果最好呢?退熱貼可以貼在哪些部位
退熱貼可以貼在患者的額頭、脖頸、太陽穴或其他需要降溫、冷敷的部位;可根據需要剪成相應大小使用;如果要加快降溫速度,可加用數貼,同時貼在
左右腋下動脈、左右股動脈處等大血管處,有利於退燒。
不過,退燒貼不要貼在肚臍、前胸、耳背、足心、外陰部,以免引起不適。
退熱貼貼哪裡效果最好
貼在身體大動脈流過處最好。
退熱貼最好貼在身體大動脈流過處,散熱更快,常見大動脈位置如:頸部兩側、枕部、大腿股溝處、太陽穴、腋下等,注意監測體溫,以觀察降溫效果。
退熱貼怎麼用效果更好
1、冷藏後用更好
退熱貼在居家備用時,最好放入冰箱冷藏後再使用,退熱效果更佳(勿放入冷凍室,以免凍傷)。如高燒持續不退,應請醫生診治。
2、注意使用時間
一般情況下,退熱貼的作用能持續4~8個小時,不要過早取下,以加強退熱效果。如果體溫不超過38.5°C,身體仍然處於發熱的情況下,可以一直貼著退
熱貼,一般沒什麼副作用,熱度退了,就可以取下。
退熱貼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請潔凈皮膚表面汗漬、油污。
2.撕開透明的塑料膜,將冷凍凝膠面密貼在要冷凍的部位。
3.可依使用部位的面積,剪成適當大小後使用。
4.為了保持衛生及冷凍效果,每片請使用一次。
5.撕開透明膠膜,把膠面貼敷於額前或太陽穴,也可貼於頸部大椎穴。為了加快降溫速度,可用數片貼劑同時貼於人體左右頸動脈、左右股動脈。每天1
-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
使用退熱貼的注意事項
1、皮膚有異狀(傷口、濕疹、斑疹等)及過敏者,請勿使用。
2、開封後要盡快使用,以免降低冷卻效果。
3、使用中或使用後,皮膚有腫脹、發炎等異常現象,應立停止使用,並請教醫生。
4、幼兒及孩童要在成人監督下,才可以使用。避免誤食及貼在口上。
5、眼睛四周,嘴部請勿使用。
退熱貼的使用誤區
1、退熱貼無法解決所有發燒的根本病因,只能夠起到物理降溫作用,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應及時就醫。
2、幼兒大腦在發育過程中,高燒對孩子大腦發育不利,一但發現孩子發燒就一定要立刻使用物理降溫制劑「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然後迅速就醫以除
發燒根源。
3、退熱貼是防止發燒傷害大腦細胞的輔助物理降溫制劑,它並不能用於治療造成發燒的所有疾病,消費者一定要將輔助與治療兩者概念區別開。
4、退熱貼的物理特性決定其降溫效果良好但過程緩慢,整個降溫過程將會持續15分鍾~4個小時不等,消費者需要對市場上過分宣傳1分鍾降溫或者15秒降
溫的退熱貼持謹慎態度,以免降溫過快凍傷寶寶。
退熱貼是利用國際流行的TDDS技術使水分和葯物透皮進入皮膚,然後通過水汽化吸熱的物理變化達到降低體溫效果的一種葯貼,屬於物理降溫用品,被廣泛運用於小兒發熱發燒、消夏及高溫作業等情況,很多寶寶發燒的時候都會使用退熱貼。那麼,退熱貼可以貼在哪些部位?退熱貼貼貼哪裡效果最好呢?
退熱貼可以貼在哪些部位
退熱貼可以貼在患者的額頭、脖頸、太陽穴或其他需要降溫、冷敷的部位;可根據需要剪成相應大小使用;如果要加快降溫速度,可加用數貼,同時貼在
左右腋下動脈、左右股動脈處等大血管處,有利於退燒。
不過,退燒貼不要貼在肚臍、前胸、耳背、足心、外陰部,以免引起不適。
退熱貼貼哪裡效果最好
貼在身體大動脈流過處最好。
退熱貼最好貼在身體大動脈流過處,散熱更快,常見大動脈位置如:頸部兩側、枕部、大腿股溝處、太陽穴、腋下等,注意監測體溫,以觀察降溫效果。
退熱貼怎麼用效果更好
1、冷藏後用更好
退熱貼在居家備用時,最好放入冰箱冷藏後再使用,退熱效果更佳(勿放入冷凍室,以免凍傷)。如高燒持續不退,應請醫生診治。
2、注意使用時間
一般情況下,退熱貼的作用能持續4~8個小時,不要過早取下,以加強退熱效果。如果體溫不超過38.5°C,身體仍然處於發熱的情況下,可以一直貼著退
熱貼,一般沒什麼副作用,熱度退了,就可以取下。
退熱貼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請潔凈皮膚表面汗漬、油污。
2.撕開透明的塑料膜,將冷凍凝膠面密貼在要冷凍的部位。
3.可依使用部位的面積,剪成適當大小後使用。
4.為了保持衛生及冷凍效果,每片請使用一次。
5.撕開透明膠膜,把膠面貼敷於額前或太陽穴,也可貼於頸部大椎穴。為了加快降溫速度,可用數片貼劑同時貼於人體左右頸動脈、左右股動脈。每天1
-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
使用退熱貼的注意事項
1、皮膚有異狀(傷口、濕疹、斑疹等)及過敏者,請勿使用。
2、開封後要盡快使用,以免降低冷卻效果。
3、使用中或使用後,皮膚有腫脹、發炎等異常現象,應立停止使用,並請教醫生。
4、幼兒及孩童要在成人監督下,才可以使用。避免誤食及貼在口上。
5、眼睛四周,嘴部請勿使用。
退熱貼的使用誤區
1、退熱貼無法解決所有發燒的根本病因,只能夠起到物理降溫作用,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應及時就醫。
2、幼兒大腦在發育過程中,高燒對孩子大腦發育不利,一但發現孩子發燒就一定要立刻使用物理降溫制劑「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然後迅速就醫以除
發燒根源。
3、退熱貼是防止發燒傷害大腦細胞的輔助物理降溫制劑,它並不能用於治療造成發燒的所有疾病,消費者一定要將輔助與治療兩者概念區別開。
4、退熱貼的物理特性決定其降溫效果良好但過程緩慢,整個降溫過程將會持續15分鍾~4個小時不等,消費者需要對市場上過分宣傳1分鍾降溫或者15秒降
溫的退熱貼持謹慎態度,以免降溫過快凍傷寶寶。
⑶ 退熱貼可以貼在哪些部位
放置的部位一般在於大血管走行的部位,例如額部、枕部、腋窩、腹股溝、腘窩等處。
當患者體溫超過38.5℃的時候,可以適當的使用退熱貼。退熱貼持續時間一般是4~6小時,部分可以持續到10小時以上。使用退熱貼的時候,會使局部血管發生擴張,產生良好的散熱的作用,因而使體溫下降。
(3)小兒發熱貼哪個部點陣圖片好用擴展閱讀:
一天1-2次,按個人需要使用,每片冷卻效果可持續約10小時。
使用時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薄膜,直接敷貼於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於頸部大椎穴。為了加快降溫速度,可同時加貼數貼於人體左右頸總動脈,左右腋下動脈,左右股動脈處。
可按照使用部位大小剪下使用。本品為輔助治療降溫器械,若高溫持續不退,應請醫生診治。每片限用一次。
⑷ 小兒感冒灸貼哪個位置
兒童感冒,如果咳嗽可以灸大椎穴。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間的凹陷處。肺俞穴,肺俞穴在身柱穴旁一寸半的地方,正好是第三胸椎下面旁開一寸半。豐隆穴,豐隆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與外側踝尖連線的中點,筋骨前嵴外二橫指處為豐隆穴。尺澤穴,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如果有鼻涕,可以灸人中穴、迎香穴。如果有發熱,可以就大椎穴、風池穴、風府穴。兒童感冒以後飲食要清淡營養,不能吃辛辣、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可以喝點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