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肱骨是哪個部位
問題分析:你好,肱骨位於上臂,又叫上臂骨。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組成肩關節;下端與尺、橈骨的上端構成肘關節。是典型的長骨,可分為一體二端。
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頭,朝內上,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相關節。在肱骨頭的外側和前方各有隆起,分別稱為大結節和小結節,兩者之間的縱溝為結節間溝。下端與體交界處稍細,稱外科頸,為較易發生骨折的部位。
肱骨體中部外側有一粗糙的隆起,稱三角肌粗隆。在體的後面有自內上斜向外下的淺溝,稱橈神經溝,有橈神經通過,故肱骨中部骨折可能傷及此神經。
肱骨下端前後扁,末端有兩個關節面,靠內側的是肱骨滑車,靠外側的是肱骨小頭,滑車後面上方有一鷹嘴窩。下端的內,外側部各有一突起,分別稱為內上髁和外上髁。內上髁後面有一淺溝,為尺神經溝,有尺神經通過,當內上髁骨折時,容易損傷此神經。祝你健康!
2. 弘骨是身體哪個部位
「弘骨」,大概是「肱骨」吧?
肱骨屬於上肢骨,位於上臂,上連肩胛骨構成肩關節,下接尺骨橈骨構成肘關節。
3. 手臂各個部位的名稱
(一)胸大肌
位於胸前皮下,為扇形扁肌,其范圍大,分為胸上肌和胸大肌兩部分。其功能是使上臂向內、向前、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內旋轉。功法可通過所有角度的卧推;所有角度的飛鳥;雙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撐;重錘雙臂側下拉來訓練。
(二)肱二頭肌
位於上臂前麵皮下。其功能是彎屈肘部;掌心向上放下前臂;使前臂向前彎起至肩部。訓練方法是各種方式的彎舉;劃船動作。 (三)胸鎖乳突肌
這是位於頸部淺層最顯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頭和頸向側曲;頭和頸部旋轉,頸向前或後彎屈。可通過戴練頸帽動作;摔角的角力橋;助力和自我抗力動作來鍛煉。 (四)前臂屈指肌
位於前臂前面的內側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採用正纏重錘和正握負重腕屈伸等練習可發展此肌肉。
(五)斜方肌
位於頸部和背部的皮下,一側成三角形,左右兩側相合構成斜方形,稱為斜方肌。其功能是上舉和放下肩帶;移動肩胛骨;頭部倒向後和側面。可通過聳肩,力量上舉,頸後推舉,側平舉,劃船動作來訓練。
(六)三角肌
位於肩部皮下。它是一個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該肌形成。兩側肌肉纖維呈梭形,中部纖維呈多羽 狀,這種結構肌肉體積小而具有較大的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舉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別向前、中、後舉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過各種啞鈴和杠鈴推舉、卧推(前 束),啞鈴上舉到前、後和背後;引體向上來訓練。 (七)肱三頭肌
4. 肩胛骨在哪說清楚些,最好有圖片
貼於胸廓後外面,介入第2至第7肋骨之間。
可分為二面、三緣和三個角。腹側面或肋面與胸廓相對,為一大淺窩,稱肩胛下窩,背側面的橫嵴稱肩胛岡。岡上、下方的淺窩,分別稱岡上窩和岡下窩。
(4)肩膀肱骨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肩胛骨為三角形扁骨,位於胸廓的後面,與鎖骨共同組成肩胛帶。有三緣(上緣、外側緣、內側緣)、三角(上角、下角、外側角)和二面(前面、後面)。肩胛骨前面微凹,在凸出的後肋骨處滑動。
在靜止位置時,肩胛骨介於第2~7肋之間。肩胛岡大約平對第3、4胸椎。上角和下角位於內側緣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平對第2肋和第7肋。
5. 膀子是什麼部位
膀子是接近改乎肩膀的那一部分胳膊,泛指整個胳膊。
很多人光膀子就是為了涼快,但是同等條件下,袒胸露背的反而出汗多30%。這是因為,當外部環境超過32℃時,皮膚細胞會從周圍空氣中吸收熱量基殲亂,而幾乎沒有任何防護的皮膚,吸收的熱量會比其他人更多。還有很多人運動胳膊來達到減肥的目的。
在肘部下端,肱骨端頭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如球狀;第二部分如卷軸狀,向下朝軀幹部位形成一個角度;第三部分凸起,能在肘內側看到並觸摸到。前臂有兩塊骨頭:橈骨和尺骨。橈骨在手肘的外側,即手腕拇指一側。它在手肘端較小,在手腕端較大。橈骨的端頭圓滑平坦,能在肱骨的球狀端頭上旋轉。尺骨的搏檔端頭頂在肱骨後,落在肱骨的卷軸狀槽里。
6. 肱骨是哪個部位
肱骨位於上臂,又叫上臂骨。上端有半球形的肱備悉仿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組成肩關節,下端與尺、橈仿纖骨的上端構成陸改肘關節。
7. 肱骨是哪裡啊
肱骨位於上臂,肱骨是上臂的骨質,近端有肱骨頭,與肩胛骨部位的關節盂共同組成肩關節。遠端與前臂部位的尺橈骨共同組成肘關節,並且肱骨部位是上臂唯一的骨性結構,前側有肱二頭肌、肱肌,後側有肱三頭肌,起到維持上臂部位平衡的作用。
肱骨上端由肱骨頭、肱骨頸、大結節和小結節組成。球形的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相關節。肱骨頭周圍的環狀淺溝,分隔肱骨頭與大、小結節之間的稍細部分,稱為肱骨解剖頸。
(7)肩膀肱骨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肱骨的特徵
肱骨下端寬,有銳利的內側和外側髁上嵴形成,然後在遠端終於其內側,尤其明顯的是向外側延伸的上髁,為肌肉提供了附著點。肱骨的遠端,包括上髁、滑車、肱骨小頭、鷹嘴窩、冠突窩和橈骨窩構成肱骨髁。
此髁有兩個關節面:外側的小頭,與橈骨頭相關節;內側的滑車,與尺骨近端(滑車切跡)相關節。滑車上方,前面是冠突窩,完全屈肘時容納尺骨的冠突,後面是鷹嘴窩,完全伸肘時尺骨的鷹嘴嵌入。小頭上方前面有一淺的橈窩,當前臂完全屈曲時,橈骨頭的前緣與此窩相接。
8. 手臂有多少部位,名稱分別是什麼呢
人體從外形可以分為頭部,軀干,兩胳膊,兩條腿,四個部位。其中軀干是由頸部,胸部,腹部,背部等部位組成。上肢是由肩部,上臂,肘部,下臂,腕部,手部等部位組成。下肢是由跨部,大腿,膝蓋,小腿 ,踝部,腳部等部位組成。今天重點來說說我們的手臂主要由什麼部位組成,名稱叫什麼。手臂上面的各個關節的名稱主要有:鎖骨,肩鎖韌帶,肩峰,錐形韌帶,斜方韌帶,喙肩韌帶,喙肱韌帶,喙突,肩關節囊,肱二頭肌長頭腱,還有肩胛骨組成。
手臂上也有很多肌肉,上肢是由肩部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組成。肩部的肌肉主要分布於肩關節的周圍,可以保護運動的時候不受傷,其中最重要的的就是三角肌,臂肌主要分為前後兩肌,前面的由屈肌,肱二頭肌,肱肌和喙肱肌組成。後面的是由伸肌,肱三頭肌組成。前面的肌肉主要分布在尺骨和橈骨的周圍,被稱為長棱形肌,也可以分為前後兩個群。前面的叫屈肌群,後面的叫伸肌群。手部的肌肉全都坐落於手掌,分為外側肌肉,內側肌肉還有中間的肌肉。
9. 上肢骨的肱骨
肱骨(humerus)分一體和上、下兩端。肪骨上端有呈半球形的肱骨頭,朝向上內,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相關節。在肪骨頭外側和前方各有一隆起,分別是大、小結節,它們各向下延伸成一縱嵴,分別稱為大結節嵴和小結節嵴。兩結節之間有一條溝,稱結節間溝。肱骨頭和大、小結節之間的環形溝,稱解剖頸。肱骨上端與體交界處稍細,稱外科頸,是肱骨骨折的易發部位。肱骨體中部的外側面有一粗糙骨面,為三角肌粗隆;後面有一條由內上斜向外下的淺溝,稱橈神經溝(sulcus for radial nerve),橈神經緊沿此溝經過。因此,肱骨中段骨折時容易損傷橈神經。
肱骨下端前後稍扁,有兩個關節面,內側的呈滑車狀,稱肱骨滑車;外側的呈圓形突起稱肱骨小頭。下端的內、外側各有一突起,分別稱為內上髁和外上髁。內上髁後面的淺溝稱尺神經溝(sulcus for ulnar nerve),尺神經由此通過。下端後面的深窩稱鷹嘴窩,伸肘時接尺骨鷹嘴;前面有一較淺的窩稱為冠突窩,屈肘時接尺骨冠突。
10. 肩部肌肉結構
肩關節周圍的主要肌肉有以下幾個: 三角肌: 起自鎖骨外1/3、肩峰、肩胛岡,由三束組成,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由腋神經(C5—7)支配。作用:使肩關節外展、後伸和旋外、前屈和旋內。
岡上肌:起自岡上窩,穿過肩峰和喙肩韌帶,止於肱骨大結節上部部。由肩胛上神經(C5—6)支配。作用:使肩關節外展
岡下肌:起自岡下窩內,止於肱骨大結節中部。由腋神經(C5—7)支配。作用:使關節旋外。
小圓肌:起自肩胛骨外側緣背面,止於肱骨大結節下部。由腋神經(C5—7)支配。作用:使關節旋外。
大圓肌: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面,止於肱骨小結節嵴。由肩胛下神經(C5—6)支配。作用:使肩關節內收、旋內、後伸。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窩(肩胛骨前面),止於肱骨小結節。由肩胛下神經(C5—6)支配。作用:使肩關節旋內、內收
其中,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構成肩袖,肩部用力不當易造成肩袖損傷,影響肩關節活動
肩關節的結構
(一)骨:肩關節由三塊骨(鎖骨、肩胛骨和肱骨)構成,組成四個關節(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肩胸關節和胸鎖關節)
1.鎖骨:
正面呈S形,由肩峰延伸至胸骨柄作為上肢和軀干之間的支點,允許上肢最大范圍的活動度為肌肉提供止點。將力量由上肢傳到軀干。
2.肩胛骨:
為三角形扁骨,位於胸廓後外側的上份,介於第2~7肋骨之間。前方凹面有利於和肋骨組成胸廓連接,後方凸面。肩胛岡凸於後面,上方較小的岡上窩,下方較大的岡下窩。肩峰是三角肌大部的起點,斜方肌的止點之一,同時是肩鎖韌帶的附著點。喙突為肱二頭肌短頭肌腱和喙肱肌提供起點,同時還是胸小肌和肩鎖韌帶的附著點。肩胛骨有三個角,上角平對第2胸椎水平。下角平對第7胸椎水平。肩胛骨外上方的梨形淺窩,稱關節盂,與肱骨頭相關節。盂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別稱盂上結節和盂下結節。
3.肱骨:
上端膨大,有朝向上後內方呈半球形的肱骨頭,平均直徑43mm。肱骨頭的外側和前方有隆起的大結節和小結節,向下各延伸一嵴,稱大結節嵴和小結節嵴。兩結節間有一縱溝,稱結節間溝。
1.盂肱關節球窩關節,全身活動度最大的關節,穩定性差。
三軸運動 關節盂小而淺,關節頭大,僅能容納關節頭的1/4~1/3關節盂周圍有纖維軟骨構成的盂唇,使之略為加深。盂唇下方固定牢固,上方活動度大,血供差,易於損傷。關節囊薄而鬆弛。
2.肩鎖關節:由鎖骨外側端和肩峰外側緣向內2-3cm部分形成的平面滑動的滑膜關節。關節上面部分存在不完整的關節盤。肩鎖韌帶、喙鎖韌帶:肩峰的旋轉和相對於鎖骨的前後運動與肩胛骨和胸鎖關節的運動關聯。
3.胸鎖關節由鎖骨內側端,第一肋軟骨和胸骨柄外上緣構成的滑膜關節,形狀為鞍形,可滑動。體內唯一連接中軸骨和上肢關節。盤狀軟骨分隔關節腔,可以吸收從上肢傳導到中軸骨的震盪。胸鎖前韌帶、胸鎖後韌帶、鎖骨間韌帶、肋鎖韌帶。隨著肩關節運動,胸鎖關節可以旋轉30度。
4.肩胸關節(肩胛胸壁關節)不是一個真正的關節允許肩胛骨相對於胸廓運動。
(二)韌帶:有保護關節穩定的功能
1、喙肱韌帶:起於喙突下,向側前下方固定於肱骨,相當於岡上肌及肩胛下肌附著點之間。其纖維與關節囊緊連在一起。這個韌帶對肱骨頭起支持及防止肱骨過度外旋的作用。冰凍肩時此韌帶廣泛發炎,結果使肱骨頭保持在內旋位置,防礙了肩關節的活動。
2、喙肩韌帶:為肩關節上部的屏障,起於喙突外緣,基底較寬逐漸變窄,向外止於肩峰,把肩峰下滑囊與肩鎖關節分開。
3、盂肱韌帶:為關節囊的增厚部分,分上中下3個韌帶,位於關節囊的內面,有限制關節外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