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鼻頭骨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要找圖片在哪裡找 2025-02-13 19:41:30
元武戰神高清圖片 2025-02-13 19:39:05
日本紅和服動態圖片 2025-02-13 19:31:07

鼻頭骨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7 02:08:42

A. 鼻子 構造圖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竇3部分組成。

外鼻由鼻骨、鼻軟骨和軟組織夠成。外鼻突出於面部,容易受到外傷。鼻尖與鼻翼軟組織與皮膚粘連甚緊,如果發炎則很疼痛,也是痤瘡、酒渣鼻的好發部位。外鼻的靜脈血匯流海綿竇,如炎症處理不當,可引起海綿竇血檢性靜脈炎等並發症。(圖9)

圖9鼻子的結構

1、鼻根2、鼻樑3、鼻尖

4、前鼻孔5、鼻背

6、鼻唇溝7、鼻翼

B. 醫學上臉部各個區域的劃分和具體名稱都是什麼

俏臉解構

T字地帶:額頭與鼻管形成的T字位,此區域是油脂分泌最旺盛的地方

鼻樑:由額頭到准頭之間位置,是臉最高的地方

鼻翼:鼻頭兩側,是鼻子最寬的地方,亦是鼻孔所在

鼻頭:鼻樑最下方的中間點

O形部位(唇部周圍):屬於乾燥脆弱皮膚

顴骨:眼睛下方較突出部位,以手輕按可以摸到骨頭,一般腮紅都是搽在這里以修飾臉型

眉頭眼額

眉頭:眉毛最內側的位置

眉峰:眉毛最高點

眉尾:眉毛最外側

眉骨:沿眉毛下方的骨頭與眼窩交界處

上部眼窩:閉上眼睛,眼皮蓋在眼珠上的部位,眼影就是塗在這里的。

眼角(尾):眼睛最靠外的一側,上下眼臉交匯處。

嘴角櫻唇

嘴角:上下嘴唇連接處

唇點:上唇中間最突出的一點

唇峰:上唇中央往兩側如山峰般高起的曲線

拓展資料

面部皮膚薄而柔軟,富於彈性,含有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腫和腫的好發部位。淺筋膜由疏鬆結締組織構成,其中頰部脂肪聚成的團塊,稱頰脂體。瞼部皮下組織少而疏鬆,水腫在此部顯現最早。淺筋膜內有神經、血管和腮腺管穿行。由於血供豐富,故面部創口癒合快,抗感染能力亦較強,但創傷時出血較多。面靜脈與顱內的海綿竇借多條途徑相交通,因此面部感染有向顱內擴散的可能。面部的小動脈有豐富的血管運動神經分布,反應靈敏,當情緒激動或急某些疾病時,面部的色澤也隨之變化。

C. 鼻子的結構圖

除了全側面角度頭像, 對象的鼻子在空間上是最靠前的, 這時為了往外提拉空間就必須把鼻子畫強。

1 . 不管表現何種角度的鼻子, 都要將其形體歸納進一個簡單的幾何體中,然後分析它的黑白灰關系。如下圖,在頂側光的情況下, 鼻子的底部最暗、側麵灰、正面亮。接下來, 根據鼻子內在的結構畫出這幾個面的中微弱的深淺變化, 那畫面的黑、白、灰節奏就非常豐富,鼻子的體積感也就非常強了。

2 . 鼻子空間上最靠前的部位是鼻頭, 因此鼻子底部的這條明暗交界線的方圓、深淺和虛實等關系就要特別強調。並且,這條交界線到了鼻翼處,不能直接連到鼻翼的邊緣, 而是要向下轉一下。

3 . 受光線以及鼻子形體的影響, 鼻頭和鼻翼受光面與明暗交界線之間一般會有一條狹窄的灰面,這個作為過渡的灰面能夠更好地讓形體轉過去,讓形體更加圓潤。

鼻部表現步驟的要點分析:

1 . 該角度鼻子鼻樑的外沿要比內沿直一些,內沿的形體起伏變化更加明顯。

2 . 逐步將鼻子黑、白、灰三大色塊拉開,鼻樑側面隆起的結構不能忽視。

3 . 鼻頭疊壓著左側鼻翼, 因為是受光面,它們之間的過渡比較柔和, 交待出完整的鼻頭外沿即可。

4 . 鼻頭上的調子可略微揉擦成淺灰調子,然後在上面用筆隨結構排細線條, 表現鼻子光滑質感。

鼻部的性別特徵

男性對象: 通常男性鼻樑挺拔、筆直,轉折明確。鼻頭方、寬、大, 鼻翼的外形也偏方, 鼻翼溝明顯。高光通常歸納為小方塊,體現肌肉緊湊、塊面感增強。

女性對象: 女性鼻樑纖細、秀氣, 起伏小,轉折柔和。鼻頭圓潤, 鼻翼外形偏圓。明暗交界線過渡柔和, 暗部反光強。

D. 人體頭骨里的篩骨和鼻骨有什麼區別

鼻骨nasal bone位於鼻背的成對的小骨,長方形,上厚下薄,支撐著鼻背。鼻骨上接額骨,下接鼻軟骨,外側接上頜骨,內側接對側鼻骨。鼻骨成對,位於額骨的下方中線的兩側,組成鼻背。鼻骨損傷的機會較多,且多伴復合損傷。
1、鼻部位於人體頭面部正中,屬於較突出的部位,在頜面部創傷中,易引起鼻骨骨折,文獻報道鼻區骨折占外傷後面部骨折的37、7%。鼻部呈三棱錐形突出於面部,易受外力損傷而發生骨折。鼻骨、上頜骨和額骨為支持外鼻的骨骼,鼻中隔起支撐外陪枝鼻作用。上頜骨額突借堅韌的結締組織與側鼻軟骨相接,以此決定鼻背的寬度。故不同強度和方向的外力作用於鼻部除易發生鼻骨骨折,還常常伴有鼻中隔骨折。鼻骨相鄰骨結構大部分較菲薄,骨折後易形成復合傷。對於鼻骨骨折,如不及時診治,常導致外鼻畸形、鼻中隔偏曲、鼻部功能障礙(鼻塞、頭痛、流涕)等後遺症。因此鼻外傷後,做到診斷正確、處理及時、整復措施理想十分必要。
2、臨床上常見的鼻骨骨折的分類有①單純型鼻骨骨折,包括單側鼻骨骨折、雙側鼻骨骨折、鼻骨骨折伴鼻縫分離;②復合型鼻骨骨折,包括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鼻骨骨折伴上頜骨額突骨折、鼻骨骨折伴眼眶骨折等。也根據骨折線方向可分為:橫向骨折、斜行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3、鼻骨清亂扒骨折常見症狀與體征:鼻出血、鼻面腫脹、眼瞼淤紫、鼻塞、軟組織撕裂以及外鼻不同程度的畸形(鼻樑下塌歪斜,鼻背下陷等)。鼻部的觸診也很重要,若觸診發現有捻發音、壓痛、鼻部的縮短或者鼻根部的增寬,都提示鼻骨骨折的存在。對於重度復合傷患者可有嚴重並發症: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腦脊液鼻漏,顱骨骨折等顱腦外傷、頜面骨骨折、四肢軀干脊柱骨折等。
4、治療為避免外鼻畸形及鼻功能障礙等後遺症,鼻骨骨折的復位應盡早進行。生命體征平穩、一般情況良好患者應爭取早期整復骨折,最好在外傷後2~3小時內處理。如局部腫脹明顯伴鼻腔大量出血,可延續5~10天,但不宜超過14天,否則因骨痂形成發生錯答昌位癒合,無法滿意整復。骨折的癒合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血腫機化演進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型期。血腫機化演進期約需2周方能初步完成。把超過2周未予以復位的,骨折處有骨痂形成、復位困難的鼻骨骨折分為陳舊性骨折。
主要治療方法有單純鼻骨骨折復位、鼻內鏡下鼻骨骨折整復術、陳舊性鼻骨骨折整復術等。
5、療效評定一般臨床上主要從外觀、鼻腔的通氣等方面作為療效的評定指標。治癒:雙鼻腔通氣好,外鼻無畸形,鼻中隔基本居中;好轉:仍存在外鼻輕度歪斜或塌陷,鼻中隔輕度偏曲,但較治療前好轉,鼻腔通氣功能明顯改善;無效:鼻外觀明顯畸形,術後鼻骨骨折移位及鼻中隔偏曲無好轉,仍有通氣不暢症狀。

E. 豬鼻子有骨頭嗎

豬鼻子有骨頭。豬的鼻骨也是非常的軟的。也是可以用來吃的。豬的鼻子部位在熟食店裡賣的,價格非常的高,會比普通的豬頭肉高很多,就說明人們也是非常喜歡吃的,鼻骨就長在豬的鼻子肉裡面。大告猜做家喜歡吃,所以價格就非常的高。肉襪衡非常兆配的香,鼻骨的脆骨也非常的好吃。

豬鼻子的嗅覺

豬鼻子前端,還有一小塊與頭骨不相連的特殊骨頭吻骨,這是由左右鼻孔中間的鼻中隔軟骨部分骨化而成的,大多數哺乳動物沒有。有了吻骨支撐,豬鼻子拱地時更有力量,觸覺也更敏銳。豬最重要食物來源就是植物塊根、塊莖以及土裡的蠕蟲,所以豬鼻子是要用來拱土的,野豬上犬齒還會翻出來幫忙,家豬就只能靠鼻子了。

F. 鼻軟骨在哪裡,要圖解。

鼻中隔位於左右鼻腔之間,由篩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軟骨構成,表面被覆黏膜

G. 鼻根部那個位置的鼻骨跟鼻中隔能交匯嗎

採用「交匯」一詞,不夠嚴謹。就好比顱骨縫,不宜講是兩骨交匯,應是銜接。鼻中隔在兩塊鼻骨連接處矢狀面方向與鼻骨相接。

H. 鼻骨骨折怎麼辦

鼻骨相對於其他部位的骨骼要脆弱一些,不經意的碰撞也可能會導致鼻骨骨折。鼻骨骨折之後,要根據病情決定是否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如果只是單純性的鼻樑骨折,而且並沒有發生移位,那麼只需要固定鼻樑並等待自然癒合就可以。如果骨折部位已經移位,那麼則要通過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通過手術治療之後,術絕清後護理也非常重要,要不然則會使病程加長。

8、戒煙

鼻子骨折術後是不可以抽煙的。香煙當中有一種成分叫做煙鹼,而這種成分則會使血管收縮。如果做了手術之後依然吸煙,那麼骨折部位的血液流動則會受到影響,從而使得骨折部位得不到充分的血液,進而使得骨折部位出現腫脹的情況,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缺血性壞死的情況發生。

I. 鼻子的哪些部分是鼻骨哪些是鼻軟骨

病情分析:鼻的支架結構由鼻骨和鼻軟骨構成。其中,鼻骨為兩塊,鼻軟骨則包括:(外)側鼻軟骨兩塊,鼻翼軟骨兩塊,鼻中隔軟骨一塊和一些較小的附軟骨。這些結構的完整是保持鼻外形的基礎,透過鼻部皮膚,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結構的輪廓。
鼻骨為兩塊長方形骨板,上厚下薄,上窄下寬,鼻骨間的結合上端緊密,下端則稍微分開,結合線與正中矢狀線重合;鼻骨向上與額骨鼻部相連接,兩側與上頜骨額突相連,鼻骨下端在眶下緣水平向下與側鼻軟骨相連。側面觀鼻骨從解剖學鼻根點起向後略凹陷,再在鼻根部最凹處向下前行走,中線處連於鼻中隔軟骨。由此可見,鼻的骨性支架其實由鼻骨、上頜骨額突和額骨鼻部形成。額骨鼻部的表面形態為:兩側眉弓向額鼻棘處自然延伸,眉弓突起,眉弓中央的額骨相對凹陷,呈開口較廣的「V」形;上頜骨額突則支撐於鼻骨兩側,在鼻骨的下方與側鼻軟骨相連。
意見建議:

J. 鼻子內部結構(圖)

鼻子內部結構如下所示:

1、鼻骨

左右成對,中線相接,上接額骨鼻部成鼻額縫,外緣接左右兩側上頜骨額突,後面以鼻骨嵴與篩骨正中板相接,下緣以軟組織與鼻外側軟骨相接。上部窄厚,下部寬薄,易受外傷而骨折,發生鞍鼻,由於血管豐富,骨折復位後易癒合。

2、血管

外鼻的靜脈主要經內眥靜脈及面靜脈匯入頸內、外靜脈。由於內眥靜脈經眼上、下靜脈與顱內海綿竇相通,面部靜脈且無瓣膜,血液可上下液動,故當鼻或上唇(稱危險三角區)患癤腫時如誤擠壓或治療不當則有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之虞。

3、鼻腔

位於兩側面顱之間的腔隙,以骨性鼻腔和軟骨為基礎,表面襯以粘膜和皮膚而構成。鼻腔是頂狹底寬、前後徑大於左右兩側的不規則的狹長腔隙,前起前鼻孔,後止後鼻孔通鼻咽部。鼻腔由鼻中隔分為左、右兩腔,前方經鼻孔通外界,後方經鼻後孔通咽腔。

4、鼻前庭

由鼻翼所圍成的擴大的空間,內面襯以皮膚,生有鼻毛,有滯留吸入塵埃的作用,此外皮膚與軟骨膜緊密相貼,所以發生癤腫時,疼痛甚劇。鼻前庭的前部相當於鼻尖的內角處,有一向外膨隆出的隱窩,稱為鼻前庭隱窩,常為癤腫、痤瘡好發之處。

5、鼻竇是鼻腔周圍,顱骨與面骨內的含氣空腔,又稱鼻旁竇。鼻旁竇由骨性鼻旁竇表面襯以粘膜構成,鼻旁竇粘膜通過各竇開口與鼻腔粘膜相續。鼻旁竇對發音有共鳴作用,也能協助調節吸入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由於鼻腔和鼻旁竇的粘膜相延續,鼻腔炎症可引起鼻旁竇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