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兒感冒咳嗽發熱如何按摩
小兒咳嗽的按摩
1.
拍背
嬰幼兒不會吐痰,即使痰液已經咳出也只會將痰液吞下胃。父母在寶寶咳嗽時,抱起患兒,用空掌輕輕拍寶寶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如果一拍到某一部位時寶寶就咳嗽,說明寶寶的痰液就積在此處,應重點拍。多數是肩胛下的部位,也就是肺底部容易積痰。只要有痰的刺激,寶寶就會咳嗽,一旦有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暫時緩解。所以,拍背能起到寬胸理氣,促進痰液排出的作用。拍背最好在寶寶剛睡醒或臨睡前進行。
2.
對於風熱咳嗽,並同時伴有咽痛、扁桃體發炎的寶寶可以採用腳底按摩的方法。
先上下來回搓寶寶的腳心,每隻腳搓30下。然後每個腳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點按摩腳面大腳趾根部兩側的部位,只要扁桃體發炎時,這個部位就會很疼,每隻腳按摩5
分鍾。按摩後,寶寶咽喉腫痛的症狀會明顯減輕。按摩後要及時給寶寶多喝溫開水,也可以喝淡淡的鹽開水。每天堅持給寶寶按摩兩次,再配合食療,寶寶的病會很快癒合。
❷ 三歲寶寶咳嗽流鼻涕推拿什麼位置
流鼻涕是感冒常見的症狀。鼻塞會影響睡眠,鼻涕倒流會刺激喉嚨,十分不適,以穴位治療是可以即刻緩解症狀的方法。百合位置在頭頂正中央,位於左右兩耳的連接線與眉間的中心線交會處手指間按壓此處會有疼痛感。手法以指腹稍微施力按壓,並按摩泣四周肌肉,約1分鍾。晴明位置位於二內眼角的凹陷處,左右各一。手法以指腹稍 微施力按壓,並按摩穴位四周肌肉,左右都做約1分鍾。迎香 位置位於在鼻翼兩側凹陷的穴位,在鼻翼底部畫一水平線,與法令紋相交接處,左右各一手法雙手食指揉此穴6下,揉時鼻吸氣,停時鼻呼氣,反復做5次。合谷位置位於食指掌骨中點,接近虎口處,穴位在骨旁,用手指壓迫會有酸痛感,左右手各一。手法以指腹按在穴位上,邊吐氣邊做圈狀按摩,約1分鍾。手三里位置位於前臂拇指側,將手掌朝上,從手肘彎曲處朝向手掌方向距離3寸(約四指橫寬)的地方即是手三里穴,壓迫此穴會有劇烈酸楚感。手法單手握住另一隻手臂,以拇指指腹按壓4。5茨,並作圈狀按摩。風門位置椎的左右兩側約l寸半(比 大拇指稍寬) 的地方,左右兩邊均有。手法以指腹向下按壓,或做圈狀按摩。肺俞,位置位於背部第三胸椎的左右兩側,離脊椎約1寸半(比大拇指稍寬)的地方,左右各一手法以手指指腹或指節按壓,並作圈狀按摩。
❸ 小兒推拿感冒咳嗽手法圖解 小兒感冒咳嗽怎麼推拿
1小兒感冒咳嗽推拿哪裡
主要症狀頃春源:初起咳嗽痰稀,鼻塞流涕,頭身疼痛,惡寒無汗,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浮紅。
治療原則:散寒宣肺,止咳化痰。
推拿穴位: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黃蜂入洞,揉耳後高骨,揉外勞宮,推三關,揉膻中,揉肺俞。
2
小兒感冒咳嗽推拿手法
開天門:用兩拇指沿兩眉中間至前發際自下而上交替直推30-50次。
推坎宮:用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
揉太陽:用兩拇指揉眉後凹陷處30-50次。
黃蜂入洞:用兩拇指按揉鼻唇溝中,鼻翼旁0.5寸的迎香穴20-30次。
揉耳後高骨:用兩拇指揉耳後入發森弊際高骨下凹陷中30-50次。
揉外勞宮雀態:用兩拇指揉掌背上與內勞工相對處的外勞宮100-300次。
推三關: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橈側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揉膻中:用拇指揉兩乳頭中間的膻中穴50-100次。
揉肺俞:用拇指揉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的肺俞穴50-100次。
3
小兒感冒咳嗽挾痰推拿哪裡
主要症狀:兼咳嗽較劇,咳聲重濁,喉中痰鳴,舌苔厚膩,脈象浮滑而數。
治療原則:疏風解表,佐以宣肺化痰。
推拿穴位,加運內八卦,揉乳旁,揉乳根。
4
感冒咳嗽挾痰推拿手法
運內八卦:用拇指按順時針方向運手掌內八卦100-300次。
揉乳旁:用拇指揉乳頭旁開0.2寸處的乳旁穴20-50次。
揉乳根:用拇指揉乳頭直下0.2寸的乳根穴20-50次。
❹ 小孩感冒 咳嗽,腹瀉,用小兒推拿手法推拿可以治療嗎
小兒推拿手法對感冒咳嗽腹瀉等常見症狀的療效迅速、確切,且是對因治療,能夠提高臟腑氣血循環,有利於整體生長發育。其主要方法簡述如下(最好看視頻或參加培訓班):脊碰
1. 按揉小天心
小天心在掌根處,被按摩經稱之為「諸經之祖」。
【位置】位於手掌根部,大魚際與小魚際相接處,即手掌外側肌肉隆起與內側肌肉隆起相交接凳喊的部位。
9. 高熱者,擠捏天突至劍突或大椎至第1腰椎,一直到皮下瘀血發紅達青紫色為止。
❺ 3歲兒童止咳:推拿方法與手法圖
風門
【位置】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操作】醫者用示、中指指端揉,稱揉風門。
【次數】揉20〜30次。
【功用】解表通絡、止咳平喘。
❻ 小孩咳嗽感冒用按摩按什麼地方視頻
小孩感冒咳嗽的時候,建議給孩子推拿、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也就是虎口所在的位置,按摩的時候要注意,把拇指的指肚放在孩子的合谷穴上,沿著孩子拇指的骨頭邊緣按壓。這個時候孩子會感覺比較舒服,但是稍微又覺得有一點疼,沒有關系的,可以再加一點力氣進行按壓。另外,還可以給孩子按摩風池穴來治療感冒咳嗽。風池穴是在孩子的後腦、雙側高骨下面就是風池穴。兩手的手指交叉,手掌貼於孩子的後腦部,兩手的拇指按壓穴位,柔和而有力的進行按壓。按壓的同時,使孩子進行頭後仰,五秒鍾左右,然後把拇指松開,這樣反復做5-10次。另外,還可以給孩子按摩曲池穴和太陽穴。1 按摩天突穴
位置: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按法:用指腹按揉2-3分鍾,每天按摩2次。
功效:能宣通肺氣、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氣管炎,咳嗽,咽喉腫痛等。
2 按摩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按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揉50下。
功效:調補肺氣,補虛清熱,主治咳嗽、氣喘。
3 按摩膻中穴
位置:在兩乳頭之間,胸骨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
按法:用指腹按揉2-3分鍾,每天按摩2次。
功效:能理氣止痛、生津增液,主治咳喘,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
4 按摩經渠穴
位置:手腕部,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的凹陷處。
按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300下,以局部感覺酸脹。
功效:經渠穴是肺經的經穴,具有清肺化痰,理氣鎮咳功效,是治療咳嗽的要穴。
❼ 咳嗽痰多,按摩哪幾個穴位能夠快速止咳
生活中咳嗽很多是一件很煩心的事情,時不時一個咳嗽容易影響到別人,讓工作和生活效率都不高,重要的是還要吐痰,這有時候就非常的難受了,在一些場合根本就沒地方吐痰,所以對於長期的咳嗽需要多留意,這方面除了吃葯治療也要找到一些小訣竅來驗證這樣的方式有沒有效果。
很多的情況下,並沒有找到很具體的穴位,一般的情況可以不用太精準,只需要知道這些穴位主要分布於那些部位。然後適當的按摩,這些都是有一些效果的,主要還是效果的好壞因人而已,有些人可能咳嗽很厲害,這樣的情況按很多也是可能沒有太大的效果。有些人可能就輕微咳嗽,過不久也自然好了。
不管怎麼樣,咳嗽很煩惱,需要找出原因積極的治療,每天伴隨的咳嗽很痛苦,甚至吃飯睡覺都容易被影響,這方面也不能掉以輕心。
❽ 小兒感冒咳嗽發熱如何按摩
您好:小兒感冒咳嗽發熱最好採取足底按摩,分兩步, 一,上下來回搓小兒的腳心,每隻腳搓30下。然後每個腳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 二,按摩腳面大腳趾根部兩側的部位,每隻腳按摩5 分鍾。如果有積痰就用空掌輕輕拍小兒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一旦有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暫時緩解。
❾ 寶寶咳嗽按哪個穴位最有效
有的還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很急促,有的還有濃痰,有的咳個三五天還是不好,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就用什麼方法
(1)清肺經300次,位置在無名指掌面,指跟至指尖,做直推,有泄熱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比較適用於一切外感症狀,蝌蚪痰多,小便不利的情況。
注意: 推拿的時候力量均勻,推到孩子手指末端的時候,力量要足,用前臂帶動手指自然用力,不要只動手腕。
(2)分推肩胛100次,位置在肩胛骨內縫邊緣,用拇指分別從肩胛骨骨縫從上至下向兩旁分推,有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
(3)揉肺腧50次,位置在背部脊柱中線左右旁開1.5寸處對稱分布,用雙手拇指對揉兩側肺俞,向外推,有通宣理肺,止咳化痰,順氣定喘的功效,適用於一切呼吸系統疾病。
當孩子咳嗽很急促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孩子推這些地方,孩子的咳嗽會減緩許多。
當孩子咳嗽帶痰,並且咳不出來的時候,我們一般採用的是補脾經100次,清肺經300次,按揉逆八卦300次,推四橫紋300次,揉掌小橫紋300次,揉二馬500次,分推肩胛100次,揉肺腧50次來調節孩子咳嗽有痰的問題,這個方法比較適合於12歲以下的孩子,推拿部位一般在左手,只有下肢穴位左右兩側都需要做,如何孩子情況尚輕,每日推拿一次即可,孩子情況較嚴重,一天可以推拿兩次,但是一般不要連續推拿超過5天,這個家長一定要注意。
注意: 推拿期間孩子情緒一定要安撫好,飲食方面最好以稀飯,面條為主,一定不要給孩子食用雞蛋,牛奶,水果等。
如果您的孩子經常出現感冒咳嗽有痰的問題,一定要辨別一下孩子是否脾胃出現小故障了哦,孩子的 健康 是媽媽最大的禮物。
孩子咳嗽應按父母無知穴位。
無知是孩子天性,育子是父母的本能,生活了幾十年的大人還不知感冒得因嗎!
咳是冷熱及炎症刺激,可找醫生,主要是學知識解病因,少或不讓咳嗽才是正道。
咳嗽是排邪反應,咳嗽痰多,止咳不是目的,而是排痰!一味止咳,痰液存於留體內成為伏痰,邪氣閉於體內無法排出,容易反復咳嗽不愈。如一而再,再而三的咳嗽—止咳—伏痰,或轉化為慢支和哮喘等久治不愈之症。
小兒推拿調理咳嗽痰多,在辯證的基礎上,調理思路是化痰和排痰,不會留下後遺症,效果非常好!
下面,跟大家分享9種最常用的止咳化痰手法:
第一種:揉或吮痧天突
操作方法:在胸骨上窩凹陷中 ,手法比較靈活,可用點顫法、可用揉法、也可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擠捏出痧,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嬰幼兒可以吮痧天突,又名吸痧、嘬痧。讓皮膚局部出現紅色。吮痧時,媽媽或爸爸輕輕張開嘴,呈O字形貼在寶寶的皮膚上,同時稍微用點力,把嘴唇貼著部分的肉輕輕吸起來。然後舌頭輕輕地頂住這塊肉,像拔河一樣往喉嚨深處用力拉。
此穴對於痰呼嚕呼嚕在喉部,有很好的效果。如痰多可加清補脾、揉豐隆。如痰涎壅盛,快速點揉天突,用手掌橫搓前胸和後背,並輕輕拍打,可以催吐排痰。
第二種:推四橫紋
操作方法:位於我們手掌的指側緣,從第二到第五指指根與掌相接的橫紋中央,用我們的拇指來回推拿這四處橫紋。來回搓四橫紋可以增加行氣的力量,幫助把痰咳出來。一次推拿10分鍾以上。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會導致運化功能失常,生濕生痰。這個穴能清熱散結,經常在臨床中把它用於燥痰,就是因為有熱,聽著那個痰是刺啦刺啦聲音的燥痰。對積食引起的咳嗽,還有扁桃體腫大,腺樣體肥大,鼻竇炎效果非常好。
第三種:揉肺俞穴
操作方法: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家長可用兩手的拇指或食、中兩指輕輕按揉肺俞穴,每次5分鍾。
按揉時沾少許鹽粉效果更好,此手法能調肺氣、補虛損、止咳。也可以用手掌橫擦該部位,以皮膚發紅為度。一次揉5~10分鍾,或搓300~600下。
揉肺俞穴多用於治療肺系虛證,也可與其他具有清宣肺氣作用的穴位合用,以治療肺系實證。只要咳嗽有痰都加以揉肺腧和膻中,因為是近端穴,對孩子化痰或者是排痰效果都非常好。
第四種:運內八卦
操作方法:以掌心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用拇指前側端畫圓。
能寬胸理氣,健脾助運,運化痰濕,故適應於呼吸道病症止咳化痰,對咳嗽痰喘有良效。特別注意,寒咳做順八卦,熱咳做逆八卦。一次可操作10分鍾以上。
第五種:揉掌小橫紋
操作方法:是化痰要穴,在小拇指指根下方,掌橫紋感情線稍上,用拇指指端按揉一次揉10分鍾以上。適合用於痰多雍盛的這種咳嗽。
脾虛生濕,濕聚成痰。就是我們說的痰很多,但是痰是那種痰呼嚕呼嚕的痰,那麼通過按揉這個穴位它就容易咳出。
揉掌小橫紋配合揉二馬,能加強咳喘、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症的功效。
第六種:分推八道
操作方法:從第一肋間隙,由中間向兩側推,以兩拇指自胸骨向兩側肋間隙分推,推到第四類間隙,左右共八道。一次可操作三五分鍾以上。
也稱胸八道,對各種咳嗽、胸悶胸痛都可應用。再配揉膻中效果更佳。
第七種:橫搓三焦
操作方法:用手掌橫搓前胸和後背三焦部分,包括後背的上背部、腰背、和腰骶;前胸的上胸、上腹和下腹部。一個部位可300次左右。此法可通三焦之氣,起到增強體質,止咳化痰的作用,媽媽們也可以作為日常保健推拿手法使用。
寶寶痰咳不出來,可在寶寶的前胸和後背(左右肺部位置)由下往上拍打,尤其要拍打背部和胸部下方痰液易積聚的部位,促進寶寶痰液排出。
第八種:分推肩胛骨
操作方法:用兩個手的拇指指腹從肩胛骨上面沿著肩胛骨後緣向下分推,如彎月沿著肩胛骨骨縫從上向下推。
無論寒熱,適應各種類型的咳嗽,尤其是咳嗽剛剛開始時,止咳化痰效果更好!時間次數的操作上每次至少不低於300~600次。
第九種:彈撥孔最穴
操作手法:位於人體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彈撥法,用拇指指肚按住「孔最穴」,感覺到酸脹、疼痛後,像彈撥琴弦一樣地往返撥動。每天3次,每次5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有人說孔最穴是「止咳糖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於治久咳。久咳之後,肺氣不足,肺陰內耗,又寒邪未除,故而選用既能清肺養陰,又能宣散寒邪之孔最穴治療。孔,孔隙也。最,多也。孔最為肺經郄穴。
以上9種咳化痰手法可以根據寶寶的症狀配合起來使用,療效更加顯著。
其實,還有一個特別有效的手法:平肝清肺,它的主要作用是恢復肺的肅降功能,常與清天河水,八卦和四橫紋搭配使用,調理孩子的外感咳喘,效果杠杠滴!
同時,孩子如果咳嗽出血;咳嗽伴有高熱;精神較差或嗜睡;嘴唇、臉色或舌頭顏色變暗紫色;寶寶呼吸出現困難等情況要及時就醫。
咳嗽忌口特別特別重要,如果出現孩子精神較差,呼吸困難等症狀較重時,要及時就醫。
推拿需辯證,操作需謹慎!如果你有好的止咳化痰方法和小兒推拿經驗,歡迎在評論區與寶媽,還有張老師一起分享!
我們每天都在呼吸,而呼吸是肺的主要功能。如果肺受到外界邪氣的侵擾,或者是內傷蔓延至肺,都會引發咳喘。
如果說懂得中醫經絡的知識,足不出戶,就能輕松將咳喘搞定。那麼,該選什麼穴位呢?那就是中府穴。中府穴是手太陰肺經上的穴位,具體位置是:在胸前壁外上方,雲門穴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1肋間隙處。
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當你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中心是雲門穴,由此窩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平第一肋間隙)處即是本穴。另外,男性取這個穴位時,只要在乳頭外側旁開兩橫指,往上直推三條肋骨處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間隙)。
好了,位置找到了,就好辦了。那麼,中府穴究竟有哪些作用呢?中府穴可宣肺止咳,補益化痰,是治療肺病的要穴,主要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咳嗽、肺結核、胸膜炎、心肌梗死等疾病。按摩時用食指或中指尖點、按、揉。按摩此穴對緩解咳嗽有幫助。飲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進行戶外運動,增強體質。
如果是小孩子的話,這個穴位按摩也管用,不過小兒咳喘,除了按摩穴位之外,加上食療方會更好。
什麼食療方呢?就是百合陳貝燉水梨,這個可以潤肺化痰哦!那這個如何製作呢?沒關系,待我慢慢道來:首先將百合、陳皮、川貝用清水清洗干凈。然後將水梨洗凈、去皮、去心、切片。再接著將以上材料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水燉3小時後,放入適量冰糖,攪勻即成。這個食療方,可當飯後點心或下午茶食用。
孩子咳嗽按哪個穴位止咳?
孩子咳嗽可以選擇按肺俞、列缺、太淵等主穴,並根據具體病因及症狀選取配穴。若孩子咳嗽症狀較重,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咳嗽通常由外感或內傷所致。外感咳嗽常見的有感受風寒、風熱所引起的感冒、鼻炎、咽炎及過敏等病症。風熱咳嗽可加大椎穴;風寒咳嗽加風門穴。內傷咳嗽由臟腑失常導致,主要分為痰濕咳嗽和肝火犯肺。痰濕咳嗽可加豐隆穴健脾化痰;陰陵泉健脾利濕。肝火犯肺可加用魚際穴清瀉肺熱;行間穴清瀉肝火。以上證型需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孩子咳嗽原因較多,選穴配穴按摩需經專業中醫師辨證後,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本內容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針灸科 主任醫師 王桂玲審核
點這里,查看醫生回答詳情
五歲以內不要隨便按摩穴位。
合谷穴,大椎,天突,還有前胸後背,止咳的穴位都在前胸後背。
幾:
後背肩甲附近
寶寶咳嗽可以按以下幾個穴位,
1指推膻中穴。位置在胸部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交點。用拇指自下而上推膻中穴2分鍾,以漲麻感向胸部發展為佳。2點按天突穴。位置在頸部前中線上,胸骨上凹陷的中央。3食指掐揉中府穴,位置在胸前臂外上方骨突下第一肋骨下緣的位置中央。
❿ 小兒感冒按摩哪裡 寶寶感冒按摩手法
1小兒感冒按摩常用穴位
1.開天門:天門位於兩眉中間往上至前發際成一直線。按摩時用雙手拇指自小兒眉間交替推摩至前發際。
2.推坎宮:坎宮位於眉心至眉梢成一橫線。按摩時用雙手拇指從眉心推至眉梢,推摩坎宮,反復操作。
3.點按太陽:太陽位於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橫指的凹陷處。按摩時用拇指指腹做一按一松的動作點按太陽穴。
4.按迎香:迎香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按摩時用拇指指端做一按一松的動作點按迎香穴。
5.清天河水:天河水位於前臂正中,自腕至肘,成一直線。按摩時用食指和中指指腹以每分鍾150次的頻率推摩天河水。
6.揉一窩風:一窩風位於手背,腕橫紋正中凹陷處。按摩時用雙手托住患兒手掌部位,用雙手拇指指腹液態塌揉按一窩風。
2
小兒感冒按摩穴位方解
天門解表發汗,明目止痛,開竅醒神;坎宮疏風解表,清熱止痛,醒腦明目;太陽寧神醒腦,祛風止痛;迎香祛風通竅;天河水清熱解表,瀉火除煩;一窩風溫中行氣,疏風解表;六穴配伍,長期按摩,有助於宣肺泄熱,解表祛邪,緩解感冒引起的不適症狀。
3
小兒感冒辯證按摩方法
風寒感冒
症狀:發熱輕或不發熱, 惡寒,頭痛無汗,鼻塞流清涕,咳嗽少痰,舌淡紅,苔薄白,指紋浮紅,脈浮緊。
治則:辛溫解表。
按摩處方:清肺經300次,揉推肺俞200次,開天門30次,推坎宮50次,揉太陽50次,揉耳後高骨50次,推三關300次,按風池3-5次,掐揉二扇門5次。
風熱感冒
症狀:鬧圓發熱重,惡寒輕,鼻塞劉濁涕,咳嗽吐黃黏痰,咽喉腫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指紋深紅,脈浮數。
治則:宣肺清熱。
按摩處方:揉小天心100次,揉一窩風100次,補腎經300次,清天河水100次,清肺經100次,揉太陽50次,分陰陽300次,退六腑100次。
4
小兒感冒按摩治療注意
在給患兒進行按摩時要注意,所有手法均以中等刺激力度為宜,同時可以根據孩子的症狀加一些其他手法,比如,當孩子咳嗽時可加推小橫紋100次,伴隨發燒的可增加清天河閉孝水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