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中耳炎發炎是哪個位置發炎圖片
擴展閱讀
圖片插畫軟體哪個好 2025-02-13 11:33:26
親子卡通圖片素材 2025-02-13 11:27:24
白色牆角圖片素材 2025-02-13 11:26:48

中耳炎發炎是哪個位置發炎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9 02:29:50

❶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是一樣的嗎該如何分辨

謝謝悟空邀請!!!

謝謝悟空邀請!!!

如下圖所示,外耳道是由耳朵向內側延伸到鼓膜的彎曲管道。鼓膜以後的部分就是中耳了,包括鼓膜內側的鼓室和鼓膜上方的鼓室上隱窩,鼓室纖裂內有錘骨、砧骨和鐙骨這三塊聽小骨,前方借咽鼓管通咽腔。所以呢,外耳道和中耳從結構上就存在於不同的位置,這兩個地方都可以發生感染炎症,就分別稱為外耳道炎和中耳炎。

外耳清豎租道炎分為急性和慢性2種,急性外耳道炎多為細菌感染,慢性外耳道炎多屬真菌感染、過敏性疾病或為皮炎的一種表現。90%急性外耳道炎為單側感染,高峰發病年齡為7~12歲。空氣濕度高、暑熱季節、游泳、聽力器及耳塞佩戴均為危險因素。
急性外耳道炎主要表現為耳內瘙癢、疼痛、發紅,嚴重時可出現水腫、耳溢及傳導性耳聾等。慢性外耳道炎主要表現為瘙癢、外耳道紅腫,時可伴有苔癬化病變。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種以中耳腔積液
、耳悶、聽力下降為主要特點的臨床常見多發病,兒童發病率高於成人。其發病機制及病因迄今尚未完全
闡明,咽鼓管的機械性阻塞及功能障礙是共認的重要發病原因之一。

歡迎親們點贊加關注並參與討論哈!!!

參考文獻

[1]楊琳.分泌性中耳炎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聽力學及言語疾答兆病雜志,2014,22(3);328-331.

[2]崔穎,余立.急性外耳道炎防治進展.臨床合理用葯雜志,2009,2(19);127-128.

❷ 中耳炎症狀圖片是什麼樣的

耳朵發炎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外耳道炎;另一種是中耳炎。外耳道炎的症狀主要有耳痛,耳朵裡面發熱、發癢,有的可以有少量的分泌物流出來,牽拉耳廓的時候可以感覺到有劇烈的疼痛,外耳道的皮膚紅腫,外耳道變的狹窄,鼓膜一般可以有充血表現,聽力有的病人可以有下降。而中耳炎的情況與外耳道炎有所區別,可以有耳痛、聽力減退和耳鳴的表現。如果鼓膜出現穿孔,可以有耳朵流膿的症狀。另外,外耳道炎和中耳炎都可能伴發全身感染的表現,比如發熱、畏寒、食慾減退等不適的表現。

❸ 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患了中耳炎中耳炎有哪些症狀表現

漫性生膿性中耳炎,就是指中耳粘膜、骨膜或深達骨質增生的漫性化膿性炎症。該病在臨床上比較普遍,仍以耳朵裡面中斷或持續出膿、耳鼓膜穿孔、聽力損傷為關鍵臨床症狀,比較嚴重時可造成腦部、顱外的病發症。盡可能不要用銳利的物品挖耳朵高跡行,以防刮傷耳孔造成感柒。不能用手捏住鼻孔擤鼻涕,因為這樣可提升鼻和喉部的工作壓力,使鼻涕和病菌根據耳咽管進州衫到中耳。鼻涕可向後吸脂,由嘴吐出

也不會有全身的呈現。中耳炎可分成分泌性中耳炎和生膿性中耳炎。由於發病原戚嘩因和發病機制不一樣,二者特點都不一樣。分泌性中耳炎以傳導性耳聾聾和鼓室積液為主要特徵,造成聽力減退、耳嗚、耳悶等病症。生膿性中耳炎可分成急性和慢性生膿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亞急性化膿性炎症,可造成耳朵痛、聽力減退、耳嗚、出膿,及其畏寒怕冷、發燙、怠倦、食慾不佳等全身症狀。漫性生膿性中耳炎以中斷出膿、耳鼓膜穿孔和聽力損傷為特點,可導致不斷出膿、聽力損傷、耳嗚等病症

❹ 中耳炎是什麼症狀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那麼中耳炎是什麼症狀呢?中耳炎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等。中耳炎是由於中耳內發生了細菌感染,故醫學上全稱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其整個臨床過程大致可分以下4個階段。

1、早期(醫學上稱咽鼓管阻塞期)

小兒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出現耳鳴、耳內不適等(小兒不會表達),但耳部的難受會影響寶寶玩耍和睡眠。醫生在此期檢查可發現有耳膜(醫學上稱鼓膜)內陷,中耳內有積液。

2、進展期(醫學上稱化膿前期)

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可達39℃~40℃,小兒哭鬧不安、聽力下降和耳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這些表現類似感冒或腸炎,極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檢查後可發現耳膜充血、聽骨紅腫、外凸。

3、高峰期(醫學上稱化膿期)

小兒高燒、拒食,嚴重者面色發灰、波動性耳鳴、聽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檢查可發現耳膜外凸,中耳內積膿。

4、後期(醫學上稱消散期)

一般在患孫鏈凳病4-5天後,小兒的體溫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潰,膿液從耳道流出,耳鳴和聽力下降仍存在。

非化膿性中耳炎就是中耳炎還沒有到化膿的階段。那麼非化膿性中耳炎怎麼治療呢?能夠順利消除阻塞,喚差保持咽鼓管的通暢是治療非化膿性中耳炎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另外在治療的同時應防止感冒以免引起呼吸道感染,加重該疾病。

非化膿性中耳炎治療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從葯物治療入手。在急性期可應用則旅抗生素治療。口服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葯物,如地塞米松、潑尼松(強的松)等,開始量稍大些,連用3—5日,如無顯效,根據病情逐漸減量停服。

二是從非化膿性中耳炎的病因入手治療。對有鼻與鼻咽部炎症、腫瘤、變應性疾病等,都應加以治療。對於反復發作或不易治癒的病人,同時有腺樣體肥大的兒童,應切除腺佯體。成人要檢查鼻咽部,排除鼻咽部腫瘤。

三是從手術療法治療非化膿性中耳炎入手進行治療。原則上是非手術(保守)療法無效時,可採取手術處理。常用術式有鼓膜穿刺術、鼓膜切開術、鼓室置管術、腺樣體或扁桃體切除術等。通過不同的手術方法,清除鼓室積液,建立鼓室通氣和引流。切除扁桃體和腺樣體的目的。

治療該疾病的時候,一定要預防感冒。

❺ 中耳炎有什麼症狀表現

中耳炎的症狀表現分為以下幾類;

1.化膿性中耳炎

(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的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有發熱、嘔吐等。嚴重的並發症有顱內並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其他並發症有迷路炎、面神經麻痹等。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症。本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常以耳內間斷或持續性流膿、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時可引起顱內、顱外的並發症。①全身症狀輕重不一。可有怕冷、發熱、乏力、食慾減退。小兒全身症狀較重,常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鼓膜一旦穿孔,體溫即逐漸下降,全身症狀明顯減輕。②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漸加重。如搏動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側頭部或牙齒放射。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加重,耳痛劇烈者夜不能眠,煩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膿後,耳痛頓減。③耳流膿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可為黏液、黏膿或純膿性。非危險型流膿較稀薄,無臭味。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為純膿性,並伴有異臭味。④聽力減退及耳鳴開始感耳悶,繼則聽力漸降,伴耳鳴。耳痛劇者耳聾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暈,穿孔後耳聾反而減輕。⑤耳聾輕重不一,因多是單耳發病,易被忽視。一般為傳導性聾。

2.非化膿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1)聽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於感冒後、乘飛機下降或潛水時,出現聽力下降,可有「自聲增強」現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聾的嚴重程度常有波動。壓迫耳屏或頭位改變時,聽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積液黏稠時,聽力不會因為頭位的變動而改變。兒童多無聽力下降的主訴,表現為對父母的呼喚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電視時要求過大的音量。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時可有輕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繼發感染時可出現耳痛。

(3)耳內悶脹感或閉塞感。

(4)耳鳴一般不重,可為間歇性,當頭部運動、打呵欠或擤鼻時可聞及氣過水聲。少數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還可出現耳內流水,但是持續時間甚短,僅為數小時或1天左右。

(5)耳鏡檢查急性期鼓膜周邊有放射狀血管紋。鼓膜緊張部內陷,表現為光錐縮短、變形或消失;錘骨柄向後、上方移位;錘骨短突外突明顯。鼓室積液時鼓膜失去正常光澤,呈淡黃、橙紅或琥珀色;慢性者鼓膜乳白色或灰藍色,不透明。若分泌物為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線,透過鼓膜有時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後氣泡增多;若鼓室內積液多,則鼓膜外突,鼓膜活動度受限。

補充中耳炎的治療方式,如下圖:

❻ 什麼是中耳炎症狀有哪些

一、耳朵疼痛

在得了中耳炎的時候,由於炎症侵犯了耳朵的內部,所以大家會產生比較強烈的疼痛感。一般情況下這種疼痛是搏動性的跳痛,它會由於血液的運輸頻率而出現疼痛加重減緩的交替狀態。並且在耳朵疼痛的時候,可能會由於體位的不同導致膿液位置的改變,而出現體位性的變化。

四、頭痛

中耳炎並不一定只是表現出耳朵的症狀,還會有一些患者具有其他部位的症狀,就比如說頭痛就是中耳炎非常常見的一種表現。因為耳朵是人們維持平衡的一個重要的部位,耳朵出現了問題會導致人們的定位能力出現偏差,所以就會產生比較強的頭痛感。

五、全身症狀

中耳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導致炎症擴散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全身的症狀,尤其是在抵抗力比較低下的時候,很多患者會出現全身發熱,全身乏力等情況,這提示大家嚴重的症狀比較嚴重,需要及時的消炎抗感染。

❼ 中耳炎是在什麼部位疼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並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中醫將本病稱為「耳膿」、「耳疳」,認為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上以嬰幼兒多見,主要是因為小兒從耳通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兒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後易引起耳咽管炎症,細菌進入中耳而發病。另外小兒飲食時,發生嗆咳、嘔吐時,食物應易從耳咽管進入中耳,產生炎症。耳疼、頭痛、頭暈、發熱、輕者低熱,重者發熱、體溫可高達40℃,可伴有嘔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狀。不會說話的嬰兒哭鬧不安,常抓耳朵。1-2天後耳內
鼓膜穿孔,膿液流出後,耳痛等症狀減輕,如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很容易轉成慢性中耳炎。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俗稱「臭耳底子」,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未能及時治癒,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膿、耳鳴、耳痛、頭痛、頭暈等。
可分為三種類型。
單純型:炎症未破壞骨質,耳內流膿為粘膿性或粘淮性,無臭味。
壞死形:炎症已侵潤到骨質,耳內流出物如乾酪樣(豆渣樣),量少,有血絲。
膽脂瘤型:由於炎症的長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躍,耳內流出物夾雜有上皮脫屑,及黃
白色有惡臭的油片狀物。後兩種類型如不及時治癒,會造成不良後果。

❽ 中耳炎有什麼症狀

中耳炎多由兒童患病,患有中耳炎的症狀如下。中耳炎就是耳骨引發的炎症,因為感染才會引起的症狀,也叫做耳聾,中耳炎它也是根據不同年齡患病,大多數病者都會在八歲左右,引起它的原因也是非常多的,有時候一個感冒就可以引起中耳炎。它的症狀就是在早期的時候會出現精神不好,而且沒有食慾,會出現耳鳴等症狀,就會感覺到平時特別活潑的孩子不喜歡玩耍了,經常的哭鬧,一定要趕緊去醫院做檢查,醫生就會發現中耳里邊會有液體。如果有中耳炎的人不能下水游泳,避免讓水進到耳朵里,造成對耳朵的傷害也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是急性的化膿的,它的病害就是由細菌引起的,它的病症主要是耳朵痛,小孩的會比成人明顯一些,可能會發熱,嘔吐,還會有一些並發症,所以我們如果孩子經常哭鬧的話,一定要帶他去醫院做檢查,不要拖著,如果拖的時間太長了的話,就會不好根治,而且經常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