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近代史的老照片去哪找
第一最直接最方便的是在網路上還有圖書館找
第二有點困難的是自己家裡面老一輩人可能會有,你自己留意一下
第三很困難的去找縣志,那裡面記錄的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圖片。但是沒有關系的話,是看不到的
Ⅱ 哪個網址有大量關於中國歷史的文章
很有用的歷史類網站
1.近代中國網:http://www.china1840-1949.com/
2.廈門大學歷史系:http://history.xmu.e.cn/
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http://www.cass.net.cn/chinese/y_03/y_03_40jdsyjs.html
4.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http://www.cass.net.cn/chinese/s20_lss/main.htm
5.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含虛:http://www.historyshanghai.com/
6.北京大學歷史系http://www.hist.pku.e.cn/index.htm
7.南京大學歷史系http://www.nju.e.cn/njuc/dep/lishi/index.htm
8.北京師范大運老配學歷史系http://www.bnu.e.cn/departments/history/index.htm
9.中山大學歷史系http://history.zsu.e.cn/
10.台旁指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http://www.sinica.e.tw/imh/index.html
11.華中師大近代史研究所http://www.zhgjds.org/
12.中國歷史博物館http://www.nmch.gov.cn/default.asp
13.歷史在線http://www.history.com.cn/
14.古今貨幣歷史http://www.ex.ac.uk/~RDavies/arian/llyfr.html
15.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http://www.cass.net.cn/chinese/y_03/y_03_40jdsyjs.html
16.國學網http://www.guoxue.com/
Ⅲ 哪裡可以找到中國近代史有關的信息
你要的是近代史的那一段啊,如果是滿清末期的那一段的話,大部分在網上都能找得到,如果是民國時期的話褲鏈舉你的找找一些個私人的論喚塌壇或者找一些書刊、回憶錄之類的,如果是胡碧建 國以後的一些東西或者是指「學、潮」的事情的話,估計你就只能到外 國的一些網站找找看看了~~~~~~~~~~沒辦法,現在和 諧的厲害!!!萬惡的河 蟹啊!!!
Ⅳ 中國近代史的老照片去哪找
中國近代史的老照片去「古朝網」上看 比較全!guchao cc
Ⅳ 中國近代史資料在哪有
《近/現代史資料叢輯》另外,各地也都有出屬於本地的《近/現代史資料叢輯》,你可以去圖書館找。還有《近代稗海》。像這些書都是資料集,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是想宏觀的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話,有可能看資料集不是很合適,因為內容很零碎,這些都是做研究用的。推薦一個學術網站:中國知網。這上面收錄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其實看論文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形成觀點,也可以深入了解歷史,有時還能從論文注釋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比如好的書籍、好的論文。如果你是大學里的學生、老師或工作人員,在你所屬大學里從知網上下載文章是免費的,否則你要付很多錢。
還有360doc個人圖書館,這上面的東西比較通俗些,或許有用。如果你只是想了解一下,並不是研究性質的學習,你只要在當當網上查中國近現代史應該就可以了。
Ⅵ 國外哪些網站介紹中國近現代歷史的
書籍有:《劍橋中華民國史》
作者:[美]費正清編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近代史研究譯叢——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
作者:〔日〕濱下武志著,朱蔭貴等譯
出版社:中國社會仿叢謹科學出版社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歷史回顧》
作者:王淇
出版社:美國俄克拉荷馬市大學
《美國人與中國共產黨人》
作者:[美]肯尼思.休梅克備基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綱》(太平天國史的專著,以史料豐富見長)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讀《魏源與晚清學風的轉變》研究魏源的開山之作,揭示研究人物的範例)
《劍橋中國晚清史》《劍橋中華民國史》(至80年代外國研究近代史的總結,重點在史料的擴充、體例的創新、方法的出新以及附屬的參考書目,可為研究門徑)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無需說明)
巴勒克拉夫:《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了解80年代以前世界史學的發展)
《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9、10、11、12卷,(那個時代的世界史)
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史料豐富)
網站可以去大英圖書館,鄭喊估計有你喜歡的http://www.bl.uk/
希望你能採納
Ⅶ 大家有什麼好的歷史方面的網站!!
一、中學教育教學類:
1.新思肆棗考網:http://www.cersp.com/,中國教育資源服務平台:是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指導,具有權威性,學術性和前衛性,實力強大,主要有語文、數學等學科、課堂教學、教師閱讀、學業成績評價、學校教育科研、校本研修、教育敘事研究及《基礎教育課程研究》雜志等欄目,且定期組織全國新課程教育培訓。
2.教育在線:http//www.eol..com.cn,由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主辦,朱永新倡導」新教育」的主要平台,有熱點新聞、教育書坊、資源中心、課件下載、教育博客、教育論壇(包括教育在線周刊、新教育實驗、班主任論壇、文學與讀書、心靈港灣、新教師教育、新公民教育等)及教育名家、教育時評、成長日記等,集中了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李鎮西、盧志文等人的教育教學論文,觀點前衛、內容豐富。
3.中學教研網:http://www.jyw.cn/,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與人力資源研究部主辦,主要有新聞廣角、課題研究、教學研究、課改沙龍、精品教案、精品課件、精品課堂、被資料、觀點爭鳴、教育網路、教育論壇等欄目;
4.中國教育資源網:http://www.learnningchina.com,有教育新聞、學科教育、圖書館、交流中心、個性教師等;
5.中國基礎教育網:http://www.cbe21.com.cn,歷史教師可以瀏覽「課程改革」、「交流討論(BBS)」,「歷史」等欄目內容;相關的鏈接有:www.sxj21.com,以介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及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歷史教科書為主要特色的教育網站,並設有歷史論壇。
6.人教社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http://www.pep.com.cn,特色欄目為「歷史天地」(包括教學園地、教材與大綱、學生之友、學術動態、萬花筒、圖說歷史)、「歷史論壇」、「課程研究」;最值得關注的是其「課程研究」欄目,該欄目貼近基礎教頌雹睜育課程改革,發布了大量國內外課程改革的有價值論文,值得一讀;
7.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http://www.cfe21.com,由陝西師范大學雜志社主辦,包括與個中學主要學科的教學參考雜志,該網站有「教育論壇」,供網友交流,近年來刊發的「史學研究」以及「歷史教學」論文和文章;
8.中國教師資源網:http://www.jszyw.cn/Index.html,主要有教案下載、課件下載、試題下載、名師講座、高考試題、課件素材、教師論文、教師培訓等;
9.K12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http://www.k12.com,歷史學科資源精選、歷史教師個人專輯、個人主頁等欄目;
10.中華讀書網:http://www.booktide.com,主要攔目有:資訊播報、書評天下、讀書時間、圖像事業、出版社區等;
11.中學教研網:http://www.jyw.cn/,主要有新聞廣角、課題研究、教學研究、觀點爭鳴、課改沙龍等欄目。
二、史學專業類網站:
1、中國史學網:http://www.chinahis.com,由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主辦,http://www.chinahis.com,有歷史教學(含歷史教學法研究、名師名課);歷史研究(包括史學論著與教材評介、史學思潮與流派、史學理論與方法、歷史學信息、考古學信息);歷史素材(分為學科素材庫、史學參考論著目錄);
2.學術批評網:http://critieism.tongtu.net,由北師大歷史系楊玉聖副教授創辦,http://criticism.tongtu.net。主要欄目有:學術批評、史學評論、讀書時空、學術信息、學友論壇;
3.學術交流網:http://www.annian.net,由北師大歷史系黃安年教授創辦,主要欄目有:美國問題研究、世界歷史研究、學術評論、中學歷史教材等;
4..史學評論網:http://historicalreview.jianwangzhan.com由《史學月刊》周祥森副編審創辦,欄目有「史學評論」、「學術批評」、「史學爭鳴」、「史學信息」等,值得關注;
5.史學研究網:http://sw08133.chinaw3.com/,介紹史野歲學理論、史學史、海外中國學史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的前沿學術成果和最新學術信息的專題網站,還有專家網頁、機構與刊物、網路資源等,並特設資料搜索擎。
6.近代中國研究網:http://www.modernchina.org.cn/,由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史所創辦,主要欄目有:最新資訊、專業研究、學人之窗、專業期刊、文獻資源等。還有國內相關鏈接等。
7.中國學術聯盟網:http://www.chinaau.com,主要欄目有學術信息、學術評述、敘述檔案、敘述書架等。
8.近代中國網:http://www.china1840-1949.com,由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馬曉泉教授創辦,發布與相關的學術論文和學術信息,同時介紹相關學術機構、學術期刊和專業學者的新近信息。包括「學術研究」、「學術評論」、「學術動態」、「學科資訊」等;
9.血鑄中華網:http://cyc6.cycnet.com:8090/xuezhu,由團中央和中國社科院主辦。欄目有民族英烈、歷史資料、歷史照片、歷史遺跡、歷史研究,侵華戰事、海外評述等;
10.國學網:http://www.guoxue.com,「國學論壇」、「國學新聞」、「學術論文」等內容;
11.學說連線網:http://www.xslx.com,主要有時政熱評、思想趕潮、國際戰略、學術視野、連線學術、史海鉤沉(史學縱橫、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文史資料)等,此外還有作者專集欄目。
12.故鄉網:www.guxiang.com,其中的「歷史」(包括史界動態、歷史之謎、風雲人物、文物寶庫、千秋史話等)和「學術」欄目內容非常豐富,值得瀏覽和參考;
13.中國文化信息網:http://www.chc.net.cn/,主要攔目有:中國歷史文化論壇、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中國歷史文化名地、中國歷史文化名作、中外文化交流、外國文化鑒賞等;
14.中華一家人網:http://www.prc.net.cn,有中華姓氏、中華人物、尋根問`祖等
15.國史探微網:http://xianyata.net;其中設有動態綜述、書評書訊、專題研究等欄目。
另外,還如高中教育網:http://www.cn369.info/,學科教育資源網:http://www.topcai.com/home/down/index.asp;中國教育交流網:http://www.910cn.com/main.asp;中國高中網:http://www.gzs.cn/;文科綜合資源網:http://www.ra5ms.net/ywl/main.asp;綜合教育資源網:http://www.hnfms.com.cn/hxzj/zhxk/,高中試卷網:http://gzsj.fjsm.net/;高校招生網:http://www.baokao.net/;高考168網:http://www.gaokao168.net/;時事中國:http://www.sszg.com/等。
三、中學歷史教學專業類網站:
1.中學歷史在線:由湖北宜昌歷史教師方明等人主辦,每天都有新內容 。設有高考頻道、中考頻道、歷史教研、中央博客等。
2.中學歷史教學園地:/index.html,設有圖說歷史、教研論文、、名題精解、歷史呀等欄目。該網站中學歷史教學資料豐富,是中學歷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教研網站。
3.銅雀台夕照網:http://syswxx.com,有中國通史、歷代帝王、各朝疆域、歷代名人、歷史長河社區,尤其是民族邊疆史內容最佳,界面精美,資源相對比較豐富;
4.歷史風雲網:http://www.lsfyw.com,主要欄目有歷史奧秘、經濟史、文化史、政治史、高考等。
5.歷史的星空:http://www.lishidexingkong .2008red.com/,主要欄目有歷史回憶、鄉土教材、歷史教案、歷史論文等。
6.中學歷史教學在線:http://www.lsll.com\lndex.html,欄目有歷史天地、歷史教研、備課頻道、歷史詞典等。
7.中學歷史教學教研網:http://www.hnedlwd.com,主要欄目有歷史之謎、歷史講壇、課程改革、教學教研、校本教研等。
8.中學歷史教學世界:http://www.lsjxsj.com,,主要有學科信息、教學探索、學史一得、他山之石等欄目。
另外K12網上就有歷史風雲、歷史家園、跨越時空—雲峰歷史在線、史海聆潮、史苑學林、今古論壇、靜苑網、古韻悠悠、野草趣園等中學歷史教學網站。
Ⅷ 想看正統一些的歷史文獻應該上哪個網比較靠譜
清代及以前的歷史文獻基本可信,可上國學網塌大碧:http://www.guoxue.com/
只是不同的學者的團舉研究方法存在差異,導致研究結果不盡相同。
至於近現仿談代史資料,無利益糾葛的國外著作較為可信。(新浪愛問—資料共享)中有
Ⅸ 誰能給我一個中國近代史超級詳細的網站·我想多了解一些·謝謝
中國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整個中國近代史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後,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鴉片戰爭前,中國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制國家。但由於清王朝這個封建地主政權腐朽沒落、妄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於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借機侵略中國,但其實質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銷售鴉片.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大量輸出商品和資本,逐漸沖擊著中國封建經濟。
1840年,外國資本主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一場場強加給中華民族的災難。近百年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對中國發動過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戰爭。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戰;有單獨入侵,更有合夥劫掠,強迫中國簽訂了數以千計的不平等條約。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資本主義列強扶植封建勢力作為統治中國的工具;蠶食和鯨吞中國領土;出兵控制,竊取中國軍事要地;劃分勢力范圍;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通過戰爭勒索巨額賠款;在中國進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推行的殖民主義,引起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巨烈動盪,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人民為擺脫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進行了長時期的、不屈不撓的斗爭。
1840年以來,亡國滅種的危機一直威脅著千年古國。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一代民族精英覺醒:林則徐、魏源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洪秀全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圖強」;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正是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為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同仇敵愾,英勇奮斗,前赴後繼,拼搏不息,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壯篇章。
1851年,洪秀全領導號召農民在金田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同清朝對峙。1856年,太平軍摧毀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之圍。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淪陷,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56年,英國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條約》,但遭清政府的拒絕.英國藉此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英法聯軍出兵侵略中國,美俄是幫凶.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與鴉片無關,但其實質與鴉片戰爭一樣,因此叫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再度攻佔天津,一路燒殺搶劫,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讓他的弟弟恭親王弈欣擔任議和大臣,留守北京。接著英法聯軍洗劫並焚毀了北京西郊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佔領了北京。並強迫清政府簽定《北京條約》。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以弈欣為首。發展中國軍事、民用、教育等,中國資產階級產生並且有所發展。
1883—1885年,中法戰爭,簽定《中法新約》,標志著中國西南的門戶被打開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失敗.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鎮壓義和團起義,維護在中國的利益,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
1919年5月爆發了"五·四"學生愛國運動,6月初發展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在這個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王燼美、鄧恩銘、李達等代表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階段,終於在1949年推翻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協會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
Ⅹ 哪個網站有近代史的資料
http://..com/question/370099.html
http://..com/question/2176677.html
http://..com/question/2840685.html
http://202.121.7.7/person/zxlsjxw/wzsck/143.asp.htm
http://info.datang.net/D/D1045.HTM
http://info.datang.net/D/D1046.HTM
www.kugoo.com
www.Chinalishi.com
http://www.coldwarchina.com/
http://xzzh.china5000.cn/
www.pe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