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腸鳴音在哪個部位聽診圖片
擴展閱讀
水靈秀高清圖片 2025-02-13 18:30:30
類似ps調整圖片的app 2025-02-13 18:30:30
韓信白龍吟皮膚圖片高清 2025-02-13 18:28:57

腸鳴音在哪個部位聽診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7 17:19:17

㈠ 肚子經常「叫喚」,可能暴露出3種問題你知道嗎

肚子咕咕叫在醫學上被稱作腸鳴音,腸鳴音的發生可由多種原因所致。人體胃腸道在蠕動過程中偶爾會出現咕咕叫的聲音,這類情況一般是飢餓所致的正常生理現象。但是,如果出現肚子經常咕咕叫,則是暗示著疾病的來臨,可能和三種病因有關。

綜上所述,盡管人體在正常情況下也會發生肚子咕咕叫的現象,但是仍然需要提高警惕,加以區別。肚子經常咕咕叫的病因較多,增強胃腸道的自我保護團指意識很重要。如果近期頻發腸鳴音,且鳴聲異常高亢,建議盡快就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防範措施。

㈡ 腸鳴音聽診部位是在哪裡

腸鳴音
聽診部位一般是在患者的
腸胃
部位,此時患者只要親自到正規的醫院做檢查,一般
專業的醫生
都會
准確的檢查出腸鳴音的部位的,因此是可以放心的。引發腸鳴音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此時有可能是因為患者的腸胃方面的疾病導致的
,也有可能是因為長期的
消化不良
導致的腹脹,從而引發的腸鳴音。日常患者只要注意
多喝水
,促進消化,適當的配合葯物,一般症狀是能夠緩解的。

㈢ 肚子咕嚕咕嚕響是怎麼回事

腸鳴 是腹中胃腸蠕動漉漉作響的症狀。在正常情況下,腸鳴聲低弱而和緩,一般難以聞及。當腸道傳導失常或阻塞不通時,則腸鳴音高亢而頻急。臨床根據作響的部位及聲音來判斷病位和病性。 胃脘部鳴響如囊裹漿,振動有聲,立行或推撫脘部,其聲漉漉下行者,多為水飲留聚於胃;鳴響在脘腹,如飢腸漉漉,得溫得食則減,飢寒則重者,為中氣不足,胃腸虛寒。腹中腸鳴如雷,脘腹痞滿,大便泄瀉者,多為感受風、寒、濕邪以致胃腸氣機紊亂所致。腹內微有腸鳴之聲,腹脹,食少納呆者,多屬胃腸氣虛、傳導功能減弱所致。腸鳴音完全消失,腹部脹滿疼痛者,多屬胃腸氣滯不通之重證。

㈣ 為什麼餓了肚子會叫呢啥原理··

在醫學上,這種肚子的咕嚕的聲音被稱為「腸鳴音」,是因為腸道在動發出的告臘。

正常人的腸鳴音一般在每分鍾4~5次,也就是把聽診器放到肚子上,每分鍾大約能聽到4~5次的咕嚕聲,就算是特別餓的情況下,一般也不會超過每分鍾10次。

因為腸鳴音是醫生在肚子上聽診能獲得的唯一信息,也是反映腸道健康的重要線索,所以如果發現肚子叫得太響或者太輕,都有可能是腸道生病了。

肚子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發出聲音的是肚子里的腸子。

我們的腸道備友檔裡面不光有食物和液體,還有咽下去的、腸道里的微生物分解產生的氣體。這些東西混合在一起,在腸道里運動,就發出了咕嚕聲,本質其實就是腸道蠕動引起的「氣過水聲」。

那為什麼餓的時候,可以直接聽到腸鳴音的聲音?

因為餓的情況下大腦會發出信號,使得胃液和腸道蠕動增加,再加上這個時候進入胃腸的食物很少,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使得肚子咕嚕咕嚕叫得特別響,一般吃點東西就好了

(4)腸鳴音在哪個部位聽診圖片擴展閱讀:當腸管蠕動時,腸腔內氣體和液體隨之流動,產生一種斷續的氣過水聲(或咕嚕聲),稱為腸鳴音。正常情況下,腸鳴音每分鍾4~5次,有規律的出現。全腹均可聽到,其頻率、聲響和音調變異較大,餐後頻繁而明顯,休息時稀疏而微弱。為准確評估腸鳴音的次數及性質,應在固定部位至少聽診1分鍾。

㈤ 腸鳴是怎麼回事

你好 其實腸鳴是很正常的。 腸鳴音是腸蠕動時,腸管內氣體和液體隨之流動,產生一種斷斷續續的咕嚕聲(或氣過水聲)。 正常情況下,腸鳴音大約每分鍾4-5次,其頻率、聲響和音調變異較大,餐後頻繁而明顯,休息時稀疏而微弱。腸蠕動增強時,腸鳴音達每分鍾10次以上。 所以不要太擔心。 腸胃不好,要多吃溫暖的食物. 溫暖不是說溫度上的,是指飲食上的,就象辛辣的食物會使人體內的火氣上升一樣. 溫暖的食物是用來養胃的,屬於調理食物. 象粥類,還有煲的湯類.都是上好的溫暖食物.對腸胃一點刺激都沒有. 你可以是試試看

㈥ 怎麼聽腸鳴音在哪裡聽正常是怎樣的正常又是怎樣的請專業人員來回答!

搜索詞條
腸鳴音

更多圖片(1張)
腸蠕動時,腸管內氣體和液體隨之流動,產生一種斷續的咕嚕聲(gurgling sound)或氣過水聲,稱為腸鳴音。

中文名:腸鳴音
外文名:bowel sound
原因:腸蠕動時,其氣體和液體隨之流動
症狀:腸鳴音增強、減弱、消失
誘發方法:用手指輕叩或搔彈腹部
病症: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等
分享
基本概述

腸鳴音(bowel sound)

症狀

正常情況下,腸鳴音大約每分鍾4 ~5 次,其頻率、聲響和音調變異較大,餐後頻繁而明顯,休息時稀疏而微弱,只有靠檢查者的經驗來判定是否正常。各種原因的腸壁肌肉勞損,腸蠕動減弱時,腸鳴音亦減弱、減少,或許數分鍾才聽到一次,稱腸鳴音減弱,見於老年性便秘、腹膜炎、電解質紊亂(低血鉀),胃腸動力低下等。如持續聽診3~5 分鍾未聽到腸鳴音,稱為腸鳴音消失,見於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腸梗阻。此時可用手指輕叩或搔彈腹部以誘發腸鳴音。

病理

胃腸道會發出腸鳴音,醫生舉了個例子:如果一個瓶子里盛滿了水,那麼你怎麼搖晃都不會發出聲音,但如果把瓶子里的水倒出一少半,讓空氣進去,再蓋上蓋子搖晃,就會聽到瓶子里有嘰哩咕嚕的響聲。

腸鳴音的產生就是如此,胃腸道猶如一個只裝了部分水的「瓶子」,其中的稀薄的液體若加上氣體,再加上胃腸壁本身的運動(胃腸蠕動)使得胃內容物產生移動,在這一過程中便會有聲音的產生,即腸鳴音。不過,正常人的腸鳴音是感覺不到,用耳朵也聽不到的。要想了解腸鳴音,只有將耳朵緊貼於腹壁或用聽診器才能聽到它,每分鍾大約3-4次。如果自己能夠明顯感到或能用耳朵聽到肚子里作響,那就表明發生了腸鳴音的亢進,反映胃腸道內氣體來源或生成過多。是氣體和液體隨腸蠕動發出的聲音。

腸鳴音增強
腸蠕動增強時,腸鳴音達每分鍾10次以上,但音調不特別高亢,稱腸鳴音活躍,見於急性胃腸炎、服瀉葯後或胃腸道大出血時;如次數多且腸鳴音響亮、高亢,甚至呈叮襠聲或金屬音,稱腸鳴音亢進,見於機械性腸梗阻。此類患者腸腔擴大,積氣增多,腸壁被脹大變薄,且極度緊張,與亢進的腸鳴音可產生共鳴,因而在腹部可聽到高亢的金屬性音調。如腸梗阻持續存在,腸壁肌肉勞損,腸壁蠕動減弱時,腸鳴音亦減弱。

腸鳴音減弱
腸鳴音明顯少於正常,或數分鍾才聽到1次,稱腸鳴音減弱,見於老年性便秘、腹膜炎、電解質紊亂(低血鉀)、胃腸動力低下等。

腸鳴音消失
若持續聽診3~5分鍾未聽到腸鳴音,此時應重點聽診右下腹,並可用手指輕叩或搔彈腹部仍無腸鳴音,稱為腸鳴音消失,見於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腸梗阻。

* 詞條由網民創作並享有版權,請保護版權歸屬
對 腸鳴音 仍有疑問? 去網路知道提問
hot世界盃,聽明星神吐槽!
專題【世界盃上的90後們】
-

㈦ 腸鳴音亢進怎麼辦

口服乳果糖,四磨湯,麻仁丸,蓖麻油,聚乙二醇4000散,進行一個通便治療。

腸鳴音是指腸蠕動時,腸管內氣體和液體擾老隨之流動而產生斷續的咕嚕聲。正常情況下,腸鳴音每分鍾4~5次,其頻率、聲響和音調變異較大,餐後頻繁而明顯。若腸蠕動增強時,腸鳴音達每分鍾10次以上,且響亮、高亢,甚至呈枯型叮當聲或金屬音,稱為腸鳴音亢進,多見於機械性腸梗阻患者。

患者取仰卧位,檢查者用聽診器在其臍周聽診,特別注意右下腹。正常腸鳴音每分鍾約4~5次,音調柔和,音響較均勻。如發現腸鳴音頻率增加,超過每分鍾10次,或音調高亢,可呈金屬音,或音響增強,則為腸鳴音亢沒李猜進。有時患者腹鳴,無需聽診器即可聞及。

㈧ 腸鳴音消失是由於什麼

腸鳴音消失出現的原因是因為腸梗阻,還有一些急腹症所導致的腸鳴音消失。最特別最主要的還是腸梗阻,有機械性的腸梗阻,也有麻痹性的腸梗阻,還有急性的腹膜炎症。

因為胃腸道出血、穿孔或者腫瘤所導致的急腹症導致腸鳴音的消失,腸鳴音的消失是指持續3-5分鍾,還是沒有聽到腸鳴音的正灶伍聲音,用手指輕扣或者稍彈皮膚,刺激腹部仍然沒有聽到腸鳴的聲音。

(8)腸鳴音在哪個部位聽診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簡單的腸鳴: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輔以改善胃腸功能的葯物。

2、對於成年人腸鳴,當腸內菌群失調,使各種細菌尤其是有害菌在腸內發酵,產生了大量的氣體,使得胃腸內內容物產生幅度過大,或超出辯茄常規的移動,所以就會出現腸鳴。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腸亢進。所以增加體內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才是根本。

3、正常腸鳴音在臍部聽得最清楚,時隱時現,時強時弱,每分鍾約出現4~5次。

4、在進行體格檢查時,通常可用右舉或下腹部作為腸鳴音的聽診點,在正常情況下,腸鳴音大約每分鍾4—5次,其頻率、聲響和音調變異較大,餐後頻繁而明顯,休息時稀疏而微弱,只有靠檢查者的經驗來判斷是否正常。

㈨ 為什麼餓了肚子會叫呢啥原理··

1、胃部飢餓收縮

肚子餓了會叫,這是因為胃部的食物消化完了之後,胃部處於比較空的狀態,然而胃液還是會繼續分泌,這個時候胃部就會進行飢餓收縮了,當進行飢餓收縮的時候,胃裡的空氣和胃液會動起來,發出聲響,這就是我們聽到的咕咕聲了。同時,這種聲音也是一種進食的信號。

2、收縮的周期性

雖然餓了的時候會有飢餓收縮,但是肚子不會一直的叫下去,收縮是有周期性的,大概半個小時就會停止,不然餓的時候一直叫也挺尷尬的。之後胃部恢復比較平靜的階段,飢餓的感覺也沒那麼強烈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覺得餓過了之後反而不那麼餓的原因。

3、不餓肚子也叫

有的人餓了的時候肚子會叫,可是並不餓的時候肚子也會叫,這個時候可能就是腸胃蠕動,胃脹氣的緣故了。胃部消化的時候,也會發生一些收縮和擴張的運動,這個時候因為胃部有食物,響聲就不那麼明顯了,其實不餓的時候肚子也會叫哦!

(9)腸鳴音在哪個部位聽診圖片擴展閱讀:

營養學上所稱的飢餓指機體未能得到或未能充分得到自身營養所需的氧、熱能或營養素的狀態。一般泛稱的飢餓主要指熱能不足。熱能充足與否是劃分「飢」、「飽」的基本標志。

廣義的飢餓也包括氧飢餓和水飢餓。蛋白質飢餓、鈣飢餓和維生素飢餓,在科學術語上和蛋白質營養缺乏或不足、鈣營養缺乏或不足和維生素營養缺乏或不足是同義語。

長期不完全飢餓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營養水平低下和一般與特異性的營養缺乏症。造成飢餓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天災、貧困、被俘虜、囚禁、絕食、特定宗教活動、進食或生理功能受限制或損害等等。

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由於經濟條件、文化科學素養、宗教和習俗觀念以及特殊生理枝掘或病理等原因,攝食不足或偏食、異食造成的營養不平衡,這些人處於對某些營養素的半飢餓狀態,這在廣大貧窮、落後地區和階層中並不少見。人體飢餓狀態,從持續時間和發展進程看,有短期飢餓和長期飢餓;從嚴重程度看,有完全飢餓和不完全(半)飢餓;從內容性質看,有某種或某些營養素飢餓和全面營猛凳核養缺乏性飢餓。

一些觀察證明,人體對氧飢餓最敏感,只能耐受幾分鍾;對水飢餓也較敏感,能耐受不過數日;只要有氧、水充分供給粗含,在完全食物飢餓的條件下,仍可生存50日左右。

短期飢餓或飢餓過程的早期,例如1~3日不進食,人體首先產生強烈的飢餓感,心窩部表現一種隱隱不適感與進食慾望,主要由胃腸排空後周期性蠕動收縮的刺激和體液成分改變的刺激等引起,但長期飢餓和過度疲勞者,飢餓感受到抑制而顯著減輕。

由於肝糖原明顯減少,血糖降低,引起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升糖素分泌增加,以致加強分解代謝,促進糖異生作用,以保證葡萄糖的供給,首先是大腦的需要。在整個飢餓進程中,人體的生理保護作用十分突出,即加強肌肉等次要部分的分解,保證大腦及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臟等重要器官的營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