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髖骨在哪個位置
髖骨為人體腰部的骨骼,共左右兩塊。幼年時,髖骨分為髂骨,坐骨和恥骨以及軟骨連接。成年後,它們之間的軟骨會骨化,成為一個整體,即髖骨。左髖骨、右髖骨、骶骨、尾骨以及它們之間的骨連接一起構成骨盆。髖骨與股骨構成髖關節。髖骨是全身最大的不規則扁骨。
(1)骨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為不規則的扁骨。上部扁闊,中部窄厚,有朝向下外的髖臼。16歲以前由髂骨、坐及恥骨以軟骨連結而組成,成年後軟骨骨化,三骨在髖臼處互相癒合。
髖臼是髖骨外面中央的環形關節窩,由髂、坐、恥三骨的體構成,與股骨頭相關節,其底部中央粗糙,無關節軟骨附著,稱為髖臼窩。窩的周圍骨面光滑,附以關節軟骨,叫做月狀面。髖臼的前下部骨緣凹入,叫髖臼切跡。
2. 跖骨就是跎骨嗎它們的位置在哪裡
跖骨又宏喚賀作「蹠(zhí)骨」。屬於長骨。醫學上蔽派不使用跎骨一詞。
它們在身鏈罩體上的位置,給你附圖顯示:
3. 撓骨在什麼位置
人的橈骨位於大拇指側,上端為扁圓形的頭,上面參與肘關節的組成,而以其周緣與尺骨構成橈尺近側關節(組成肘關節的一部分),下端粗大,下面參與橈腕關節的組成,其內側面與尺骨下端相接,構成橈尺遠側關節。
頭下方略細,稱橈骨頸(neck of radiusa)頸的內下側有突起的橈骨粗隆(radial tuberosity)橈骨體呈二稜柱形,內側緣為薄銳的骨間緣。
由於橈骨與尺骨上、下端之間均有關節,橈骨可以環繞尺骨做140°-160°的迴旋運動,即前臂和手的旋前和旋後運動;當橈骨下端旋至尺骨前方稱「旋前」,此時橈骨與尺骨交叉,與此相反的運動稱「旋後」,此時兩骨並列;這樣大大增加手的活動范圍。
如果跌倒時用手掌撐地,由於橈骨須承受所有力量,有可能因此發生骨折。
(3)骨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相關疾病與治療
橈骨遠端骨折是指距離橈骨遠端關節面3cm以內的骨折,是臨床上肢骨折中最常見骨折,大約佔全身骨折的1/6。
AO組織於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新的AO分型法,其分型的主要依據是橈骨遠端骨折的嚴重程度。AO組織將橈骨遠端骨折分為A、B、C3型,每型又分3個亞型:
1、 A型,即關節外骨折:A1,孤立的尺骨遠端骨折;A2,橈骨遠端骨折,無粉碎、嵌插;A3,橈骨遠端骨折、粉碎、嵌插。
2、 B型,即簡單或部分關節內骨折:B1,橈骨遠端矢狀面骨折;B2,橈骨遠端背側緣骨折(背側Barton骨折);B3,橈骨遠端掌側緣骨折(掌側Barton骨折)。
3、 C型,即復雜關節內骨折:C1,關節內簡單骨折(2塊),無干骺端粉碎;C2,關節內簡單骨折(2塊),合並干骺端粉碎;C3,粉碎的關節內骨折。
該系統是公認的較為全面實用的分型方法,對手術入路的選擇、骨折固定方式以及預後評價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4. 橈骨的位置
橈(ráo)骨(外文名:Radius),為前臂雙骨之一,位於前臂外側,大拇指的一側,分為一體和兩端。是人和脊椎動物(四足)的前臂長骨之一;某些動物(如蛙、蟾蜍)的橈骨與尺骨癒合成橈尺骨。
5. 橈骨頭在什麼位置
橈骨頭位於橈骨的近端,橈骨就是前壁靠外側的骨,它上端膨大的部分,就是橈骨頭。
橈骨頭是肘關節外側一個重要的地方,它主要是與肱骨小頭,形成肱橈關節,與另外一個肱尺關節一起來完成肘關節的屈伸內旋動作。
小孩橈骨頭發育尚未完全且韌帶薄弱,當肘關節伸直時,受強力牽拉後,由於韌帶鬆弛,易造成橈骨頭半脫位。
(5)骨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共有206塊骨骼,分為顱骨、軀乾和四肢3個大部分。它們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撐著身體,保護內部器官,同時由肌肉幫忙,進行各種活動。
人體所有的骨骼,從形狀和大小上各不相同,有的較大,如脛骨、肱骨等,有的則很小,如趾骨等。
從形狀上大致可分為5種: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和含氣骨。扁平狀的骨起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比如顱骨保護大腦等;棒狀骨負責人體運動,例如四肢的骨骼等。
6. 怎樣分辨尺骨和橈骨
尺骨和橈骨屬於前臂的兩根骨頭,最簡單的區別的方法為拇指一側為橈骨、小指一側為尺骨。
在肘關節後方摸到最突出的地方,也就是緊貼皮下的為尺骨鷹嘴,也是辨認尺骨的一個方法。
在腕部兩側可以摸到兩個凸起,在掌心向上的情況下外側的凸起為橈骨莖突(臨近大拇指),偏內側的凸起為尺骨莖突(臨近小指)。
(6)骨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成人全身上下的骨頭共有206塊,可分為顱骨、軀干骨、四肢骨以及聽小骨,其中聽小骨有6塊,屬於感覺器。
顱骨共有23塊,彼此之間借骨連接形成整個顱,對腦、感覺器以及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起始部分起到支持和保護作用。
軀干骨一共有51塊,可分為椎骨、肋骨和胸骨。其中椎骨比較特殊,幼年時期和成年時期的椎骨數目是有區別的,幼年時期椎骨有33個,但成年以後就只有24個獨立的椎骨。肋骨是成對存在的,人體有12對肋骨。
四肢骨可分為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共有64塊,左右兩側每側有32塊,下肢骨則能分為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共62塊,左右兩側個31塊。下肢帶骨有髖骨,髖骨由髂骨、坐骨和恥骨組成。
7. 股骨頭在人體的前面還是後面
股骨頭在人體的側面。
股骨頭就是股骨(大腿骨)上端與盆骨相連接的一個球狀骨頭。它位於大腿的上端,因此位於人體的側面。
股骨頭有兩根,具體位置在骨盆下方,骨盆左右各有一個髖臼,兩個股骨頭和髖臼配合,共同起到支撐上體的作用。肱骨對人體非常重要,但也是人體最容易受傷的部位。股骨頭呈圓形,約佔一圓球的2/3,其上完全為關節軟骨所覆蓋,在其頂部微後有一小窩,稱為股骨頭凹,為股骨頭韌帶附著處,股骨頭可由此獲得少量血供。
(7)骨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股骨頭韌帶:位於關節內,連結股骨頭凹和髖臼橫韌帶之間,為滑膜所包被,內含營養股骨頭的血管。當大腿半屈並內收時,韌帶緊張,外展時韌帶鬆弛。
股脛關節是球窩關節,股髕關節是滑車關節,二者合起來為滑車球窩關節。從關節面形態看,關節頭比關節窩大得多,可造成膝關節的不穩固,同時又由於膝關節是處於全身最大的兩根骨杠桿——股骨和脛骨之間,在站立、走、跑、跳中,都要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因而容易產生關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