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頭動脈在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被磚頭砸到搞笑圖片 2025-02-12 16:09:16
清代民間香爐圖片大全 2025-02-12 15:58:19
困搞笑圖片表情 2025-02-12 15:57:31

頭動脈在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24 06:10:20

Ⅰ 小孩的頭上的動脈長在哪個位置

頭皮靜脈:睜擾顏色發藍,表淺稿早滲,肉眼可見,一般在前額、耳後和太陽穴附近可以看見。
頭皮動脈顏色則發紅,摸之有搏動感,位置較深。如果靜脈輸液不慎扎入頭皮動脈鍵脊,由於壓力較大血液迴流,液體不滴,或血管發白。

Ⅱ 人體動脈在哪

動脈遍布人全身,從頭到腳都有動脈穿過,血液流過。動脈的起點是心臟,由心臟血管發出,為全身提供血液。

Ⅲ 頸動脈和腦動脈有沒有區別頸動脈是什麼位置腦動脈是什麼位置

病情分析:
頸動脈是在脖子中的動脈,屬於腦動脈的供應血管,
指導意見:
而腦動脈是在顱腔內的動脈血管,直接營養腦神經,整個顱內遍布的。

Ⅳ 頸動脈的位置,附圖片,謝謝。

頸動脈是存在於脊椎動物頸部的動脈。
中文名
頸動脈
外文名
carotid artery
分類
頸外動脈、頸內動脈
存在部位
脊椎動物頸部
頸動脈 carotid artery[1]
存在於脊椎動物頸部的動脈。有頸外動脈(caro-tis externa,英externl carotid artery)和頸內動脈(carotis interna,英internal carotid art-ery)。前者分布至頭頂部和顏面部。後者進入顱內分布至腦和眼眶內。在發生時,鰓弓中不形成鰓的下頜弓,所以,從大動脈也不分入鰓動脈和出鰓動脈。
從腹大動脈的前方發出頸外動脈,頸內動脈是通向第三鰓弓的血管延伸而形成的,但在某些魚類、有尾兩棲類和爬行類中,這一血管也將一些血液送至大動脈根。其它的高等脊椎動物的大動脈根,在第三、第四大動脈弓之間消失,
所以,其第三大動脈弓形成純粹的頸動脈。在相當於第三、第四大動脈弓之間的腹行大動脈的部分稱為頸總動脈干(common co-rotid trunk);高等脊椎動物,是由頸總動脈干分為左、右頸總動脈,
然後再各分支為頸外動脈和頸內動脈。
頸動脈發源於主動脈弓以上的血管,主動脈弓以上存在三根血管,
即右側頭臂干、左頸總動脈以及鎖骨下動脈,右側頭臂干又分出右頸總動脈和右鎖骨下動脈。
可於較為表淺的位置觸及雙側頸動脈的搏動,具體位於喉結兩側2cm左右,胸鎖乳突肌前緣內側。若觸及頸動脈搏動,輕輕觸摸即可。
在進行急救時患者常出現心源性休克、猝死,臨床在觸摸大動脈時,一般會選擇股動脈、頸動脈,而不會選擇橈動脈。頸動脈等大血管的直徑較粗,血流量較大,其直徑在8-10mm左右,明顯較手部血管粗。
因此,喉結兩側向後2cm左右即為頸動脈搏動的部位。

Ⅳ 冠狀動脈在哪最好有圖!動脈血管在哪最好有圖!

冠狀動脈

心的形狀如一倒置的、前後略扁的圓錐體,如將其視為頭部,則位於頭頂部、幾乎環繞心臟一周的冠狀動脈恰似一頂王冠,這就是其名稱由來。冠狀動脈是供給心臟血液的動脈,起於主動脈根部主動脈竇內,分左右兩支,行於心臟表面。採用Schlesinger等的分類原則,將冠狀動脈的分布分為三型:

1、右優勢型;

2、均衡型;

3、左優勢型。

冠狀動脈狹窄造影(箭頭充盈缺損處為狹窄)

3、室間隔:前上2/3由前降支供血,後下1/3由後降支供血。

4、傳導系統:竇房結的血液60%由右冠狀動脈供給,40%由左旋支供給;房室結的血液90%由右冠狀動脈供給,10%由左旋支供給;右束支及左前分支由前降支供血,左後分支由左旋支和右冠狀動脈雙重供血,所以,臨床上左後分支發生傳導阻滯較少見。左束支主幹由前降支和右冠狀動脈多源供血。

Ⅵ 動脈在哪

血液由各級動脈導入毛細血管。故動脈是介於心室與毛細血管之間的管道,它接近心室的部分,管徑大,管壁較厚。經過反復分支,管徑逐漸變小,管壁變薄,最後形成與毛細血管構造相似的毛細血管前小動脈,與毛細血管相接。動脈的管徑大小和管壁的厚薄,雖相差很大,但構造上均有共同盯差之處。一般均由3層膜組成,最內層稱為內膜(tunica intima),由內皮及縱行排列的結締組織構成;中間的一層稱為中膜(tu-nica media),由環形排列的組織構成;最外的一層叫外膜(tunica adventitia),由縱行排列的結締組織構成。連接動脈干之間的單一橫支稱交通支(communicating branch);2個或2個以上自血管幹發出的側支相互吻合叫側支吻合(collateral anastomoses);不同動脈的分支間在一個平面上作網狀互相吻合叫血管網(vascular net);關節處都有血管網存在,稱為關節網(articular net);機體容易受壓的部位或活動性較大的器官血管分支可互相吻合形成動脈弓(arcus ar-teriosus)。在人體內有結構非典型性的動脈(atypical artery),如大腦動脈和硬腦膜動脈,因為它們有顱骨保護,所以管壁很薄,其內彈性膜很發達,而中膜和外膜則發育較差;另外肺動脈因其所受壓力遠較主動脈為小,平滑肌和彈力膜都較少,故管徑雖大,管壁卻相對薄弱。臍動脈沒有內彈力膜,而中膜的平滑肌分內縱、外環兩層,外膜不明顯,亦屬非典型性動脈。動脈壁的年齡變凱核皮化,從胚胎期至出生後以血管的中膜最為明顯。氏態由20~25歲彈力膜增多,至成年可達50~60層之多。動脈壁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不但承受著相當高的血壓,而且不斷的受到血流的沖擊,容易發生損傷。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壁可有不同程度硬化,尤其冠狀動脈、腦動脈壁易於發生粥樣硬化,使動脈管腔狹窄。

Ⅶ 動脈的位置在哪,越詳細越好,謝謝

動脈(artery)是指從心臟發出不斷分枝成小動脈,而最後止於組織內的毛細血管,它將血液由心臟運送受內部較大的壓力,血流較快。從身體各器官組織運送血液返網起自毛細血管。動脈管壁較厚,彈力纖維較多,管腔斷面呈圓形,具有舒縮性和一定的彈性,可隨心臟的收縮、血壓的高低而明顯的搏動。動脈管壁的功能是,心室射血時,管壁擴張;心室舒張時,管壁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向前流動

主動脈分三段即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降主動脈又可再分為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升主動脈,起自左心室,在起始部發出左、右冠狀動脈。主動脈弓,是升主動脈的直接延續,在右側第二胸肋關節後方,呈弓形向左後方彎曲,到第4胸椎椎體的左側移行為胸主動脈。在主動脈弓的凸側,自由向左發出頭臂干、左側頸總動脈和左側鎖骨下動脈。胸主動脈,是主動脈弓的直接延續,沿脊柱前方下降,穿過膈肌主動脈裂孔移行為腹主動脈。腹主動脈。是胸主動脈的延續,沿脊柱前方下降,至第四腰椎平面分為左、右髂總動脈而終。

頭頸部的動脈

左側頸總動脈直接發自主動脈弓,右側起於頭臂干。在甲狀軟骨上緣平面分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頸內動脈經顱底的頸動脈管入顱,分布於腦和視器。頸外動脈,上行至下頜頸處分為顳淺動脈和上頜動脈兩個終支。主要分支有甲狀腺上動脈、舌動脈和面動脈等。

上肢的動脈

上肢動脈的主幹是鎖骨下動脈。

胸部的動脈

胸部的動脈主要起源於主動脈。其分支有壁支和臟支兩類。壁支主要是肋間動脈,共9對,行於第3至11肋間隙內;肋下動脈,沿第12肋下緣行走。臟支供給胸腔臟器,如支氣管和肺、食管和心包等。

腹部的動脈

腹部的動脈主要發自腹主動脈,也有壁支和臟支兩類。壁支分布於腹後壁和膈肌。臟支分為成對臟支和不成對臟支。成對的有腎上腺中動脈,腎動脈和生殖腺動脈(男性的睾丸動脈或女性的卵巢動脈)。不成對的分支有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

盆部的動脈

腹主動脈在第4腰椎體的左前方,分為左、右髂總動脈。髂總動脈行至骶髂關節處又分為,髂內動脈和髂外動脈。髂內動脈,是盆部動脈的主幹,沿小骨盆後外側壁走行。分支有壁支和臟支之分。

髂外動脈和下肢的動脈

髂外動脈,是指自起始部至腹股溝韌帶深而以上的一段動脈。股動脈在腹股溝韌帶中點深面續髂外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