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徐州三面環山圖片哪個方向沒有山
擴展閱讀
古風圖片黑白唯美意境 2025-04-28 21:26:58
搜索你畫我猜的圖片 2025-04-28 21:15:21

徐州三面環山圖片哪個方向沒有山

發布時間: 2023-05-08 09:32:56

① 徐州山多嗎

徐州鉛吵的地形屬於多面環山,所以周邊有很多山,陸山比如卧牛山、九里山等,但人氣比槐悉侍較旺的是雲龍山、泰山。雲龍山有門票,票價5元。泰山沒有門票。

② 到徐州必玩的地方:雲龍湖

徐州有一處旅遊勝地,那就是風景優美、湖光十色,是徐州的標志性景點之一的雲龍湖。雲龍湖的歷史悠久,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名字,其特點是三面環山,一面臨城。這是公認為到徐州一定要來的地方。徐州文化源遠流長,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到徐州必玩的地方:雲龍湖。

雲龍湖位於江蘇省徐州城區西南部,是徐州雲龍湖風景區主要景點,原名「簸箕窪」,雲龍湖東靠雲龍山,西依韓山、天齊山。南偎泉山、珠山。三面環山,一面臨城。雲龍湖是徐州最優秀的自然景觀,也是徐州的標志性景點之一。

湖名歷史

簸箕窪

雲龍湖的《圓夢園記》碑載:「雲龍湖原為一環山負郭之窪地,其形如簸箕,故名簸箕窪。」簸箕,乃三面有幫一面缺口,百姓簸麥簸米去糠癟之粒的家庭用具。雲龍湖東有雲龍山,南有大山頭、拉犁山,西有韓山,惟北缺一口,其形如簸箕。故依其形而名「簸箕窪」。據說「簸箕窪」之名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石溝湖

蘇軾任徐州知州時,時從賓佐僚吏游覽雲龍山、雲龍湖。站在山上或湖邊,放眼眺望,一片窪地,猶如一條大溝,其溝三面環山,一面臨城。蘇軾《答王定民》詩中曰:「筆中好在留台寺,遙知旗隊到石溝。」石溝就是指雲龍湖。故以形而名「石溝湖」。後訛傳為「石狗湖」。「石溝湖」之名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石狗湖

據《徐州風物志》載:「石狗湖,多雨時南山之水盡匯於此,積久不退,昔人作石狗鎮之,故名石狗湖。」另相傳,明萬曆年間,雲龍湖邊住一老石匠,石匠養一條相依為命的大黑狗。一天大黑狗被一財主打死剝皮為己治病。

老石匠悲痛之餘到雲龍山上找了一塊大石頭,按大黑狗的模樣刻一嘩李石狗置於湖邊,石狗不僅能看家護院,而且湖澇時能吸水,湖旱時能吐水,百姓旱澇保收,石狗成了神狗。人們為紀念石狗,就把這湖叫石狗湖。「石狗湖」之名也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多少年來,湖雖幾經開掘疏浚,但尚未見到石狗,但願有朝一日,石狗能重見天日。

爾家川

北宋元豐二年(1079)三月,蘇軾由徐州調任湖州之際感慨萬千,他在《罷徐州,往南京(商丘),馬上走筆寄子由詩五首》中,傾訴了自己對徐州父老的深情,對徐州風光的依戀。第五首中有:「卜田向何許,石佛山南路。下有爾家川,千畦種秔稌。」之詩句。詩句中的石佛山就是指雲龍山,爾家川就是指雲龍湖,故雲龍湖又有「爾家川」之別名。

蘇伯湖

雲龍湖的《重修雲龍湖碑記》載:「雲龍湖向以石狗湖之名,上承玉帶河,溯源拔劍泉,下與奎河相通,雅稱蘇伯湖,以緬東坡治水之功也。」《新千年整理版———徐州府志》載:「城西南三里,有石狗湖(古曰簸箕窪。明潘季馴挑奎河,起蘇伯湖,蓋新此湖也。)」

又載:「河臣潘季馴挑魁山支河,起蘇伯湖入小河即此。」蘇軾任徐州知州時曾言:「若引上游丁塘之水注之,則此湖儼若西湖。」蘇軾曾率徐州百姓治湖,開辟了拔劍泉通往石溝湖的水道,但他的願望未能實現便抱憾離徐,為緬懷蘇軾當年的治水之功,故雲龍羨蠢湖又有「蘇伯湖」之雅稱。

兄蘆陪雲龍湖

《重修雲龍湖碑記》載:「徐州市人民政府於1958年浚湖工,清淤疊堤,穿渠起閘,軍民勞作,兩易寒暑,八里長堤北卧,萬畝綠波盪漾。1960年2月工竣之日,始有雲龍湖之新稱。」山以龍名酷肖其形,水以龍名畫其神越。

③ 三面環山的房子好不好,西邊沒有山,

三面環山只要你坐向對是好風水!遺憾是你無說明坐向、按你所說如果是坐東朝西應該是最佳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