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手持雙槍的動態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大減換男人圖片高清 2025-04-29 00:24:29
獵手之王圖片高清 2025-04-29 00:22:38
全國清真寺圖片大全 2025-04-29 00:21:21

手持雙槍的動態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5-07 15:01:20

Ⅰ 求圖片,那雙槍的動漫男生,給分!我要拿來做小說封面,謝謝!要是圖片裡面有僵屍就更好了!

那個,你要是拿來做封面不會被人吐槽么...

這個是Fate/Zero里的敗輪人物

我先給你看人設,一會有時間了給你發一些圖你自己答枯培挑好咯,不過僵屍是真心清唯沒有的

Ⅱ 「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面對日寇寧死不屈,為何解放後被槍決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像這樣描寫男子征戰沙場、保家衛國的詩句可以說是舉不勝舉,在中國的傳統觀念里男主外、女主內,這是長久的觀念。

中國歷史上的男子英雄是層出不窮,我們仰慕打馬過河成為戰士的荊軻,我們試圖描畫孫武的巧妙兵法,我們崇拜負荊請罪的大將軍廉頗,我們聽說著直搗黃龍府的岳飛傳說,盡管四面楚歌之後便是十面埋伏,但我們清楚項羽依舊是蓋世的霸王……

這些人的英雄身影總是在我們的課本上展現,他們的故事一直在被後人傳唱,所以我們才會如此印象深刻,而中國歷史上的女子英雄相比起來就沒有那麼地家喻戶曉,但是歷史長河裡依舊存在著很多巾幗英雄。

我們此刻不談替父從軍的花木蘭,不提大破天門陣的穆桂英元帥,不說鋤奸報仇、神通廣大的樊梨花,我們就說說在抗戰中聲譽響徹中外的「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她曾經殺敵無數,但為何解放後卻被解放軍直接槍決?這其中究竟有什麼曲折?

老當益壯,組織抗日軍隊

趙洪文國,滿族女子,1881年出生於遼寧省岫岩縣哨子河鄉紅旗溝,本名洪文國,後才隨了夫姓改為姓趙,趙洪文國一生沒有黨派,但是國家也許就是她的信仰。

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過,當時已經五十歲的趙洪文國沒有選擇成為四處逃亡的普通老婦,而是走上了裂舉抗戰的道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在抗日這件事上絲毫不輸年輕人。

「九一八」事變後趙洪文國的兒子趙侗,也是後來一位著名的抗戰英雄,從北平回到了家鄉著手組織抗日義勇軍,此事不僅沒有遭到趙洪文國的反對,她反而用變買家產得來的錢財全部交給了兒子作為抗戰組織的經費。

並且她還帶頭鼓舞全家的人為義勇軍服務,還主動將自己的家作為軍隊的指揮所和交通站,自己跟隨兒子踏上了抗日武裝的道路。

但是後來蔣介石又是一紙任狀將趙洪文國派往川西,於是趙洪文國竟然一直執迷不悟竟然集結了一眾川西匪眾,企圖攻擊縣城,但是此次行動還沒完全開展就再次遭到了解放軍的打擊。

而屢次受挫依舊不能打醒趙洪文國,她依舊手持雙槍帶領隊伍圍攻縣城,再次途中她還當眾槍斃了隊中被她懷疑是共黨的隊員。但是解放軍的勝利已經勢不可擋,必然是歷史的勝利者,所以最終趙洪文國在逃竄中被捕,於1950年7月16日,被執行槍決。

小結:

誰都沒有想到趙洪文國到頭來是這么一個結局,就如同誰都沒有想到曾經絞殺日寇的英雄有一天把她的槍口對向了同胞,組織解放軍解放全國,所以可以說是踏錯了最後一步,選錯了陣營,實在是令人惋惜。

但是即便如此,趙洪文國生前那些抗戰的正義事跡依舊不能磨滅她是一位民族英雄,就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樣。

Ⅲ 好萊塢電影給我們灌輸了哪些關於射擊的錯誤觀念

《拯救大兵瑞恩》開頭二十分鍾「奧馬哈海灘」登陸的那一段,當登陸艇艙門打開後美軍就受到了碉堡內德軍MG42機槍的橫掃!在傷亡慘重下,迫不得已從登陸艇兩舷跳入海水裡。
隨即受到了MG42機槍對水中人員的射擊。

這張截圖還能清楚的看見7.92子彈
在水裡的劃跡。 影片里這種血腥的特效場面讓人感到非常的驚恐!

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嗎?其實我們是讓電影騙了,真實的情況上使用9㎜「貝彈」在距離水面10米處往往水裡打一槍,子彈最多在水裡行進一米不到的距離,並且動能衰減極快,根本不可能出現穿透人體的情況發生。
這是外國進行的9㎜手槍在泳池裡射擊後形成的氣泡。
而這張圖片是G3步槍7.62㎜子彈在水中射擊的情景,在一米內子彈發射葯的氣體所形成推力氣泡衰減極快。這樣短的距離並且能量極低根本打不死人!

普通子彈在水中的這種能力很差的原因:是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在這樣「強大」的阻力下,普通子彈的動能被嚴重的削弱,而根據實驗的結果,電影當中的MG42機槍距離射擊目標至少200米遠,再入水也就根本打不死人了!

我軍各兵種特種部隊所使用的「蛙人」專用步槍和專用手槍。

由於現代特種部隊的滲透戰威脅很大,特別是港口戰時防禦,對敵方「蛙人」的防範是重中之重,因為從二戰以來到越南戰爭這段期間,交戰雙方的「蛙人」經常潛入對方的港口對艦船實施爆破性破壞,讓人防不勝防!對付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組建自己的「蛙人部隊」……早年間「蛙人」的水下戰斗幾乎都是使用潛水刀進行肉搏,為了更好的消滅敵人保存自己,蘇聯首先研製出來「蛙人專用」手槍和步槍,這兩種槍口徑與普通步槍手槍一樣,但是彈頭很長很銳利,發射葯也要比一般子彈多,而且槍的密封性能相當好,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減少發射葯能量的消耗,就是將發射葯的大部分推力都用在推動子彈上……「蛙人槍」的射擊距離也是根據水深而定的,在5米的水深可以將子彈寬消掘發射到30米的距離,10米水深為15米遠,水越深距離越近。

「蛙人」專用槍是因為特殊需求而研製的特種裝備,這樣的特種裝備在水中的射擊距離也不遠,因為世界上大部分水域透明度並不高,水下是黑暗的,超過5米的水深20米之外基本上看不到人了,子彈射程再遠看不到目標也沒有意義。

好萊塢大片對於子彈的謬誤還很多,文章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們看戰爭電影要用一定的科學態度去觀看,而不是讓電影里的謬誤情節帶了節奏。

關於射擊,一些好萊塢影視劇為突出刺激的視覺效果以獲取良好的票房收益,違反基本物理,化學原理,進行了很多偏離事實的誇大。在此我們可以簡單總結為十條。

爆破加橋扒成

幾乎在所有的影片和 游戲 中,用槍去打油桶、 汽車 油箱,都會立刻引起爆炸。事實上,很多子彈彈頭就是鉛,鋁,銅等材料,說白了就是一塊高速飛行的金屬塊,和空氣摩擦可能有高溫產生,但是也不可能高到能夠點燃汽油。實際上,汽油必須是在遇到明火,高溫高壓,並且與氧氣接觸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爆炸,燃燒。美國知名電視節目《謠言終結者》MythBusters 專門做了一個實驗,最終證明,只有穿甲燃燒彈射擊裝著汽油的油箱油桶,才可能爆炸。

無限彈葯

很多影片中,演員抱著重機槍不插彈夾,所有沖鋒槍,步槍,手槍都開自動連發射擊狀態,火蛇噴出來,可以不換彈夾一直噴連續射擊好幾分鍾。其實除了帶彈鏈的重機槍,帶彈鼓的沖鋒槍和突擊步槍,一般來說,其它槍支的彈夾容量也就是15-30發,全開自動射擊的話,3-8秒內就可以把整個彈夾射空。

我還有一句話要說

很多人中彈後意識非常清醒,一邊吐血一邊交代後事,半天才死。實際上,人除非頭部中彈,確實不會馬上掛,但是,如果不是擦傷,軀干,四肢遭受巨大沖擊後,會馬上昏迷,休克。當然,被三八大蓋打對穿除外。

漂亮屍體

一旦被步槍子彈擊中,會形成空腔效應,破壞力極大,子彈巨大的動能外加空腔效應的氣流運動,會立刻將子彈經過部位的人體扯碎,撐開,子彈打在胸腹腔上就是五臟破裂,打在手腳上就是手腳斷裂,不可能向電視劇里那樣,人中彈以後,身上只有幾個小洞在冒血,整個人還完好無損。

狙擊的新衣

這個好萊塢還好,國內特別喜歡找一張破布,把狙擊步槍裹起來,甚至連彈倉拋殼口也裹得嚴嚴實實慎核,現實里一槍打下去,絕對非常喜感。

開鎖專家

所有槍戰片里,大牛拿著手槍,沖鋒槍對著鎖頭一陣掃射,就可以把鎖打爛,破門而入。實際上只有大口徑的子彈打擊鎖頭,才可能造成破壞,一般來說,拿槍口對著鎖頭射擊是作死,因為在狹小空間里,子彈撞擊堅硬,光滑的鎖頭,很可能彈開,形成跳彈,最後很可能傷害射擊者。

瞬間移動

槍一般都是有準心的,在10-50米以內瞄準射擊,特別是連發,一般都是能打中的,然而很多影視劇裡面,雙方對射了無數梭子子彈,就是打不中。主角如同戴著光環,到處跑,腳跟後一堆閃光。這都是藝術誇張。很多武警戰士抓逃犯和劫匪的時候,不管是不動目標還是運動目標,往往手持自動步槍,來個兩三發點射就爆頭了。根本沒有被瞄對象瀟灑的閃避這回事。駭客帝國裡面的子彈時間橋段是虛擬世界中的經典,但是現實世界中,子彈速度非常快。不是誰想躲就能躲的。

高溫豬手

抓著槍管和導氣管射擊。也不管自己的手會不會變成烤豬手。所以也有細心的導演安排了換槍管,修機槍的橋段,比如HBO的大製作《血戰太平洋》中,專門有描寫約翰·巴斯隆為了帶水冷式機槍轉移,被打熱的槍管燙傷手臂這個細節。

無限冷卻

一直射擊,槍管打到融化都不需要冷卻。

萬能裝備

一支槍,尤其是歐美系的槍,主要是精準,但並不皮實,很多主角背著槍太空里漂,深海里游,沙漠里爬,烈火里烤,甚至當做械鬥時的棍子劈人,最後居然摸出來就照樣打,從不調校和保養。

下面我總結幾個我在電影中看到的錯誤觀念吧

1.異次元彈匣

大多數電影中為了展現爽快刺激的槍戰場景,除非情景需要,否則子彈根本不會停。實際上一般的手槍子彈為7-15發,沖鋒槍20-30發,步槍20-30發一個彈匣。不過咱也可以理解,畢竟換彈匣太影響電影節奏感了,太過突兀對於觀影效果的影響太大。

2.子彈都不能穿甲

很多時候我們看槍戰場面,只要有個掩體就能擋住子彈,也不管這是什麼掩體,對面是什麼子彈。有的時候一個塑料的垃圾桶都能擋住7.62mm狙擊步槍彈。兄弟,你確定你的槍不是BB玩具槍?還有車門,2mm薄鐵皮能幹什麼,嫌自己死得不夠爽快?

3.防彈衣無用+槍槍爆頭

除了反派和主角的防彈衣外,所有人的防彈衣都是假的。畢竟,主角槍法精準,槍槍爆頭,就跟 游戲 里開了外掛一樣。但實際上,防彈衣由於保護住了身體絕大部分主要面積,其保命效果還是非常高的。而且一般來講,除非特殊要求,否則射手一般會射擊敵人的身體軀干而非頭部。

4. 中國軍隊只會人海戰術

無論是韓國電影「太極旗飄揚」還是中國自己拍的「我的戰爭」,為了展現戰爭宏偉壯麗和人員眾多,會採用大量士兵堆積在一個區域進行沖鋒的特寫。講道理,這是對中國軍隊最大的褻瀆。

你要是拍古裝,拍中世紀戰爭,這樣拍沒毛病。但是如果你拍現代中國軍隊這么拍,真的是侮辱中國軍隊的智商。

真正的中國軍隊在戰斗中人數眾多,但是主要是利用輕步兵快速機動迂迴包圍戰術對敵方實時切割包圍殲滅。實際上在進行戰斗的時候一般以連排級單位進行快速部署,如果營以上級別進行機動或者攻擊是需要非常大的戰場寬度的。一般來講,一個連的進攻寬度為400-800米以上,而且層次分明,分工明確,在火力掩護和迫擊炮支援下步兵快速穿插。

「我的戰爭」里不到300米的戰場寬度投入小1萬人?密密麻麻的人怕不是美軍笑的褲子都濕了。

美軍的火力可怕我們都知道,那麼小的戰場寬度,只需要兩挺M2HB重機槍就能死死的控制住戰場,更別說排級的M1919和士兵人手一支的M1加蘭德步槍。

真的敢這么沖,中國軍隊的指揮官有一個算一個全拉出去斃了得了。

我們完全可以集中優勢火力打擊,或者使用快速穿插迂迴戰術,正面戰場寬度不足我們就應該使用更多的戰術。這么豬突的只有號稱世紀大XX的乃木希典做過,而這個大XX你們都知道。

沒有當過兵打過槍的人,對槍械的認識只是在電影里,很多被誤解。槍戰中一隻手拿著手槍如入無人之境,子彈無數,主角被打中了N槍還能繼續戰斗等情節,太狗血扯淡。近距離手槍打中後,基本上喪失還擊能力,近距離步槍擊中後,立刻失去行動能力,還有穿防彈衣被擊中後一點都沒有感覺的電影鏡頭簡直就是害人呀,穿避彈衣後,彈頭的沖擊力近距離讓人筋骨斷裂,擊中胸部會休克窒息,看到這些電影只是覺得好笑。一支槍一直打,現實中槍管早就變形了,打個錘子呀。

關於射擊,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錯誤包括:

1、過度誇大手槍的作用。由於手槍是最為常見的輕武器,因此在好萊塢電影中手槍成為了最常見的輕武器,並且經常會出現與自動步槍和沖鋒槍對射的場面,甚至還還能讓一兩個用半自動手槍或左輪手槍的主角干翻數個自動步槍或沖鋒槍射手。然而事實上手槍在自動步槍和沖鋒槍面前無論射速、射程還是殺傷力都是全面居於劣勢,更何況手槍由於沒有依託而十分難以打准,因此用手槍壓制自動步槍和沖鋒槍完全就是痴人說夢,在你只有一把手槍時如果真碰上一群手持自動步槍和沖鋒槍的射手最好趁早投降。

2、躲在 汽車 輪胎後面防禦射擊。 汽車 輪胎內具有一定的金屬結構,因此認為 汽車 輪胎能夠防彈並非沒有道理。然而任何的材料在抵禦高速物體時強度都是有限度的, 汽車 輪胎也不是什麼子彈都防得住。小型 汽車 的輪胎能夠在一定距離上抵擋手槍或霰彈槍的射擊,但對於自動步槍和機槍在二者的有效射程內完全沒有防禦能力。大型的重卡輪胎防護性能更好一些,但同樣沒法抵禦自動步槍連射。同樣的問題還有 汽車 車門, 汽車 車門的金屬板非常薄、根本無法抵擋現代輕兵器的射擊。因此那些遇敵時打開車門當做「盾牌」的傢伙,在真實的戰場上只能被打成馬蜂窩。

3、子彈打起來不要錢。使用自動武器「潑水」是在視覺上令人感覺相當爽快的感受,因此好萊塢電影里也經常出現一連打光好幾個彈匣、乃至機槍槍管打紅了都不帶停一下的情況。但在戰場上,沒有誰敢這么浪費子彈。雖然現代步機槍彈體積和重量都不大,但一次性攜帶幾百發對於一個體格合格的成年人來說仍然是不小的負擔。同時,除了子彈,持槍者還可能攜帶護具、通信設備、後勤物資等其他裝備,因此根本沒有可能隨身攜帶上千發子彈進行「潑水」。

4、狙擊步槍的瞄準鏡分劃。在好萊塢電影當中,狙擊步槍的瞄準鏡分劃往往被簡化為交叉的十字線,在瞄準目標時也只需要將十字線交叉點對准目標。但實際上真實的瞄準鏡劃分極為復雜,即便是突出簡單易用的獵用瞄準鏡也具有輔助線和測距線(參考《使命召喚:現代戰爭》中M82的瞄準鏡劃分,這種劃分被很多廠家生產的民用瞄準鏡所採用的),稍復雜一點的會在十字線上刻印密位點,而類似SVD所使用的PSO-1瞄準鏡還具有估測目標身高和運動軌跡的功能。而在使用上,狙擊步槍的瞄準鏡也絕非單純地用十字線交叉對准目標就夠了,而是需要使用瞄準鏡自帶的分劃對目標進行測距測速後選取適當的密位點或刻度對准目標再開火。

1. 人被子彈擊中後會立刻死亡

子彈擊中肩膀時,極少會導致人立馬倒地而亡。如果是擊中頭部或喉嚨,就是另外一回事。但這種橋段早就被好萊塢電影用爛了,尤其經常被用在英雄必須立刻幹掉一堆壞人的時候。主角只需要隨意地朝壞人打幾發子彈就能把壞人打死,圓滿地完成任務。但除了少數例外情況,現實生活中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此外,由於中槍會導致人體的腎上腺素水平急速增高,所以中了好幾槍都沒有發覺自己中槍的情況也是不常見的。

2. 擊中移動目標是件很容易的事

移動的目標很難擊中,可以說是非常難。但好萊塢往往會忽視這個看似明顯的事實,選擇誇張地予以表現,雖然這不一定是壞事。《行屍走肉》就是個非常明顯的例子。雖然它的製作質量很好,經常會有倖存者,但此前幾乎沒有摸過槍的人都能很精準地從遠處甚至是移動的車輛上打中僵屍,這也未免太過誇張了。

3. 手槍彈夾能裝40-50顆子彈

顯然,好萊塢高管們都認為手槍的彈夾很大,大到可以裝得下幾十顆子彈。這樣確實很方便,主要出現在英雄必須幹掉一堆壞人的時候。但其實是很煩人的,通常會剝奪電影本身的很多樂趣。

4. 槍的反沖力很小

這絕對是假的。電影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年輕人甚至是未成年人用手槍或左輪手槍射擊,但一點都沒有受到反沖力的傷害,反而站得四平八穩,這在現實中根本不會發生。即使是成年男性通常也會被反沖一下。科恩兄弟的《大地驚雷》是少數幾個表現出槍的反沖力而且將之視為劇情亮點的電影之一。

5. 槍戰之後沒人感覺到耳鳴

槍聲非常響,尤其是近距離面對槍聲的時候。但在好萊塢電影中,演員們似乎並沒有在一場本可以讓他們暫時失聰的巨大槍戰之後感覺到耳鳴。此外,人們似乎可以在發生槍戰時正常地說話,這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發生。原因有兩個,一是槍戰時不方便說話,最好專注於戰斗本身。二是必須大聲喊叫才能讓對方聽到你說的話,因為打槍的聲音非常大,說話聲音幾乎不可能蓋過槍聲。

作為一個男生,好萊塢電影最能讓我血脈噴張的場面不是俊男靚女的床戲,而且驚險刺激的槍戰場面和追車場面,記得我小時候只要是有槍械畫面的電影和電視劇我都不會錯過,所以好萊塢的有槍出現的電影我基本上也都是沒有錯過,這里就說幾個在電影中關於射擊常見的錯誤觀念,當然了各位看官也不必深究,畢竟看著過癮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射擊的錯誤觀念最常見的就是,子彈無限加成,在許多電影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場面,主角拿著一把手槍或左輪手槍,和對方反面角色互開幾十槍,要知道一把左輪手槍的子彈數量是6顆,手槍在不用加長彈夾的情況下一般彈夾里也就能裝8到10發子彈。

還有就是後坐力的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第一滴血》中史泰龍所扮演的蘭博單手拿著M60通用機槍射擊場面,要知道就是單手用Ak射擊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單手拿著M60通用機槍射擊無論你身體多麼強壯都會被後坐力掀翻在地。

再有就一些狙擊片中瞄準器械內十字線的鏡頭,在影片中一般狙手都是用十字線的中心點瞄準敵人扣動扳機把敵人擊殺的,但是要知道,受重力和風力的影響,狙擊手要准備擊發時,都是要進行修風和校準準星的,比如擊殺距離較遠的敵人都要是用十字中心以下的某個點瞄準敵人的要害部位。

其實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畢竟我們看電影不是看軍事教學片,看個過癮就完了。(dh)

有很多。1、除非是防彈車或裝甲車,普通的民用車是擋不住子彈的,尤其是軍用自動步槍的子彈,這種槍,槍口動能很大,能夠輕易穿透 汽車 玻璃和蒙皮,而且由於一次穿透,彈頭可能變形,打在人體上的傷害更大。2、樹木同樣不能擋子彈,而且子彈打在樹上的角度如果過小,還會形成跳彈,導致意外傷亡。3、子彈射入水裡5-15米時仍有強大的殺傷力,所以在電影中跳入水裡就能避免被子彈射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4、電影裏手持雙槍同時精準的射擊不同的目標在現實中不可能,因為人眼無法同時看準兩個目標。5,電影中經常有炸葯爆炸時,主角前方正好有塊鋼板或鋼門,跟隨主角一起被沖擊波吹飛,然後主角因為有遮擋的物體所以屁事沒有。但是現實中那塊鋼板會像拍蒼蠅一樣把後面的人拍死。如果沒有鋼板,那麼沖擊波會在把人吹飛的同時摧毀人體內部的骨骼和內臟,人會死於大量的內出血。6、槍械套上消音器後,並不能完全消除聲音,最多就是降低一點。尤其在室內使用時,和半夜在室內放鞭炮的聲音差不多,因此電影里那種使用消聲器殺人,離被殺者幾米遠的人都聽不到開槍聲是不可能的。電影里那種消聲器其實是消焰器,讓他人看不到槍口的射擊火焰。真正的微聲或無聲手槍其槍和子彈都是特製的。7、現實中無論是自動步槍還是機槍,都不會連續射擊,因為這樣不但持續火力時間短,子彈消耗過快,影響射擊精度,還會導致槍口快速過熱,有炸膛的危險。現實中都是短點射和長點射結合,如需要提高精度還會使用單發射擊。

1.豬腳大發神威,一把小手槍幹掉諸多手持自動步槍和沖鋒槍的反動派。當然在狹窄地形,貼身了,長槍沒有短槍那麼快的指向性被手槍幹掉無可厚非,但拉開距離了你能在對方火力壓制下幹掉幾把自動武器那除非對方是沙特軍隊,槍都朝天上打的那種,否則你就連開槍的機會都不會有。

2.掀桌子擋子彈,最不科學的一點,就算那桌子是鐵木的,就算能擋住手槍子彈,可步槍掃射都打不穿就太假了,具體請見戰爭之王里黑幫火並,真實情況是兩把ak會連人帶桌子一起收拾了。

3.交戰雙方躲在固定位置,你瞄我打幾槍喲朝你掃一梭子,實際這是嚴重的作死行為,在雙方射程等同的情況下你固定一個位置不動,通常對方的應對方法是,只把槍探出來朝你所在的位置噼里啪啦的盲射火力覆蓋,那時你連轉移方位都有危險,真實情況是,打幾槍換一個地方,或迂迴或者躲起來偷襲。

4.子彈追著人跑,豬腳還能跑贏。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子彈飛得再慢也就略低於音速,再怎麼也比你飛得快,就算二戰時的栓動步槍面前跑直線也是死路一條,更何況是自動武器那潑天的彈雨。

5.槍支不打點射,摟火到底,誠然槍械確實可以全自動射擊,就算你無限子彈,就算你槍能承受全自動射擊。你人也受不了啊,你真覺得你扳得住亂顫的槍?受得了後坐力撞在身上的疼痛?你還有準確度?

6.撿到敵人的槍,不檢查有沒子彈,直接就用上了。好吧,假設豬腳和反動派都是nato制式武器的全類通,但你立馬撿起來連有沒子彈都不看就上戰場了這樣好嗎?不怕狹路相逢扣扳機時傳來空倉掛機的聲音嗎?

對於普通人來說,除了最初的新鮮勁外,接觸槍支並不是一種很愉快的經歷。首先,大部分槍支的金屬部件都是有著很鋒利的邊緣的,槍身上也不可避免地沾滿了槍油,手上不被劃傷幾個口子不算玩過槍,打完槍後一個星期手都洗不幹凈也是正常的;其次,復進簧的力度比你想像中的要大,金屬套筒和機匣的也沒有那麼友好,特別是手上有汗或者比較疲勞的情況下,手指打滑子彈上不了膛不是什麼很令人奇怪的事情,准確的說在手指上磨起繭子來之前別想很好的駕馭它;第四,打中目標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我指的是在情緒緊張且存在干擾的情況下,需要大量的練習或者有可以成為特異功能的天賦;最後一點,警察在攜行狀態的時候,槍套中的槍一般是子彈上膛關著保險的,遇到情況都是拔槍的時候用拇指挑開保險,直接就可以開槍,對面的匪徒一般也是這樣,那些在需要用槍的時候還需要先拉一下套筒的同學們,只能說危險意識還不夠強。。。

Ⅳ 華鎣山雙槍老太婆,歷史人物還是藝術形象

首先申明兩點:第一,我不反對文學的合理虛構,我反對的是將藝術形象與歷史人物的混淆和生牽硬套;第二,我無意質疑先烈們的豐功偉績,我要討論的是華鎣山上到底有沒有「 」雙槍老太婆」。 如果你到華鎣山來旅遊,那麼你必須得看到高高聳立的這座雕像: 圖1 位於華瑩山旅遊點的雙槍老太婆雕像 這樣的雕像不止一座,至少在劉隆華的故鄉南川也有一座。 1961年,長篇小說《紅岩》出版,書中塑造了一位手使雙槍指哪打哪的游擊隊指揮員雙槍老太婆,十分成功,隨著不同體裁文藝作品的移植,幾至家喻戶曉。改開以後,媒體自媒體開始活躍,太多自以為是的文人尋找雙槍老太婆原型的活動便也拉開了序幕。後來,怕是不夠熱鬧,許多 *** 機構也參與進來。很快的,雙槍老太婆的原型被官方定為劉隆華、陳聯詩和鄧惠中三人。 其實,關於雙槍老太婆,早就有《紅岩》作者之一楊益言給予了說明:在當時創作小說《紅岩》時就立下規矩:凡是寫明是犧牲了的,多半有一位乃至幾位烈攜冊知士作原型;凡是沒有寫明是犧牲的,就大多是虛構的。雙槍老太婆沒有犧牲,那也就是說,小說中的雙槍老太婆,根本就沒有原型,而是純屬虛構。 不管小說原作者怎麼說,既然是英雄形象,只要沾點邊,就攀個原型,有什麼錯嗎?當然沒錯,愛慕英雄總是好事。所以,將劉隆華、陳聯詩、鄧惠中認作雙槍老太婆的原型,沒毛病。 但是,因為藝術作品裡的雙槍老太婆能手使雙槍百步穿楊,就非要說正史上的劉、陳、鄧等也一定是手使雙槍百步穿楊,就大錯特錯了。可偏偏就有那麼一大批的歷史領域創作者不這么認為,既然小說里電影里快板書里的雙槍老太婆能手使雙槍百步穿楊,歷史上的劉、陳、鄧等,就必須也得手使雙槍百步穿楊不可。在陳聯詩逝去三十多年後的1994年,一部多達五十餘萬字的《雙槍老太婆陳聯詩自述》隆重推出,成為這一創作辯消潮流中的代表作。 我原先比較迷信什麼什麼「 」紀實」,後來因為地灘文學對這兩個字的玷污,變成了現在一看到「 」紀實」就惡心。不過對於某某名人的「 」自述」,還是一如既往的給予信賴,所以一看到陳聯詩的自述,就迫不及待地借來看了。但是,頂多看了不到五萬字,就再也看下去了。 圖2 手持兩把塑料玩具槍做戲的雙槍老太婆 因為《自述》要證明「 」我」是個雙槍老太婆,自然就必須有不少「 」我」如何練槍打槍的故事。可作者顯然沒有玩槍的經驗,比如書中寫到「 」我」從開始時連保險機都不會打開,連缺口準星都有啥用還不知道,到左右開弓揚手就能打下天上飛著的麻雀,卻只用了幾天的時間,而且還是在因為槍彈緊缺環境惡劣不敢多打實彈的情況下完成的。這個……你信嗎?在陳聯詩逝去三十多年後新創作出的這個「 」自述」,我是無論如何看不下去。 我沒看到鄧惠中和劉隆華「 」自述」有這樣神的速成槍法,但仍有相當多的非藝術的歷史類文章說她們都是雙手會打盒子槍而且是百發百中的。只可惜,所有這些文章,卻全是近三十年才出台的。八十年代以前未見有這樣的記載,六十年代以前更未見有這樣的記載。 即使沒有原型,即使被認定的原型並沒有手使雙槍的文獻可考,那麼,如果華鎣山起義中劉、陳、鄧以外真的還有能手使雙槍的女將,將其稱作雙槍老太婆,可不可以呢?可以。但可惜——沒有。 我們就來細數一下華鎣山地區的歷次武裝斗爭,看看有沒有這么一個能手使雙槍的女將。 第一個,就是陳聯詩的丈夫廖玉璧領導的灰色調的游擊隊。該隊於1931年組建,1935年廖犧牲後,隊伍解體。華鎣黨史辦提供的資料上,僅僅寫到陳聯詩協助其夫動員民眾,卻並沒有關於她參與領導和手使雙槍的記載。 由於川東乃 *** 統治的中心後方,從廖玉璧游擊隊失敗,一直到抗戰結束,姿舉就再無任何紅色武裝存在於此。一直到1948年秋,根據中央關於南方各省工作「 」凡有可能建立公開游擊根據地者,應即建立公開游擊根據地」的指示,川東以華鎣山為中心的武裝起義,才又相繼暴發。 圖3 弄一幫凃脂抹粉的女戲子來表現當年的革命者,不知是尊重還是褻瀆 這次大起義震驚了黨國朝野。但所謂的大起義,卻是相對的,是無法與土地革命時期的大起義相提並論的。在土地革命時期,殲敵一百兩百可能不值得一提,而在四十年代的南方,在 *** 統治已經鞏固的深遠後方,能夠殲敵三個五個,就十分的了不起了。華鎣山的武裝起義,就正是如此。 起義很快就失敗了。由於是各支隊各自分散進行的,起事時間不同,失敗時間也不同,但其堅持時間最長的也不過半個多月,而最短的,有兩個支隊,是當夜起事,天不亮就潰敗了。整個起義總共殲敵人9人。 起義領導人分別是: 總指揮:王璞。 第四支隊,負責人未詳。 第五支隊,領導人談劍嘯、劉隆華、楊玉樞、秦華、曾永興、曾霖等,其中的政委劉隆華即所謂雙槍老太婆原形之一。 第六支隊,領導人未詳。 第七支隊,負責人張蜀俊、楊奚勤等。 第八支隊,負責人蔡衣渠。 以上各支隊領導人,唯一的女姓就是劉隆華了,不過這個女政委是在起義前不久才受組織派遣來到川東的,起義很快失敗了,她也就另行他調離開華鎣山了。她參加領導的五支隊的起義,兩股力量各與敵作戰1次,各斃敵1人,而被擊斃的二敵中,也沒有資料顯示是劉隆華用雙槍射殺的。 雙槍老太婆的另一原形鄧惠中也是參加了起義的,但不知在哪個支隊,也找不到有關她參戰和手使雙槍的記載。 圖4 內容見圖 當時的川東,不是拉鋸區,不是游擊區,更不是解放區,那是國統區,還不是一般的國統區,自進入四十年代以來,那裡已經是建立起鞏固的政權的 *** 核心統治區。在這樣的地區,發動大規模的武裝起義,被證明是不明智的。大起義失敗後,川東黨吸取教訓,將搞大暴動改為組織短小精幹之武工隊進行游擊,於是原來在起義中失散在各地的骨幹,組織了多個小型的武工隊,堅持敵後。各小型武工隊主要有: 陳堯楷、徐相應等領導的武工隊,活動在張家場、楊通廟、文星鄉一帶; 王群、向傑棟、胡正興、粟紹波等領導的武工隊,活動在觀閣、桂花場、千丘塝一帶; 張蜀俊、袁念之領導的武工隊,活動在陽和鄉、天池鄉和挹爽、觀音鄉一帶; 王兆南武工隊,活動在東岳鄉一帶。 遺憾的是,這所有的武工隊的領導人和骨幹當中,還是沒有女性。 其實,只要弄明白當時川東的環境,也就該清楚,在這樣的 *** 鐵桶一般統治的地區,根本就沒有你頻繁開槍的可能。你這槍聲一響,說不定會立馬招來百倍千倍的敵軍對你進行圍剿。這樣的環境,即使誰真的有左右開弓百步穿楊的功夫,又到哪去施展呢? 圖5 華鶯山起義領導人王璞烈士 在當時,在 *** 統治的後方,如果真有這么一位雙槍女將,相信那些熱衷於炒作的國統區的新聞媒體,絕對不會隻字不提,但也許是我閱讀面不夠寬吧,我曾經用了不下十天的功夫翻當年的報紙,有關雙槍老太婆的字眼,就真的隻字未見。 對那些敢於在敵後與男爺們一起搞武裝暴動的女姓,我是十分崇敬的。但是不是崇敬她們,就必須得承認她們能夠手使雙槍百步穿楊呢?我看沒必要。江姐不會雙手使槍,其形象不是照樣的光燦奪目? 還是回到開頭那句話,我不認為小說《紅岩》中塑造的雙槍老太婆有什麼不妥,不僅不認為不妥,我還十分地欣賞。但非要將這樣的文學藝術形象寫入非文藝性質的歷史作品中,非要說成是歷史上的真人真事,就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了。

Ⅳ 影視劇里的雙槍現實嗎

很多人認為雙槍李向陽是耍酷,所以一手一支槍。

其實稍微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槍法再好的人,不可能左手和右手一樣。

如果雙手持槍,就算是奧運會射擊冠軍,也不能保持兩手射局衫擊水平相同。

尤其是左手,頌臘則即便平時練習過,仍然會出現射擊水平大大低於右手。

這就是為什麼蘇軍連排級基層軍官包括我軍連排級基層軍官,在戰時會舍棄8發彈匣供彈的馬克洛夫手槍和54式手槍,而選擇使用AK-74步槍和56式沖鋒槍的原因,手槍除了近距離自野棚衛,或者用來戰敗自殺,其實沒有什麼大的作用。

Ⅵ 這是什麼動漫

動漫《黑礁》(BLACK LAGOON),是一部描寫暴力和犯罪凳迅的漫畫作品。作者為廣江禮威。漫畫在台灣由長鴻出版社出版,翻譯為《企業傭兵》。另外直譯名稱是《黑礁》由漫畫改編的動畫版第一季在2006年4月8日至2006年6月24日期間在日本放映,動畫版第二季在2006年10月2日至2006年12月18日期間在日本放映。注意:下文中包含記述作品情節的段落,或許會降低欣賞原作的興致。
女的是萊薇/拉薇(Revy):美籍華人,本名蕾貝卡。擅長使用雙槍攻擊,綽號「雙槍手」(Two-Hand)。她在紐約貧民區長大,童年生活黑暗,被毒打,熱衷於暴力和槍械,遭到FBI和NYPD27局的通緝,後來為船長達奇所救,橋粗耐加入了黑礁商會。她信奉武力至上主義,喜歡投機,認為一切都可以槍與金錢解決,與洛克相遇後才漸漸軟化敏春。雖然原片中配音主要是日語,但劇情表明其並不懂日語。慣用的槍為貝瑞塔M92的定製改裝版。
男的是張維新:三合會羅阿那普拉分部負責人,幫會位階白紙扇。造型上明顯模仿電影英雄本色里的周潤發,穿黑色風衣、戴墨鏡和白色圍巾,手持雙槍。曾經是香港皇家警察,在羅阿那普拉擔任調停以及聯系各幫派的和事佬角色,與俄羅斯黑幫與黑礁商會關系良好,雖然為溫和派,卻有相當驚人的戰鬥力,是萊薇尊敬的少數黑幫頭目之一。武器和萊薇一樣是雙槍,但被萊薇說「雖然技術沒得說,但搞笑的品味太差了」。其戰斗場景可以看到吳宇森大片的風格。

Ⅶ 她是雙槍老太婆原型,被譽為「民族之母」,解放後為何被槍決

「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抗日女英雄。在抗日戰爭正式打響後,趙洪文國變賣家產充當抗日經費,組織抗日義勇軍與日軍周旋,她風里來雨里去,手持雙槍打得日寇聞風喪膽,在抗日戰爭後期,趙洪文國更是被國民政府譽為「民族之母」,譽享海內外。但就是這么一位傳奇人物,卻在新中國成立後被解放軍槍決,這是為何?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趙洪文國國的生平事跡。

1949年渡江戰役打響後,國軍一路潰逃,解放軍陸續解放各省市,但趙洪文國仍執迷不悟,依舊率舊部負隅頑抗。1950年2月,時逢川西匪亂,趙洪文國集齊此大4000多游兵散勇,企圖攻佔當時已經解放的什邡縣城,但隊伍還沒到達什邡縣,就被早已得知其消息的解放軍襲擊,趙洪文國損失慘重,帶領著殘部流竄到附近的高橋鎮,同年4月,趙洪文國率領的殘部被解放軍一舉殲滅,而她本人試圖偽裝成農村村婦逃脫解放軍的抓捕,但被識森察豎破。1950年7月16日,趙洪文國被執行槍決。

Ⅷ SWITCH三大紳士游戲推薦

終於推薦到紳士 游戲 了,刀刀還是有(xin)點(zhong)害(an)怕(xi)。

紳士 游戲 ,又稱乙女 游戲 ,是一種以美少女人設為賣點的互動 游戲 ,裡面基本有少年們夢想的各種類型美女,能滿足你的一切幻想。紳士原指那種戴禮帽持文明棍,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上流人士,現在一般泛指有禮貌有教養的男士。在 游戲 中則引申為成人。紳士 游戲 就是和美女們進行日常撩撥,互相 探索 的科學實驗(霧)。

隨著技術的進步,紳士 游戲 也分成許多類型,有單純的戀愛 游戲 ,有動作 游戲 ,也有休閑類的小 游戲 。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擁有大量的美少女角色,而偏偏這些美少女對你還情有獨鍾。玩家可以在遊玩過程中和她們進行一些互動,美女們會根據設定消尺的性格表現出不同的反應,通液斗關後往往還會解鎖特殊的美圖或服裝等,以達到令玩家愉悅的目的。

NS作為一部全年齡主機,也允許開發成人類型 游戲 ,相比過去的任天堂政策,的確開放了許多。

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令宅男垂涎欲滴的美女 游戲 都有哪些吧:


一、《同居系列》

qureate+iMelInc共同製作的戀愛 游戲 《和女忍者同居NinNinDays》,是一款聘用了名畫師和劇本作家精心打造的戀愛 游戲 ,大幅精美的立繪和春色無邊的 游戲 內容讓玩家流連忘返。 游戲 還採用了新技術「E-mote」,讓靜態的圖片呈現出活靈活現的風格,可謂紳士 游戲 的一大進步。

女忍者粗心大意忘了帶干糧就下山,餓昏在山腳下。善良的男主把她救回了家,醒來的女忍者非要報恩,雖然沒有以身相許,卻也擔任起了小妻子的角色,男主能控制住自己以禮相待嗎?

《和純情魅魔同居Trouble Days》是同居系列的續作,這次闖到主角家裡的是惡魔界三百年來少有的天才魅魔,魔界對她期望很大,而這位妹子卻生性單純,並不擅長利用魅力吸取男性的精氣。難不成還要男主教她怎麼引誘男性?太難了吧。


《和女騎士同居KukkoroDays》,開發商終於把邪惡的手伸向了女騎士,這位酷似塞芭的女騎士一身是傷地通過魔法陣被傳送到主角家中。身為老紳士的主角當然義不容辭地擔任起來照顧她的責任,但這位女騎士神情嚴肅,言語冰冷,可不是能夠輕易被愛情沖昏頭腦的人喲。

二、《雙槍小蘿莉》

地雷社出品,必屬精品!自從踩雷梗出現之後,地雷社反而更加出名了,也促使他們製作出了更加優質的 游戲 。

拇指姑娘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本作的主角就是一位指頭大小的外星小蘿莉,她為了拯救母星被傳送到地球,要手持雙槍打爆人類......的衣服。沒錯,這是一款射擊+潛行要素的紳士 游戲 ,小蘿莉要在女生宿舍尋找救世主,偷偷潛入女生寢室,在她們身上爬上爬下,時不時還要拿槍打打仗,順便偷窺到各種角度刁鑽的春色。

當一個射擊 游戲 玩有些無聊,但如果當成潛行+ 探索 游戲 ,偷偷摸摸地和美女們一起生活,突然就拿埋高香了起來。

三、《魔鏡》

白雪公主里的魔鏡是個會說話的鏡子,這 游戲 裡面卻是各種異世界的美女。這款 游戲 是消除類的益智 游戲 ,你會遭遇各種類型的美女,只有用寶石打敗她們,才能看到真面目, 游戲 不難,劇情卻很有趣。

像潛入古堡的精靈盜賊,被主人戲耍了一番關在地牢,要讓她說實話,只有上些手段了,沒想到女盜賊竟然好這一口......

其他還有供奉神靈的巫女,溫柔怯懦的龍女,喜好御男的女獵手,都有自己的個性,想征服她們還是要花一番氣力的。

Ⅸ 雙槍老太婆的悲劇:女匪首最終淪為反革命被槍斃

1950年4月16日,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被擒,這位昔日的抗日英雄,卻因為她最後的劣跡,遮掩了她曾經的美名。

她曾經也是一位抗日的英雄,她的兒子趙侗與苗可秀等人到北平組織「東咐裂北學生軍」;1932年春返回東北,將自己的部隊加入到鄧鐵梅的義勇軍學生隊,1934年2月他們的部隊改組成立「中國少年鐵血軍」,苗可秀擔任司令,趙侗擔任參謀長;1935年7月苗可秀犧牲後,趙侗繼任鐵血軍司令。

趙洪文國變賣家產作為抗日經費,還動員全家參與義勇軍。他們相約不許愛財,不許禍害婦女,家庭被抄不許埋怨,家人被捉不許亂『咬』(出賣)。她試圖恢復戰亂解散的趙家堡子小學,使用國語教材抵制日本文化侵略。

1934年2月,日軍獲得情報趙家是少年鐵血軍的中樞,於是將趙家16間房屋燒毀,趙的家產毀於一旦。但趙洪文國3月到大孤山等地購買印刷機,在趙家堡子小學組織學生印刷抗日宣傳品,與兒媳王全一等人潛入鳳城、岫岩、庄河、孤山等的縣城,以少年鐵血軍名義張貼散發宣傳單張。

1934年8月,日軍再次突襲趙家堡子,將包括趙老太太一家六口在內的趙氏家族和鄉親300多人抓捕,兩個月後,由於趙洪文國不願投降,當地日軍報請關東軍司令部打算秘密執行死刑,趙洪文國想辦法假釋出獄,並救出鄉親等人。趙洪文國一家逃到北平,聯系東北救國會支援少年鐵血軍。


至1935年12月,鐵血軍由遼寧南部發展到遼東、熱河各地,隊伍發展到11個方面軍11000人左右。他們成立「遼南臨時政府」,公選趙侗兼任政府總裁。有資料稱,遼南少年鐵血軍各路連年大小戰役300餘次,殺敵數4000左右,俘虜日偽軍警2000多人。1936年5月,趙洪文國曾打算將一批軍火通過海路運送至少年鐵血軍處,但因日軍封鎖而失敗。1937年春鐵血軍陷入困境,趙侗入關到北平母親處尋找支援。

時逢七七事變北平淪陷,趙侗沒有再回東北,選擇在北平郊區起事。他們的活動得到杜月笙、史笙賡、沈鴻烈、馬佔山及張學良等人的支持。1937年7月20日,主要指揮者24人在北平臨時寓所焚香發誓後分兩路深夜出城,在城郊西南白羊城起義,組織建立「華北國民抗日軍」。在這段時期,趙洪文國在部隊中協助運輸軍火,她喬裝成一般老百姓,運送了大量的軍火裝備,亦有協助游擊隊員出城。1937年9月,趙洪文國到武漢宣傳抗戰爭取支援,途中在河南太行山地區,兩個女兒牽頭籌建抗日光復軍。他們據稱組建過萬人的部隊,試圖與河北國民抗日軍和東北少年鐵血軍連成一線。但因為成員來源復雜,後來領導層發生嚴重分歧而失敗。

趙洪文國離開後,華北國民抗日軍攻破北平第二模範監獄,救出包括共產黨人在內的1000多犯人,沒簡轎並曾擊落日軍飛機一架。「華北國民抗日軍」發展至基本部隊9個支隊,外圍6個支隊的游擊隊伍,駐防在平郊、靈源、懷淶和熱河等地,人數約為25000人左右。中國共產黨得知這支部隊的名聲,就開始派員進入部隊,逐漸將其同化為中共隊伍。最終八路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親自寫信邀請,將他們的部隊收編為第八路集團軍晉察冀軍區第五支隊,趙侗任司令。


1940年,趙老太作為抗日英雄,被接到陪都重慶,受到蔣介石的接見,合影留念。蔣介石還親書「游擊之母」四個字贈於她。一時之間,冠蓋滿渝。登門祝賀、睹其英雄風採的各界人士,紛至而來。

後來蔣介石封她「冀熱遼邊區第2路綏靖總指揮部」中將總指揮,「八路軍能折騰出個啥名堂?將來趕走了小日本,天下終歸是國軍的,對不?」她對部下訓完話後,親自拉出了隊伍,成了一支遠近聞名的反動武裝。

1949年秋,北方已完全被解放軍控制,趙洪文國已無立錐之地。於是她帶著家人狼狽逃到重慶。

蔣介石為了利用趙老太太為他賣命,於是就給她發了一紙空頭「委任狀」,委任她為「西南第2路游擊司令」,這著實讓她高興得不能自持。當枯肆晚,她就帶著兩個兒子和女婿,連同一些心腹,領了蔣介石親批的大批彈葯,踏上了川西平原准備利用哥老會和當地股匪,拉出隊伍,配合蔣介石搞好「成都會戰」。

1949年12月中旬的一天,川西壩子上,趙老太一行風塵地趕到了廣漢。

此時,解放軍18兵團已經越過了秦巴山地,兵鋒直逼成都。12月19日,解放軍第16軍在金口河圍殲國民黨湘鄂邊區「綏靖」公署殘部,生擒中將主任宋希濂等人。

1950年2月13日,不甘心失敗的女匪首趙洪文國親自率了五千多名匪徒,浩浩盪盪直奔什邡縣城,打出了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的口號。土匪隊伍中,趙老太乘坐一頂寬大的滑竿。在匪徒們的吆喝中,趙老太一起一伏手持雙槍。

趙老太坐著滑竿走到半路上,早已得到情報的解放軍537團,加強了打力量,抽調個炮營和步兵營設伏阻截。炮營在山上架好了8門迫擊炮,對准匪隊一陣猛烈開火。經這突然一擊,無准備的匪隊頓時潰如蟻群,紛掉頭鼠竄。

趙老太坐在滑桿上,朝天打了兩槍,聲嘶力竭地吼道:「弟兄們,頂住,頂住,萬不可慌張!

此時的匪隊已然亂成了一鍋粥,聽得槍聲後,呼天搶地,竟相逃命。趙老太的滑竿被逃竄的匪徒們擠得掉在了地上,兩個轎夫也沒命似地跑了。還是她兒子拚死跑了上來,背起她跑回三河鄉,這才撿回了一條老命。

幾天後,當她得知53卻團出動剿匪,什邡縣城僅剩一個營和二個縣中隊的兵力時,趙老太再次在土匪的簇擁下,將什邡縣城團團圍住。

趙老太手執雙槍,命令匪徒們攻城。各路匪首按事先商定的辦法,扛著雲梯、炸葯、巨木,湧向城牆。

縣城內的解放軍以逸待勞,用輕重機槍構織出一道道密集的火力,摔出一顆顆手榴彈,打得土匪鬼哭狼嚎。匪隊接連攻城幾次,一無所獲。兩天後,土匪們丟下數百具屍體,而什邡巍然不動。

川西軍區得知土匪攻打什邡縣城,火速派了554團趕來增授。聞聽此訊,趙老太頓時癱在滑竿里。隨後率土匪逃遁,逃到了綿竹大石壩山區。

4月15日,537團回師圍剿趙洪文國匪部,當夜12時,1營長李佐軍指揮部隊准時發起攻擊,3連兩個尖刀班悄然通過竹索橋。接近了村口,敵人的哨兵才發覺。戰斗隨之打響了。

3連和2連的兩個排,猛撲匪部司令部。盡管他們經過長途跋涉,非常疲勞,但是在3連連長的帶領下,部隊仍然猶如下山猛虎,直搗匪巢。他們搭人梯翻過了一丈多高的院牆,與敵人開了近戰、夜戰,僅用了幾分鍾就解決了戰斗,殲匪100多人。

趙洪文國,眼見大勢已去,忙丟棄她的「滑竿」裝成農婦,帶著幾名親信,乘混亂之際逃跑,潛逃在附近一個群眾家中。

1連連長何建基接到群眾報告,帶著5名戰士立刻趕來,經過仔細搜索,在閣樓上一個竹夾壁中發現了一個蓋著被子的老太婆。5名戰士端著槍警惕地注視著床上一舉一動。

何建基走過去,輕輕拍了拍老太婆,道:「老人家,你是什麼人?」老太婆翻過身,用手蒙著臉,嘴裡哼哼嘰嘰,不知在說些什麼。

何建基拿出照片,對了對人,隨即大喝一聲:「趙洪文國!你還敢裝蒜?把她抓起來。」
聞聽於此,趙老太嘆了氣,說:「我服輸,民國氣數盡啦"隨後,使穿衣下床,伏首就擒。

一代女中豪傑,結局令人扼腕。

Ⅹ 雙槍俠什麼意思

雙槍俠」在不同的語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義。一般來說,「雙槍」指的是使用兩塵猛把槍或手持兩種武器進行戰斗的人物。在西方傳統的小說和電影中,雙槍俠通常被描繪成技藝高超、勇猛無畏、擅長打鬥和射擊的英雄形象。

然而,「雙槍俠」也可能是指其他含義,例如:

1. 在某些電子游戲或電影中,「雙槍俠」是指使用雙手槍作為武器的角色,這些角色常常有很高的速度和射擊能力,可以在戰斗中快速移動並發動攻擊。
2. 在一些體育比賽中,例如盛行於美國的籃球聯賽NBA,雙槍俠是指一支隊伍中有兩名得分能力出眾的球員,他們可以為球隊大納貢獻很高的得分,增強球隊的進攻能力。
3. 在一些文化娛樂節目中,「雙槍俠」可以是指任意兩個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務的隊伍或組合。「雙槍」作為象徵戰斗和勝利的符號,與一些激烈的、有競爭性的活動和游戲有關聯。

因此,「雙槍俠」在不同的背景和語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涵義,需要結合具滾兄沒體語境加以理解。