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虎皮鸚鵡是國家保護動物嗎
養殖的不算,野生的算。
虎皮鸚鵡,鸚形目長尾鸚鵡科虎皮鸚鵡屬的鳥類。又名嬌鳳。屬小型攀禽品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於林緣、草地等處。性情活潑且易於馴養,在中國是大眾最喜歡的寵物鳥之一,野生種群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鸚鵡小知識:
國血(國內培養品種)台血(台灣培養品種)歐血(歐洲培養品種)這三種是國內鳥友比較熟悉的,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都有繁育大頭虎皮。
大頭虎皮鸚鵡主要是根據地區培育血統而命名,除了體型比小虎大,飼養方法和小虎都差不多。
『貳』 女孩開一瓶大可樂 然後掉地上 然後像原子彈爆炸~~~ 一隻鸚鵡飛走了 是一張搞笑動態圖!
..
『叄』 牡丹鸚鵡長啥樣
這是桃臉碧磨黃牡丹鸚鵡
叫聲比較刺耳,咬人會比較痛。
【圖片和資料均來自網路】
如有不對歡迎糾正
望採納
『肆』 紅色嘴巴,全身綠色羽毛,是什麼鸚鵡,可以帶上車回家嗎是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呀
開門見山賣埋,見題回答。兩個問題分別回答,僅供參考:
1.鸚鵡品種的鑒別。幾位鳥友說得很正確,這是一隻亞歷山大鸚陸配游鵡,是屬於保護動早銷物。在沒有取得合法飼養證之前,這種鸚鵡個人不能養,也不能攜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關於攜帶鸚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公共交通工具都是禁止攜帶各種活體動物的,需要運輸活體動物可以委託專業的運輸公司。
上述僅僅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鳥友討論說錯莫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伍』 請大家幫我看下這只鸚鵡
雞尾鸚鵡
【物種名稱】雞尾鸚鵡
【又名】玄鳳、卡美
【拉丁學名】Nymphicushollandicus
【英文名稱】Cockatiel
【科屬分類】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簡介
雞尾鸚鵡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鸚鵡之一,也是最普遍的中型鸚鵡,它們屬於鳳尾鸚鵡科,繁殖數量多使得它們相當的普遍,手養幼鳥十分活潑,喜愛親近主人,是不錯的選擇;
種類
雞尾鸚鵡有許多的變種,市面上也陸續出現較不常見的變種,其售價通常較常見的灰色、白色、珍珠等高出許多;
體長:
30-33cm(12-13吋)
分布:
廣布於全澳洲,尤其是內陸地區,沒有分布在北部的約克角半島、澳洲的濱海地區或是數量較少,塔斯馬尼亞島的族群多為澳洲本土引進與逃脫的籠養鳥。
繁殖:
雞尾鸚鵡的繁殖相當普遍,難度低,它們通常在9至12月大時即有生殖能力,但最好在15-18月大時再讓它們繁殖,因為即使在15-18月大期間有些雞尾鸚鵡還是在發育期,在生殖系統未完全成熟下繁殖易造成難產、產不正常的蛋、不會盡力地照顧雛鳥等問題,由於親鳥本身未完全性成熟,導致照顧幼鳥時所付出的精力、體力會影響尚未發育完全親鳥的健康,巢箱可使用30x30x30cm規格,一窩約產4-6顆蛋,每隔一天生一顆,在7-10天時(約已產3、4顆蛋時)即可檢查是否有受精,孵化期約19-21天,幼鳥孵化後須提供較多的軟性食物供親鳥餵食,幼鳥約一個月大時羽毛長成。
玄鳳鸚鵡可成對飼養,也可成群飼養,一般用鐵絲籠或內鋪鐵皮的箱形籠。每對鳥的活動空間應在0.5立方米以上,否則不利於繁殖。籠底應做成抽屜式的(釘上鐵皮),便於拉出清掃和鋪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堅固,以防被咬壞。飼料以穀子和稗子為主,同時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但用量不能超過10%。為了保證鳥所需的營養,青菜(白菜、油菜)和無機鹽(骨粉、牡蠣粉)也要經常飼喂。這種鳥耐粗飼料,精飼料不宜喂得過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積,影響產蛋、繁殖。
餵食時,要注意吹去食罐內的谷殼,青菜在喂前要洗凈,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瀝干,吃剩下的當天取出。注意籠內衛生,勤清理砂土和糞便。食、水罐應每天刷洗1--2次。玄鳳鸚鵡雖不太怕冷,但氣溫過低會影響繁殖,所以冬季室內溫度不要低於0℃。
『陸』 白色風頭臉兩邊有紅色的鸚鵡叫什麼名字
應該是玄鳳鸚鵡,以下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