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腦神經在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搭配什麼毛衣好看圖片 2025-02-14 07:06:33
金色頭發的男人圖片 2025-02-14 06:44:23
悲秋色彩的ppt背景圖片 2025-02-14 06:33:22

腦神經在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4 04:17:23

⑴ 較大神經干一般都分布在哪裡

較大神經干一般都分布在大腦。

人體神經最多的部位就是大腦,人大腦的神經最多,因為整個人思維,活動,學習,所有的行為都受大腦控制,大腦相當於一個總站,然後就是相當於司令部,指揮著其他神經的工作,當然大腦神經分布最多,最密集。

神經包括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和脊髓。周圍神經包括12對顱神經和31對脊神經,但它們都包含軀體神經和內臟神經。而這些神經幾乎都會與大腦神經相連,以便大腦對於身體狀況的足夠掌握和控制,因此人身體上神經分布最密集的地方自然是大腦了。

中樞神經系統:

主要包括大腦、小腦、腦干、脊髓。中樞神經系統是人體的司令部,主要能夠讓人們進行正常的日常活動,以及手腳功能的運動,還有能夠讓人們進行正常的語言、思維交流及創作等功能。

周圍神經系統:

包括周圍神經、神經肌肉接頭、肌肉、神經根、神經叢。周圍神經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得到大腦的指令以後,讓肢體產生正確的運動,即能夠正確地拿筷子、讀書、正確地書寫及思維創作,但需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的互相配合,才能夠讓肢體語言得到統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神經

⑵ 迷走神經在哪最好給圖 謝謝大神們!

迷走神經為第10對腦神經,是腦神經中最長,分布最廣的一對,含有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纖維。

迷走神經自延髓橄欖後溝出腦,經頸靜脈孔出顱腔至頸部,伴頸部大血管下行達頸根部,由此向下在食管周圍,左、右迷走神經的分支分別形成食管前叢和食管後叢,前、後叢向下分別形成迷走神經前、後干。前、後干穿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分支布於肝、脾、胰、腎和結腸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⑶ 12對腦神經的口訣是什麼

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這個是記住十二對腦神經的口訣。人的腦神經共12對:Ⅰ嗅神經、Ⅱ視神經、Ⅲ動眼神經、Ⅳ滑車神經、Ⅴ三叉神經、Ⅵ外展神經、Ⅶ面神經、Ⅷ位聽神經、鬧運Ⅸ舌咽神經、Ⅹ迷走神經、Ⅺ副神經、Ⅻ舌下神經。其中三叉神經分別由眼神經、上頜神經和下頜神經組成。

12對腦神經連接著腦的不同部位,並由顱底的孔裂出入顱腔。



(3)腦神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各腦神經所含的纖維成分不同。按所含主要纖維的成分仿局和功能的不同,可把腦神經分為三類:

1、感覺神經,包括嗅、視和位聽神經;

2、運動神經,包括動眼、滑車、展、副和舌下神經;

3、混合神經,包括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經。

研究證明,在一些感覺性神經內,含有傳出纖維。許多運動性神經內,含有傳液大梁入纖維。腦神經的運動纖維,由腦於內運動神經核發出的軸突構成;感覺纖維是由腦神經節內的感覺神經元的周圍突構成,其中樞突與腦干內的感覺神經元形成突觸。

1894年開始,先後在除圓口類及鳥類以外的脊椎動物中發現第「0」對腦神經(端神經)。在人類由1—7條神經纖維束組成神經叢,自此發出神經纖維,經篩板的網孔進入鼻腔,主要分布於嗅區上皮的血管和腺體。

⑷ 三叉神經的具體位置在哪

三叉神經主要有三大分支:

1、第一支的位置分布在眼角以上的額頭眉眼的區域。

2、第二支的位置分布在眼角和嘴角之間的區域。

3、第三支分布的區域位於嘴角以下,主要支配的是嘴角以下的運動和感覺。

頭痛病因繁多,神經痛、顱內感染、顱內佔位病變、腦血管疾病、顱外頭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導致頭痛。

三叉神經損傷:

三叉神經半月節以上損傷時:可出現患側頭面部皮膚及舌、口、鼻腔粘膜的一般感覺喪失;角膜反射消失;患側咀嚼肌癱瘓,張口時下頜偏向患側。

三叉神經半月節以下受損時:可出現各單支損傷表現,眼神經受損時,出現患側瞼裂以上皮膚感覺障礙,角膜反射消失;

上頜神經損傷時可至患側下瞼及上唇皮膚、上頜牙齒、牙齦及硬齶粘膜的感覺障礙;下頜神經受損時可致患側下頜牙齒、牙齦及舌前2/3和下頜皮膚的一般感覺障礙,並有患側咀嚼肌的運動障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叉神經

⑸ 後腦的神經圖

一、枕大神經:第2頸神經的後支叫枕大神經。此神經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於枕部的皮膚,為混合性神經。如此神經受損則其支配區域的運動和感覺可發生障礙。

二、概述

頸神經後支:頸神經後支自椎間孔處由頸神經分出,繞上關節突外側向後行,至相鄰橫突間分為內側支和外側支(第1頸神經除外),外側支為感覺支或皮支,內側支支配肌肉及鄰近關節。

第1頸神經的後支甚小或缺如,無皮支,其內側支或肌支支配頭半棘肌,頭後大、小直肌,頭上、下斜肌及鄰近關節,並發出交通支,下行與第8頸神經吻合。第2頸神經後支較前支為大,其外側支即枕大神經,與枕動脈伴行,為頭皮後部的主要感覺支,此支也與枕小神經、耳大神經、耳後神經及第3頸神經相交通。第2頸神經的內側支或肌支支配頭、頸半棘肌,頭下斜肌、多裂肌及鄰近關節。第3頸神經後支較小,與第2、4頸神經相交通,外側支即第3枕神經,為皮支,內側支支配深部椎間肌及關節。第4~6頸神經的後支極小,外側支支配項部靠中線的皮膚,內側支支配鄰近肌肉及關節,第7、8頸神經的後支無皮支,終於上背部的深層肌肉。

枕大神經(greater occipital nerve)是第2頸神經後支的分支,在斜方肌的起點上項線下方淺出,伴枕動脈的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膚。第3枕神經(third occipital nerve)是第3頸神經後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淺出,分布至項區上部的皮膚。枕大神經自第1、2頸椎間黃韌帶裂隙中穿出。枕大神經受壓,產生枕部向顱顳部的放射性跳痛、脹痛。

⑹ 大腦各種神經中樞的名稱圖片

(1)如圖所示:[1]軀體運動中樞;[2][4]【6】語言中樞;[3]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5]視覺中樞;【7】聽覺中樞;
(2)產生上述各種語言活動功能障礙時,在一般運用右手勞動為主的成年人中,其大腦皮層損傷經常發生在左側.因為絕大多數用右手勞動為主的成年人,右側大腦皮層的44區的損傷並不發生明顯的語言活動障礙;然而其左側大腦皮層布洛卡的損傷,則可形成嚴重的運動失語症,這種左側大腦皮層的語言活動功能上占優勢的現象,反映了人類兩側大腦半球功能是不對等的,這種一側優勢的現象僅在人類中具有.
故答案為:(1)軀體運動中樞;語言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
(2)246;左;

⑺ 大腦功能分布圖

十二對腦神經
1、嗅神經,轉導嗅覺沖動,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內嗅細胞的中樞突聚集成15~20條嗅絲,穿過篩板入顱前窩,連於大腦腹側的嗅球。
2、視神經,傳導視覺沖動,起於眼球視網膜,由眶內經視神經管入顱中窩,續於視交叉。
3、動眼神經,為運動神經,自中腦腹側離仿念衫腦,穿硬腦膜入海綿竇外側壁繼續前行,經眶上裂入眶動眼神經含一般體軀和一般內臟運動纖維。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後者即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節前纖維,至眶內睫狀神經節,節細胞發起之節後纖維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
4、滑車神經為軀體運動神經於中腦背側前髓帆處出腦,繞大腦腳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在動眼神經下方繼續前行,經動眼神經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滑車神經和動眼神經亦含本體感覺纖維。
5、三叉神經 ,為腦神經之最大者,是頭面部主要的感覺神經,也是咀嚼肌的運動神經。軀體感覺纖維大部分起源於三叉神經節。三叉神經節位於顳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經壓跡處,由節的前外緣分出3大支:(1)眼神經:是感覺神經,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居滑車神經下方,繼經眶上裂入眶。(2)上頜神經:較大,亦為感覺神經,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下部,繼水平向前,經圓孔出顱腔進入翼齶窩,再由眶下裂入眶,續為眶下神經。(3)下頜神經:最大,為混合神經,經卵圓孔至顳下窩。
6、展神經是軀體運動神經,於腦橋延髓之間正中線兩旁離腦,在鞍背外側方穿硬腦膜進入海綿竇內,在頸內動脈外側行向前出海綿竇,繼而經眶上裂內端入眶,至外直肌。
7、面神經 ,是混合神經,於延髓腦橋溝的外側部附於腦,經內耳門入內耳道,穿過顳骨岩部骨質內彎曲的面神經管,最後出莖乳孔離顱。面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主要高態支配表情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
8、位聽神經由傳導位置平衡感覺沖動的前庭神經和傳導聽覺沖動的蝸神經組成。前庭神經節位於內耳道底。蝸神經節位於內耳蝸軸螺旋管內。兩神經從內耳道底起始,經延髓腦橋外側端,面神經的外側入腦。
9、舌咽神經是混合神經,由連於延髓外側面的許多根絲集合成神經,經頸靜脈孔出顱腔。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支配咽肌和喉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分布於腮腺;(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味覺);(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膚。
10、迷走神經是混合神經,在舌咽神經的下方由許多附於延髓的根絲集合成干。經頸靜脈孔顱腔。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支配咽縮肌和頸突咽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分布於腮腺;(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味覺);(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備腔膚。
11、副神經是特殊內臟運動神經,由延髓根和脊髓根構成。
12、舌下神經是軀體運動神經,由延髓外側溝離腦,經舌下神經管出顱腔。舌下神經支配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