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拔1314三生石在哪裡
三生石1314m在北京市密雲區雲蒙山景區。
雲蒙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密雲城區西部。雲蒙山,古稱雲夢山,是京郊有名的自然風景區。公園總面積2208公頃,主峰海拔1414米。園內景觀資源豐富,是一座具有山嶽風光特徵的北京郊外風景名勝區,有北方「小黃山」美稱。
地質地貌
雲蒙山風景區總面積2208公頃,主峰海拔1414米,山體主要由火山岩構成。境內山勢聳拔,溝谷切割幽深。
雲蒙山的花崗岩體的邊緣部分片麻狀構造,遠看極像層狀的沉積岩,實際上是由於岩體在韌性變形以及伴隨的角閃岩相退變質作用時所形成的片麻理,以及圍繞岩基的糜棱岩化帶。同時,這些面理,線理的產狀與圍岩一致,表明岩基與邊部圍岩面理,線理形成於同一成因機理。
如東部的閃長岩體,重結晶石英定向顯示出拉伸線理;其中的岩脈發育窗欞構造與鞘褶皺。這些反映出圍岩在雲蒙山花崗岩基侵位時發生了明顯的韌性剪切變形。
2. 三生石1314在哪裡
三生石1314m在北京市密雲區雲蒙山景區。
雲蒙山景區位於北京市密雲區,古稱:「雲夢山」。園內景觀資源豐富,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氣清水甜。夏日雲蒙山的氣溫一般比城市低6-7℃,負氧離子含量高於城區40倍。
景區內的雲蒙山索道是觀賞密雲水庫全景、北齊明長城的絕佳之處;雲蒙山愛情打卡路線則串聯起了景區海拔520米的520愛之谷、心鎖橋、月老樹、三生石,終點為海拔1314米的1314「心相印」。
北京的其他景點:
1、百花山景區
百花山景區最高海拔1991米。景區內自然景觀絢麗多彩,生態資源豐富,空氣清新,氣候宜人,自古就是京郊旅遊觀賞、避暑度假的勝地。四季景緻皆不同,有「仙山神韻,上帝花園」之美譽。
2、鳳凰嶺風景區
鳳凰嶺風景區內峰、石、林、泉等自然景觀與寺廟、刻字、佛塔、香道等人文景觀相映成趣,有著「京西小黃山」的美譽。
3. 三生石是在靈隱寺裡面,還是要出靈隱寺
三生石是在靈隱寺外面,但在靈隱景區裡面。
三生石,有三塊,分別代表「前世」、「今生」和「來世」,中間一塊,背面鐫有「三生石」字樣。 以前要找它可不容易,湮沒在一片雜草當中,往法鏡寺西面一條小路走,差不多到頭,再往左拐,眼前出現一座公園,就到了。
三生石和下麵茶園整合成了一個景區,茶園里補種了很多龍井43號茶樹,新挖了兩處水池,上架小橋,走累了可到旁邊三生堂坐坐,休息夠了從三生石旁山徑,就可登臨飛來峰。
(3)海拔1314三生石圖片是哪個景區的擴展閱讀:
三生石的傳說:
唐代隱士李源,住在慧林寺,和住持圓觀交好,互為知音。兩人相約去四川峨眉山遊玩,圓觀想從道長安,從北部陸路入川。在李源的堅持下,兩人從從長江水路入川,在路上河邊遇到一個懷孕三年的孕婦。
圓觀看到這個孕婦就哭了,說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不願意走水路,因為他註定要做這個婦人的兒子,遇到了就躲不開了,他和李源相約在13年後杭州三生石初相見。當晚圓觀圓寂,孕婦也順利產子。
十三年後,李源如約來到三生石,見到一個牧童唱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李源與之相認,牧童說他就是圓澤,但是塵緣未了,不能久留,然後就離去了。
4. 三生石海拔1314米在哪裡
三生石1314m在北京市密雲區雲蒙山景區。
雲蒙山景區位於北京市密雲區,古稱:「雲夢山」。園內景觀資源豐富,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氣清水甜。夏弊彎日雲蒙山的氣溫一般比城市低6-7℃,負氧離子含量高於城區40倍。
景區內的雲蒙山索道是觀賞密雲水庫全景、北齊明長城的絕佳之處;雲蒙山愛情打卡路線則串聯起了景區海拔520米的520愛之谷、心鎖橋、月老樹、三生石,終點為海拔1314米的1314「心相印」。
相關傳說
雲蒙山原名雲夢山,傳說是女媧與伏羲美麗善良的女兒雲夢的化身。後因山上常白雲繚繞,故改名雲蒙山。雲蒙山地處軍都山脈之中,由於地殼運動形成高山林立,群峰競秀的景觀,其主峰海拔1414米,雄踞於懷密兩縣交界的層巒疊嶂之上,是京東北距首都最近的一座名山。
相傳,戰國時代謀略家的鬼穀子曾在此山中傳授兵法給孫臏、龐涓,因此山中現存有孫臏廟遺址、鬼穀子峰等。山門前有一高一矮兩座石山,高者約900餘米,整個山形恰似一蓬頭垢面,閉目沉思的老者;矮者約500餘米,似一大卧佛,但面呈悲哀之色。
當地傳說,高者頃圓曰鬼谷峰,是鬼穀子坐化而成;那矮的便是鬼谷先生的弟子泥兒。先生坐化後,泥兒甘心為其終守山門,化成了泥兒山。雲蒙山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有樹木花草約150餘種,一年四季花不斷,樹常青。
並且水流不斷,潭塘相連,林深葉密,這在有著乾燥寒租乎悶冷的冬季的北方實屬罕見,集觀賞、求知、娛樂、探險、健身於一體。由於山區特殊的地理環境的影響,雲蒙山最炎熱的七月平均溫度為20度,比避暑山莊還低4-5度,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
5. 杭州三生石到底在哪裡
三生石位於杭州三天竺寺
在天竺三寺的中天竺,過了法鏡寺一直走,右轉拐入一條施工的小路,或者可以先逛逛法鏡寺,從法鏡寺後面出來沿著指示走,有一個小水塘,裡面有很多黑色的魚,旁邊有三生亭,在往裡走有一條曲深的小路通往山上,三生石就在路邊,不起眼,一不小心就會錯過的。
(5)海拔1314三生石圖片是哪個景區的擴展閱讀
傳說由來
相傳女媧在補天之後,開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計,終而成一碩石,女媧將其立於西天靈河畔。此石因其始於天地初開,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不知過了幾載春秋,只聽天際一聲巨響,一石直插雲霄,頂於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媧放眼望去,大驚失色,只見此石吸收日月精華以後,頭重腳輕,直立不倒,大可頂天,長相奇幻,竟生出兩條神紋,將石隔成三段,縱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
女媧急施魄靈符,將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後,獨缺姻緣輪回神位,便封它為三生石,賜它法力三生訣,將其三段命名為前世、今生、來世,並在其身添上一筆姻緣線,從今生一直延續到來世。為了更好的約束其魔性,女媧思慮再三,最終將其放於鬼門關忘川河邊,掌管三世姻緣輪回。當此石直立後,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緣輪回者更是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